<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古文明时期,中国的圣人发明了“<b>王步易日</b>”的方法,以刻画宇宙整体在虚空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无限运动的规律,即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规律(今称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或“绝对运动的规律”),并作甲骨文“昔”字以记之:</p> <ul><li>①“昔”字的“日”部即“王步易日”的“日”,其本义是用外框强调提示其中的[一]代表循环往复运行的宇宙,即《说文解字注》记载的“<b>[一]:惟初大极,道立于一。</b>”惟,思也,思惟;大极者,宇宙也,记作“大一”即甲骨文“王”字,故以“王步易日”(即王步易[一])的方法来刻画宇宙整体运动。</li></ul> <ul><li>②“昔”字的几条折线表示宇宙循环运行的过程或周期,重复的折线表示循环,折线的每一节段可用数码符号来标记,如十进位制数码、八卦数码和干支符号等。循环标记形如“╲╱╲╱╲╱”的折线,则得循环无限数列N = {1, 2, 1, 2, 1, 2, 1, ……}或N={1, 2, 3, 4, 5, 6, 1, ……}。N的序数n=1, 2, 3, 4, 5, 6, 7, ……。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循环无限态是“一二一”(即“1/3,2/3,1/3”),其每第二步的后继者周而复始(复归于一)循环无限记数,称为三过程循环无限态,亦即《史记·高帝纪》中记载的“<b>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b>”。</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的甲骨文“昔”就是《易·说卦》记载的“<b>昔者,圣人之作,易也</b>”,也即刻画宇宙整体运动的时空量度几何模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的圣人事实上发现和提出了物质的几何学<b>公理:“宇宙只有一个”</b>,作为大一统宇宙物理学的统一逻辑基础及其理论数学的唯一初始命题,堪称大一统宇宙物理学的开山鼻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详参链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42bi62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刻画大一统宇宙整体运动的过程</b></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6476729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b>用物质的几何学形式陈述的算术原理</b></a></p> <ul><li>▲甲骨文【合7226】右侧刻辞释读为“王循若 一二三”,左侧刻辞释读为“不若 一二(二告)一”。因为“一二一”为“三步程循环无限态”,表示王步易日的每二步的后继者皆复归于一循环无限延步,等价于循环无限数列N={1,2,1,2,1,2,1,···},N的序数n=1,2,3,4,5,6,7,···即《玉篇》“循,次序也”;故言王步易的序数若“一二三···”,不若“一二一”循环无限记数(所得为N)。相当于说时间不可逆转。</li><li>《康熙字典》载:“循,【说文】行顺也。【玉篇】循,次序也。又【韵会】循环,谓旋绕往来。【史记·高帝纪】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妨将整个宇宙称为太极[一],循环使用阳爻和阴爻刻画宇宙整体绝对运动所历经的{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或{一二三亖五六七八一}其第九步周而复始循环无限进动的整个过程,则可构造得八卦数码符号。同理可构造得六十四卦数码符号。</p> <ul><li>▲宇宙整体绝对运动大循环周期或时间的无限可分性的刻画——时间的量子化方法(量度时间或周期的单位是整个宇宙,宇宙只有一个,运动是宇宙的存在形式)。甲骨文【合11720】将九步循环无限态“一二三亖五六七八一”最后的“一”用一笔勾销线条划除记为“九”表示循环运动,即表示度量单位[一](代表宇宙整体)在虚空闭环路线上循环每运行至第8步程的后继者为周而复始的一步。“九”字的一笔勾销线条与“二”的上横画之间特意刻画了一条指示性连线,表示第九步复归于一循环延步。“日”字的本义是用外框强调提示其中的[一]代表循环运行的宇宙,外框本身也表示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有一小段搭接,表示终而复始)。</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即《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b>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b>”此混成之物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包括能够观察到和体验到的各种明物质和实物,以及各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暗物质和场物质。即《老子》第十四章说:“<b>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b>”,以提出一之形(一尺)明确定量表述的几何学<b>公理:“宇宙只有一个”</b>,作为宇宙物理学理论思惟的逻辑起点或初始论题(命题)。亦即《说文解字注》记载的“<b>[一]:惟初大极。道立于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说:“现在对科学的最大的挑战, 已不仅是那些已知的物质。因为在我们知道的物质之外,还有暗物质、暗能量。所以,我们要立足新的基础科学前沿,一定要将小的与大的联系起来,这个方法可称为‘<b>整体统一</b>’。我认为,‘整体统一’的科学方法,应该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方法。”<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BF3PzvMAj2Y-_JGzODpM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zhihu.com/answer/317332128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征服了那些反对者并使他们顿悟,它的成功是因为它的那些反对者最终逝去而心向新理论的新生代最终成长起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