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 梦中的故乡

奥特曼(刘文虎)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二零二四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今天中午,当年上海内迁至河南第二纺织器材厂和二印,棉纺厂等企业的下一代,而今因种种努力而又重回上海和长三角养老的一代人,聚集在上海长寿路上的新南华酒楼,把盏话当年。</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的聚会,组织者化了很大的心思,因为很多当年的邻居和同事都已经几十年未见面了。</p><p class="ql-block">这几十年各人走过的人生路不尽相同,风风雨雨几十年,而每个人的回沪经历也几乎都可以写一部书。</p> <p class="ql-block">当然我说回沪应该是不严谨的,当年支援三线建设的上海支内职工,将自己和子女的户口迁离上海,是分分钟的事,但是现在户口想再回来,讲难听点就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了,而且我们之中的大部分的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终老他乡。我们饭桌上的这些侥幸的第二代,不少人费尽周折也最后只落户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地,今天是特地从各地坐火车赶过来参加聚会的。</p><p class="ql-block">所以这个聚会,虽然多数人落户在上海,但是聚会的标题也颇费心思的取名《三门峡回长三角地区朋友暨518群友联谊会》</p><p class="ql-block">原纺器厂三车间的陈金林在聚会致词,赞美了我们支内职工对国家的贡献,是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我们上海的支内职工献了青春献子孙,为内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在河南三门峡,到处都有阿拉上海人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这些支内职工的第二代也到了耄耋之年,我们也两鬓苍苍,额头刻上了皱纹,回首往事,我们可以向子孙后辈高声直言,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这一代,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国家。</p> <p class="ql-block">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邻居,老同事猛然相遇,儿提时代的趣事纷至沓来,真有种相见未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感。</p> <p class="ql-block">对于这次聚会,合影是不可少的。感谢时代的进步,在智能手机时代,要想留下永恒的记忆,不需要太多的文釆,也不需要昂贵的单反,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按就可搞定。</p><p class="ql-block">我数了数,一共有40位来宾,这里还包括一位迟到的潘纪发也被我们群里的孔惠明用电脑的手法“添加”了上去,到底是电脑高手,P得天衣无缝。</p> <p class="ql-block">为了尽兴,不少朋友即兴上台表演才艺,这两位上台表演是电吹管,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乐器,二位的手法娴熟,显然是得心应手,赢得大伙的阵阵掌声。</p><p class="ql-block">打听下来左边穿白色体恤的是李良华,当年是在弹簧车间工作的,目前还在上海从事民事诉讼调节工作,文体都很棒。</p><p class="ql-block">右边的叫谢跃勤,上海市三女中教师退休,教数学的,文笔也很好。</p><p class="ql-block">在奥特曼的眼里,市三女中是神一样的存在,是大名鼎鼎的市重点,曾经的圣玛利亚女校。当年的宋氏三姊妹,张爱玲,顾圣婴,黄蜀芹等均毕业于此。</p> <p class="ql-block">刘成武的一曲李双江的“ 一棵小白杨”如仙乐在耳,大伙惊为天声,直呼比李双江还李双江,一曲下来,掌声如雷。</p><p class="ql-block">你还别说,当年真的李双江还真来三门峡走过穴,奥特曼在第二印染厂的礼堂还听过他的“小白杨”</p> <p class="ql-block">这翩翩起舞的是谁呀,是谢跃勤的爱人周红和李良华的爱人侯丽玲,她们原来都在三门峡市百货大楼工作,如今跟着丈夫定居上海,也都是能歌善舞的活跃分子。</p> <p class="ql-block">高兴的唱吧,尽情的舞,我们的幸福,自己找,生活犹如长流水,幸福和快乐也如这绵绵不断的长流水,要你自己寻找自己来觅。</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这聚会上有文艺爱好者的临场发挥气氛就变得热烈的多,甭管唱好唱赖,那都是我们自己群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奥特曼太太也即兴表演了一曲民族舞。</p> <p class="ql-block">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大伙图个乐。今天这个聚会,餐倒是次要的,只要高兴就好。</p> <p class="ql-block">朋友之间的交流,也是今天的重头戏,舞台上精彩纷呈,舞台下也是五彩缤纷,当年的青春少女,如今已经阅尽人生,然儿提时的话题却是源源不断。</p> <p class="ql-block">餐桌上,大家满怀三门峡情怀,忆当年,看今朝,能在长三角立足,自是当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人有时候也不得不相信命这玩艺儿,奥特曼在女儿小学时暑假陪她来上海玩,当时心里很酸楚,感觉这一辈子,我们老两口和孩子是再不能回到生我养我的上海滩了。</p><p class="ql-block">看照片当时的时间是九一年夏季,孩子的是小学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听说知青子女可以回沪的政策。</p><p class="ql-block">当时自己怀里还揣着大学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但是因为是暑假也没找到合适的学校能试讲应聘。</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能够在上海滩和长三角地区享受晚年,这是当年在河南三门峡万万想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今天欢聚一堂,把盏话当年,有多少当年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如今也只是茶余酒后的闲谈而已。</p><p class="ql-block">内迁改变了我们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不是内迁我们不会相识,不是内迁我们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应该说这不是天安排是伟大领袖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这张合影有点意思,我们三位当年居然都下乡在高庙公社,都是器材厂子弟,而到今天我才相互知道。最出息的要数右边的孔惠明,当年下乡插队两年多就当兵去了,然后提干,营级转业到苏州,妥妥的人生赢家啊。</p><p class="ql-block">中间这位老兄叫唐从建,应该是比较倒霉,在鸟不拉屎的高庙山整整待了七年,不忍回首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群主,也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钱剑平。</p> <p class="ql-block">剑平和电吹管的演奏者李良华,谢跃勤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吴忠德与陈金林,唐从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张桂云与顾佩芳,寿早枝</p> <p class="ql-block">冯敏与袁志根,臧远刚</p> <p class="ql-block">感谢由吴忠德,冯敏,袁志根三位赞助这次活动的酒水。</p><p class="ql-block">其中,吴忠德非我们厂,也不是三门峡回来的人,欣然赴会,他说喜欢跟我们一起活动,欣赏我等从外地返回长三角的南方人身上的豪爽劲!</p> <p class="ql-block">来来来,端起酒杯,今天我们相逢在这里就是缘,没想到当初上海把我们抛弃,现在又把我们迎了回来,感谢党,感谢上海政府的人性化关怀。</p><p class="ql-block">其实最该感谢的是我们有健康的身体,能参加今天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好日子,风和日丽,我们在饭店把盏言欢,其实想想在三门峡的日子也不是一无是处,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三门峡已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高庙山已经是我的梦里旧居,三门峡的大垻,黄河公园,天鹅湖,曾经伴随我们成长。</p> <p class="ql-block">而当年倾举国之力建造的三门峡大垻,曾被誉为黄河上的明珠,如今依旧在三门峡屹立,熠熠发光。</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的天鹅湖,每年冬天都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师来此观光,摄影。</p> <p class="ql-block">多少事,说来话长,</p><p class="ql-block">多少事,欲说还休。</p><p class="ql-block">生活的路,曲曲弯弯,有多少家长里短。</p><p class="ql-block">人生的道,高高低低,挎过了险滩,前头将是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欢娱的时间只恨太短,再好的聚会也有曲终人散之时,终于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大家都意犹未尽,挥手告别的同时,又在盼望下次聚会的到来,真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这样的聚会再多一些,这样的快乐再长一些。</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群里才女谢慧琴的一首词,作我的美篇收官吧。</p><p class="ql-block">卜算子 喜相逢</p><p class="ql-block">惜别浦江水,</p><p class="ql-block">无奈离上海。</p><p class="ql-block">相识五十八年前,</p><p class="ql-block">你我黄土踩。</p><p class="ql-block">西风催发白,</p><p class="ql-block">七彩呈斑斓。</p><p class="ql-block">今朝归燕相聚欢,</p><p class="ql-block">笑从海上来!</p><p class="ql-block">谢慧琴人没有来,她的心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