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避暑记(冯绪旋)

冯绪旋

<p class="ql-block">这几年,去榛子避暑成了热门话题,人们纷纷去榛子避暑,我却一直不热心。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在榛子工作,我的记忆中,那是一个荒凉的地方。今年7月下旬,在榛子工作的妻弟邀请我们一家人去榛子避暑,盛情难却,我便随着家人一起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乘车去的。从宜昌市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到达兴山县境内,接着就来到榛子的“大门”青龙口大峡谷了。顿时感觉不一样了:一个多小时前,我们还在酷热的夏天里,现在却就像来到秋天里了。黛色的山岚,清澈的小河,清新的空气,挂在山腰的银子般的瀑布,还有凉悠悠的风从大峡谷的深处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的车便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穿行了。田野宽阔、平坦,四周的山峦却显得矮了,就像绿色的大馒头似的。田野里种着玉米、青椒、眉豆、西红柿等等,因为是夏天,都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玉米一排排的,整整齐齐的就像列兵接受检阅似的;青椒结得厚厚的,像垫子;彩色的眉豆一嘟噜、一嘟噜的,挂在架子上,就像天空的彩云落在上面;西红柿挂满了架子,都成熟了。妻弟告诉我,这便是“45 里侯家坪”了。妻弟接着告诉我:县委、县政府规划将榛子乡全境和黄粮镇部分村一起,总面积531平方公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中国兴山康养胜地。侯家坪是这个示范区的核心。现在,示范区已经初见成效:榛子,已经成为全市知名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2019年,榛子乡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p> <p class="ql-block">车子终于从这绿色中驶出,一座现代化的避暑山庄出现在眼前。想不到在这深山里,竟然还有这样一座现代化设施。</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在避暑山庄住下来。</p><p class="ql-block">令我想不到的是,住在这儿的,除了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我不会外语,可是我会打手势,那些外国人看见我打手势,也友好地打手势,说:“哈罗!哈罗!”</p><p class="ql-block">至此,当年榛子给我留下的荒凉印象,就一扫而空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妻弟带我们去看景点。妻弟说,在榛子,除了避暑,还有一些景点可以游玩。</p><p class="ql-block">首先看白龙潭。</p><p class="ql-block">白龙潭是一个圆圆的大水潭。我们去的时候太阳还没出来,远远的,只见一个圆圆的水潭躺在那里,镶嵌在一片碧草与绿树之间。一只水鸟从水潭中跃起,发出召唤同伴的啼叫声,然后一只接一只的水鸟回应它,也从水潭中跃起,跟着它飞走了,飞进初升旭日的一片光辉里。</p><p class="ql-block">关于白龙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有一个小龙女住在这里,她白衣飘飘,十分漂亮。后来她离开这里了,可是她实在是不舍得离开这里呀,她就在离开时,将自己的一面镜子留在这里,作为纪念。这面镜子,就变成了这个白龙潭。</p><p class="ql-block">白龙潭真的就像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告诉我们,现在人们环保意识强了,注意保护这个水潭,这个水潭这才一年四季清澈碧透,像镜子。</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板庙村。</p><p class="ql-block">板庙村因一座名叫板庙的古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看板庙。板庙的墙壁是用木板做的。我想这是这座庙之所以叫板庙的原因吧。我们走进庙里。庙里空空荡荡,岁月淘尽了一切,唯有后殿的后墙上,一副麒麟壁画,还在述说着这百年老庙的故事。另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记载:这座古庙是明朝时由盐商捐资修建,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地人捐资重新修缮;另一块上写着“重修武圣宫”字样。</p> <p class="ql-block">板庙附近有一条小街,称作老街。老街的墙壁也是用木板做的。老街部分已经修缮,修缮过的老街白墙黛瓦,飞檐翘角,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壁画;部分仍然保持原样。其中一条小巷里倒卧着数根用石头做的拴马桩,据说是当年生意人拴马用的。</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告诉我:老街曾经商贾云集,商铺林立。我听了,忍不住伸手去轻轻地触摸那用木板做的墙壁,和用石头做的拴马桩。似乎是触摸到了当年那段繁华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还告诉我:老街上的人们大部分都搬走了,他们通过种植香菇和蔬菜发财了,如今在板庙村公路沿线盖了大房子。</p><p class="ql-block">我担心地问:“他们都搬走了,那这老街上的老房子不就荒废了吗?”</p><p class="ql-block">那位当地人说:“哪能呢?它们都很注重保护自己的老房子。你看到的那些已经修缮的房子,就是他们自己修缮的。还没有修缮的,也计划要修缮。”</p><p class="ql-block">我说:“可是,把房子放在这儿,不能发挥效益,时间长了,终究会坏掉的。”</p><p class="ql-block">那位当地人说:“村里有计划,要把板庙和老街一起开发出来;因为它们是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啊。我们应该把它们开发出来,让它们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板庙村还有大量的古民居。古民居最集中的地方叫老院子。这些民居,年代已经久远。当地人说,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民居,村里也有规划。</p><p class="ql-block">板庙村还遗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歌、山歌、锣鼓、围鼓等等。我们经过村委会时,碰巧看见有几位锣鼓匠在那儿集合,手里拿着锣鼓,要去一个什么地方打锣鼓。当地人说:保护、改进、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遗产焕发生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村里已经在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我听了,心想:等这些工作都做好了,板庙村,既实现经济振兴,又实现文化振兴,将是怎样一副美丽的图画啊!</p><p class="ql-block">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妻弟听。</p><p class="ql-block">妻弟说:“你不妨到农家看看。等你看了农家以后,你对榛子,才会有一个更加完整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我说:“榛子有民宿吗?”</p><p class="ql-block">妻弟说:“我们今天晚上就住民宿吧。”</p> <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我们就来到一家名叫“印象老家”的民宿客栈了。</p><p class="ql-block">这家民宿客栈是在民居的基础上改造的,还保留着许多民居的痕迹。全木结构的阁楼、装饰蓑衣、斗笠等,给人艺术的感觉,甚至门前的花坛,也用石磨等装饰哩。客栈前面是大片田野,其间阡陌盘桓交错;后面是一座森林,里面住着鸟儿、野兔等小动物;远处是蜿蜒群山;一条公路从门前经过;一盏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门前。</p><p class="ql-block">卧室里的设施却是现代的,住进里面,简直就是在住星级宾馆!</p><p class="ql-block">我问妻弟:“在榛子,这样的民宿有几家?”</p><p class="ql-block">妻弟说:“榛子有民宿70多家。不过,像这样的高档次民宿并不多。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p><p class="ql-block">我听了仍然很吃惊:想不到在榛子,农民富裕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体都在富裕起来。</p><p class="ql-block">妻弟接着说:“打造榛子、黄粮乡村振兴试验区,和全国康养胜地品牌,给广大农民带来机遇。农民发现有钱赚,有条件的,就将自家的民居改造成民宿客栈了。”</p><p class="ql-block">客栈的女主人热情地替我们安排来日行程:</p><p class="ql-block">清晨,去看雾。我们这儿的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我们这儿的雾绝对不同于城市的雾,城市的雾是人们保护环境不够造成的,比如汽车尾气,那是有毒的。我们这儿的雾却是大森林在呼吸,48万亩大森林啊,人家都说我们这儿是大氧吧哩!</p><p class="ql-block">白天,看田园。别的不说,就说45里侯家坪吧,45里的田园风光啊!还可以看其它风景:青龙大峡谷、龙口大峡谷、白龙潭等等。</p><p class="ql-block">夜晚,看星星。站在我家门前就可以看星星啊!你们住在城市里是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星星的。满天的星星啊!从天空挂下来,你简直可以捧一颗到手里来。</p> <p class="ql-block">吃罢晚饭,我就走出去了。按照这位女主人的建议是来日看星星,我却等不及,我现在就去看。</p><p class="ql-block">客栈里除了我一家人,还有许多客人,我却不告诉他们,我独自走上乡间小路。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落苍茫的西山那边。白昼迅速投入黑暗中。热烈的大地现在平静下来,默默地躺着。夜幕里突然升起一团亮光,它穿过沉沉的黑夜,颤动着耀眼的光芒。“竟然有这般耀眼的星星?”仔细看去,这才发现是一盏大红灯笼亮起来了。大红灯笼后面的那家民宿客栈这时候就像琼楼玉宇似的,门前的标牌上,“印象老家”四个字儿闪闪发光。紧接着,这儿一闪,那儿一闪,远远近近,四面八方,许许多多的大红灯笼都亮了,简直就像是满天的星星一下子落下来。我驻足不走了。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它的手臂拥抱着无数的大红灯笼。忽然想到:这大红灯笼,真是乡村一道美景啊!然而,有谁会意识到:它——大红灯笼——是伟大的中国乡村振兴事业的一个最耀眼的符号呢!</p> <p class="ql-block">冯绪旋,湖北兴山人。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教师报》高级顾问、宜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峡小移民》《寻找野人妈妈》《外公的森林》、小说集《化蝶》、散文集《访昭君村的古道》。《三峡小移民》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并在国外刊物连载。散文系列在台湾地区刊物连载。作品曾获中国人口文化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少儿文艺金蕾奖、楚天蒲公英奖、宜昌市屈原文艺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