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站在长征第一渡口边

行走者

<h1>  <b>好几年前就想去于都看看红军长征的第一集结地,也是红军长征的第一渡。记得我们在大学里学党史的时候,教材说江西的于都、福建的长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最近有专家和瑞金说长征出发地应该是瑞金。放下这些争论,于都是红军长征第一集结地和长征第一渡是无可争辩的。</b></h1><h1><b> 之前很多次向单位建议组织去于都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单位也曾经多次作出了安排,但最终还是没有去成。五月趁着假期,我自己安排自己作了一次红色之旅,把瑞金和于都一起走了一圈。</b></h1><h1><b> 长征第一渡位于于都河西岸,长征时期被于都人称为东渡口,现如今这里被建设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要参观地为长征出发纪念馆和渡口。渡口边只保留了当年红军跨过于都河时使用的一段浮桥,六艏并排相连的小舢板上铺着木板,木板宽不过四米。</b></h1><h1><b> 站在渡口边我静静地注视着几艘舢板和木板组成的浮桥,我设想着当时的场景,八万多的红军、一万多的挑夫,在后有追兵,前有封锁情况下,全部是通过这座不到四米宽的浮桥踏上漫漫征途的,那是多么的窘迫。</b></h1><h1><b> 公园有一块石刻,刻写着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于都人民真好 苏区人民真亲”,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班长给我推送的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当时只有30万人口的于都县一下涌入8万多红军,于都人民为红军征集了大量物资、筹集了巨量粮食、严守了红军行动秘密等作出的巨大贡献。</b></h1><h1><b> 我在渡口来回走了几趟,在设想着红军过渡口的场景的同时,思绪又飞越到长征前后的历史。</b></h1><h1><b> 我们的党史都称长征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但为什么要战略转移?这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当时左倾错误路线领导的必然结果,所以这次战略转移是被动的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就是一部分掌握了中共领导权的自以为在苏联学到了共产主义革命真经的人,极力否定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苏区制定并经实践检验为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和十六字反“围剿”方针,在国民党军事、经济实力远远强大于我们的时候,不切实际地提出攻打大城市,攻打中心城市的方针,在面对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远远强于红军的时候,把10 多万红军交给一个没有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的洋人李德,实行阵地对阵地、堡垒对堡垒的战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过程中一败再败。</b></h1><h1><b> 四五年前我专程去过一次广昌的高虎脑,在那瞻仰了陈阿金烈士墓,当时陈阿金烈士墓虽经修葺,但沿途曲曲弯弯的山路边的茅草仍然很高,墓地旁边有绿树掩映,显得宁静和肃穆。红三军团红五师政委陈阿金就是在广昌的高虎脑战役中长眠在广昌这片红色土地上的。</b></h1><h1><b> 广昌失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洞开,面对四面逼近的国民党军队,红色苏区无险可守,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于是红军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从赣南苏区出发,进入湘南、过贵州、云南、四川,再到甘肃和陕西,一路风餐露宿,一路跋山涉水,血战湘江、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彝汉结盟、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一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最后胜利到达陕北。</b></h1><h1><b> 实际上在红军长征的几十年前,同样有一支工农为主的军队,几乎是走的同样线路,结果却沉沙折戟,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天国军。天京事变后不久石达开受到洪秀全势力的猜忌和压迫,被迫带领数十万队伍从江苏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最后在四川大渡河一带被以湘军为主的满清军队消灭。有的历史书也称之为石达开西征。</b></h1><h1><b> 为什么同样是以工农为主的军队,走几乎相同的线路,并且当时的湘军还没有像红军时期的国民党军那样与对手相比在军事上的人员和武器及后勤上有绝对的碾压实力,但结果却两样呢?</b></h1><h1><b> 我在于都长征第一渡岸边,注视着涛涛向前的贡江水,我心中早就已经找好了答案。</b></h1><h1><b> 这个答案其实就在长征精神里,这就是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b style="color:inherit;"> </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更加重要的是共产党有一个心怀天下,不谋私利的领导集体。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严重,在决定红军前进的方向时,在通道会议上,红军决策层接受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向西发展的意见,改变了之前红军规划的向北与红二方面军汇合的计划,使得蒋介石在湘西一带部署的大量军事力量成为摆设,避免了红军的更大甚至是毁灭性失败。这次改变是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一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党领导人与左倾错误路线分道扬镳的开始。在当时的领导层中有的过去坚定地执行甚至捍卫了左倾路线,但在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多数还是坚决地支持了正确的路线。</b></h1><h1><b> 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出了个核心领袖毛泽东。毛泽东的文韬武略、他的前看五千年,后知五百年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这个集体。最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的领导层,并由此逐渐成为党和军队的领袖。遵义会议不久,博古久久不愿意交出中央核心资料和印章,周恩来同志和博古作了一次长谈。博古不服气毛泽东进入领导核心,说周恩来你也可以成为核心。长谈中,周恩来说,我们共产党人的主要对手是蒋介石,蒋介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张学良,他们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厉害,但是他们一个个都被蒋介石收拾了。面对这样的蒋介石,要领导我们党来打败他,我们都不行,但毛泽东行!不久博古干脆地与张闻天作了交接,再后来博古也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捍卫者。</b></h1><h1><b> 回顾长征,进而回首百年党史,每当我们党的事业处于低潮的时候,总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宁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党的事业作不懈的奋斗。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八一”南昌起义刺破黑幕的枪声是这样,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是这样。</b></h1><h1><b> 当下又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这项伟大的事业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同样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甚至是挫折,但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劈波斩浪奋勇向前。</b></h1><h1><b> 回望雄伟的于都长征大桥和宽阔的长征大道上车水马龙的景象,城市的高楼与绿树相辉映,田野的绿油油的禾苗与远处的青山相连接。长征集结地,于都大地真美。</b></h1><h1><b> </b></h1><h1><b> </b></h1> <p class="ql-block">2019年摄于广昌</p> <p class="ql-block">2019年摄于广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