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王朝的文明遗存,波斯第二帝国的兴衰见证

张敏

<p class="ql-block">在伊朗中部法尔斯省的亚兹德附近,有一座已经被废弃的大型建筑群,叫<b>哈斯特遗址(Hast Site in Iran)</b>,集城墙、堡垒、居民区、驿站为一体,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土坯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哈斯特曾是伊朗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镇,始建于公元224年至651年的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如今这座建筑群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却因其在建成后的千余年里,不同时期的使用和建筑元素的添加,于200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暂定名单。</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终结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即波斯第一帝国后,横扫小亚细亚、中东及伊朗高原,并转战中亚,南征印度,在十三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锡尔河,使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个横跨欧亚非、领土面积仅次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后,称赞大流士的宫殿:“这样才像个国王!”并在此加冕为“亚洲之王”,并将<b>亚历山大帝国(Alexander Empire)</b>首都设在巴比伦。</p> <p class="ql-block">由于十三年的统治时间内都是在打仗,历史上对于亚历山大的记载主要是以战神的面目出现,对于他如何治理帝国庞大疆土的记载较少。但对东方广大地域军事上的征服,无疑使东西方文化、经济得到密切的交流,东方的国家治理方式也对亚历山大起到继承和借鉴。</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在他从小时就教育他,所有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民族。但当亚历山大彻底征服波斯后,逐渐认识到波斯人不是野蛮人,他们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一样值得尊敬。因此他产生了融两大帝国于一体的设想,把大量的波斯军队官兵编入自己的部队。甚至当阿契美尼德王朝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刺死后,亚历山大竟把尸体运回巴比伦,按君王规格予以安葬。次年弑主求荣的叛将落在亚历山大手里后,被分尸而死。</p><p class="ql-block">(照片翻拍自画册)</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3年,在伊苏斯之战中,亚历山大俘虏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他并未以敌对国俘虏的身份对待她们,而是以礼相待。</p><p class="ql-block">(照片翻拍于画册)</p> <p class="ql-block">由一个入侵的征服者向一个统治者转型中,他开始效仿居鲁士大帝,在继承波斯帝国的政治体制、采用波斯宫廷礼仪的同时,对波斯积弊已久的制度进行改革,试图开启希腊化时代。同时他摒弃了老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把亚洲人和希腊人放在同等位置上,共同治理亚历山大帝国。</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率军最远到达印度旁遮普后,士兵们对无休止的战争厌烦,将领们也对他亲波斯的政策感到不满。军心思变让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继续前进。公元前325年,远征军从海陆两路撤回到巴比伦地区。</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突然死于一场神秘的疾病。关于他的死因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是恶性疟疾,有认为是尼罗河某种传染,有认为是饮酒过度引发胰腺炎,有认为是给人下毒。由于死于突然,时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没有留下继任者。</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死后,辉煌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成了昙花一现,他手下的将领们为了争夺或瓜分他的政治遗产进行了持续二十年的“继承人战争”。</p><p class="ql-block">最后亚历山大帝国分成三块:统治欧洲马其顿本土和希腊的<b>安提柯王朝</b>、统治非洲埃及的<b>托勒密王朝</b>和统治亚洲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的<b>塞琉古王朝</b>。</p> <p class="ql-block"><b>塞琉古王朝(Seleucid Dynasty)</b>建于公元前312年,统治者实质上是继承了波斯制度而统治这块土地的马其顿国王。所不同的是,除了统治阶层,波斯贵族也接受了希腊的语言及文化,统治方式也实施了希腊化。</p><p class="ql-block">但是由于本地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已根深蒂固,大部分的波斯人仍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和生活方式。按照西方历史学家的观点,塞琉古王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希腊军队,而且在食物供应上,对控制的伊朗地区人民实施了歧视政策,因此他们虽然控制了伊朗的主要贸易路线,却几乎仅此而已,希腊人的权威从未渗透进波斯的内陆或部落地区。这为以后波斯第二帝国的兴起留下了很好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塞琉古王朝的统治没有能让原波斯完全融入希腊化,而帕提亚(今伊朗东北部和土库曼斯坦西部)却逐步崛起。在丝绸之路没有开通前,帕提亚十分贫瘠。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继承者甚至没有人愿意前往统治帕提亚。</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47年(相当于中国战国后期),帕提亚统领阿萨息斯(Arsacid)建立了<b>阿萨息斯王朝(希腊及罗马人称为帕提亚王朝Parthian Empire)</b>,司马迁的《史记》中根据阿萨息斯的读音将之称为<b>“安息王朝”</b>。这一政权持续到了公元228年(相当于中国东汉末年三国初)。</p> <p class="ql-block">在存续的475年时间里,安息王朝先后打败塞琉古王朝、亚美尼亚王朝等强劲对手,夺得了贸易商路的控制权。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15年,安息国王在东征返程途中会见了西汉朝廷派来的使者,这是史料中两国首次的接触。安息王朝与中国西汉、东汉建立起良好的商贸关系,并兴建了许多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转城镇。</p> <p class="ql-block">特别重要的是,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取代了马其顿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但在与安息的战争中,罗马一败再败。先有罗马最高执政“前三头联盟”之一、叙利亚总督克拉苏大军被安息打败,克拉苏在混战中被杀并割下首级;后有“后三头联盟”之一的安东尼在远征安息中受到耻辱性的惨败。屋大维掌权后,于公元前20年与安息签订和约,长期对立的战争状态暂告段落。</p> <p class="ql-block">由于安息与罗马之间的长期混战,国力衰微,加上内部分裂,这给了波斯人重新崛起的机会。<i>(安息与其说是个大帝国,不如说这是一个由八个独立小王国、许多自治城邦、贵族领地、行省所组合而成的政治集合体。据史料记载,安息有多达18个附属王国,与现代的“邦联”体制类似)</i></p> <p class="ql-block">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发祥地法尔斯(也即波斯波利斯所在地),波斯贵族帕佩克自立为王,摆脱了安息王朝的统治。公元226年,他的儿子阿达希尔率军攻下了安息首都泰西封,建立起<b>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b>。</p> <p class="ql-block">安息王朝灭亡后,亚美尼亚王国在罗马帝国的支持下,试图扼杀新兴的萨珊以恢复安息的统治。针对这种外患,阿达希尔主动进攻罗马,于232年迫使罗马订立了和约,然后回过头来收拾亚美尼亚,将亚美尼亚纳入“非伊朗的萨珊王朝”版图。</p> <p class="ql-block">公元241年,阿达希尔死后,其子沙普尔一世加冕,开始着力并吞罗马帝国在西亚的领土。当时罗马帝国处于内政不稳和北方日耳曼蛮族入侵的动荡时期,九年内更换了三个皇帝。最后罗马的军队在埃德萨被击败,6万余军队被歼灭,两河流域及叙利亚行省的大部分国土被劫掠,罗马皇帝瓦勒良被俘,在萨珊的奴役中渡过了他的余生。沙普尔一世为了庆祝胜利,在鲁斯塔姆和比沙普尔刻画了石雕,并以波斯语及希腊语刻写铭文。这场耻辱性的历史被罗马极力掩饰,后人只能从现存的石雕和铭文中了解这场史实般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在法尔斯省距波斯波利斯西北部约12公里处,有一座叫做<b>纳克什-鲁斯塔姆(Naqsh-e Rustam)</b>的岩石山。在长约200米,宽约70米的山体岩壁上,垂直地排列着四个十字形陵墓,从右到左分别葬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四个帝王: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这是大流士一世以来波斯第一帝国最辉煌时代的四个帝王的安葬之处。</p> <p class="ql-block">鲁斯塔姆是波斯史诗《列王记》中的盖世英雄,是波斯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纳克什-鲁斯塔姆的意思就是鲁斯塔姆的肖像,这是把四位国王作为史诗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陵墓的样式皆近略同,都在崖壁上切割出巨大的波斯十字,陵寝在十字中心,离地面最小的高度差也要15米。陵寝保存完好,但墓穴被亚历山大征服后破坏,据说现在已经成了鸽子窝。由于这里安葬着波斯第一帝国早期的四个帝王,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波斯帝王谷”。</p> <p class="ql-block">其中大流士一世的墓上的浮雕刻着30个臣服民族的形象,他们将大流士的雕像高高托起。雕像旁的铭文上写着:<b>“如果现在你在想,大流士国王掌握了多少个国家?看看托着君王的雕像吧,那么你就会知道,那么你就会明白,波斯人的矛投到了很远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在萨珊王朝重现波斯辉煌后,为了宣扬自己在跟罗马帝国战争中的丰功伟绩,并彰显萨珊王朝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正统继承者,统治者在崖壁的陵墓下方增添了七幅巨大的萨珊时期的浮雕,表现的多是帝王与敌人交战、以及胜利凯旋的场面。萨珊王朝与罗马和后来的拜占庭进行了长达400年的战争。这些浮雕壁画所表现的,就是萨珊王朝早期的帝王们在战争中的史迹。</p> <p class="ql-block">其中位于中间大流士一世陵墓左下方崖壁上的浮雕壁画最为著名,表现的是萨珊王朝第二位皇帝沙普尔一世打败罗马人凯旋归来时,被俘获的罗马皇帝瓦勒良下跪的情形,这幅浮雕让无数伊朗人引以为豪。(照片左下方脚手架遮住正在修缮中)</p> <p class="ql-block">(雕像正在修缮中,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阿达希尔一世授权》浮雕中,阿达希尔一世骑在马上接受琐罗亚斯德教主神阿胡拉•马自达授予的“神灵荣耀”。阿达希尔一世身后跟着侍卫,马匹踩踏着他击败的敌人,可能是安息王朝末任国王阿尔达班五世,马自达的马匹踩踏着雅利安信仰中的邪恶象征阿里曼。这个碑刻无疑是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阿达希尔一世是以光明之神的人间化身来塑造王权的宗教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陵墓正前方有一座立方体石质建筑,同样是以波斯十字标志,这是一座琐罗亚斯德教神殿,叫做<b>查拉都什特天房(Ka'ba-ye Zartosht)</b>。关于这座天房的功能和用途,史学上有不同的解读,但一般认为这是用于帝王安葬和祭拜仪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天房上由沙普尔一世命皇家书记官用希腊语、帕提亚语(安息语)、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三种文字刻写的铭文,详细叙述了自己的家世、萨珊帝国的疆域、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p><p class="ql-block"><b>“我,信仰马自达教的君王沙普尔,伊朗和非伊朗的王中之王、众神之苗裔阿达希尔之子,国王帕佩克之孙……我统治以下地方:波斯,帕提亚,胡齐斯坦,梅塞内,亚述诺德西拉冈,阿拉伯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塞甘,阿尔巴尼亚,直到高加索山的巴拉山冈和阿兰关,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全部,米底……印度斯坦和直到白沙瓦的贵霜人的土地,直到喀什,粟特,塔什干,以及海那边的阿曼人的土地……以上这些土地上的领主、总督,都朝贡并臣服于我。我们刚刚在这个国家建立统治……在阿苏里斯坦边境的米西切,我们与罗马人大干一场,戈尔迪安凯撒被杀,我们摧毁了罗马人的军队。罗马人将菲利普立为凯撒。菲利普凯撒跟我们达成协定,给我们50万第纳尔换其性命,罗马成为我们的朝贡国。……我们从罗马帝国手中夺取的要塞和城市如下(以下详列37座城镇名字)……由于我们得到马自达教信仰及其众神的佑护,在马自达和其他众神的帮助下,我们征服了如此多的地方。因此我们也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许多胜利之火,授予许多祭司以庙宇地产,如此我们便建立起了马自达正教的统治……”</b></p> <p class="ql-block">从铭文内容看,少不了有夸大和表功的成分,但在罗马帝国史料缺失的情况下,这对后人了解萨珊帝国前期的疆域和属国、与罗马三次战争、琐罗亚斯德教在全国建立圣火等情况、政治制度等有着重要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建立后,以根正苗红的波斯文化继承者身份,开始了波斯文化的第一次复兴。阿达希尔出身于琐罗亚斯德教祭司的家庭,宣称自己是光明之神阿胡拉•马自达的后裔,宗教在王朝的创立和繁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公元270年沙普尔一世去世后,萨珊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贵族和大祭司把持了朝政,二十多年里相继更换了四任国王,直到沙普尔二世出任新国王。</p> <p class="ql-block">沙普尔二世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尚未出生时,他的父王霍尔木兹二世于309年在一次围猎时,被贝都因人杀害,引发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战,最后霍尔木兹二世的后裔只剩下尚未出生的沙普尔二世。经过最有权势的大祭司通过秘法测出沙普尔二世为男孩,随即沙普尔二世立即继位。大祭司把王冠放在皇太后的肚子上,沙普尔二世还在娘胎中就成了国王。</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天不该灭萨珊,沙普尔二世亲政后立即展示了他非凡的帝王能力,16岁时就亲率军队远征阿拉伯,用十分残忍的手段控制了与阿拉伯的边境地区。以后又挑起与罗马的战争,夺回了罗马从波斯手中得到的领土。但是他和沙普尔一世一样,对犹太人友好,给与犹太人相对自由和许多特权。在攻下罗马城市后,他下令禁止杀戮,将罗马战俘带回波斯安置在各个城市,为萨珊王朝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沙普尔二世在位71年(包括在娘胎里),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他的任期内,完成了琐罗亚斯德教圣典《阿维斯塔》的收集,国力和军力空前强盛,被后世称为萨珊王朝的全盛时期。(中国这个时期正处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期。)</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古典时代晚期(伊斯兰教统治中东之前)的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高举<b>“恢复古代民族与宗教传统”</b>的旗帜,从安息时代的分裂、半分裂状态重新走到统一,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之前的塞琉古王朝及帕提亚/安息王朝希腊化程度较高,统治阶级追求古典希腊方式的享受,使用古希腊语,欣赏古希腊戏剧,崇尚古希腊风习。而萨珊王朝体制上继承了波斯帝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统治,文化艺术上以波斯传统为主并融合东方和西方的风格实施去希腊化,宗教上确立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p><p class="ql-block">由于萨珊王朝这一时期的许多方面达到了古代波斯文明的最高成就,被称为<b>波斯第二帝国</b>。</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统治了四百多年的安息王朝没有被认为是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而阿契美尼德终结后五百五十多年后崛起的萨珊王朝却被认为是波斯帝国的继承者呢?主要原因可能是:</p><p class="ql-block">第一,安息王朝继承了塞琉古王朝去波斯化的政策,无论是铸造的钱币还是镌刻的铭文都使用希腊文字,而萨珊王朝从取得统治权开始就决定用波斯传统重塑统治的合法性,发行的货币及碑刻都使用古波斯文字。</p><p class="ql-block">第二,萨珊王朝重新将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以宣誓自己继承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法统,货币的背面就印有琐罗亚斯德教神庙的图案。</p><p class="ql-block">第三,东西方文化对于安息王朝的史料记载很少,而且不完整,主要是安息王朝并未建立完整的史官制度,许多历史资料并非出自安息王朝的官方记录。萨珊推翻安息的统治后,有意识地对安息的历史踪迹和文化传统进行了成功清除。而萨珊王朝对国王的决策都由史官完整记录,并写入日志,每月核对后加盖印玺入库存档。</p> <p class="ql-block">萨珊波斯王朝标识。</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铸有阿达希尔一世和沙普尔一世头像的萨珊王朝钱币。</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高度的中央集权、积极的城市建设、农业及科技发展是萨珊王朝的管理和治理特色。萨珊时期由于琐罗亚斯德教祭司、官员、贵族都免于缴税,纳税的主体只有农民和市民。因此课征东西方贸易的中介收入就成了萨珊王朝的重要财政收入。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商队将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从东方运到西方,将叙利亚的玻璃、波斯的毛毯、金属器皿等从西方运往东方,而沿着贸易路线发展起来的通商口岸、城镇和驿站就成了必然。中央集权体制客观上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经商环境。另外,王朝建立初期,将战争中俘获的罗马战俘强制迁徙到新兴的城市,这些战俘有不少是具有技术的工匠,不仅为新兴的城市提供了充足的人口,还为城市的建设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哈斯特建筑群也许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建的。从萨珊王朝到萨法维王朝乃至恺加王朝,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这个城市在丝路商贸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p><p class="ql-block">2007年,这个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为<b>世界文化遗产暂定名单</b>。</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描述如下:</p><p class="ql-block"><b>“亚兹德哈斯特建筑群是一处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历史建筑群,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个建筑群包括:亚兹德哈斯特城堡、一个大篷车驿站和萨法维时期的桥。城堡内的建筑属于从萨珊王朝到恺加王朝的不同时期。该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是城堡,它建立在亚兹德哈斯特山谷一个沙结构的单一基岩上。岩床保护了城堡免受外国人的攻击。一座桥和一扇大门建立了城堡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岩石的狭小导致建筑房间的狭小,由此,导致了房屋楼层的增加。”</b></p> <p class="ql-block">伊朗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天灾与人祸导致许多古代遗存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如此,这座遗址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一直有人居住,直到多年未遇的大洪水冲毁了许多建筑,这里的5000多名居民才被迫搬离了这座与世隔绝的城堡村,从此这里被彻底遗弃最终成为废墟。</p> <p class="ql-block">城市建设带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萨珊王朝通过波斯文化复兴,使一千多年来伊朗民族的统治达到顶峰,代表了波斯帝国的最高水平。在当时,罗马帝国继承了希腊文明的成就,而萨珊王朝继承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安息王朝的遗产,同时成为当时两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而这两大帝国也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将古代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与中国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商贸及外交关系。在晋朝、南北朝、隋朝和唐朝,中国都派兵进驻西域守护丝绸之路的通道,萨珊王朝也派兵控制中亚,建立哨站保护商队的安全。中国的文献记载了曾有十三位萨珊波斯的使者到访中国,还派出音乐家和舞者到晋朝和北魏都城洛阳、隋朝和唐朝的都城长安。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来自波斯的玻璃器皿,在广州、福州等地也发现过大量萨珊王朝的钱币。与其说是中国开辟了丝绸之路,不如说是中国和波斯等中亚、西亚等国共同开辟并繁荣了这条商贸通道。</p> <p class="ql-block">在伊朗国家历史博物馆内展陈的萨珊波斯时期的玻璃制品。波斯制作的玻璃制品在中国法门寺地宫中也有类似的出土。</p> <p class="ql-block">萨珊波斯时期制作的镀金盘。</p> <p class="ql-block">萨珊波斯时期的银质盘。</p> <p class="ql-block">公元379年,沙普尔二世去世,萨珊王朝再次陷入大贵族和祭司阶层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左右王位继承人的局面,内部派系导演的各种权力游戏时刻发生,王位更迭频繁。在这种局面下,萨珊王朝虽然仍延续了270多年,中间也有过几次短暂的中兴,但再也没有回到过沙普尔二世时期的萨珊波斯盛世。</p> <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的中后期,帝国四周强敌环伺。</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取代罗马帝国成为新的对手,双方在美索不达米亚、外高加索等地经过160多年的时战时和,最后于562年签订了长期和平协定,以拜占庭支付赔款和年金换来短暂的高加索边境的稳定和波斯境内基督教徒(实为东正教徒)的信教自由。</p><p class="ql-block">571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以萨珊王朝践踏亚美尼亚基督教徒为由,宣布废除和平协议,两国重新开战。628年,萨珊王朝被迫与拜占庭和议,归还从拜占庭夺取的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等,由拜占庭皇帝为萨珊太子的保护人。</p><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图。橙色为萨珊波斯,绿色为拜占庭。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中亚的游牧民族柔然、嚈哒屡犯萨珊边境,突厥也从漠北地区崛起后迅速向中亚扩张。萨珊先是联合突厥灭掉并瓜分了嚈哒。但突厥有意联合拜占庭进攻萨珊,严重威胁到萨珊波斯的丝绸转口贸易。萨珊又和北魏及隋朝携手制止了突厥的扩张,最后突厥汗国在隋朝的离间之下分裂了。</p> <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长期的征战和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萨珊帝国国力衰弱,而拜占庭和突厥趁势重新威胁到了萨珊的边境。好在当时中国唐朝全力对付突厥帝国,突厥也将主要力量放在应付唐朝,对于波斯他们只是象征性骚扰了一下,没有在波斯的东部战线上对波斯形成压力,使萨珊帝国避免了和拜占庭与突厥两线同时作战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第三是阿拉伯人的崛起和伊斯兰教的扩张。波斯和罗马/拜占庭数百年的战争消耗了两国的国力和元气,都忽视了阿拉伯人的崛起,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羽翼未丰,对外的面目较为和善,而且当时的宗教政策也很宽松,被征服者无论是基督教还琐罗亚斯德教,享有更多的自由。就在萨珊与拜占庭战争攻守不断转化,战事陷入胶着时,新兴的伊斯兰教显示出争霸的决心和勇气。636年,阿拉伯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率军攻入伊朗。</p> <p class="ql-block">由于萨珊波斯的连番征战,几乎耗尽了王朝的资金及军力。为了充实国库,王室只得不断向子民课以重税,宫廷内斗也愈演愈烈,萨珊的盟友们也纷纷离心,中央政权失去了统治力,帝国迅速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p><p class="ql-block">651年,末代国王被一名谋财害命的磨坊老板刺杀,延续了425年的萨珊王朝就此终结。在这之前,萨珊皇帝分别于638年、639年、647年、648年向当时的唐朝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都被唐太宗拒绝。</p> <p class="ql-block">萨珊灭国后,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在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被唐高宗以路途遥远为名拒绝。662年,唐朝政府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但是这只是个空头册封,当地贵族根本不理会他。卑路斯王子在阿拉伯人的步步紧逼下,最终于670年到674年逃亡到唐朝首都长安,并被封为右武卫将军。(<i>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有一片“六十一番臣”无头石像,据说其中有一个就是卑路斯。</i>)</p> <p class="ql-block">678年,吏部侍郎裴行俭奉命送卑路斯返回波斯。不过裴行俭并没有送他到波斯,而是在碎叶(即今日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折返长安。结果卑路斯和千多名随从在吐火罗逗留了超过20年,客死他乡。</p> <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终结后,哈斯特延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废弃,今天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萨珊王朝昔日的辉煌和哈斯特遗址一样,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留待人们瞻仰和挖掘。</p> <p class="ql-block">在亚兹德到纳克什-鲁斯塔姆的中间,有一颗被琐罗亚斯德教奉为圣树的柏树,名为<b>“阿巴库柏树”</b>,树龄有4000多年,树高25米,树干直径3.14米,树冠直径14,07米。这棵树历经4000多年的风雨,依然欣欣向荣地屹立和生长着。</p> <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这颗树被列为国家自然纪念物,并由亚兹德省环境厅建造占地面积2.3公顷的老树公园,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彰显创造万物之神的荣耀。在这个保护区的文保牌上写着:“希望在您的合作下,我们能将它传承给下一代,共同维护这个国宝。”</p> <p class="ql-block">同样列为国家保护的哈斯特遗址和阿巴库柏树,共同见证了无数朝代战马嘶鸣、腥风血雨的厮杀场面,和繁荣昌盛和平年代的更替。所幸的是,最后留给我们的不光有时光的穿梭,还有文明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本笔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据有关书籍及资料,少量引用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