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二0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早上六点,山东聊城原东昌府遗址,高耸的巢父广场牌坊,正一如既往的迎接冉冉升起的晨光,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从牌坊下经过,却没有任何眼光去打量那个醒目的巢字,因为这个古老的姓氏实在罕见,更加遗憾的是,聊城8600平方公里的土地,600万常住人口,居然找不到一个巢姓后人,只有牌坊上“巢父”二字孤零零地挺立,带着上古四千多年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同一时间,湘水之滨,汨罗江畔,三十几位来自湖南各地的巢氏后人,正有条不紊地登上一辆大巴,启程前往千里之外的聊城,他们要去寻找先祖巢父在此留下的历史遗迹。队伍中有一个八十一岁的白发老者,名叫巢志兵,从老人身上极其朴素的的衣着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艰辛,但目光无比虔诚,这次寻根拜祖之旅完全自费,老人没有半点犹豫,头一天晚上就风尘仆仆从益阳兰溪赶到汨罗。</p> <p class="ql-block"> 跨长江,过黄河,汽车奔驰在广袤的华北平原,车窗两侧,麦穗飘香,目光所及一遍金黄,那是南方人难以遇见的辽阔,然而族人们无心赏景,个个神色肃穆,大家的心绪早巳飞到了聊城,四千多年的牵念、四千多年的期盼,终于在今天达成匆匆奔往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半,汽车抵达聊城光岳宾馆,全国巢氏宗亲总会的领导和来自广东、江苏、安微、江西、北京巢族代表仍然在宾馆餐厅等待我们的到来,执手相看,说不完万千感慨,杯光觥影,饮不尽无限亲情。直至深夜,才依依惜别回房休息。</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五日上午,中华巢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当地政府、社工、文旅部门的领导前来祝贺,对巢氏寻根提供过巨大帮助的聊城张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张东风先生亲临会场,更有意思的是,巢父好友许由的后人许宗方先生闻讯而来,许先生不仅是当地民间著名的文史爱好者,而且家居之地离巢陵仅百米之远,隔断四千多年的情谊再续,实属千古奇缘,又如神话再现。</p> <p class="ql-block"> 简单的程序后,聊城市文史专家张静女士作了《大巢、有巢、巢父、聊城》的专题报告,她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实际证据,又与山西平陆说、安微巢湖说、四川眉山说做了逻辑对比,充分肯定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其一,有巢氏是排列第一的中华人文始祖,也是民间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p><p class="ql-block"> 其二,巢父在聊城工作,故后又葬于聊城,这里不仅有巢陵,而且有巢陵城,遗址都经考古得到证实。</p><p class="ql-block"> 其三,聊城名称的由来缘自聊古庙,而聊古庙祭祀的便是巢父。</p><p class="ql-block"> 张静女士还解释了人们对《山海经》关于昆仑的误解,《山海经》中的昆仑并不指昆仑山,而是泛指城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 张静女士的报告专业性极强,但是否可以做为巢氏发脉的唯一定论我们不得而知,至少一点,各地争取巢氏发脉之处,只能说明巢氏先祖仁德天下,我们巢氏后人极其光荣!那位满面红光的张东风先生对我们说:巢父后人离开聊城四千多年,我们张家就守护巢父之灵四千多年,今后我们还将守护下去。我想:张静女士的研究不就是最好的守护么?华夏一统,诚心感谢张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来自全国各地的巢氏家人集中拜谒了巢父广场,不少族人深情仰望巢父二字,忍不住泪流满面,怀念先祖的心路,历经四千多年的风云岁月,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巢父天年之后在聊城建有巢父陵,相距不远,就是尧王坟和许由墓,三个不同的称谓,我们可以看出巢父丧葬规格之高,只可惜巢父陵毁于黄河缺口,巢氏后人此次聊城之行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集家族力量恢复巢陵,以供后人凭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回到启程之地又是夜深,大家依依惜别,巢志兵老人的儿子从益阳开车来接,老人家与所有人一一握手,此刻的面色是如释重负之状,难以掩饰的情感只化做一句类似玩笑的叮咛:下次有项目,记得还通知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