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贡山王

<p class="ql-block">  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由宝界山、鹿顶山、南犊山及其附近的中犊山和三山岛等组成,形状好似浮鼋翘首。</p><p class="ql-block"> 鼋头渚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气概;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在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最为理想的游览胜地。诗人郭沫若畅游太湖之后,作出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评价。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无数中外游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的主干道,依山傍水,十里风光,移步换景。春日桃红柳绿,入夏荷塘飘香,仲秋红叶斑斓,严冬白雪皑皑。</p> <p class="ql-block">  先坐船前往太湖仙岛,领略那迷人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p> <p class="ql-block">  游完太湖仙岛,坐船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太湖佳绝处”牌坊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上书“太湖佳绝处”是郭沫若老先生的手迹。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来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p> <p class="ql-block">  “太湖佳绝处”门楼后面便是鼋头渚古典园林景区,频湖倚山,亭台廊榭,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古典园林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七桅帆船,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主要体现在水上,而水文化又离不开船,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  “鼋头渚”的刻石高2米,正面的“鼋头渚”三字是光绪年间由无锡举人秦敦世书写的。另一面刻“鼋渚春涛”4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写的。刘春霖与园主杨翰西是同科进士,他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殿试中独占鳌头,但没有想到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他竟成了末科状元。“鼋渚春涛”四个字是在1906年题书的,这里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刘春霖来锡时正是仲春时节;二是这里面对着太湖的一个内湖,叫梅梁湖。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三是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有“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的感觉。所以鼋渚春涛是鼋渚涛声中最神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