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极拳的故事

椒乡石穿

<p class="ql-block">  到现在,我还是有点怀疑,自己真的会参加太极拳培训班,学习太极拳?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把简化24式、传统杨氏85式太极拳基本上学下来了。我知道,和其他太极爱好者相比,自己还是一个从门缝向里窥探的小学生,但是,自己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仍然会不由自主的洋溢在脸上、体现在手上。</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是登山、旅游、跑步。外省市的名山大川不算,仅就《纵情山水云为伴、执意诗书月比邻》太行山系列,就写了三十八篇,还有十几个地方曾经登临,只是因为时间久远,印象模糊而没有动笔。</p><p class="ql-block"> 我的跑步成绩也不错,五公里的纪录是26分30秒,十公里的纪录是55分40秒,半马纪录是2小时4分43秒。公园内外、街道两边、天鹅桥上、滏阳河畔,都曾留下我健步如飞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9日至25日,记忆深刻的七天,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把我击倒了,而且是反应比较厉害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大概两个月后,当我再次穿上跑鞋参加跑步锻炼的时候,突然发现,刚跑一段距离,自己就气喘吁吁,心慌的厉害,怎么也跑不动了。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这是典型的新冠后遗症---心律不齐,医生告诫我,务必戒酒,不要参加剧烈运动。</p><p class="ql-block"> 从医院回来没有多久,我就退出了酷跑群。同时,我也知道,那个曾经在跑道上叱咤风云的老赵永远的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 半年多的时间,除了偶尔去公园转转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白云悠悠、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我把练习书法用的笔墨纸砚准备的齐齐整整,也曾规规矩矩的练过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春节后某天,几个老友在一起聚会,他们劝我,可以练练太极拳,我嘴上说着好好好,但内心还是怀疑的,因为太极拳的特点和登山、跑步的区别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3月16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朴园小广场参加了崔老师组织的太极拳培训班开班仪式。崔老师是我的高中体育老师,在我上学时,崔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那样的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我到一中工作没多久,崔老师就调县教体局了。每到举办大型运动会的时候,都会看到崔老师忙碌的身影。印象比深刻是1999年,县里举办的万人太极拳表演活动,也是崔老师组织的,空中有直升机航拍,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崔老师说:体育比赛追求的是极致,极限,所有的运动员退下来后,都是一身疾病,所以说,竞技体育是有害于身体健康的。人老了,退休了,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太极拳特点是连贯均匀,轻松柔和,协调完整,修身养性、循序渐进、绵绵不断,可是说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方式。</p><p class="ql-block"> 仪式结束后,我们几十个人分成了两个班,一个是贾老师班,另一个是曹老师班。按辈分说,曹香菊老师是我的师母,因为郝素彬老师是我的高中历史老师。贾老师七十九岁,一头银发、满面春风、身体干练、精神矍铄,我分到了贾老师班。</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每天上午九点,我们都会按时到朴园广场学太极拳,贾老师教的既认真又细致、用循循善诱来形容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后来,因为贾老师老家有事儿,改由孟庆书老师教。孟老师六十五岁左右,可能是因为孟老师开朗活泼、和蔼可亲,所以大家伙都习惯叫她小孟。孟老师在过小寨油棉厂,后来,又调到小寨供销社。只不过因为那个时候我还小,不认识孟老师。没过几天,因为孟老师家里也有事情,我们就全部合到曹老师班。</p> <p class="ql-block">  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概用了一个月时间,我们学完了24式简化太极拳。虽然,距离老师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基本架势算是能比划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天气越来越热,崔老师把我们的学习时间改到了早6:00-7:30,地点也转移到老职教操场,我们学习的内容也提高为传统杨氏85式太极拳。教我们的两位老师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一个是齐敬芬老师,一个是李益革老师。</p><p class="ql-block"> 崔老师告诉我们,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在1956年为普及太极拳在杨式大架的基础上简化出来的,它简化了动作,突出了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具有普及性。85式则是根据传统杨式太极拳改编、简化、加工而成的,更具系统性。24式太极拳的招式相对较少,而85式的招式更为全面。24式太极拳的风格更加紧凑和灵活,而85式则更加完整和系统化。24式太极拳强调腰部的运动,而85式则注重松腰和身体的下沉。</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期间,我还电话告知我的好朋友、好同事、高中同学冯双科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练习太极拳。只不过他练的是武式太极拳,我学的式杨式太极拳,令人吃惊的是他告诉我,李益革也是咱们的高中同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和李老师谈起,才知道,上高中的时候,她一直在76班,而我是四个班全部都在过。可能是在一个班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那个年代男女同学也很少说话,所以,我对这个老同学没有什么印象,只是感觉名字似曾相识。真的没有想到,近四十年后,我的老同学成了我的太极拳老师。</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两个班的85式传统杨氏太极拳都已经学完了。大家伙的学习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的多,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班的老师教的认识细致,学员学的勤奋刻苦。每晚7:30,他们都会去朴园小广场自己练习,那种孜孜不倦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很是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因为自驾旅游和去天津儿子那里,我旷了几天课,回来以后,每次练习总是感觉有几个环节很是生疏。刚开始的时候,崔老师就告诉我们了,最好不要旷课,每天学习一点,巩固一点,进步一点。学习太极拳,既不可拔苗助长,又不能囫囵吞枣,一定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慢慢提高。</p><p class="ql-block"> 学习间隙,崔老师还和我分享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自己在永年老城学太极拳的故事。想想也是,那个时候,月工资才三十块钱,鸡泽至邯郸的车票钱是两块钱,一个月有四个星期天,仅就来回坐车的车票钱都会让人心疼的咧嘴,如果能够坐上一个顺脚的拖拉机,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和享受。</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时间,我亲眼见证了以崔老师为代表的这个团队,他们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为大家传授太极拳,越来越多的人也受益终生,从而赢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一致赞扬。</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对老师辛勤指导的感激之情,我还专门邀请各位老师到饭店坐坐,因为我认为“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谈”是一种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口头上的感谢赞美,微信上大拇指、玫瑰花,都是苍白无力的。</p><p class="ql-block"> 饭后的小插曲也很有趣,因为前台服务员的输入的失误,结账时,少收了我270元。当时,很多人都挤在门口,我左手提着东西,右手用手机扣了一下,匆忙之中,听到“嘀”的一声响后,我就忙着出门送各位老师去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翻看手机的时候,我才发现微信转账的错误。于是,吃完早饭后,我又专门骑车到饭店,将昨天情况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次转账270元。刚开始,服务员还以为我是来找饭店麻烦的,听明白后又有点不相信,喃喃自语的说,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人?!我告诉她,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坦坦荡荡,在饭店工作也不容易,我更怕那个服务员因此受到处罚!</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自己还不能把一整套动作连贯的打下来,拳谱默写也略显生疏,很多个动作,一直做不好,还需要多学习、多练习。</p><p class="ql-block"> 崔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属于内家拳,首先要感悟内气的平衡,最终要感悟内心的平衡,正所谓“常练养生,久练悟道”,悟的就是生生不息的道。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它既是强身健体的形体艺术,又是修身养性的修炼术。有人说,太极拳是练出来的,“拳打百遍,其理自现”,也有人说,太极拳是悟出来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学习太极拳只有经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才能学好。</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偷偷的问田哥,我练的有点太极的意思没有?田哥轻轻的告诉我,你打的离有意思还差十万八千里。本来想听一句表扬和鼓励的话,迎面却是一盆凉水,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心灰意冷,但也更让我清醒。我知道,现在我还只是一个隔着门缝向里窥探的小学生,以后学太极拳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不懈的练,持之以恒的练,百折不回的练,在学中练,在练中悟,在悟中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