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就有寺。无论它的称谓是“寺”,还是“庙”、“宫”、“观”、“教堂”,其功能皆相似。 信众们需要这样一处场所,来举行一种神圣的仪式。在祈祷与忏悔中,向神明表达敬畏,祈求庇佑。 这样的地方,理应是神圣且神秘的。
这样的地方,理应有一群专业的神职人员。他们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把信众的诉求送达神明,将神的旨意传达人间。 负有如此庄严使命者,理应醉心修为超脱凡尘,方能普渡众生,排解俗世烦忧。 遗憾的是,都市的繁华早已掩盖了信仰。在一柱柱“高香”燃起的烟雾中,神已无法看清世界。
那些每日里忙于数钱的手,如何还能拾起经卷? 见过太多这样的正在“消失的寺庙”了,以致于怀疑,这世间,是否还有真正能够安放心灵的殿堂。 走进藏区,就走进了寺庙的海洋。城市、乡村、路边、山上。。。。。。那抹耀眼的金色,总在牵引着信众的脚步和过客的目光。 此番有缘,拜访了桑耶寺、大昭寺、噶陀寺、亚青寺、江堆寺以及德格印经院、色达五明佛学院。
在远离繁华的地方,透过转动的经筒和匍匐于地的身驱,我看到了信念,读懂了虔诚。 历经千年的桑耶寺,依然保持着她的纯粹。 大昭寺外,密雨阻挡不了信徒真诚的叩拜。 车,在崎岖的山间小道上颠簸,扬起滚滚尘土。突然,一抹金色跃然眼前,那悬于山壁上的巨幅佛像,护佑着层层红色小屋中的修行者——噶陀寺,就这样默默地,隐于山间。 亚青寺的诵经声至今响彻耳畔。夕阳下,莲花生大士的座像发出圣洁的光芒。 觉姆岛——是弯弯的河水为女修行者们围出的一方圣地,天边的彩虹则是神佛赐予她们的奖赏。 在白云深处,远离尘嚣的青山间,江堆寺——那座珍藏着无数珍贵国家级文物的寺庙,就那样低调地矗立了700多年。 是年轻帅气卓有见识的活佛,一次次拒绝富豪信众捐资修路的请求,才使这里能够屏蔽花花世界的铜臭味,为世间留住了善良、纯朴的一方净土。 有着280多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收藏着20多万块珍贵的木刻印版,储存着藏文化70%的古籍。 手工印制的经书,担负着传承藏族文化的使命。 再访色达五明佛学院,仍然惊讶于修行者的虔诚。
或许,他们的精神家园,就安放在这海拔4000米的山拗了吧。 宁静的夜,远离了浮华,那些红色蜗居里透出的灯光,在我看来,就是扎巴、觉姆们供奉给佛祖的酥油灯了。 当明日的阳光投射在经堂金色的屋顶上,传遍藏区的六字真言又会响起在山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