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19日7408山西游(美篇第三篇)

三林人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它始凿于北魏年间,历经多个朝代,形成了东西绵延约1公里的石窟群。整个石窟群共有45个洞窟,大小佛像51000余尊,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仅有几十厘米。云岗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的建造始于北魏年间,据史书记载,是由当时的佛教僧侣和信徒共同出资兴建的。在北魏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云岗石窟的规模逐渐扩大,雕刻技艺也日益精湛。</p> <p class="ql-block">在唐朝时期,云岗石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在明朝时期,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云岗石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直到清朝时期,才重新进行了修缮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的雕刻技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既有深浮雕、高浮雕,也有浅浮雕和平雕。其中,深浮雕和高浮雕多用于表现佛像和菩萨的庄严和神圣,而浅浮雕和平雕则多用于表现花卉、动物和山水等场景。在佛像的塑造上,云岗石窟注重表现佛像的神情和姿态,通过细腻的刻画和表现手法,使佛像具有生动和真实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同时,云岗石窟在表现佛教文化和传统艺术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石窟内的壁画和雕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佛教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融合。例如,在佛像的服饰和图案上,可以观察到传统的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在壁画的构图和色彩上,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作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石窟内,可以观察到不同朝代的佛教信仰和文化特征,从北魏到明清,佛教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p> <p class="ql-block">其次,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在石窟内的壁画和雕塑中,有许多表现民间风俗和生活的场景,如农耕、狩猎、婚嫁等,这些场景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最后,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在石窟内的一些壁画和雕塑中,可以观察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如君权神授、儒家伦理等。</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云岗石窟的保护力度,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对石窟进行了定期巡查和维护。其次,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了云岗石窟的保护中来。</p> <p class="ql-block">一些专家学者对云岗石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一些企业和个人也纷纷捐款捐物,为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支持。此外,当地政府还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工作,通过建立游客中心、加强安保措施等方式,确保游客能够安全有序地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总之,云岗石窟作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1]</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据《大同府志》记载,大同九龙壁创建。[1]</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兵败以后,在清军疯狂的“屠城”中,曾经显赫一时、权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瓦砾之地。代王府毁于兵燹,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免于劫难,有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1954年,结合城市规划,将大同九龙壁往南移动了28米,按原样重新砌筑。[5]</p><p class="ql-block">1976年,将倒影池迁移至此,大同九龙壁前有一个较宽的场地和相应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其正面部分为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琉璃构件多达426块。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整个壁身九条巨龙均为高浮雕制作,其下蓝绿色海水,上方浮动蓝、黄两色的流云,九龙之间以云雾、浪花、波涛和山崖相隔相连,壁身之上有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组,承托琉璃瓦顶壁底须弥座由15层琉璃砖组成,高2.09米。须弥座的束腰馆有两层琉璃神兽,上层由塑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砖雕排列而成,共有41组;下层由多种琉璃走兽构件组成,有大象、鹿、狮虎、玉兔、狗、羊、飞马等,采用高浮雕的手法,每个动物都配有背景,中间用竖石隔开,各自为一幅独立的画面。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九条巨龙倒映池中。[1] [4</p> <p class="ql-block">倒影池长34.9米,宽38米,深约0.8米,倒影池四周装饰有石栏杆,柱头雕饰有动态各异的小狮子。倒影池中间有一座石桥连接,桥墩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石像,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风沙的侵蚀,形象已经模糊不清。在空间方面,倒影池已经与九龙壁融为一体,成为九龙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中九条巨龙采用大的曲线造型,主要采用了U形、S形、O形和8形。正中心的坐龙位于王府的中轴线中心的位置,也是主龙的位置。其左右两侧为两条米黄色降龙,头部朝左,身体相背;依次往外为两条棕黄色升龙,样式基本相同,首尾都朝向左前方;再次为两条紫色的降龙,头部朝左,尾部相背;最外两侧为两条棕黄色升龙,头部相背,尾部朝左。从左向右前八条龙两两组合,组成四组二龙戏珠的画面,第九条龙单独为一组。</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琉璃建筑中又一典型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景区,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 ,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p><p class="ql-block">历称勾注塞、西 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评为山西旅游业十大杰出品牌。</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关城(勾注山)</p><p class="ql-block">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关口呈“V”字型,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0米,长50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200米。现存周围墙基,南有屋基4处,北有烽火台1座。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遂为雁门关之名取代。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载:“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嘶,边衣秋未重”。</p> <p class="ql-block">雁门寨</p><p class="ql-block">位于铁裹门东西两侧山脊平台,北宋时期设立,为军事驻防要地。与西陉寨、胡峪寨并称为“雁门三寨”。所处形势十分险要,扼关山拒漠原御关内,诗载:“危峰千丈界南北,岩岩堆云雁得过。此日振衣临朔漠,何时归翼伴阳和?席依上界侵睛汉,水落人间作大河。何时殷勤苦修筑,汉迁飞将本无多。</p> <p class="ql-block">古关道</p><p class="ql-block">亦为勾注塞古道,全长30多公里。南起太和岭口,经富拉沟、城上、石墙沟、吴家窑、黑石关沟,越制高点铁裹门,下赵庄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为止。现古盘关道保存完整,铺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诗载:“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虎豹千群壮,貔貅万灶闲。中原如此险,保障独惭颜”。</p> <p class="ql-block">隘口</p><p class="ql-block">即古雁门关北口,俗称白草口,是雁门十八隘之一。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堡,北为常胜堡,中隔连绵山脉。春秋战国时,白草口为南北要冲,沿雁门古关道,过往商旅不断。隘关跨河而建,设3道隘墙,6座隘门,6座堡台,东西与长城连为一体。现存隘门1座,额匾书刻“容民畜众”,堡台1座,额匾书刻“猴岭”。相传北宋时,朝庭以潘美为帅,杨继业为先锋镇守北地,三军来到雁门关安营扎寨。潘美让杨继业到关口外驻扎,即白草口,当时此口并无名称,潘美想羊怕吃败草,就把这里叫败草口好了,试图把杨业困死关外。后来杨业遭潘美陷害,老百姓纪念杨家忠心报国和憎恨潘美之奸,便将败草口改为白草口,因为羊怕吃败草喜吃白草。</p> <p class="ql-block">常胜堡</p><p class="ql-block">位于白草口隘关西高地,为古西陉镇旧址。南接雁门关古道,与太和堡遥相呼应,北望关外漠原,与旧广武古城对垒。周长500多米,石基砖砌围墙,东北隅建有武庙,堡门额匾书刻“常胜堡”三字。上款竖书“万历甲寅都御史吴仁庆”,下款为“布政使阎士选立”。</p> <p class="ql-block">猴岭长城</p><p class="ql-block">猴岭,因悬崖峭壁有石酷似猴形而名。长城蜿蜒其上,如龙伏波奔腾,气势十分磅礴,为明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顶部三层砖铺面,可以走马。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多米,每120米建戍城1座。敌楼多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下设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高2.3米,宽17米,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洞”、“挖厄”、“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凿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西陉寨</p><p class="ql-block">位于太和岭口北城顶上,因太和岭口曾名神仙隘,故又叫神仙横城,是代州著名三寨之一,立于北宋时期,为隘口军事戍守屯兵之地。</p> <p class="ql-block">勾注祠</p><p class="ql-block">址勾注山麓,北接勾注塞,因七烽似斗环抱,又称北斗山勾注祠,也叫北斗庙。庙建门厅,有前过厅院,后过厅院,以及正殿、碑殿、经楼、钟楼,晋咸宁元年立勾注碑。宋时因祈雨屡有灵应,册封顺应侯,有五崇极碑记。金、元又累封佑顺公、广佑灵应王。明洪武初年改称山神庙,正德年初重修,神座下有灵泉7眼。</p> <p class="ql-block">雁门渠</p><p class="ql-block">位于勾注古道东侧,古广武城北面。《寰宇记》引《图经》云:“魏牵招为郡守,凿源为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当时城内井水咸苦,居民汲水往返七里,牵招开渠引北山水进入城内,是古代州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现存遗址。</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伏击战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勾注古道黑石头沟,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1937年10月八路军120师于此伏兵,由贺炳炎团长和政委廖汉生亲自指挥,10月16日根据情报,大同方面日本集结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经过雁门关,开赴忻口前线。</p> <p class="ql-block">通过情况分析和作战实地勘察,于17日晚炸毁4号桥、5号桥,18日鸡叫头遍将部队开进伏击地,从次日上午10时许,到下午2点多,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围袭侵华日军汽车近五百辆,击毙击伤日军近200人,炸毁敌人汽车数十辆,此役闻名全国。</p> <p class="ql-block">阳明堡飞机场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阳明堡村西南,由阎锡山所建,1937年7月1日被日军侵占,扩建为日军侵华的后方军事基地。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在陈锡联团长的精心指挥下,夜袭成功,炸毁敌机20多架,消灭日军100多人,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p> <p class="ql-block">孙传庭墓</p><p class="ql-block">位于阳明堡镇下花庄村东。占地7000平方米,冢高4米周长约22米。四周红墙环绕,遍植苍松翠柏,有响堂、墓碑等,砖墁甬路,旁列石人、石马、石猪、石羊,前建牌坊。墓毁“文革”,现存清刑部员外郎冯云骧撰《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暨配冯淑人张淑人同葬墓志铭》,镌刻于6块石板之上,共6000余字,详载其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明雁门关位于东陉关,东陉关因位处勾注山之东,即陉岭之东而名。《唐书·地理志》载:“雁门关有东陉关、西陉关。”唐宰相杜佑曾云:“东陉关甚险固,与西陉关并为勾注之险。”东陉关跟西陉关同建并重。明代于东陉关关址扩建新建雁门关,东西两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筑有坚固城堡,中间为长城连接,形成以雁门关为中心的新的军事防御体系,从平型关隘口至轩岗隘口,绵延布防达300里。</p> <p class="ql-block">关城(东陉关)</p><p class="ql-block">位于东陉关遗址,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候陆亨贬于代州所建。明景泰、正德、嘉靖增修,万历复修,历600余年。关城周长1000米,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p> <p class="ql-block">瓮城</p><p class="ql-block">位于关城北侧地利门外,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相传为傅山先生所书。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谓瓮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围城</p><p class="ql-block">城廊为石头边墙,周长约10000米,南端分接关城东西城两翼,北至谷底延伸围合。围城城门座南向北,上筑有宁边楼,俗称明月楼,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围城门外接石拱关桥连关道,据《雁门关地理总考》载,关外依次设大石墙3道,小石墙25道,为守关御敌第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东城</p><p class="ql-block">位于关城城廊内古关道东侧制高点,明洪武时兴建,正德年间翻修。东城为大砖城,《雁门关地理总考》载:”周围二里三百五十步,据山,无壕堑,垛口六百。东西城门二,曰雁门,曰雁塞。”南与关城天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西与关城地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北顺山脊至谷底与围城关门宁边楼连为一体,筑有营房、马厩,为守关屯兵之所。</p> <p class="ql-block">西城</p><p class="ql-block">址关城城廊内古关道西侧高台,跟东城同时兴建并重,为石城。《雁门关地理总考》载:“石城高1丈五,周围二里三百四十余九步,垛口五百,城门一。城内为千户所,仓场一,草场一。”南顺山脊延伸到西城制高点,与兵堡连为一体,北折至西城角楼、天险门城墙,东经角楼到地利门与城墙连为一体,城内设营盘,为守关将士操练守御之所。西城与东城中有城墙间隔,城墙南角和北角各配建角楼1座,正中建有城门和城门楼1座。城顶建威远楼1座,俗称“雁月楼”,明嘉靖年间建筑。西城门外东侧设校场,校场设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及雁楼</p><p class="ql-block">天险门为关城东门,石座砖券,额匾篆体书刻“天险”二字。墙垣设垛口,门洞板1道,青石板铺路。天险门上建有雁楼,坐西朝东,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有走廊。建筑为重檐歇山顶,正面明间为隔门,两顶间为砖砌墙,背面除两圆形窗户外,其余用砖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翘,屋顶交以青灰瓦,正脊两端安大吻,四角悬挂风铃。楼内空畅,供兵丁巡察、了望。</p> <p class="ql-block">地利门及六郎祠</p><p class="ql-block">地利门为关城西门,石座砖身,额匾篆体书刻“地利”二字。此门坐向南北,所建门楼为杨六郎祠,两侧塑孟良、焦赞像,供设杨门郎铁刀1把,城楼上供设大炮2尊。相传,祠中铁刀为杨六郎于北宋仁宗年间留下,当时杨六郎为元帅驻守雁门关,正值隆冬大雪封山季节,城中三千兵马衣食粮草紧张。辽军乘机重兵围攻,</p> <p class="ql-block">杨六郎一面派人突围出去火速搬兵,一面激励将士坚守城池,两军伤亡十分惨重。相峙数天后,辽军依然围攻不懈,宋军援兵还杳无音信,城中粮草眼看就要用完。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六郎实在不知如何对策,正在焦困之时,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但见两个挑水的伙夫让脚下的冰滑倒,半天挣扎不起来。杨六郎见状立刻心生计策,即令将士挑水上城,一桶桶倒在城墙上,寒冷的天气使水落地成冰,把城墙如兵甲般冰冻起来。辽军再次攻城时,因城墙光滑难攀,从云梯上摔得横尸遍地,杨六郎便乘势打开城门,手持寒光闪耀的铁刀率部冲锋陷阵,大败围城敌人。那把铁刀遂成为杨六郎兵临绝境,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见证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李牧祠</p><p class="ql-block">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亦称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为纪念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而建。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1副,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时,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菩萨。正殿左为方丈,右为祖师堂,东西配房为师房。在主殿东边,顺台阶而下有窑屋多孔,名九窑十八洞,石基砖券曾为兵堡。祠内悬挂朱衣道人傅山亲笔对联:“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现有残碑13通。</p> <p class="ql-block">关陵</p><p class="ql-block">址关南古关道中盘道侧,为雁门关历代阵亡将士公墓陵园。墓丘林立,墓碑森然,皆倚崖面道,气氛肃穆。春来野花烂漫祭忠骨,夏至百草茂盛庇英魂,秋到北风呼号感悲思,冬临白雪覆盖披缟素。现绿草覆冢成茵,柳垂青丝染千古忠情,诗载:“白杨黄草依流水/断雁寒鸦吊古丘//壮志未酬空碌碌/西风萧瑟响吴钩。”</p> <p class="ql-block">长平桥</p><p class="ql-block">位于关南谷底营房沟交汇处,随山就势恃险扼守,和平时期为通商津口,战乱期间为守关之卡。“初建有普济、太平小桥凡七,人咸便之,最后营此桥。”石拱基座飞虹于深涧,总高10米,宽6米多,跨度50米,桥畔立有长平桥碑。</p> <p class="ql-block">马公墓</p><p class="ql-block">位于长平桥北,马公是孪生兄弟,曾任雁门关总兵。相传雁门关道虎害成灾,昼伏夜出屡伤百姓及过往商旅,使熙来攘往的雁门关道几成绝路。马公兄弟遂自荐除害,后弟与虎搏斗中不幸遇难,兄承弟志愤杀虎于道旁,使雁门关道恢复往日的祥和热闹。为纪念马公兄弟除害之功,当地百姓捐资立碑,曰“马公杀虎处”。</p> <p class="ql-block">生活就是这样~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雁门关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p><p class="ql-block">雁门关景区主要分为两大块。分别是古雁门关景区、明雁门关景区。</p><p class="ql-block">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前身为北陵、西隃、勾注塞,址西陉关旧址。西陉关因位于勾注山之西,即陉岭之西而名。《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p> <p class="ql-block">七四零八团~九天的山西游圆满落幕,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幸福!我把九天的活动图片及视频全部制作进三集【美篇】献给7408团~留下山西游的记念!再次谢谢主办者#金谦老师#谢谢团队所有人~干了大院子这杯酒~欢乐天长久~有机会再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