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完219后感觉心理进入到了一个迷茫期,没有一个地方能入“法眼”都失去了欣赏的兴趣。当然这是一种“病”,一种心理和视觉满足后的暂时自闭症,有病就得治,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回归自然世界中,重新开启对自然的认知模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去年秋末冬初到了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分水岭的秦岭,依次从东到西三进三出,在领略这座名山的气势过程中定下了走云贵高原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车马未动计划先行,上学课本中知道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原以为就像去过的其它三个高原那样只要驰骋一番就能感受到各自高原的特色,进入云贵高原后知道那种认知太肤浅了。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地质结构和气象特点最复杂的地方,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明了的,专业人士和书籍是把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分别研究命名的,这样一来一次走完云贵高原有点不现实,那就先扫荡贵州高原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是在洞庭湖西侧澧县和石门之间切入到贵州高原的,云贵高原也是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从平原到高原地形突然抬升几乎没有过度,所以用“切入”比较符合行进情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湘西地区大多属于武陵山脉,平均海拔在五百米左右,在地理划分上湖南湘西是属于贵州高原的一部分(长江三峡地区也同属于贵州高原), 到了湘西也意味着贵州高原之行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i style="font-size:15px;">八面山是贵州高原最东部,位于湖南龙山县,这是一个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平台,每年有三分之二时间都会出现云雾,是华中地区一处最佳的云海观赏地。</i></p> <p class="ql-block"> 进入贵州马上就感受到地无三尺平的地貌特点,随便站在一个点向周围望去,一定会有不下几十座山头,崇山峻岭树木茂盛,很难见到大点的村庄,住户的房屋如同星星那样分散在山谷之中,房前屋后即使桌面大的地方都会种上几棵包谷或土豆,以前以为北方天干雨少土地贫瘠,没想到贵州高原的土地更稀少和贫瘠。喀斯特地貌大部分都是怪石嶙峋,大地如同剥去肌肉裸露的骨头,缺水少土(喀斯特地貌很难存住雨水),这样的环境下人类繁衍生存难的确不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好在贵州省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贵州高原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许多奇特的峡谷,溶洞,地下河和天生桥让人啧啧称奇;世代生活在这里众多少数民族有着浓浓的民俗风情,遍布各地不同风格的古村寨,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也正是内地人渴望看到的;再就是贵州高原在亿万年的桑海巨变中保留下来了丰富的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也吸引者有关学者和爱好者的兴趣,多彩贵州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贵州旅游设施建设的很好,地无三尺平的地貌使得省内道路有着路窄弯多坡陡的特点,但公路的路面都很好,大部分是黑色沥青路面或混泥土路面,即使乡村级道路都很平整;再就是贵州的停车场非常优秀,免费的很多,即使收费也非常便宜。</p> <p class="ql-block"> 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象特点,使得贵州的气候温润多雨,夏无酷暑,妥妥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这次贵州高原行一改原来出行前要做详细攻略的习惯,只定大致方向,就是遵循人类逐水而居的特点,尽量沿着贵州省内几条水系走(这条路也恰好是唐宋时代文豪王昌龄和黄庭坚被流放入黔的道路)。那些天下人尽知的著名景点要看,更要看那些深在闺中的“小众景点”,具体目标随心所欲走哪算哪,一切全看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