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清华艺术博物馆(2024-5-24午)

好文配好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看与被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徐虹</p><p class="ql-block"> "看与被看"作为展览的主题,想探讨的是艺术家与作品、作品与其对象的关系,以及记忆、情感、欲望、认知等现象如何通过视觉形式表达。一般来说,金色和太阳、向日葵、财富、生命活力、希望等意象相关;流畅的线条、舒展的笔触,令人想起水流和白云,神思飘逸精神追远,超凡脱俗之意就油然而生;而那些阴暗恐怖、令人窒息的物象,会导致心情紧张或愤怒,联想到野兽的血腥吞噬,以及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难爆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总之,"看"是人类感受和思考世界的通道,"看"产生"思","看"和"思"始终与我们的生存相关,我看我思,我思我在。</p><p class="ql-block"> 在激情、经验、知识、情感、趣味的鼓动下,"看"成为"看见"。所以"看"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艺术家在动态中创造形式,要让观众通过形式看到艺术开放的本质。因为从根本上说,艺术就是对看不见的、不可言说之物的创造性"言说"。</p><p class="ql-block"> "看"和"被看"互相对应。它们既是视线的相遇,也是心理学的想象:"你注视深渊,深渊也在注视你"。"被看"也可以转化成"看",即"它者"的始终存在,以反思"看"的正当性。"看与被看"就是互为存有。所以,当我们面对艺术作品时,不禁去想:艺术家看见了什么?为何这样去看?如此表达有何意义?于是开始想象关于艺术发生的事情,并为观看当代艺术作好准备。</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三个部分呈现13位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看与被看"(谌河、刘曼文、郭全忠、洪磊)</p><p class="ql-block"> 看是有记忆的,过去的痕迹与当下视线相交,并参与经验、理想和观念,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表现性相互渗透,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艺术家反映这些痕迹的作品呈现一种碎片式的反射,其中有形式和内容的印记,也夹杂着说不清楚的情感断片。吸引艺术家借题发挥的契机和动因,固然源自主题,更多时候可能是偶然一瞥、瞬间发现、一种表情一种姿态的启发,或是氛围的感染……本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和记忆有关,而这些记忆包含了历史文化社会与个人经历。令人感兴趣的是,有时视角决定创作手段,有时手段也会引出新的观看方式。</p><p class="ql-block"> 当下境遇中的"看与被看"(杨少斌、闫平、洪浩、翁奋)</p><p class="ql-block"> "看"和"被看"与当下视域有关,它决定了你看见什么和忽略什么,并思考如何表达。所以无论何种看,都有"此在"的"现场"感。而"现场"不仅仅是"身临",还有信息的流动交换,艺术家才能从中获得灵感。就像突然被照亮,照亮自身同时也照亮其中的场域。艺术家的"看见"也成就观众的"看见",观众通过艺术作品看见了艺术家的"看见"。本部分艺术家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当我们习以为常对身边事物视而不见时,我们是看不见的。艺术家会将它们"照亮"让我们看见。艺术家用他们的敏感、良心、认知、问题意识以及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的决心,照亮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文化转换中的"看与被看"(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p><p class="ql-block"> 如何看待传统,是对现代文化转换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审视。艺术中呈现这一主题探索的作品不绝如缕,特别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更将其视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艺术之路的关键。本部分的艺术家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前者是基于个人感情和经历,从个性色彩去探索新的形式,传统就是活着的源泉,艺术创作从这源泉中获取能量。后者可以看作一种理念,一种目标,一种决心,一种类似"乌托邦"的梦想。艰难的是,如何兼具传承和创造这两难的任务呢?</p><p class="ql-block"> 来自13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用不同视角展示当代艺术中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景观。作品显示出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向观众展示当代艺术具有的魅力。而作品和观众,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看"与"被看"现象,也将继续进行。</p> <p class="ql-block">  洪浩以摄影、版画和实物创作而广受艺术界关注。他的作品多以拼贴扫描图像为形式,创作素材通常有地图、书籍、票据、旧物、生活用品等常见物、以手工制版、扫描及印刷为主要方法。洪洁的数码扫描照片通过逐个扫描日常物品的底部并将之按其形状和颜色予以拼接和组合,使观者重新认识事物和当代生活。与外部世界可直接获取的表象相对应,洪浩塑造了个平面化、消除差别的内部世界,呈现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性。代表作品有《我的东西藏经》等。</p><p class="ql-block"> 此次参展作品出自"我的"两个摄影系列。《我的东西》系列是洪浩2001年开始实施的作品计划,通过扫描实物进行的影像。这个系列的制作过程对洪浩来说是一项伴随生活进程的工作,他像记流水帐一样将自己当日的消费物品放进扫描仪里,然后进行集锦联接。通过对一件件消费品的扫描,他看到了其中的种种欲求,以及对待他们的态度。这逐渐形成了他对当今生存的观察,观察自己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着,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规定了它,我们的需求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作品的创作方式是实物扫描,洪浩认为这种影像获取途径最大的吸引力是它所呈现的一种"反摄影"态势,它拓展了对摄影的认识这里最重要的差异是人与被摄取物的关系上,扫描仪的工作方式要求人的身体与扫描物必须在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触"的过程会有感受与态度的发生,所以作品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洪浩亲手拿过和放过的。拿起放下也是每天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动作,工作与生活在这里保持了一种一致性。使用照相机获取图像的过程即失去了对对象的"体验"。另外,扫描效果的平铺直叙使一切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无中心的散点状态,这些特征将洪浩的作品引向一种美学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洪浩,1965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主要展览有"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1993),"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展"(1998-2000),"上海双年展"(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洪浩作品在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03),"过去将来一中国当代摄影"(2004),"2000年以来的版画艺术""第五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6),"旅程"(2007),"此处彼处之间:当代摄影的通道"(2010),"全球的当代:1989年之后的艺术世界"(2011),"水墨艺术一中国当代艺术中过去作为现在"(2013)," Polit - Sheer Form |"(2014),"洪浩"(2015),"世界剧场"(2017)。</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逐渐传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油画艺术家不仅学习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技巧和方法,也注重本土文化的运用和表现。这种本土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使中国油画艺术在现代艺术的舞台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闫平和同时期出身于学院写实主义的艺术家一样,被"多重"传统所缠绕。她的作品属于典型的中国写意,一直强调中国传统写意精神。闫平的作品始终保留着印象派的笔触、色彩、光影,强调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特征,因此无论表现哪种中国传统或写意元素,始终给人油画的感觉。画面中那些鲜艳的色彩如粉色、绿色和红色,线条,以及中西方所有的精神最后凝结到她的作品当中,在她的控制下一气呵成,恰如其分地发挥各自的特质,冷与暖、整与碎、浑厚与清新、急与缓、动与静、轻盈与沉重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闫平的油画笔触数量接近印象派的疏松笔触,扩大粗豪,有一种大刀阔斧的雕塑感和丰富而单纯的肌理感,大胆运用互补色、中间色,丰富、醇厚、响亮、明艳、爽朗,色彩对比鲜明而又非常协调,如《去远方》《我本是男儿身》等。</p><p class="ql-block"> 闫平的作品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呈现出对女性在社会中角色和身份的深刻关注,同时通过绘画表达出女性的力量、坚韧和自主性。她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画面的展示,更是对女性经验的独特解读,如《母与子》系列、《春天来了》系列等。多元的艺术观念催生了不同的绘画试探,她画面的空间结构处理也越来越富有戏剧性。</p><p class="ql-block"> 闫平,女,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家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多地举办个展,包括2001年中国美术馆、2002年新加坡、2006年上海美术馆、2012年西安美术馆、2017年中国美术馆、2021年山东美术馆、2022年 MDC 画廊(香港)等。曾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1993年"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3年"中国油画双年展"提名奖、1994年"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优秀奖、1995年"95油画年展"银奖、1999年"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1年全国"小油画作品大展"油画艺术奖、2003年"全国第三届油画展"优秀奖、2004年全国第十届美展银奖、2010年"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艺术奖、2011年萧淑芳艺术奖提名奖、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等。</p> <p class="ql-block">  翁奋的摄影作品,传达出一种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张力和复杂性,使观者深入思考个体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体验和认知。摄影的力量,不仅在于记录社会发展的表面现象,更在于引发观者对社会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关切和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翁奋的作品中,常常有一堆人或一个人、两个人,或是骑在墙上,或是站在路边、河边,远看另一边的风景,将观者引入一个观看和思考的场景。这种构图像是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鸿沟,象征着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人们站在墙上、河边的动作蕴含着观者对未来的期许或对过去的怀念。这样的构图传达出一种观者与拍摄场景之间的联结感,使得观者在作品中找到共鸣,反思自身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立场。墙壁或者背影,作为场景的分界线,不仅象征着物理的分隔,更是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隐喻。乡村的消失代表着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瓦解,而高楼的兴起则是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翁奋作品中经常出现高楼与乡村的对比,这是城市与农村、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冲突,观者在高楼的繁荣和乡村的静默之间感受社会发展的巨大反差。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的创作主题是海南岛。海南的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真实案例,也是一幅浓缩了经济寻求快速增长时那些疯狂和极端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翁奋,1961年生于海南省。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85年至今任教于海口市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05年获得英国坎布里亚"风景与环境"艺术基金会奖金,2007年以来在海南岛进行"海岛乡村"艺术在地研究与实践。艺术创作涵盖摄影、录像、社会行动、装置等媒介。他的作品被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纽约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广东美术馆、香港 M +、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上海 PSA 等重要美术馆和机构收藏。</p> <p class="ql-block">  刘曼文基于摄影、结合绘画的图像创作根植于现实主义,但又并未受限于写实表现,波普化的艺术语言沉浸于叙事性的档案氛围,丰富了绘作的层次与时态,体现着超越女性题材本身的社会景象和历史意味。这样的图像隐藏着丰富的社会记忆,相当审慎地表露出艺术家的精神洞察力,成就了作品的抒情性及叙事性。</p><p class="ql-block"> "红颜"系列聚焦那些已然成为民国符号的明星头像,如"民国歌后"周璇、"民国影后"胡蝶以及好莱坞首位华裔影星黄柳霜等人。那一帧帧定格于历史的耀晔红颜,在情感的穿越与共鸣中,留念了她们的"樱花时代",慨叹着她们的"玫瑰人生"。刘曼文的作品中可看到时代的"红颜",历史的痕迹和不可考的情感透露于人物的一颦一蹙之间。这是一份沐霜浴雪的记忆,亦是一抹经年累月的温存。在这里,年华不为时光所困。</p><p class="ql-block"> 刘曼文的艺术追求主要遵从内心体验,创作的主线和风格紧密关联,在演变中回归,在收敛中延展,这种克制与思辨决定了创作的深度。不同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刘曼文的色彩与笔触呈现出不可套用的滤镜效果,定格了直击神经的特定瞬间,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流动性与戏谑性,既回溯至画中人的留帧,亦揭示了过去与现实之间的纠葛。</p><p class="ql-block"> 刘曼文,1962年生于哈尔滨,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上海,2010-2018年任职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目前为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主要个展有:"平行线﹣刘曼文作品展"(2023);"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2017);"时间的记忆﹣刘曼文作品"(2015);"秋水伊人﹣刘曼文作品展"(2011);刘曼文"平淡人生系列"作品展(1999)等。主要联展有:"时代肖像﹣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2013);"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2000);"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1997);"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优秀作品展"(1994);"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1985)等。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p> <p class="ql-block">  洪磊1996年开始新摄影探索,并深入研究摄影理论,以绘画的方式切入摄影。艺术创作始终与中国传统美学保持密切的对话关系,对中国传统审美进行重新思考。洪磊通过作品传递一种文化认同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应。这种文化因素的融入,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又能够引起国际关注。洪磊的摄影作品在形式语言上,常常展现出对画面构图、光影运用和细节处理的独到见解,这些特点与宋代绘画的一些形式语言特征有着一定的相似性。</p><p class="ql-block"> 细节处理是洪磊作品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与宋代画家在作品中通过精细勾勒、点染等手法表现出山川细微之处相似,洪磊的摄影作品也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体现出一种与宋代画作相似的平实与超现实的结合。这种超越现实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可以感知到对身体、感觉和存在的深刻关注,引导观者进入一个既真实又超越真实的艺术境界。此外,洪磊的作品包含一些象征性元素,这与宋代绘画中常见的意象构建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宋代山水画中,画家经常使用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如松树、梅花、石头等,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生命、人生等主题的思考。洪磊对人物、景物的姿态、表情、光影等方面的捕捉,使得画面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既继承了古代绘画的某些审美特征,又融入了当代摄影的创新和独特性。</p><p class="ql-block"> 洪磊,196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版画,现生活工作于常州。个展有"形而上诗学一洪磊艺术作品展"(1993),"中国肌理﹣洪磊艺术作品展"(2002),"洪磊的江南叙述"(2003),"昨夜梦魂中一洪磊当代摄影作品展""不在这一洪磊摄影展""传移摸写﹣洪磊静物摄影展""蚀﹣洪磊新作展"(2006),"七贤:洪磊2007新作展"(2007),"节气"(2008),"迷楼""不是香水"(2012),"又见秋风萧瑟"(2013),"或此或彼"(2014),"舞台化的真实"(2016)等。</p> <p class="ql-block">  当下,能够用绘画表现民国人物的画家不多,谌河是其中之一,而他与历史之间的亲切感是大多数阐述民国历史的画家所不具有的。他无法与那段历史产生超越画面呈现之外更远、更多的距离感。他对人物的选择有自己的立足点,有较为纯粹的切入角度。历史人物必然有一定的复杂和立体性,但如果以一个较为纯粹的角度切入进去,画面上的破坏反而会显得不合理。谌河认为,民国大家身上体现出的是风骨、风范,也是一种乱世之中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在谌河看来,人超越自己的时代,能够去预见一些什么东西,创新一些什么东西,便是"先生"之称谓的原因。他并不将"先生"一词限定在博学之上,尽管他认为博学是"超越"的基础。谌河没有在画面上寻求"破坏",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对历史"反思"过,相反,这种宛如潺潺溪水一般的表达便是他在情感、责任、渊源之外的反思。他说:"我本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把控历史人物的个性来表达历史人物情感的,因为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个性都不同,甚至有的差别很大。将我画的两张画放在一起,每个人的画面气质都是不同的,实际上我画这些画是对他们的一种精神的回溯,并不是去制造历史场景或者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重大历史题材,或者是还原某一个故事,还原一个场景,总的来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呈现。"这种"人味儿"一般通过人物组合、情境、眼神和视角等不同方面去表达,例如鲁迅那一张慈眉善目的画是从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个角度创作的,而不是一般人熟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眼神有很大的区别,给人的感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谌河,1971年生,籍贯江西南昌。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三画室,同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岗松基金三等奖。1996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至今。2008年初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2008年3月至6月进修结业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曾参加新丝绸之路绘画展并获二等奖。作品被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  郭全忠某种意义上是一位真正的"写意人物"画家,也是一位高度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的艺术家。他早期以写实水墨人物画闻名于画坛,但他逐渐不满足于人为摆布的表达方式和再现化的笔墨语言,他更注重感受式的叙说,描写心目中的造型,他认为只有这样,笔墨才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使得表达由"写实"转入"写意"。同时他更注重作品的现实性,对他来说,这种现实性所表达的不是表面的真实,而是感受的真实,是紧扣自己生活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同呼吸、共苦乐。如他所说,是"一个心中有创伤,心灵有痛苦、有矛盾、有尴尬的画家"在"反映了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他的每一笔、每一墨都是在描写底层百姓,反映着他所生活的陕北地区的农民兄弟的渴望与需求,饱含对底层民众生命价值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正因如此,郭全忠的绘画总体上是苦涩的,或者说是蒋兆和所说"一碗苦茶"的艺术,这种苦涩可以说是郭全忠的有意为之,它既是郭全忠对所描绘题材提炼的语言倾向,也是他成长生活、艺途跋涉所体悟的人生况味。无论是《村中小学》里饱含着深深期待和渴望的眼神,善良无邪的孩子,还是《农民问题》里沉重麻木、淳朴焦虑的形象和扑面而来的质涩跳动的线条,都释放着一种强烈的对心灵的冲击和为之动容的感动,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蘸着血和泪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1944年生,祖籍河南。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美协顾问,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副院长。自1979年以来,多幅作品先后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其中《万语千言》获二等奖(1979),《选村官》获铜奖(1999),《早读》获铜奖(2003)。应邀参加上海1998美术双年展,深圳一、二、三、四、七、九届都市水墨双年展,北京首届、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2007年获"2006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大奖",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为其制作了专题节目。</p> <p class="ql-block">  李占洋的场景化雕塑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但他天生对纪念碑式的叙事方式和精英化的审美有着一定距离,正如他所说:"我就是要把英雄豪迈的背后一种难以说明的隐痛拿出来,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这种隐痛,我们太习惯以伦理道德来界定一切。"他更喜欢从个人的角度带领观众去反思存在与灵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等。这种个人角度更多的是一种从底层草根角度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审视。</p><p class="ql-block"> 比如他通过活色生香的手法记录底层边缘人群的活力与躁动,来揭示消费时代中国社会生活被掩盖的颓废、堕落的真实,即当人成为欲望的对象,肉体取代了灵魂时,社会必然物欲横流、叫嚣喧嚷。于此,李占洋的雕塑传达了一种以往的纪念碑式的雕塑所没有的力量,那就是以一种民粹的角度,通过对那些没有神圣感、英雄化、建筑性和纪念碑性的底层人群,带有直接、刺激而富有烟火气的描述来展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景象和人性。</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在凭借自己的双眼彻察出一种只被他所发现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会利用他个人的艺术手法去表现他所发现的真实。所以,李占洋用近似于漫画的调侃手法,并不是出于纯粹形式上的考虑,而是出于观念表达的需要。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的崇高角度所规定的清科戒律和"伤痕美术"及"玩世主义"所带来的群体感伤和逃避调侃,他更多的是从底层草根的视角来对社会现实进行旁观审视和反省批判,这是传统雕塑作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p><p class="ql-block"> 李占洋,1969年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1994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同等学历研究生班进修。2004年于法国尼斯 Villa Arson 艺术学院任教半年。2014年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博中心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17-201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现居住在重庆,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和参加个展、群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澳洲白兔美术馆、美国迈阿密 Rubell 美术馆、保时捷公司、以及乌里.希克等收藏。</p> <p class="ql-block">  顾黎明的艺术交织着传统与当代的羁绊,践行着视觉图式的当代探索。顾黎明的创作不拘泥于题材本身的跳脱观念,成就了题材与媒材之间的无限成全,题材与表达之间的无尽反转。"门神"系列完全摆脱了版画效果与民间意趣,以根植于传统符号的现代性表达,以实验性、批判性的创作语言重构了写意的门神。线与色块此消彼长,在"厚"与"薄"之间自如游走,威严而又戏谑。"门神"本身即与本次展览的主题不谋而合,呼应着"看与被看"的期许,观瞻与祈望,审视与内省,表现与重现。</p><p class="ql-block"> 在顾黎明40余年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中,历时20余年的"门神"系列与近年的"山水赋"之间同样形成了颇为有趣的对话。"门神"本身是富于民俗性、工艺性的吉祥图案与传统符号,"山水"则是远离人间烟火的精神意境与艺术趣味。然而,顾黎明的创作却在图像意味上呈现出两者的反转,流动的水墨油彩效果将门神写意化,结构化的笔触和涂鸦语言又将山水符号化,使得被开解的门神顾不可及,被塑形的山水游骋尘间。</p><p class="ql-block"> 顾黎明,1963年生于山东潍坊。200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获油画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曾荣获"维也纳国际艺术勋章一杰出艺术家勋章"(2020);"第八届全国美展"奖(1994);"中国油画双年展"学术奖(1993)等。主要个展有:"顾黎明的语言转换﹣从马王堆到山水赋"(2023);"借喻:顾黎明艺术三十年"巡回展(2017);"门神.花境﹣顾黎明、王海燕绘画作品展"(2015);"传统的转换﹣顾黎明绘画作品展"(2013)等。主要联展有:"中华意蕴一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2016-2018);"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2014);"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山东博物馆以及苏黎世现代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p> <p class="ql-block">  1977年,北京中国美术馆迎来了文革之后的首次美术展览"纪念中国建军5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振立的油画作品《露宿街头》在显要位置展出。比照此前政治宣传画的"红、光、亮",该作品色彩沉着凝重,人物鲜明真实,表明于振立的思维回归冷静,其绘画语言的独立个性正在形成。从此,于振立彻底投入了对现代艺术的实验过程。从1979年至1989年,于振立的表现主义绘画跨越了10年时间,在结束政治宣传画、解构写实主义的同时,重新建构起了新的艺术图式。他本人也在选择死亡的过程当中,再次获取了全新的经验。于振立自嘲这10年表现主义为"苦恼人的笑"。</p><p class="ql-block"> 1989年之后一系列的不幸际遇不仅没有使于振立强化狂暴的破坏性,反而使他从人到画产生了对中国非理性精神﹣﹣现代庄禅精神的顿悟,外显在艺术上,形成一种大动大静、大实大虚的合体。他将表现主义风格创作阶段的局部语素加以扩展和发挥,创造了物质感、实体感很强的灰色抽象系列,成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中极重材料实体感的艺术家。他不仅记录着自己极为具体的焦虑与狂喜、压抑与挣扎等精神活动的轨迹,又显示出精神化入自然的空寂气氛。他的内在精神极难用文字阐释,倒是中国惯用的模糊概念,如气、势、骨、力、神、韵,运用起来反而更为顺手。</p><p class="ql-block"> 作为艺术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值得当代知识分子画家认真思考的问题。1994年以后,于振立"归隐"于山林,自己建房子、生活,并把艺术嵌入之中,开始了僧侣般的艺术创作实践。用自己18年的人生历程,确定了一位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坐标,为世人诠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放弃世俗世界的名利,选择回归自然世界,是一位内心探寻艺术真谛的画家最终的选择。如果说于振立的架上绘画创作是其借助于绘画语言表达他关于生命体验的思考,而后来18年的山中生活则使这一思考进一步深入下去。</p><p class="ql-block">于振立,1949年3月2日生于大连金州区,2022年5月10日逝世。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美协理事、大连美协副主席兼油画会会长等。</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艺术有两条线,一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讲求沉郁顿挫、温文尔雅;一条以庄释、楚骚为代表,展现为灵动烂漫、天马行空。纪连彬近些年的绘画很显然属于后一种。纪连彬成长于广阔的东北平原,白山黑水和无垠的远山白云构成了他的绘画成长的视觉经验,他曾坦言"云的变化和人的形象和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表达的东西都能共生和通气",由此而达到"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反思"。这就构成了他近来绘画的主要特征:以纯水墨黑白灰作为变奏,由物象到心象,由叙事到观念。</p><p class="ql-block"> 纪连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带着对生命意义的关切和感知去追问生命,追问自然,通过云、梦等媒介上升到心灵层面,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他的笔墨世界。他的绘画风格有着象征主义的意味和神秘主义的倾向,也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和传统意味,这种意味不体现为传统文人画笔墨的形质,而是《道德经》里所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总体感觉。纪连彬的绘画提供了一个当代水墨如何由叙事或墨戏转为艺术家个人精神与观念的视觉呈现的成功案例。</p><p class="ql-block"> 纪连彬,1960年11月生于哈尔滨。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毕业。曾任黑龙江省画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人大常委、全国青联委员。2005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致公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位抽象艺术家,丁乙通过形式语言的抽象达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索,对存在、时间、空间和人生意义的追寻贯穿于他的创作。丁乙19岁进入上海工艺美校时接触到西方现代设计与艺术。在老师余友涵的指导下,了解了法国风景画家莫里斯.郁里罗,开始接触西方现代主义,并逐渐走向抽象绘画之路。1988年,他开始运用他在工厂和学校经常看到、使用的符号创作绘画。从80年代末起,他的画作以"十"字及其变形的" x "为核心的视觉符号,表达了他对形式符号的无意义性、结构性的探索,以及对事物本质的图像化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他将自己的创作分为"平视""俯视""仰视"阶段,在"平视"阶段,完成对西方抽象的整体认识;在"俯视"阶段,用荧光色表现城市化,如同在城市上空俯视车水马龙的景象。"现阶段仰视,通俗来说就是去看天、看更大的世界。"他以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对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他的创作背景是后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环境,所有作品都以"十示"加上年份为标题。</p><p class="ql-block"> 色彩在丁乙的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擅长将抽象的形状和线条有机地融入作品之中,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丁乙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形式的动静对比,线条的流动和形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感和静谧相结合的视觉氛围。这种对比既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也使观者在观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仿佛沉浸在一个抽象而丰富的视觉空间中。</p><p class="ql-block"> 丁乙,1962年生于上海,1980年考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199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丁乙的作品被众多公共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柏林戴姆勒艺术收藏、巴黎 DSL 收藏、首尔三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香港 M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楼展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b></p><p class="ql-block">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愈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 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弃政从学,先后执教于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先后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誉为一代通人,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被鲁迅、郑振铎、陈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赞。</p><p class="ql-block"> 姚华是继郑珍(1806-1864)、莫友芝(1811-1871)后,贵州近现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贤。他与好友陈师曾声气相投,被公认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一时有"姚陈"之称。其为人爽直豪迈,讲名节,重情义,不攀权贵,不畏强暴。与梁启超、蹇季常、熊范舆、周大烈、林宰平、陈叔通、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凌文渊、陈筱庄、邵伯纲、罗瘦公、罗复堪、李释堪、王瑶卿等交游至深。弟子中较著名者有吴宓、郑天挺、王伯群、王文华、邱石冥、王石之、高希舜等,梨园中梅兰芳、程砚秋、姚玉芙等亦执弟子礼甚恭。姚华不寿,但留下大量文采飞扬的诗词曲赋、观点独到的考释题跋和独具个性的书画颖拓。他一生著述颇丰,晚年亲自整理《弗堂类稿》31卷,由弟子王伯群资助出版,亦有《茫父风画集》《五言飞鸟集》《篆猗曲定》《书适》等著作行世。</p><p class="ql-block"> 姚华是贵州先贤,也是清华大学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的国文教员,其长子姚鎏、幼子姚聚均肄业于清华。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旨在通过大量珍贵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期使观众了解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姚华手撅题跋自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姚华自刻宋词摘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织绣—丝 绣 华 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藏珍织绣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随方制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藏珍—家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