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银圆是当年南京(金陵)的“江南铸造银圆制钱总局”制作的,设备于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 6月)向当时尚未更名的英国喜敦造币厂订购,1898年1月17日正式开制。当初的“江南省”是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将南京更名为江宁后设置的行省,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和安徽。康熙初年,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由此,光绪年间筹备江南造币厂时建制已消失200多年,确实“江南省“银圆是引起集币者兴趣的有名无实”之省份的钱币。据报道老江南银圆正面的“省”字有缺笔画的“日”,因而有二种“老江南”,本币是“省”字老江南。</p> <p class="ql-block">此枚“光诸元宝”俗称“老江南”,是众多江南龙银中最受集币者青睐,这头版生产的银圆与后来所造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正面无干支纪年背面蟠龙有外圈。自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岁次戊戌)起历年所造的江南银圆都标注干支纪年。由于当年干支“戊戌”的加入生产,“老江南”生产时间短,数量少,成为江南币爱好者追逐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本币是江南省造的“戊戌”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四周是英文标志。这枚是江南戊戌的凸眼龙版!</p> <p class="ql-block">本币“戊戌”银币正面同上。</p> <p class="ql-block">背面四周英文亦同上,区别是蟠龙的眼睛是凹的,另外龙鳞上多一个小点的龙版,俗称“珍珠龙”,较稀少。</p> <p class="ql-block">本币是己亥老龙版的“一圆”,后有重新刻制的新龙版。</p> <p class="ql-block">背面的蟠龙图案是老龙。</p> <p class="ql-block">本币是江南庚子大字版,庚子年正面的“光绪元宝”字形大小之分,此大字版较少。</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图案,四周英文标志。</p> <p class="ql-block">本币是江南壬寅年银币,“寅”第一笔为斜笔(另有一种为直笔)。遗憾,江南壬寅年前的江南辛丑银币未能觅到。</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图案,四周英文标志。</p> <p class="ql-block">江南葵卯银币的正面,葵和江字中间有花星和无花星区别,本币中间有花星。</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图案,四周用英文标志。</p> <p class="ql-block">本币甲辰龙洋,它是江南银圆中版式最多且杂,是因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初年使用旧模所造成的,但本币是TH版,较少。。今年适逢甲辰年,故特作封面。</p> <p class="ql-block">背面图案同上。</p> <p class="ql-block">本币为江南龙洋乙已版,正面有“ S Y”。</p> <p class="ql-block">背面图案同上。</p> <p class="ql-block">本币是江南己亥老龙“半圆” (库平三钱六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背面老龙突眼图案。</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辅币半圆银币制造数量极少,从未进入流通领域,都被私下取走。一般都以使用“二角” (库平一钱四分四鳌)直接方便。本币己亥年光诸元寶库平一钱四分四釐。</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图案,四周英文标志。</p> <p class="ql-block">本币乙己年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釐。</p> <p class="ql-block">背面同上。</p> <p class="ql-block">本币葵卯年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釐。</p> <p class="ql-block">背面同上。</p> <p class="ql-block">本币已亥年库平七分二釐。</p> <p class="ql-block">背面中间蟠龙图案,四周英文标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