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得里亚海暗淡的灯光

漫谈秦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山鹰之国”,“亚得里亚海上的一盏明灯”,“同志加兄弟”;这些极富感情色彩的称谓在中国广为人知,它指的就是东南欧的小国——阿尔巴尼亚。当时,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美好的诗句来形容两国的友好关系。</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中国和这个山鹰之国的友谊达到了巅峰。在偏远农村都能看到的外国电影首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如,《第八个是铜像》《创伤》《广阔的地平线》,还流行过阿尔巴尼亚的扁圆形的香烟。</p><p class="ql-block"> 囿于当时的宣传,阿尔巴尼亚给国人的印象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围猎”这个山鹰之国,而这个小国坚强,立场鲜明,嫉恶如仇,人民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一系列内外政策的调整,关于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消息慢慢地淡出了国人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这个人口不到三百万人的小国,既反苏,也反美;既不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不属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如果说当时的中国也同样是不属于这两个阵营,除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外,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给自足尚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阿尔巴尼亚在这方面与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阿尔巴尼亚之所以还能够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姿态,没有中国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当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渐行渐远时,东欧剧变发生了。在这个大背景下,阿尔巴尼亚似乎成为了欧洲的“弃儿”,没有人再关注它的存在。虽然阿尔巴尼亚在2009年加入了“北约”,但经济上始终无法交出一张合格的答卷,加入欧盟似乎遥遥无期,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国,在美、苏交恶时,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但外交是内政的延伸,经济的疲弱是国家没有影响力的基本因素。即便是“东欧剧变”这个二十世纪重要的一幕,阿尔巴尼亚的演变也鲜有详尽的文字记录,与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恩维尔.霍查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成为故纸堆里无人翻看的一页。坐落在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似乎很平静地“依偎”在“火药桶”中。</p><p class="ql-block"> 亚得里亚海的明灯暗淡了。</p><p class="ql-block"> 《增广贤文》中的“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两句话对国家或联盟在重新确定和解释各自的利益和相互关系方面也很恰当。地缘政治的版图不是一成不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