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案头新增了一本画册,薄薄的,在那些大部头的画册中很不显眼,但这不显眼的画册却惹得我时不时拿出观看揣摩。其浓郁的中国风味、深厚的笔墨功夫,唯美的画面处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画册的名字叫做《春暖花开一一罗东风画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风兄以国画见长。这本画册中的二十八幅作品浓缩了东风兄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重意境,重笔墨、重水墨而轻色彩,重神似而轻形似,使我这个画油画的也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国画我不内行,所以也无法深入评论。我想说的是:忽然有一天,以国画见长的东风兄微信发来一幅油画示我,题为《秋水无声》。画中淡赭色的山峦包围着一湾碧水。山峦肌理丰富,色彩统一而有变化;碧水虽是平塗,却那么清澈而有生命力。既有油画的语言,又有东方的情趣,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我看到的东风兄的第一幅油画,令我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东风兄一发不可收,又陆续画了一批油画风景,成了典型的"双棲画家",我是这些画的第一观众。它们不像我常看的中规中距的油画,它是中国国画家画的,所以它有一种文人画的气度。中国画的多少种笔墨,多少种描法皴法尽都浓缩其中。虽是油画,却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透露出的造化本身的气韵,让我们感受到原本的、更可宝贵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批作品看似信笔涂来,实则苦心经营之作。在《安兴矿所见》、《霜降》中,他利用废弃矿井建筑外形的横竖穿插,利用山势与树木的团块与黑白的并置,在经营构置中简化取舍,使作品在构图形式上具有几何组合的抽象性。《醉秋》、《…….》二幅画中,他用强烈的色彩补色关系让画面更加绚丽,让人想起中国民间艺术中那些花花绿绿的人民喜欢的颜色,又让人想起西方经典的红黄蓝三原色,从而弥补了中国画轻色彩重黑白灰的不足。在《乡恋》、《靖边的郊外》、《统万城印象》等画中,还无处不见他独特的"罗氏洒点画法",这些奇特的点使画面产生特独的肌理和韻味。这种点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点画法.也可以说是西方的点彩法,但东风让他们更自由,更肆意,更挥洒。另外,我还非常喜欢他画面上出现的"笔不到意到"的率意和不经意间留下的"作画轨迹",它让观众放松了心情,增加了快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风兄的这批画让我想到,东西方绘画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也可以互相融合借鉴:科学性写实性是西方绘画的源头,而写意的,随心所欲则是东方绘画的精髓。纵观世界美术史,西方绘画走到近代才发现,原来绘画可以如中国画这样随心的欲地画,克里姆特、莫奈等大师因融汇东方艺术而使作品充满了装饰性和写意性;而中国画家林风眠、徐悲鸿、吴大羽等也因引进了西画绘画因素,而使作品在解剖色彩等更具科学和严谨,色彩更为绚丽。艺术既可以是独立的,沿着自己的民族风范前行;也可以是交融的,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融会贯通。我甚至"科幻性"的想,也许真有一天,世界各地域各民族的绘画语言会越来越接近,越融合,所谓"大美术"时代真的来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画家罗东风中西融合的油画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面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把握抽象与主观表现的共同内涵,是前提;对两套绘画体系间异同的取舍或再造,是操作。就此而言,东风兄的油画实践之路是正确的,沿着此路走下去,必然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邓明理 20 24年5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