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莱茵河与美茵河

沁华

<p class="ql-block">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的部分长度为865公里,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摇篮。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p><p class="ql-block"> 莱茵河的上游:莱茵河起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高山之上,有两条源流,即前莱茵河(Vorderrhein)和后莱茵河(Hinterrhein)。前莱茵河发源于托马湖(Lake Toma),然后向东流经迪森蒂斯(Disentis),至库尔(Chur)上方的赖谢瑙(Reichenau),与来自南方的后莱茵河会合。在库尔下方,莱茵河离开阿尔卑斯山脉,首次形成瑞士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公国间的界河,然后注入康斯坦茨湖(Lake Constance),因水势和缓而形成三角洲。出湖后,莱茵河流经其温特塞(Untersee)狭长通道。自此,莱茵河折向巴塞尔的弯曲处;在这中间,它是瑞士—德国间的界河;不过在莱茵河畔施泰因(Stein am Rhein)以下的地区却是例外,这里边界有所偏离,因之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处的莱茵瀑布完全位于瑞士境内。莱茵河在阿尔卑斯山脉前沿地区和黑森林地区之间,流势逐急,水道过去被湍滩所阻碍,现已修起几座河堰(水坝)。在此地段,它纳入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支流—图尔(Thur)、特斯(Toss)、格 拉特(Glatt)和阿勒(Aare)诸河,并与来自北方的武塔赫(Wutach)河会合。在巴塞尔下方,莱茵河北折而河谷趋宽(约20里),谷底宽广而平坦,两岸分别有佛日山脉古老山岳和黑森林高地、哈尔特山脉(Haardt Mountains)和奥登林山(Oden Forest)高地对峙。从亚尔萨斯流来的主要支流是伊勒(Ill)河,它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此外,还有一些短小的支流,如德赖萨姆(Dreisam)河、金齐希(Kinzig)河等,它们是从黑森林流来的。再往下游,内卡(Neckar)河在曼海姆(Mannheim)注入莱茵河;美因河在美因兹对面与莱茵河会合。</p> <p class="ql-block">  莱茵河的中游:莱茵河中部是该河景色最为壮丽且最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一段。在此长145公里的地段,莱茵河从西有洪斯吕克山脉(Hunsruck Mountains)、东有陶努斯山脉(Taunus Mountains)的险峻、板岩覆盖的山坡之间流过,形成一段曲折而深邃的峡谷。远至科布伦茨(Koblenz),两岸山坡上布满葡萄园;在科布伦茨,有摩泽尔(Moselle)河和兰(Lahn)河与莱茵河会合。往下,两岸远处有丘陵起伏,西边有火山艾费尔高原(Eifel Upland)的山麓丘陵,东边有韦斯特林山(Wester Forest)的山麓丘陵。在安德纳赫(Andernach),玄武岩的塞文高地(Seven Hills)突起于河的西边。在波昂以下,河谷张开,进入一广阔的平原,科隆旧城位于莱茵河的左岸。坐落于右岸的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是北莱茵—西伐利亚煤田的首要商业中心。杜易斯堡(Duisburg)位于鲁尔河口,大部分鲁尔河运来的煤和焦煤以及进口的铁矿石和石油,皆在此装卸。</p> <p class="ql-block">  从科隆到美因茨一段是莱茵河最美的景色,古老屋门装饰着美丽小花,莱茵河畔小城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多彩木架小楼点缀精雅的铺面,醇香的德国啤酒散发悠然自得。莱茵河两岸汇聚众多古老闻名的城镇 : 巴塞尔、斯特拉斯堡、美因茨、科隆、吕德斯海姆……碧波荡漾的河水山峦连绵和草色青葱,童话般的百年城堡若隐若现,航行于莱茵河,清风拂面满目葱茏。两岸错落有致的古堡斑斑驳驳,玲珑的葡萄园大片的延伸着,莱茵河独有的魅力:天然水灵又不失人文。</p> <p class="ql-block">  莱茵河的下游:莱茵河最后一段位于边境城镇埃默里希的下方、荷兰的三角洲区域中。莱茵河在此分成许多宽的岔流如莱克(Lek)河、瓦尔(Waal)河等;再往下,还有梅尔韦德(Merwede)河。随着1986年庞大的三角洲工程计划(为防止荷兰西南海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修建)的完成,所有莱茵河主要岔流皆已切断关闭;现在有闸门和横向渠道让河水注入海内。自1872年以来,为改善北海到鹿特丹航运而修建的新沃特韦运河(New Waterway Canal)已成为联系莱茵河与海洋的主要航道;在运河沿岸建成的欧罗波特(Europoort)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二战德国发动侵略横扫整个欧洲,最终在与盟国的作战中战败。二战后期俘获的德军士兵,被逐批运送到法国北部地区拘押,法国离德国比较近,战俘也是劳动力。不过后来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意料。在1945年2月上旬,英法俘虏德军大约30万。1945年4月又有了32万俘虏。人数太多被放在莱茵河岸边,形成最初的莱茵大营的雏形。5月2号德国宣布投降,猛增400多万德国军人沦为战俘,其他战俘加起来有500万左右。按照《日内瓦公约》投降的德国军人是战俘待遇的,但是人数庞大盟军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1945年5月4日,艾森豪威尔在没有和英军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单方面向美军下令:在德国境内收押的战俘是“被缴械的敌军”。他们被整合成17所大营沿莱茵河而建,南起布尔-伊格海姆,北至布德利希,其间的河段总长约350公里。每个方阵中的俘虏人数在5千至1万之间。莱茵战俘营存在了整整四个月,随后美国人把莱茵大营直接用土掩埋了,没有人知道莱茵河畔埋葬了多少战俘,莱茵大营旧址成为受德国保护的地区,禁止任何人进行挖掘研究……</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德军向盟军和苏联红军签署无条件投降声明,对于普通德国人来说,战争彻底结束了。但人们期盼已久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如约而至。他们需要立即面对整个被战争摧毁了的日常生活。在当时的德国满城瓦砾废墟,随处可见一群衣衫褴褛长途跋涉的人,始终在向前走却没有一个能栖身的目的地。这群人是由战争导致的无家可归者:有的人是曾经被俘的德军;有的是战争时期被纳粹从其他国家劫持的外国平民;有的是来自德国失去东部领土的普通德国人。这些流民人数高达四千万,他们在战后充满伤痕的土地上,如幽灵行走迁徙,用切实的痛楚叩问着战争的答案,历史书写中他们很少被注意到。当战争结束了生活呢?怎样被摧毁,又怎样重建?</p><p class="ql-block"> 漫步放眼莱茵河岸,历史上残酷的战争硝烟散尽,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时代,时间重新改变了一切。莱茵河两岸的古城堡仍然矗立,这里曾经战火纷飞,它们的存在更多的告诫警示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如今莱茵河畔碧草如茵春花烂漫,一幢幢楼房色彩明快绘成平静安详的岸景,莱茵河清澈静水流深,它见证着一个个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莱茵河从科隆一路流趟到美茵茨,随后分出支流美茵河到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的风景依然秀美漪丽,美茵河岸中世纪的教堂、古堡和古镇绵延不断,河面上小船、帆船、货轮和游船穿梭来往一派欣容。法兰克福钢铁大桥横跨美茵河上,桥上挂满了不同材质、各种颜色、形状各异的锁——软锁、铁链子、门锁……不论白天还是夜晚,经常看到情侣在此接吻,很多游客和年轻情侣也带上同心锁悬挂在桥上,几乎逢铁桥必锁, 红、绿、蓝、黄……各种颜色交织碰撞,代表着他们热烈的爱情,悬挂爱情锁的铁桥也称为“爱情桥”。桥成了爱情的载体,桥成了看风景的平台,浪漫的体验:“桥”见爱情的浪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