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忆 三 线

邵 华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三线”一词,是个专用术语。而且是一个具有战略防御意图的术语;更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谋略术语!</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和危机,我国开始了未雨绸缪的战略运作。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据讲是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的谋略,即“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霸”之策。</p> <p class="ql-block">60年前山沟里所建的三线楼房。</p> <p class="ql-block">三线某个厂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厂区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车间厂房。</p> <p class="ql-block">厂房墙上依稀可见的“时代标语”。</p> <p class="ql-block">“苏式”的厂房。</p> <p class="ql-block">锅炉房。</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应该留下了抹不掉的一笔浓墨重彩!其虽不能与核武器一样耀眼夺目,也不能如火箭般一冲云天提气。但数百万人的付出(血汗和青春,甚至是生命),和那上千亿的投资(在当时每个人一个月只有几块钱生活费的年代,相当于全中国人在两年的时间里不吃不喝的奉献啊!)。以使得当时中国的战略纵深大大拓展,更是让中国的许多偏远和贫困地区有了工业基础设施和与外界交流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红砖结构的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现在仍有人居住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屋里的烟火。</p> <p class="ql-block">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虽是有着“危房”的明显标识,可居住的人却“视而不见”。</p> <p class="ql-block">屋内。</p> <p class="ql-block">屋里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屋外“人迹”。</p> <p class="ql-block">干部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的“露天电影场”。</p> <p class="ql-block">放映室。</p> <p class="ql-block">放电影的屏幕。</p> <p class="ql-block">“广告”。</p> <p class="ql-block">“海报”。现在的人贴的?</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三线建设的是是非非,各种书刊上的文章众说不一,网络中的评诉更是举不胜举,在这里我就不必再闲说乱讲了,因为我没有亲身参加过三线的建设,更没有去详细考证过它的其思、其源、其历、其人和其果。只是发挥了一下摄影的纪实功能,把这些历史的存在展示给观者。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喽!</p> <p class="ql-block">痕迹。</p> <p class="ql-block">落叶“寻”根。</p> <p class="ql-block">食堂的火炉。</p> <p class="ql-block">信箱。</p> <p class="ql-block">地方还在,只是没了人。</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有三线“情怀”,只是因为那个年代中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让我也成了无数失学的学生之一,因此就跟随当年在三线工作的老父亲,度过了一段“闲暇”的少年时光,见证了三线建设的点滴片段,并在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痕迹!那时的我,虽然看到了许多,也听到了许多,只是年少不知:“备战、备荒、为人民”韬略。做了一个见而不思的“罔者”!如今再去时,已是一位迈进古稀门槛的老翁。见景思情,方感父辈们的忠诚和奉献是何等的无私和伟大!</p> <p class="ql-block">  有些厂房还在用,有些住宅还有人住。但有些房子已人去楼空,甚至改做他用。</p> <p class="ql-block">仍在使用的厂房。</p> <p class="ql-block">满楼的“人丁兴旺”。</p> <p class="ql-block">重逢和追忆。</p> <p class="ql-block">老房新用途。</p> <p class="ql-block">空无人迹的院子里种上了菜。</p> <p class="ql-block">残破的厕所。</p> <p class="ql-block">成了鸡舍。</p> <p class="ql-block">还有鸭房。</p> <p class="ql-block">重要的地方立了碑,成了“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虽空无一人,但场景依旧。</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有的改建成了“红色传承基地”。</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还有的成了影视拍摄地,这个地方据说拍过“芳华”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悠 悠 岁 月 已 尽 逝,</p><p class="ql-block"> 六 十 一 甲 弹 指 间;</p><p class="ql-block"> 未 雨 绸 缪 谁 先 知 ,</p><p class="ql-block"> 今 世 见 物 忆 往 昔。</p> <p class="ql-block">  建设三线的地方很多,不可能都走到。参加建设三线的人太多,更不可能一一拜访。更何况在半个世纪后,大多地方已“物是人非”!要是讲三线的故事,编本巨著也讲不完。只好拍些大同小异的景物,让那些亲历过三线和关心三线的人们去所见所思吧?</p> <p class="ql-block">  仅以此文,寄以三线六十周年的生辰之念。</p> <p class="ql-block"> 公元 2024年 5月 于 京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