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捧着课本游绍兴城,</p><p class="ql-block"> 听着故事上张家山。</p><p class="ql-block"> 腥风血雨七十年前,</p><p class="ql-block"> 革命事迹牢记心间。</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我真的是听着老家乡贤建中大哥、乃焕大哥《张家山的故事》,读着杨老师《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张家山》、寿老师《走进张家山》的游记,才萌生出了回老家时一定要重上诸暨市东白湖镇廖宅村张家山走走看看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以前从来都没有如此详细了解过,与我们老家村同属一个镇的张家山自然小山村,在当年竟是共产党浙东游击队与日寇及后来的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的革命根据地哩!</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三月十五日,我约了姓钱和姓蔡的两位初中同学,由钱同学开车,特地从廖宅、新屋基村背后,经弯弯曲曲、且陡峭的盘山水泥公路上了张家山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回想三十九年前,我与东家老张是从张家山的另一面山坡的羊肠小道攀爬上来的,那次是漆黑的 夜晚,我俩各拿一支三节头的手电筒,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这里的地形地貌,更不知道这里曾经是当年共产党的浙东游击队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小山村很美,与老家其他山村的景致相差无几。朝南的一面缓坡上,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几幢红瓦白墙“两檐落水”的陈旧房子。房前屋后,是茶园、果树和竹林,各种果树正开着红的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村口,碰到了老木匠许师傅的妻舅,当他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手指着山上的一幢老房子,让我们去找邓壮新阿伯讲当年游击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当然,故事我早已在心中记着了,见一面这个已九十岁的老革命,还是满怀期待的。</p><p class="ql-block"> 阿伯尽管长得清瘦,个子也不高,但他耳不聋、眼不花,交谈中思路清晰、中气十足。他说他老伴下山去村里走亲戚了,要迟些时候才能回来。说话间,他动作麻利地给我们三个人用一次性杯各泡了一杯茶。</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山上的空气好、水好,九十岁的老人,无论怎么看,总感觉只有七十来岁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是简短地交谈了一会,就起身告辞了。临行前,老人问我们去不去老虎洞、后方医院、被服厂等遗址看看?他说他能陪我们一同去。考虑到老人这么大岁数了,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负不起这个责任的!只好临时打消了这个念头,留点遗憾下次再去吧。不过许师傅的丈母娘家必须去看一看的。</p><p class="ql-block"> 在晒谷场边,我们碰到了一个正准备下地干农活的老人,他陪我们进了那个已显得非常陈旧的小台门屋。他手指着其中一间板门锁着的房子,说这就是许师傅丈母娘他们一家原先的住宅,现在已鉴定为危房了。许师傅的几个妻舅,二十多年前,在附近都建了房子,丈母娘住小舅子家的。</p><p class="ql-block"> 我努力在模糊的记忆中,搜索着当年夜晚敲开这扇板门时的情景,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记住一些大概的情景已经相当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尽管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无缘跟着当年的顾德欢、马青、周芝山等先辈们一起上张家山闹革命,一起打造红色江山,但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八五年,作为一个农村小手工业者的木匠新手,却因为干活中碰到了技术难题,星夜上张家山求助于老木匠许师傅的事,除了个别的一些细枝末节记不起来,其他的情景至今仿佛还在眼前,让我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羽毛未丰欲展翅,</p><p class="ql-block"> 单闯独斗练手艺;</p><p class="ql-block"> 哪料做橱遇难题,</p><p class="ql-block"> 星夜翻山请技师。</p><p class="ql-block"> 假如说坐落于诸暨、东阳、嵊州交界的东白山是三个县级市母亲山的话,那她周边层峦叠嶂、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峰,就是她的子女山了。</p><p class="ql-block"> 而张家山与丁驾山在诸暨市一侧的东白湖镇斯宅境内,就是紧邻着的一对手拉手的兄弟姐妹山。</p><p class="ql-block"> 难忘二十三岁那年的冬天,我因不堪承受师父在技艺上的严厉管教,向往独立自主的生活、工作环境,羽毛未丰,竟擅自离开师父,斗胆进村落户,一个人干起了家具木匠活。</p><p class="ql-block"> 丁驾山上的外丁村,是一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自然小山村,那里有我的两个高中同学,他们都金榜题名,那年还在省城念大学。</p><p class="ql-block"> 东家老张让我制作双人床、桌椅板凳、水缸架小碗橱,还有放一楼住房中间当间隔壁墙的双面橱。</p><p class="ql-block"> 我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天吃住在东家,起早摸黑,劈、锯、拼、铇、凿……工序一套套下来,家具一件件做出来。</p><p class="ql-block"> 可干到最后的双面橱时,架子做起来了,朝餐桌面的门和抽屉也做出来了,就剩朝灶头面的菜橱“王字栅门”和碗橱“乱柄移门”真把我难住了啊!</p><p class="ql-block"> 以前总觉得考大学难,真没有想到干木匠活也难啊![捂脸][捂脸][捂脸]</p><p class="ql-block"> 难归难!总不能半途而废,撂下这个活当逃兵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天晚饭后,正当我坐立不安、抓耳挠腮犯难时,猛然想起我邻村的木匠许师傅,这几天刚好也在张家山丈母娘家干木匠活哩!我何不去请他帮忙干活并指导我完成个木匠难题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让东家老张当向导,一人手拿一支三节头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到丁驾山半山腰的蒋高坞谷底,又从谷底攀爬上张家山的羊肠小道……</p><p class="ql-block"> 老张一边在前面带路攀爬,一边与我说着话。</p><p class="ql-block"> 他说,这里有个叫“战场坪”的地方,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浙东游击大队,与国民党部队在这里打过一场仗,地名也由此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依稀感觉到了,张家山应该是有革命故事的地方。我因为有木匠难题在心中,也没有再刨根问底深究这些事情。</p><p class="ql-block"> 历经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俩终于到达张家山顶上的一个山岙口,往下走明显感觉到了平缓的地势,手电筒所及处,看到了用石头砌坎的水田地。不一会,听到了犬吠声,看到了几户人家从板壁门缝里透出来的微弱灯光。</p><p class="ql-block"> 走进一个老旧的台门房子,我敲开了其中一户人家的木板门,进门见许师傅正与他丈母娘一家人围着火炉在聊天。</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都热情,都特别客气的,不管熟人、陌生人,来的都是客!进门都会泡一杯热腾腾、香喷喷的茶给你慢慢喝。</p><p class="ql-block"> 稍坐片刻,当我向许师傅说明来意后,他二话没说,立马收拾起一些木匠工具,向丈母娘家人告辞,与我们一起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许师傅首先手把手教我如何做“王字珊”:拿几块杉木板,正反面刨光成一公分半厚,按橱门实际尺寸加上两头榫头的长度,用角尺画线用锯截平;然后,在杉木板上密密麻麻用角尺、铅笔画上直线和横线。画完后,用小手锯轻轻按横线锯出七条倒三角形的两斜边,再后,用榫头锯一条条锯下来,用小凿子凿除倒三角形底边,把事先制作好的三角形长条穿进倒三角形的孔内,这样,王字珊就成形了。</p><p class="ql-block"> 而“乱柄”的制作,相对简单些了。在一块拼好及刨光的木板上,按规格尺寸画好图,然后呢,依样画葫芦,把一根根的木条用榫卯结构连起来就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双面橱圆满完工,我也从许师傅那里学到了这门做“王字栅”和“乱柄”的技术,后来独立做过多次,竟也熟能生巧,巧能生妙。</p><p class="ql-block"> 三十九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辈子难忘那次经历,一辈子难忘许师傅和张家山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重上张家山,尤其是反复阅读大哥们、老师们关于张家山的故事和游记,让我感慨颇多……</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经常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在大寨中学门口两侧墙上,有一幅永贵大叔亲笔写的对联: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尽管字体歪歪扭扭,但字糙理不糙!就一个大队的文盲书记,在几十年前就告诫子孙后代了。</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刷视频,刷到一个男性记者,在一座繁华城市的大街上,他挨个釆访询问一些打扮入时的小伙子、小姑娘,题目非常简单,说对了给五元人民币:“共产党几月几号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几月几号?”“新中国成立几年几月几号?“新中国的全称叫什么?”“新中国的国旗叫什么?”“新中国的国歌叫什么?”等等,多数年轻人是一问三不知?能答对几个问题的也寥寥无几,而全部能答对的,更是凤毛麟角。悲哀啊!悲哀!</p><p class="ql-block"> 在这贪官污吏前赴后继、层出不穷、还有戏子网红挡道,英雄好人落泪的种种怪现象频频出现、更还有毒教材存在十年等怪异年代,摆在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教育好下一代,爱党爱国!</p><p class="ql-block">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工、农、商、学、兵、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过去,展望未来。我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手工业者~老木匠,在初夏一个“百草园”的角落里,如蟋蟀一样发出一些轻微的呼吁声响……</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当年苏联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竟不费国内外敌人一枪一弹,就亡党亡国,分崩离析的。</p><p class="ql-block"> 张家山,到时候我还想再去,带着儿女和孙辈们,看看当年共产党游击队员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下,把草房当医院、岩洞当病房的地方,还有那山岙里的被服厂遗址……</p><p class="ql-block"> 但愿先烈们的血没有白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