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问刘十九</p><p class="ql-block">——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蚁新醅酒,</p><p class="ql-block">红泥小火炉。</p><p class="ql-block">晚来天欲雪,</p><p class="ql-block">能饮一杯无?</p> <p class="ql-block">重读这首小诗,还得从一次回乡之旅说起。</p><p class="ql-block">记得是在一个冬天,我回到鄂东大别山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自然要与一帮“发小”聚一聚。其时已至黄昏,有点“晚来天欲雪”的意思。国福、小明、德任、佐斌、细萍、学汉······等等少时伙伴陆续聚齐,正七嘴八舌挑选“喝酒叙旧”的地方。只听“做东”的国福说道:这么个天气,干脆走远一点,到盘龙岗那边一个土菜馆去,喝东山头的老米酒,搞几个火炉,菜不得冷。众口齐声道好。遂往。几大壶烧热的老米酒,一番好喝;满桌农家土菜都用“红泥小火炉”炖煮,自始至终热热乎乎。一众发小,酒菜酣然尽兴而归。而我却自然吟起白居易的那首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当时就感觉到关于这首诗的所有注解阐释,似乎都没有把这个“红泥小火炉”讲落实。又恐记忆有误,便在心里作了回去查证的打算。</p> <p class="ql-block">一回到家,我便翻出书架上所有关于唐诗解析的本子,一一查看起来。果不其然,查遍从几个版本的《鉴赏辞典》到各种诗词赏析的读物,竟然没有一个本子一个专家把这“红泥小火炉”解释清楚解说到位的。几乎都是源自某一个权威版本,照抄照搬,不敢越雷池一步。其结果是一人隔靴搔痒,人人都跟着隔靴搔痒,没一个人脱下靴子,搔到皮肉上。</p> <p class="ql-block">仅以两种权威性的有代表性的相关解析为例:</p><p class="ql-block">(一)《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答曰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p><p class="ql-block">······但备下这酒与炉火,却又与天气有关。······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撰稿人:余恕诚)</p> <p class="ql-block">(二)《百度》查《古诗文网》(参考资料:吴大奎、马秀娟著《元稹白居易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p><p class="ql-block">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p><p class="ql-block">赏析: </p><p class="ql-block"> 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p><p class="ql-block">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相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读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火”字表现出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读者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p> <p class="ql-block">我尊敬的可爱的教授专家们呀!你们可真把俺急死了呀!就好比是看咱们国家足球队踢球,那皮球就在那球门跟前周围转呀转呀滚呀滚呀,就是踢不进去!真真急煞人也!</p> <p class="ql-block">你看,都已经接近真相了,已经解析到“新酒红火”、“围炉对酒”,讲到那小火炉“小巧又朴素”,炉火正“烧得通红”,“嫣红的火”映着绿色的酒,讲到“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讲到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红绿相映,“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就是宁死也不讲那“红泥小火炉”上还架着锅,那锅里面还烧着菜!</p> <p class="ql-block">也许有人会说,诗人没说,诗里没写。的确,诗里只写到“红泥小火炉”为止,但我们对诗意的理解,对诗情的体味,却绝不能止步于此。</p><p class="ql-block">其实很简单,这里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以工具代本体,以“红泥小火炉”借代“以红泥小火炉的烹饪方式烹煮的食物”。当然这“红泥小火炉”也可用来温酒。但绝不是只用来取暖,用来烘托热烈而温暖的气氛。这是从文理上来讲。</p> <p class="ql-block">从事理上来讲,既是饮酒,岂能没有下酒菜?就两个人烤着火,干喝?我想假如有机会,一定请专家教授们走出博雅的书斋,跟我一道,去一趟大别山麓的盘龙岗,去那家土菜馆,向店家喊一声:来几壶老米酒,再来几个红泥小火炉!立马就会有十几个红泥小火炉摆上桌子;但每个烧得通红的小火炉上一定架上了铁的或陶的锅或钵,里面烹煮着鸡鸭鱼肉、萝卜土豆豆腐香菇木耳等等美味佳肴!那“红泥小火炉”一定不会是仅供烤火取暖的。悠悠大别山,古风犹存。那里至今随处可见的“红泥小火炉”,与白居易诗中所言的“红泥小火炉”当相去不远。</p> <p class="ql-block">为我们写书解惑的专家教授们都是我们尊敬的研究唐宋文学的大家,但可能没去过山村野肆喝过酒,更可能没见过“红泥小火炉”,不知道这“红泥小火炉”除了取暖亦可煮菜。</p> <p class="ql-block">回到对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的理解,无非就是说:刘十九呀,我这里备好了新酿的好酒,还用红泥小火炉烹煮着美味的下酒菜;眼看天晚了好像要下雪的样子,是否咱哥俩一起喝上几杯呢?</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很好讲通的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哪有喝酒不吃菜的呢?</p><p class="ql-block">(2020.5.21于诗酒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