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市购物小记

白水(老泉、三丰)

<p class="ql-block">【接前】</p><p class="ql-block">《卫市购物小记》</p><p class="ql-block">离开店铺已近午时,太阳照射着整个广场,有点热。顺左手边一溜地摊缓步前行,多是些核桃手串铜铁杂项,不值细看。快到尽头,有家纸店,从开着的门口输出一股凉气,有空调!进去凉快凉快。刚踏台阶,耳边一声“先生看看喜欢什么?”侧头看,纸店门旁坐着个老哥,仰头冲着我笑,于是停步,对方随手递过一个马扎,我不客气,接过,借着店铺门口凉气,坐下歇腿。“您哪人?”“看您走路,当过兵吧?”是个健谈的主儿,于是有问有答,得知他65年参军,和我一样也是铁道兵,还都在北京服役,他八师我九师…这个老江湖,买卖不大,人不简单,闲谝几句,就成了战友了。套过近乎,话题就转到生意上,“这都是老的,您有看上的,挑两件,我也开开张。优惠,战友嘛。”一米见方的布面上,能有几件东西?眼睛早扫过几遍了,东西是老,路分太低。耐着面子,捡两件小瓷盘,算是谢谢他的马扎,告辞。</p><p class="ql-block">走进纸店,买几把扇子,刚要出门,服务员叫住,给了我一个大布袋子,(形状像56十年代流行的草篓)大概是看我提的东西多吧,道过谢,出门步行不远就到了来时下车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是一点多了,肚子有点饿。旁边是个饭店,建筑十分高大,灰砖灰瓦磨砖对缝,只见门不见窗,气派严肃得有点夸张。墙上砖雕五个大字:耳朵眼炸糕,一样的灰色。心想这天津小吃店竟如此讲究,北京是显得随意了。</p><p class="ql-block"> 耳朵眼炸糕,听说过没吃过,就这了。</p><p class="ql-block"> 高层台阶,五扇转门,宽敞的迎宾大厅铺满地毯,四周围着高档皮制沙发,水晶玻璃茶几…这场面不像小吃店?预感将要被“宰”一刀。不容犹豫,立刻有服务生一男一女走上前来,我反应还算快,问一声有没有炸糕,只要回答没有我立刻转身。服务生却说“有的,先生。”有的,他说有的!这么高档的地方居然卖炸糕?!走是走不了了,跟着领位来到更加宽大的后厅。不太明亮,得小心移步。扫一眼,大约七八十来个餐台,每个餐台正中有一盏垂灯,黄色的光线,很柔和。一律沙发坐位,大部分闲着,稀稀拉拉有四五桌客人。很安静。</p><p class="ql-block">落座后,不待点餐,立刻上来两小一大三个高足盘,其中两个小盘有:六块羊羹、六个驴打滚、六块山楂糕、六块豌豆黄、一个艾窝窝。除去艾窝窝个头儿跟核桃有一比,其余都是指甲大小。大盘是水果,切的一样细小的六块哈密瓜、六瓣铁皮西红柿、两片极薄的三角形西瓜。令人赞叹的刀工。菜单随着一杯红茶上来,打开一看,果然是把快刀!前面几页都是海鲜,看看价码,好嘛!都是千元以上。我不喜欢鱼腥气,所以从不吃水货,但还是替吃水货的人感觉冤!往后看是牛羊肉(这里是清真馆),百十来块一个,相对客气。点了一荤一素一碗米饭,荤的是牛肉,叫什么名忘了,反正是料水煮过的肉片浮搁在多半碗香葱末上,我从不吃生葱之类的东西,幸好有清炒芥兰相佐,捡着肉片就着芥兰匆匆吃过,算账时心里默想:“都说天津吃饭便宜,宰起人来一点不含糊。”起身走人,忽然想起原本是为了“耳朵眼”来的,于是要了两份炸糕,现场“开”一个尝尝,外焦里嫩,没有哏硬的感觉,面皮薄厚均匀,豆馅细腻饱满,相比北京的那个什么红的确实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这“耳朵眼”名实相副。</p><p class="ql-block">只是说炸糕。</p><p class="ql-block">吃了喝了也逛了,打道回府。立刻有个小姑娘上来替我拿上东西并打手势让我前行,至前厅,原先的两个男女服务生带着微笑迎上来,我向他们点头道谢。走到转门,停下接包,小姑娘说:先生请,我送您到门口。转着出来,回身,发现迎宾厅那两个服务生一直跟在身后,接包的时候,三人深鞠躬同声道:谢谢您的光临!瞬间被感动,又觉得值了。</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