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8日上午,长安诗词学会在长兴南路社区举办一月一次的诗词知识讲座,这次特邀孙民随老师主讲《诗词创作之我见》。讲座由王小虎副会长主持,参会学习学员40于人。</p> <p class="ql-block">孙民随,男,西安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社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散文学会,陕西省西安市及碑林区作协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省诗词学会特邀评论员,长安诗人,《陕西诗词》副主编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诗词创作之我见 ——兼谈什么是好诗 </b></p><p class="ql-block"> 随和仙</p><p class="ql-block"> 对于诗词创作,每位爱好者都有切身体验,都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好诗。但什么是好诗?怎样的诗才算好诗?对此问题,或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看法,也属正常。因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评判的标准也不尽相同,由此而引起的争论也是常事。但无论怎样,都要说个所以然来。比如好诗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又不好在什么地方?要摆事实、讲道理,才能有所鉴别,才能取得大家的共识。至少在读者的印象里,有着使人过目不忘,萦回脑际,不舍丢弃之感。 好诗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古人认为,诗必动于情。《毛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公认的好诗,好就好在一个“情”字上,所以能流传千古。再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无论“桃花潭水深千尺”,还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无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成为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好诗。元代姚燧的[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描写一个女子在家给戍边的丈夫寄征衣时的心理活动。如果寄了征衣,在外的丈夫或许就没有了回家的理由。不寄征衣吧,丈夫又要挨冻。寄与不寄,真是为难呀。全曲通过妻子对寄征衣的纠结,无不显示出对丈夫爱之深,念之切。短短二十四字,便将女子细腻的心理,尽情的表达了出来。著名教授叶嘉莹有篇文章,谈到了好诗的几个要点:1、表达感动:诗歌孕育的开始;2、好诗与坏诗的不同;3、感动要让别人也感受到。4、不找最美的字,而找合适的字。因而,语句漂亮的诗不见得就好。一首诗是否是好诗,和描写景色的神奇美妙关系不是很大,而在于景色的表达是否有真情实感,能否将读者感动?故而写诗要有感而发,有情而动,不能只是景象的罗列,不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二、在于作品的立意,体现作品的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诗应有情,更在于“立意”。明末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所说的“意”,就是“立意”。如果将“意”没有立得起来,就好像没有统帅一样,都是乌合之众。“立意”就是要确定主题,确立作品的主导思想。外界事物在通过诗人的感官,形成瞬间的灵感,于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意象,就逐渐在头脑中产生,从而确立主题思想。好的作品必须立意高,创意新,包涵美好的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并且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结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确立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的这个“意”。在历尽八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时,诗人一扫压抑多年的苦闷,喜悦之情瞬间流露和释放。回想起这些年的颠沛流离,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国家的命运,不但关系到皇权的稳固,也关系到广大人民连同作者自己的命运,所以,国家、百姓和自己三者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心情的喜悦。诗中表现的感情是奔放直泻,酣畅淋漓的。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诗圣的这首作品得到了后世的共鸣。南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写道:“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一首作品,一个题材,首先要看作者有没有被打动,不光是打动自己,更要打动读者,读者是最好的裁判员。上边列举杜甫的这首诗,不但打动了一代代的读者,还打动了更多的学者。因而,在选择题材在立意方面,显得特别重要。有了作品的“立意”,就要体现文字所蕴涵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文字所显示的意蕴所能够到达的境界。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我们这里只说诗的意境,就是诗意能够到达的“境界”。比如写思念亲人,不需用“意象”来表达,可通过情景体现出来。如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诗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情境”将“意境”清楚的显示出来。虽没有“思”和“念”,却处处是“思”,是“念”。俗话说“境由心生”,写诗之境,就是要依心而出景像。文不喜平,诗贵含蓄。写景,实际上是谋篇布局的一部分,把意味含蓄的情感,不用直接说出来,常常是借着景物而表达的。而读者读出来的,就是作品所包涵的寓意。创作的过程也是感官对外界事物的审视过程,是对作者心境的锤炼和功力的提升。每首优秀作品,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切体验,没有体验的作品,是谈不上优秀的。外界的事物,通过诗人独特的嗅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来进一步发现事物所蕴涵的真正意义,再用心去描述,去揭示内在的美和事物的本来面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三、腹有诗书气自华,体现作者的思想境界</b></p><p class="ql-block">至于作品的意境,应该是诗人思想境界的体现。诗人的思想境界又是哪里来的?应该是既有天生的因素,更是后天的锤炼。可以说,每个正常的人,都有诗人的细胞,都有可能成为诗人的先天条件。但最终能否成为诗人?则要靠后天的努力。后天如果不做艰苦的努力,那先天因素再好,也会与诗歌无缘。苏轼曾在《和董传留别》中说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文墨就会胸怀若谷,胸有诗书就会气宇自华。这后边的一句,得到了后世的共鸣和赞许。因而,对于诗词创作来说,大约也有着三种境界:即: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到用时方恨少”,说明我们阅读的不够,这是创作的第一个要旨。既然读的少,那就要多读,于是就有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具体行动。读书是一个艰苦的路径,即使在浮华的世象里,不老老实实的去读、去背,去向古人学习,向当代名家学习,那腹中便会空空如也。《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说香菱学诗,林黛玉让她读王维、杜甫等人的诗做底子,再将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都要认真去读。诗词名家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说出了学习前人的重要性。有句俗语叫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更说明了阅读的作用。学习前人和今人的优秀作品,就是自我充实,自我充电,为自己夯实基础。这乃是创作的第二个要件。走过这一路径之后,或许便可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广开气度,扩展胸襟,升华境界,增强作品的立意和意境,表现作者的思想境界。所以说,一首好的作品,和作者的个性有关,和作者的思想境界有关。心有多大,诗就可以写多大,意境就可以表现多大。心有多广阔,诗就会有多广阔,意境就会有多么广阔。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博览群书,增长见识,才能提高思想境界。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给读者一种雄浑大气之感。为何能够写得如此豪迈,是和伟人的道德修养、广阔心胸、胸有诗书相关联的,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每首作品,从“立意”到“意境”,必然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境界”。这个境界,是通过作品的意境表达出来的。对于“境界”,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境界”是诗人思想所能达到的范畴,也就是诗人思维空间的界限,如北宋李之仪所说“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一首好的作品,要在有限的文字里,写出应有的意境,其中必然贯穿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体现作者文字锤炼的功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写得很有意境,很开阔,正是王之涣思想境界的体现。唐·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前人悲秋之意,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因而,给人一种大气、明朗而豪迈的思想境界。当然,历史上涌现出一代代著名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不留下了传世名作,这都和他们非凡的思想境界有关。正是有着不凡的思想境界,有着不一样的格局,其作品才能表达出相应的意境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四、观察事物的三种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外界事物通过感官,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就会经过心里描述,表达对事物的认知和评判。由于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感官不同,所得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作为诗人,如何能够在外界的作用下,产生瞬间的灵感,成为心灵的结晶呢?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先哲的这种禅悟,乃是参禅的真谛,是慧眼识金的至高境界,也是我们看问题的最好借鉴。青源行思禅师的这一观点,具有普遍意义。对于诗人来说,可以当成阅读和创作时的参照。开始对事物认识总是表面的,肤浅的。所以看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就有了不同的感悟。这个时候再来看山看水,感觉就不是山,也不是水,时常带有非真实和非写实的合理想像。其次诗句要求运用艺术感觉来表达,这种语言必须是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来自于作者本人的艺术感觉,再经过思维的滤清,就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返璞归真。诗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乃是从自身感官的执着,再到语言艺术的虚无,最后则是作品淡定的升华。这种感觉是艺术的,非真实的,甚至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但却符合作者此刻的心情,带有明显的想象的成分。比如要面对树木写一首诗,或者写意象、色彩、场景,凡是看见与树木所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都可以写出来。艺术感觉就是用审美的感觉和眼光来看待自然事物的。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看见了黄河,这是见山是山的直观,作者被黄河的气势所折服,于是就有“天上来”就是艺术的感官。在看见了白发之后,于是就有“三千丈”的意象,落笔却在“愁”字上面,实则是以“白发”来说“愁”的。这种非真实的合理想象,运用借喻的心理表述,容易引起读者的认同。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春将暮》:“云笼月,风弄铁,两半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作者通过外部物境的渲染,衬托出一位独守空阁的少妇那种“凄切”的思念之情。外界的环境和少妇的心理表现,是一个有连带关系的合理想象,作品描写出这个状况下女主人的“心事”,只通过了两个意象的描述,揭示了少妇为何欲见不能的无奈,男主人干什么去了?为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而同题的另一首曲:“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作品由少妇要将“心间事,说与他”而起,却被他一句玩笑话,引出了“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的恐慌。这种恐慌是有根据的,也是很现实的。从则面表现出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的低下,只要夫君的一句话,或者一纸休书,就可以了决定女人的命运。因而,当着其夫君的这句玩笑话,到了少妇心里,又为何不“怕”呢? 思想和情感必须通过诗歌语言来表达,这种语言是艺术的,是经过提炼和推敲出来的艺术语言。诗歌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具有跳跃性、显著性和超常性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艺术,不同于政论述语,不是口号式的空喊,必须是语言的形象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诗味,抒发情感,恢宏意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五、作品力争创新、出奇、独特、有趣</b></p><p class="ql-block">一首好的作品,只要能够做到“新”、“奇”、“特”、“趣”,就是好作品。不光对诗词有这样的要求,其他文学作品,甚至世事万物,都有这个旨意。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更应该是这样。这里,不妨试举古人的几例,加以说明。唐代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辛勤劳动的领地。用“不论”和“无限”,极度形容蜜蜂“风光占尽”。从而抓住蜜蜂的特点,使读者能从蜜蜂的采蜜过程中,看到蜜蜂的辛苦,因酿蜜而勤劳的一生。但蜜蜂积累甚多而回报得太少,诗中是借蜜蜂的勤劳来歌颂劳动,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则予以极大的讽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因一首《我侬词》而使其夫君放弃了纳妾的初衷,可见其词多么富有魅力:“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寥寥七十余字,将早年的恩爱,夫妻情浓的往事跃然纸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怎么也分不开,一对结发夫妻,俨然成为一个整体,读来不免怦然心动。赵孟頫看到夫人的词写得如此情深意重,深受感动,遂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夫妻便和好如初,一直被世人传颂,成为佳话。元·乔吉的《[越调·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是一首叠词巧体有趣的散曲小令,全文28个字,却只用了14个汉字,无一单字。根据唐杜荀鹤《松窗杂记》中所记,“真真”是画中的一位美女。清纳兰性德《虞美人》词中有:“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的句子,后世便以“真真”比喻美女。乔吉的这首曲,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是一幅亭亭玉立的春色美女图。对于诗的有趣,还可以从其它几首数字诗加以说明。如宋代邵康的《山村咏怀》,乾隆皇帝的《飞雪》等,都写得颇为有趣。近代文学家、被称作“三不来”教授的黄侃,他的《闺情》:“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写得颇有趣味,差不多每一句都有两个数字。写出了有情人不能常在一起,以至于一个枕头一个人只占一半,却恨起了五更叫鸣的鸡,其主人翁的惆怅心境,已显示了出来。而尾联还是一句谜语呢。黄侃是我国辛亥革命先驱之一,语言文字学家,他的这首律诗,堪称奇特的好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六、作品要突出个性,体现文人风骨</b></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诗人,最主要的,就是诗中要有个性,要体现文人的风骨,不可人云亦云,缺乏是非观念。诗歌不光是颂扬祖国的河山和劳动群众,更在于针砭时弊,鞭笞腐朽。赋有颂、谏、讽之效能,诗词也一样,体现诗人的独立人格,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当然,我们今天所谓的“诗人”,乃是鲜有真正良知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无法对诗人有更多的期望。在名利的诱惑下,只要还能保持点儿正义的初衷,和良知的抗拒,那体现在笔下的,就会具有污浊不可入侵的品德高地,使诗风带点儿辛辣的讽味。屈原是时代造就的。屈原的强国富民的愿望没能实现,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行行震撼心灵的诗句,却难觅一个知音,是什么使诗人的灵魂如此悲戚?屈原在《天问》里的叩阍,怎么也走不出灵魂的沼泽地!一代诗圣杜甫的 “朱门酒肉嗅,路有冻死骨”和“少陵野老吞哭声,春日潜行曲江曲”,竟然使诗圣如此煎熬!还有白居易在《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里的倾诉,李绅在《悯农》里哀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魅力,如此等等。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具有正义感的诗人,是诗人针砭了社会的神经。历代诗人在迷茫中呐喊,在困惑中痛哭,却不乏旗帜鲜明,目光敏锐,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骨气和人格,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侈生活。由于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千方百计,命人长途跋涉,马不停蹄的将荔枝从四川等地运回长安,就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而不惜劳民伤财,不管百姓痛苦,最终埋下祸根。诗人对事物洞察的敏锐,对腐朽的竭力鞭笞,对皇宫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也是能够成为著名诗人的可贵之处。在当今经济大潮下,今天的诗人可以在安定无忧的社会环境下,享受着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不必再为生活而焦虑,却要担心灵魂是否被侵蚀?对于身边发生的诸多不良现象,有没有良心的触动!对于那些造成了社会的迷茫和困惑,以至于是非不分,黑白颠倒,道德沦丧,歪风邪气蔓延的丑恶现象,有没有被麻木?甚至见怪不怪!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所赋予的真正诗人?乃是摆在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开展整党治国、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战略部署。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当代诗人,怎样投身于社会的大潮之中,以自己的笔墨,切近时代,贴近生活,切近群众,创作出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在这个繁华的盛世里,时代又将会造就怎样的诗人?当然,作为诗人,也不免“吃瓜”,不可无端地发一通唠叨,故而也不能过多地苛求。“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岁月的脚步是沉重而现实的,相信历史将会有所回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七、承前启后,今天的佼佼者继往开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有了前人的名作,我们今天的诗词,是在前人的沐浴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创作诗词,更要以现代眼光投入,尝试以现代语言进行创新,创作切合当代人阅读的诗词,而不是旧体诗的复制。这里,可以用我们身边以及我省会诗刊的部分作品加以探讨。中华散曲工委副主任、省散曲学会会长徐耿华的《[正宫·塞鸿秋]杨百万》:“杨村就在黄河岸,十家一姓同根蔓。杨三赚了一千万,邻居九户穷光蛋。杨村出了名,收入平均算,家家都是杨百万”。可谓是针砭时弊的好曲。面对当今严重的两极分化,却被平均主义加以掩盖。作者勇于揭露主要矛盾,体现道德坚守者的社会良知。2018年第1期《陕西诗词·九州诗友》栏目里,刊登了贵州诗友张友福的《晚步拾句》。作者傍晚踏着夕阳的余辉,散步在郊外的水边,那习习的晚风,幽幽的小径,给人一种惬意而悠然之感。看着湖面的景色,那阳光在水里滚动,白云在水面上漂浮,这湖面竟也和蓝天一样,不又是一个鲜活而靓丽的蓝天么!于是作者灵机一动,是否风将阳光将太阳脱下了水,云将湖面便映成了天?昂首是蓝天,俯首也是蓝天,诗的火花就立即闪耀了起来,一首湖边散步、晚景撷趣的律诗,就浮现到了作者的脑海。于是“风把阳光拖下水,云将湖面映成天”,就不能不使人耳目一新。一个“拖”,一个“映”,将自然景象鲜活而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好像是随手拈来一般。清·吴雷发在《说诗管蒯》中说:“作诗固宜搜索枯肠,然着不得勉强。故有意作诗,不若诗来寻我,方觉笔下有神。”2018年第2期《陕西诗词·九州诗友》栏目刊登了贵州女诗人唐敏的《村童》:“一朵公英仔细拈,许多话语嘱三番。腮帮鼓作红苹果,绮愿飞出山外山。”描写了一位村童心想飞出山外的美好愿望。村童面对蒲公英而再三嘱咐,腮都鼓成红苹果了,以蒲公英为梦想的寄托,道出村童久藏内心的期盼。清·潘德舆在《养一宅诗话》中说:“七言绝句,易作难精-----然必有弦外之音,乃得环中之妙”。这首绝句,可闻弦外音,可见画外景。要做到新奇特,就要善于观察,善于扑捉灵感。2018年第4期《陕西诗词·会员作品》栏目,刊登了我省诗友程良宝先生的《古城看秋》:“一入都城一望愁,车流躲过躲人流。佳肴食久终伤胃,景看多时犹累眸。小寨之中无小寨,高楼以外是高楼。红尘哪片芳菲地,能够从春香到秋?”确实做到了“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境地。从“愁”引入了避让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佳肴”和“美景”。如今生活虽说提高,但餐桌的佳肴吃多了就能“伤胃”,美景看得多了就会“累眸”。或许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吧,对于今天的车流、高楼、美食、美景,未必都是好事。在这样一种“大好形势”下,诗人以独特的眼光,一反世俗,颇有规谏之意。而颈联的“小寨之中无小寨,高楼以外是高楼”,巧妙地引入了昔日的小寨之名和今日无小寨之实,以及都市里的“楼外楼”的时代景象。在社会的沧桑变迁中,提升到红尘上哪一片芳菲之地,又能够从春香到秋,从而做到永恒的高度!律诗从艺术的虚无,写到了淡定的升华,确实是独具匠心。确有过目不忘之感。当然,还能列举好多优秀诗词的例子,只是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在举例了。从立意,到意境,再到境界,乃是反复循环,相得益彰的问题。具备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就能高瞻远瞩,确定作品的立意,这个“意”,立得是高还是低?不但要看作者的胸怀,更在于作者的思想品德。若果头脑里满是私心,没有博大的襟怀,岂能写出好诗!正如清代徐增在《而俺诗话》中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所以,平时不但要多读,更要提高修养。只有这样,作者的胸怀才会广阔,思想境界才能提高。以自己的作品,解答当代诗人的一些课题,甚至很可能成为传世佳作。当然,对于创作,还有更多的程序要完成,比如酝酿、修改、推敲、切磋等等,这儿就不再赘述了。</p><p class="ql-block">注:这是2019年4月为陕西省《三秦诗苑》《三秦女子诗社》等群,所写的一篇社课材料。《黄陵诗词》于2023年刊发过,《真元文学》公众号2024年元月16日又发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感 谢 光 临</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