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怀揽胜之古槐寺

红K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槐寺位于武陟县城龙源镇东马曲村,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五十二年(1792年)重修,后兵燹废驰,地上建筑损毁殆尽,仅存古槐殿幸免于难。现存其他建筑为当地村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陆续重建,内有大明嘉靖年古槐石刻一通,为省保文物单位;主要建筑有山门、古槐殿、玉皇殿和一些配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槐寺的由来,就是这棵国槐,看似三棵,实则是一奶同胞的三兄弟,原来的古槐历尽千余年的沧桑,原本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却在十年动乱中,于1976年被焚,千年的老槐爷毁于一旦,躲过了天灾,却毁于人祸,令人扼腕长叹。当地信众对此也是愤怒异常,一方面为古槐大约有一米高的残存奉为古槐舍利,建殿供奉祭祀;另一方面,形成文字,记录古槐被毁的详细经过,把纵火者永远订在耻辱柱上,体现了当地信众与古槐的深厚而朴素的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古槐亦被称为宋太祖赵匡胤栓马槐,为陈桥兵变粉饰的痕迹明显,所谓成王败寇,古今如一,后周柴荣英年早逝,托孤兄弟而兄弟谋朝篡位;西蜀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孔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者迥异的选择,却都能名垂青史,红口白牙一张嘴,威力之大,可见一斑。马曲原名冷庄,之所以后来更名为马曲,也是基于此传说,值得一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再来,发现在石马旁边又立了一块狭长的新碑,上面寥寥数字,亦是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二者原地起了冲突,让我始料不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细想一下,我更倾向于这一种说法,因为宋朝的史官也不是盖的,关于赵匡胤的身后事,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烛影斧声的记载,因此,其大概率是不会为陈桥兵变去粉饰的,那么也就只有民间会有一些这样的传说来为他老人家洗白了,反正只要成功了,这也不是事儿,洗一下就白了。如果真洗不白也不是事儿,那谁敢跟我提,谁敢揭我短,我就跟谁急。</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过了山门,就是古槐殿,整个建筑群中唯一的请代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槐殿的右前方有一口井,为传说中的周武王亲封的一口井,武王伐纣时,曾在此地驻兵,士兵因水土不服而大批病倒,后听军师姜尚之言,饮用此井之水方得痊愈,武王大喜,遂封此井为“明心”。此传说是否可信呢?这个我是相信的,因为我们当地就是乡井土一说,家人远走他乡之时,家中老人常常会备一点家乡的土,称为乡井土,家人在异乡水土不服之时,每天喝水加一点点乡井土,很快就会痊愈的,当年我初次离开家,到远在四千里之外去读大学时,老奶奶就给我专门准备了一块土,我带过去之后,喝水也加过两次,果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槐殿的左前方配殿内悬大钟一座,为铁质,按照惯例,上铸“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中间则铸有多处文字,其中一处为古槐铭,也表明了钟的铸造年代,同时也是古槐寺重修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玉皇殿为新建之殿,与山门和古槐殿的风格完全不同,看上去金碧辉煌的,但与这两者显得格格不入,我倒不是反对新建,总觉得还是综合考虑原有建筑的风格,做到和谐共生可能更好一些,而且相对于新的建筑,可能我更喜欢老建筑自带的那么厚重与沧桑感,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起山西省了,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文物大多没有太过艳丽的色彩,但胜在原汁原味,就象人上了年纪,再披红挂绿的,可能自己会觉得好,而观者之感就难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玉皇殿一侧供奉石塔一座,内嵌据说是唐代老槐爷石刻一块,画像倒是惟妙惟肖的,上面的三个字就一言难尽了。而塔侧刻有水滴石穿四个字,就有点莫明所以了,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把这二者拉在了一起,并且这四个字看似很艺术,实则很现代,有点儿特色,但心里总觉得有点儿不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临别之际,看到了古槐寺的韦陀菩萨,传统寺庙皆会供奉韦陀菩萨是佛祖的护法神,一般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以防邪魔,持佛法,护寺安僧。韦陀塑像有三种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也有的说法是后两种姿态,第二种是接待游僧并供养之;第三种则是不接待外来僧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解决不了古槐寺的疑惑,因为在弥勒佛的背后,立着两尊韦陀菩萨,一尊体型较大,是固定的,为第二种姿态;另一尊则是可移动的,是第三种姿态。请教了在寺庙里的信众,方知后一尊是原来的主持请的,现在这个主持己经离开了,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也就没有人知道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自己穿凿附会,可能当初重修寺庙之时,村民信众发宏愿是要将古槐寺建成大庙,期望将来能够接待八方游僧,广结善缘;而这位主持来了之后,发现本寺没有那个能力,就又请了这尊韦陀菩萨,以告知八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己的理解也不知道对错,但此时我突然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这种现象象极了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各种的投入,各种的高标准、严要求,待孩子日渐长大,又在各种现实面前,接受了孩子的普通与平凡,是这样的吗?我想是的。这样对吗?我想也是对的,毕竟古语云: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做事之初,就没有高的追求,效果会好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博君一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槐寺的其他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日与岳母、妻子同行,游历古槐寺,心旷神怡,拍照留影,并短文记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9点30分出发,下午16点返回,全程120余公里,时年2024年5月26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