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伴着冬日的临近,我们小学的同学们作息时间有了改变。由原来的“早二午四下午二”的课程变成了“早四下午二”,俗称“熬老晌”,高阶的孩子们(四五年级)晚上是要上自习的,也称“读夜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的教室阴冷潮湿,冬日的夜真是漫长。而那时的农村经常出现停电现象,由于物质匮乏,还没有大批量的蜡烛上市。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点煤油灯上课。那时的煤油还不是管控物资,由于煤油挥发性小,而且易燃,所以就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物品了。有家境殷实的同学,偶尔会购买蜡烛。而老师们用的是马灯,我们也叫罩子灯,将灯点燃后,火光微亮,但用玻璃外罩一套,灯立马就亮了起来。旁边有个小齿轮,可以调节明暗,上部有个横梁便携提带,而且还是防风的,看起来非常高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红生拿来一个铁壳子,里面还装着一块石头,笑眯眯的对我说,这东西也是灯,你们灯加油,我的灯加水。我们小伙伴非常好奇,水火不容,这那会是灯呀,大家把他笑话了一通。等到了晚上,他加了水,铁壳子前边的嘴竟然真的可以点燃,而且把教室照的通亮,大家好奇极了。后来科学老师给我们解释 ,那个里边放了一种叫电石的化学材料,它遇水反应,产生一种叫乙炔的气体,此气体可以燃烧,所以不需加油,只需加水就可以点亮了。这可能就是我所接触的最早的化学知识吧。由于此灯安全系数不高,所以后来老师就禁止使用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日的夜里最爱的便是有杂耍班儿的过来。当耍猴的锣声响起,小伙伴们的心思全都不在教室里了,下了自习便纷纷跑到十字路口看杂技了。有铁砂掌,柔术,喉顶金枪等。当然了,我们最爱的还是看猴戏,猴子骑车、猴子翻跟头,耍猴的艺人与猴子互动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第二天马戏团的人是要挨家挨户进门的,要么给点儿饭吃,要么在院子里捡点儿破烂儿,他们拿去卖,都是为了生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到农历十一月底,村里便来了炒豆的,下了晚自习,小伙伴们便围在炒豆锅子旁边,但等“咚”的一声炮响,大家顾不得烟熏火燎,四散着去捡蹦出框外的玉米豆儿了,经过一晚上的折腾,一个个小脸儿熏的像小花脸猫。我好奇的问母亲为什么要炒豆儿?母亲解释到 ,原来每年农历的腊月初一有着“咬灾”的习俗,它寓意着消灾避难,古语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的说法。古时的人爱出天花,为了防止小孩儿出天花,民间觉得把爆米花吃了,天花就不会来找自己的孩子了,仅仅是个传说而已。</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教室十分寒冷,我们有时会冻得手脚生疮。但是我们依然坚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就是我对冬日夜读的全部记忆,虽然条件艰苦,但却有无尽的欢乐。(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