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抽象画我的梦

裘炎

<p class="ql-block">我的抽象画我的梦(用手机投屏到电视欣赏)</p><p class="ql-block">名字:快意畅想(炫彩)</p><p class="ql-block">尺寸 50*90厘米</p><p class="ql-block">材质 丙烯亚麻布</p><p class="ql-block">与网友柏林老郭(旅居德国的电气专家,著名绘画点评家,他的有关于西方绘画史的文章非常专业且引人入胜)一段非常有意义的关于抽象画的探讨:</p><p class="ql-block">裘炎:👍👍👍老师的文章可以启迪大众的抽象意识,让人们本能的抽象感觉或困惑得到启发和升华。让我也更加开阔抽象视野,甚至是茅塞顿开。😊😊😊🌹🌹🌹❤️❤️❤️</p><p class="ql-block">柏林老郭:画家过奖🙏🙏🙏我刚看了抽象艺术大师里希特的画展。我惊奇地发现,他的一些观点也在您那里曾经听到过,比如,意想不到的美;最后的作品往往与之相差很大,甚至是十万八千里;有的作品一气呵成,有的作品反反复复画了N遍等等。这使我相信抽象艺术是有规律的🌹🌹🌹</p><p class="ql-block">裘炎:各个国家抽象画是有一定的共通性,但还是有非常不同的样式或者说结果。在我看来一共有两种绘画形式,一种是中国绘画一种是其他地方绘画😊😊😊这与根深蒂固文化有直接关系。比如朱德群赵无极的抽象画就离不开国画的根基——水墨晕染,而其他地方绘画就很少有这些痕迹。</p><p class="ql-block">柏林老郭:东西艺术的相互借鉴是值得点赞的,比如,印象派吸取了东方的精髓。绘画大师毕加索曾感叹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里希特的水彩画似乎带有东方的水墨感。吴冠中和赵无极用西画方式表现东方的水墨精神。也许未来属于多元化和多义性🍵🍵🍵</p><p class="ql-block">在这幅作品里您又有什么感触呢?欢迎您的留言。</p><p class="ql-block">不一样的画法不一样的感觉,鲜明的肌理让画面动感十足。</p><p class="ql-block">由于画的尺寸大,所以照片很难反映请其精彩的肌理细部,请结合视频或投屏来欣赏。</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点评,我会回复的。</p> <p class="ql-block">作品细节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