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慧远大师

无念花(拒私信)

<p class="ql-block">  佛说,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而生。2021年,肆虐的新冠病毒还在蔓延,人心惶惶,不知病毒何日才能消灭。为求内心的安宁,我和先生特上了一次灵岩山。</p><p class="ql-block"> 苏州灵岩山因印光法师在此山圆寂而闻名于世,是佛教净土宗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在山上,我看到一位面容和善的僧人将口袋里的小点心给了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妇的孩子,便心怀敬意向他合掌。谁知却结下了良缘,宗德师傅热情为我们打开了内庭,让我们瞻仰了印光大师的舍利塔以及人物塑像,印光大师庄重严正的面容,质朴浑厚"一心念佛"的书法,深深感染着我们,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年后,先生特为印光大师创作了一幅国画《一心念佛》,此画现存苏州佛教艺术馆,当然,这是后话啦。</p> <p class="ql-block">  那天,宗德师傅还带我们观看了灵塔周围悬挂着佛教静土宗十三位历代祖师的画像,看着这些既遥远又十分亲近的高德大师,我和先生心生敬意。 </p><p class="ql-block"> 宗德师父得知我先生是省美术特级教师后,鼓励我们以原有画像为依据,为十三位祖师重新造像,我们欣然应允。因在此之前,我们对佛教还不很了解,只是一种盲目的崇拜。若借此机会走近大师,以此更好地了解佛教的思想与智慧,这对于晚年的我们,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人生幸事啊。</p><p class="ql-block"> 通过二年的敬绘与学习,我和先生便有了这十三篇介绍净土宗高僧大德的绘画与文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能被后人尊为高僧大德,定有其非凡的智慧与功德,我愿通过美篇和大家一一分享,愿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p> <p class="ql-block"> 先生敬绘慧远大师</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佛为寻求解脱人间疾苦的方法,放弃王位,出家苦修,寻求真理。最终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并开创了佛教。让国人骄傲的是,佛教的真正发扬光大却在中国。 </p><p class="ql-block"> 两汉之际,佛教传于中国,因其“空”与“无”的大乘佛教宇宙观与东方智慧所建构的“天人合一”宇宙观高度契合,印度佛教很快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包容吸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儒、释、道三家合一的中国大智慧文化。</p><p class="ql-block"> 由于佛教的神秘和灵验,在很多世人眼中,都把佛教看成是有所求拜的神教。其实,佛教的真谛,是要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从而持戒定慧,开智开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无我利他的修行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生命高度,并让世界应自己的慈悲善行而变得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  佛教“净土宗”(也称莲宗),以专修阿弥陀佛念佛法门而得名。认为凡夫俗子,只要一心修行从善,持戒念佛,就可仰仗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力,脱离生命六道轮回的苦海,往生宇宙更高维度的西方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 而净土宗是诸多佛教宗派(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中修行最为殊胜方便的法门。</p> <p class="ql-block">  净土宗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十三位大德高僧,这一篇我凭借先生敬绘的高祖人物肖像,和大家一起走近净土宗第一位祖师:</p><p class="ql-block">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p> <p class="ql-block"> 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出身书香世家,年轻时博通六经及老庄哲学。一次机缘巧合,与母及弟在太行山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而悟,认为佛教所包含的人生宇宙观,更胜儒,道等九流之学。于是舍俗出家,跟随道安法师修行。</p><p class="ql-block"> 慧远大师精通儒、道之学,因此,修行佛学更有深刻理解。所著《法性论》,连当时中国的佛经翻译大家鸠摩罗什看了都赞叹:“在没有出经书的国度里,说出的话竟与佛理暗合,这是多少高妙啊!” 慧远大师每次布道讲法,因佛理深奥,听众难懂,大师就援引儒、道之学的相似观加以解释,听众恍然大悟。他的老师道安法师由衷高兴:“使佛法流于中国,慧远可以胜任啊!”。</p> <p class="ql-block">  先生敬书印光法师对初祖的赞词</p> <p class="ql-block">  慧远大师修养于内而显发于外,气象非凡,威仪出众。中年隐居庐山,志心净土,潜心修学,著书立说。即使晋安皇帝慕名相邀,也称病不出。一次东晋权臣桓玄路过庐山,相邀不成,只得亲自拜访。一见大师风采,顿生敬意。但傲慢的桓玄仍当面发难:“不敢毁伤,何以剪削?”意思是《孝经》上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毁坏,你竟剃个光头,可是大不孝啊?大师不卑不亢,言简意赅:“立身行道。”此言也出于《孝经》,意思是:最大的孝,就是奉行道义,有所成就,给父母增光。”桓玄听之,更为敬服。</p> <p class="ql-block">  慧远大师虽三十多年不出庐山,但慕名来访的贤人志士却很多,每逢送客出寺,均以寺前虎溪为界。儒家隐士陶渊明、庐山道士陆修静都是慧远大师谈经论道的好友。一次大师送二位出寺,因畅谈义理,兴犹未尽,竟不知不觉送过了虎溪。这时林中虎嘯声起,三人醒觉,欣然相对,会心大笑。</p> <p class="ql-block">  南宋佚名作《虎溪三笑图》局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虎溪三笑”由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互相交融的一个美谈。如此佳话,引得历代画家、诗人都以此题材作画写诗,赞美称颂。</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仙李白,就写有一首《别东林寺僧》,我们一起来欣赏:</p><p class="ql-block">至今东林寺,月出白猿啼。</p><p class="ql-block">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非常感谢在寺内停留多日,在月明猿啼声中,我笑着向僧人告别:请留步,请留步!路途远着呢,何劳你们为我破了规矩,越过虎溪啊!</p> <p class="ql-block">  慧远大师在庐山静修,曾于禅定中三次见佛,但他性格沉稳,从未向人示之。而是带着探究精神,写信向当时深具影响的佛经翻译大家鸠摩罗什大师咨询,鸠摩罗什大师详细回复,有三种情况能见胜境,其中之一就是:修行日深,心止一处而见佛。水清月现,并非虚妄。</p><p class="ql-block"> 随着慧远大师闻、思、修的不断进阶,公元416年,慧远于般若台禅定,又见佛陀身满虚空。圆光之中,还有观音菩萨、势至菩萨及无数化佛。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慧远大师预知往生时日,这才将平生数次见佛的事实告之弟子,以此鼓励。七日后果然安坐圆寂,上品往生。享年八十三岁。葬庐山西岭。当时的青年才俊、大诗人谢灵运,特撰碑文以铭其德。</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东林寺净土宗祖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慧远法师一生著书立说,弘扬佛法,留下许多珍贵的佛教遗产,主要有:</p><p class="ql-block"> 其一,提出因果报应这一伟大的理论,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理念融入中国文化,从道德层面提升了国人的精神素质。</p><p class="ql-block"> 其二,著《沙门不敬王者论》,阐述僧人不必跪拜帝王的道理,当时已篡位的桓玄敬仰大师人格,下诏书认同。从而维护了佛教神圣的地位和僧人的僧格。</p><p class="ql-block"> 其三,将勤修西方净土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理想,建东林寺,创白莲社,讲经论著,阐发佛理。接引当时大量的名流、文人如刘遗民、周续之、雷次宗、宗炳等一同修习佛法。莲社123人均在禅定中,或者是梦中,或者是临命终,见到了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用事实证明了净土的存在和修学方法的正确,对后世中国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其四,派弟子西行取经,得诸多梵本佛经,在东林寺设般若台译经,是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第一人,为弘扬佛教作出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此后,唐、宋两代帝王,相继为慧远大师赐赠谥号“辩觉大师”,“正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可谓德高望重,功德千秋!</p> <p class="ql-block">  先生所敬绘的慧远大师,容貌端庄,神情威严,炯炯双目似看破凡尘。宽大的法衣,行墨酣畅,虚实相映,线条疏密有致,给人韵律的美感。红色的莲花坐垫,黑色的纳衣与黄色袈裟色彩鲜明又不失庄重,更使人物神形兼备,过目难忘。左上角题款: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右下角落款:辛丑二月初二周振威敬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和先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期敬请欣赏:二祖善导大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