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鲁迅故里,还有半天的时间,再去哪里?绍兴为历史文化名城、水乡、桥乡,人文与自然风光可看的地方很多。在网上提前预订了多个博物馆的门票,不一定有时间一一到访。想去南城的秋瑾故居看一看,缅怀这位巾帼英雄,但与其它想要去的景点相距远,最终选择先去书圣故里。王羲之老家山东临沂,后移居绍兴山阴,在蕺山脚下生活了许久,所以绍兴的老城里,留有书圣的诸多踪迹。 从鲁迅故里沿解放路北行,途径府山横街古轩亭口,就是《药》中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 1907年7月15日凌晨,32岁的鉴湖女侠秋瑾在此就义,以死唤醒民众的觉悟。建于1933年的秋瑾纪念碑,现留在路中间,车流量大,不方便近观,停车瞻仰建在路东侧的秋瑾塑像。洁白的汉白玉塑像,双手背立,两眼凝视前方,眉宇间透露出对未来事业的自信,面对屠刀,神态淡定,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塑像后的影壁墙上,有孙中山题写的“巾帼英雄”几个金色大字。秋瑾牺牲4年后,专制腐朽的清政府垮台,“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先生的血没有白流。 继续北行,转入萧山街后东行,街口北侧为蔡元培广场、蔡元培纪念馆,因时间紧,没去。萧山街,为一条老街,两侧店铺林立,多卖日常生活用品,不纯粹针对游客,多为服务于当地居民。春节期间生意还挺红火,有些服装店,打折处理衣服,买者众多。街北侧有几条长长弄,居民较多,南侧的门面,后临下大河,多有后门,直下河道,方便运送货物。下大河也是山阴与会稽的分界线,绍兴老城,一府两县,以府河、下大河、昌安河为界。书圣古里,在蕺山街,属山阴。鲁迅故里,在东昌坊口,属会稽。 按导航行到蕺山街口,地图显示这就是书圣故里的南入口,在路口寻找景区的门口,没找到,寻问路人去书圣故里怎么走,方言不通,路人也说不出来,蕺山街上,游人稀少,与鲁迅故里的人挤人,差别很大,我怀疑是不是走错了。重又退回到萧山街,看到“探花桥”的一个标志牌,上桥去看看。探花桥横亘于下大河上,沟通南北。河南的片区都已拆除,新建的楼房林立,河北的临水老房,还保留原样,只是店后面的临水小码头用途不大了,成为居民涮洗拖把的通道。关于“探花桥”, 清乾隆《越中杂识》载:“探花桥,在戒珠寺南。河口有探花坊,明探花余姚谢丕立,因以名桥。”谢丕是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其父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的状元,“两世鼎甲”。明正德年间,谢丕在蕺山下建了探花台门,为出行方便造了这座桥,后人称探花桥。现存的桥,桥台为古桥原物,用条石错缝叠砌,桥梁用钢筋水泥梁,桥面上铺小石块,两侧石栏望柱均为后来建造,桥南桥台折向东西两边落坡,桥台北西侧有上下河的通道及码头。桥虽新桥,但因有历史文化的加持,此桥也在绍兴名桥之列。 再次回到蕺山街,仔细观察,发现大街入口处两侧确有一点很矮的路障护档,顶景区大门了。蕺山街的两侧基本为老旧房子,大部分保持原样,门面多为当地人开设,卖些小吃或纪念用品,客流量不算大,但生意不错,不时有游客停下来,询问或购买。时令或网红的小吃,我不太感兴趣,看到路边有几家,先烙先卖类似我们这边藕盒、茄盒的小吃,飘来浓烈的油烟味,我实在闻不惯,看样子似乎味道可能不错。 初以为这条偏僻的文化小街,冷冷清清。当走到题扇桥时,街面上游人一下多了起来,尤其是身着汉服的女子满街都是,跟拍摄影及服务的家长身前身后忙来忙去,沿街有数家汉服出租及跟拍的门面。汉服自清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汉家文化遭受巨大的摧残,汉服消失。打掉你的文化,才能统治你,强势一方惯用的套路。所以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根基。现逢盛世,汉服再度回归,中华民族的复兴大势,众望所归。 题扇桥横跨昌安河,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云:‘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后人为纪念王羲之,就把他题扇所在的这座桥,取名为“题扇桥”。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续,老姥扇卖得快,钱挣得比以前多多了,第二天又拿了扇子,等王羲之路过时,要求题字,王笑而不答,后来干脆不走这条路,从另一条路躲避,另外的这条路就是现在的躲婆弄。“右军一画千金重,妙意宁容市妪知。明日重来堪一笑,管城那肯更临池。”人不能贪得无厌,过度消耗人的善良,更不能道德绑架。<br>现在的题扇桥,为道光年间重修,桥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东西两端各有一组上桥的台阶,桥上两侧有石质的栏板,栏板之间立方形望柱,望柱头为明朝式莲花形。西侧原有一高灯杆,夜晚置灯,一为照明,二为夜晚行船提供航标。桥南侧路边立有一书圣为老妪题扇的铜雕像,岸边就是一个码头。桥北一店面的外墙上,有仿写的《快雪时晴帖》。<br> 站在桥上北望,河西是枕河而筑铺面的后门,河东临岸有宽约二米的直街,街东多为普通传统民居,白墙黛瓦,鳞次栉比。河道内乌篷船往来穿梭,河道的远端正对蕺山文笔塔。绍兴一府,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老绍兴的文脉之根就在蕺山。过桥后,我座在直街的岸边,零距离观看往来的游船。题扇桥的南侧是水道的一个直角拐,从东侧过来的船拐过直角,船头便入桥北行,划船的各位老大,手划脚踩,看到大部分的船尾处,放有水杯或茶壶等,直行时,老大们腾出手,端起茶杯或水杯,品几口茶,悠然自得。从低处再看水道的景色,角度不同,风景不同,近远处的几道过桥,虽分隔了画面,但突显了水乡的小桥流水,意蕴更浓。 顺河边路过“蕺坊桥”,来到河边长廊”谢湾咏梅诗廊“,长廊的美人靠联座上,座满了穿汉服等待拍照的美女们,此情此景,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若有梅香飘来,谢迁会不会有新的咏梅诗作?漫行穿过拥挤的诗廊,来不及细看廊柱上撷取的咏梅佳句,来到“咸宁桥”。 咸宁桥为一古桥,也是网红打卡点,这座看似普通的石梁桥,确有奇特之处,石梁下的三根替梁木,保留至今尚未腐朽。 转过桥,来到蕺山直街与西街的丁字路口,北侧为“戒珠寺”,西侧为“墨池”。 王羲之晚年把居住在蕺山脚下的“右军别业”,弃宅为寺,初名“昌安寺”,后改为“戒珠寺”,现寺的匾额上为“戒珠讲寺”。 实际上王羲之在会稽任职5年后,便辞官举家迁入绍兴金庭,几年后病逝。在会稽的几年,王的书法达到巅峰。什么原因,让书圣“弃宅、辞官”,做出这一系列惊人之举。“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参透之后,“物欲、名利”皆过往云烟,“舍得、放下”方活得透彻。原本以为王羲之只是书法了得,进了戒珠寺,才知王的德行极高。而山门的楹联为张大千所题,“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般庄严”。这联故弄玄虚,正解还是反意,让人一头雾水。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活佛为藏传佛教用语,岂能乱用?大千的人品与书圣相差太多。 “戒珠寺”前的水潭,相传为王羲之练字洗笔之处,常年累月,墨汁染黑了潭水,一池深水,见证书圣的坚持不懈与付出,任何的成功,天赋为次,勤奋为主。如今墨池斑驳的墙壁下那么多的打卡人,有几人是来思考书圣的成功之路的?墨池东侧铺面的白色墙壁上,同样有仿写的王羲之书法作品《二谢贴》,如果懂书法,来书圣故里游学,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