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艺术有感

文明丙焕

<p class="ql-block">  彦广是位热心的东北汉子,理性与知性兼具,与之长久交往便是顺理成章。江南之人含蓄,所以问候总是他先发起,每次都让我感慨下次该主动了,可一旦话题聊开了,彼此却也不容易刹住车,我俩可能是趣味相投。</p><p class="ql-block"> 身为央企某公司高管,业务繁忙,为工作与生活奔波在所难免,六月初他会在邻省福建和江苏来回奔波,想着离杭州比较近,自然想到我这位兄弟,电话问候随之而来,并且期盼着下一次北京见面深聊,顺便掼蛋一把加深下感情。心近了以现在的通讯手段,万里尚为邻,但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效果自然差些。一周前,培训期间一次不经意篮球邀约,由于没有充分热身把右小腿肌肉拉伤了,所以暂时取消了赴京的差事,与之相见只能等到恢复之后。我打趣道,自己打着打着心态就回到大学时光,但身体才是最诚实的反应。他也说我把自己当小伙子使唤,忘了年纪于心有利于体不利。寒暄之后,便切换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之上,</p><p class="ql-block"> 因为对艺术的爱好,我们有了共同的交集,而叶先生就是我们的交融点。世界上有两种表现形式最接近哲学,即音乐与绘画。音乐以声入耳,走心,故能聚人心,靡靡之音亦有反作用;绘画以形入眼,走不走心,关键在观者眼中它是否形神兼备,引起强烈共鸣,能让无数的记忆画面扑面而来。叶先生的画之所以与众不同,一则它们具备了上述特点,二则它的风格、形式和绘画材料既不拘泥于传统,又在吸收东西方艺术精神上作了突破,并且在不断演进之中,这实属难得。如果说一位艺术家具备了某种风格与特点,意味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某种障碍,而不断突破障碍似乎成了叶先生的一个艺术演化标签。只有变化永恒不变,我们恰好喜欢他的不断吐故纳新带来的蜕变,彼此交流互鉴对美的感知感想促进了艺术思想的升华和审美水平的提升,能极好地愉悦心情。叶先生今年好消息不断可谓厚积薄发,是艺术聚人心化人心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聆听世界》已成为叶先生绘画世界巡展的主题,我将此主题为何意与彦广作了交流,没想到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三月中旬,叶先生在巴黎发来微信:第一条,日飞,我想问问你,下次我在世界各地办一个画展,你有什么好名字帮我想一想!谢谢!第二条,过去曾有过《重回时光》《水墨之外》《天人之间》……第三条,接下来可能在罗马Carlo Bilotti 博物馆,法国国家吉美博物馆,美国,荷兰,台湾省,日本…...等地再做一个巡回个展。叶先生是极端严瑾之人,我想此事关系重大,不可马虎大意,必须要从高处着眼,立意要深。经过一晚的思考,形成了粗略几点供其参考:1.因为叶先生个展是世界巡回展,因此格局得大,但个人在世间又是很渺小的,所以得谦虚,借展聆听世界各地的艺术之声便有了谦逊之意。以大见小与以小见大兼而有之,为一大一小之组合。2.巡展与其说在展示自己,不如说是在与观众对话,而对话之后则必有反馈,而艺术家只有在聆听世间众多反馈者之音,去粗取精,积少成多,艺术水平可精准提升,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而他人也从中得以窥见画家的独具匠心与永恒的进取之心,可谓美美与共,合作共赢。3.视觉与听觉本属人体不同接收方式,但都汇集于思想,以文学角度而言有通感之意。只有善于倾听,努力倾听,以天下人之耳来听,并且聚于一处,即所谓集天下之大成者而输出于笔端,为天下人所共享方能成为大家。叶先生恰好具备了这些条件,巡展是世界给几十年磨一剑优秀画家的酬勤之报,同时也是迎来事业质的上升的一个重要关口。相信接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当然,我也在主题上给叶先生提供了另外的选择,但他一眼便相中了前者。</p><p class="ql-block"> 听完我的简介,彦广话匣子便喷薄而出。聆听世界,马上触发了他宏大的画面感,宇宙与星空的浩瀚与空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历、国内四处奔波的场景等一股脑儿如电影蒙太奇一样出现在脑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交头接耳,为利为情而来。如果一个主题能让人在转瞬间心潮澎湃,停下手中的其他事专注于此,显然它在形式上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而形式与内容的吻合及其结合产生的世界波和回音才是它的真正意义所在。支撑巡展内容的是叶先生融合东西方的艺术成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直至得到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艺术殿堂的认可,标志性成就为2018年法国家吉美博物馆一次性五张绘画收藏和2021年赛努奇的收藏,以及其个人艺术画廊作为法国亚洲艺术六个展点之一而出现、世界巡展和即将与已故艺术大师苏拉什在吉美的联合展等。叶先生绘画作品虚实相间,因应主题而变,立意高远,不像众多写实如过眼烟云,亦不像某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怪诞作品,每一幅作品清新儒雅启示感很强,绘集成册便有清晰的艺术风格和一脉相承的艺术内涵。</p><p class="ql-block"> 巡展虽未展开,彦广的思路已经延伸至展后的回馈,如果精心收集回馈,搜集其中的热点,并针对热点精心组织高端访谈,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效应,形成如淄博烧烤、哈尔滨南方小土豆式的网红效应,让更多人认识叶先生及其作品的价值,在这其中大浪淘沙留下铁粉。如果仅从经济层面,叶先生光靠卖画已不用为生计发愁,显然其志不在于此。名垂青史本人之所欲,所欲恰当且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叶先生的目标远大,不会好高鹜远更不会急功近利,慢工出细活,网红模式不一定能为他所接受,但高端访谈应为其所乐见,故可择其善者而用之,简其不善者而去之。正如其创作一幅优秀作品一样,必是在脑海中构思多遍,重构组合多次,方才找到令自身满意之情境框架,下笔则疾如闪电,一气喝成。传播亦是稳扎稳打,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半步。</p><p class="ql-block"> 叶先生的艺术路径与赵无极先生相似,去年冬天,赵无极绘画艺术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展,我慕名而去,得以全方位系统化了解其艺术生涯与成就,无形中将二人之作作了对比。不生于同一时代,故不可放在同一标准下比对,我想艺术总是发展变化的。叶先生出生于雕刻世家,所以觉得笔力遒劲多些,恰好符合喜欢运动动感之我的审美情趣。当时联想到赵无极先生出生于江南平原水乡,水势平稳如人之柔和,笔触便柔软婉约多一些,而叶先生家乡在温州乐清,雁荡山势雄奇和东海浪涛之势皆给人以迭宕之感,故笔法刚柔相济,二者各美其美。唯一变数在叶先生尚值艺术盛年,进化还在加速演进,而赵先生已成定数。就个人而言,我更偏好叶先生,或许是情感使然。</p><p class="ql-block"> 这是属于我们《聆听世界》的前奏曲,希望一次不成熟的探讨能激起情感的涟漪,进而听到全世界共同的协奏曲,能直指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