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编 者 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渝中文学组,十年韶华,墨香依旧。在这值得欢庆的时刻,我们一同回顾它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渝中文学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汇聚了文学爱好者无私奉献的创作精神,他们用笔墨描绘生活,抒发情感,展现了渝中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十年,是坚持与奋斗的十年。组员们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渝中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渝中文学组继续承载着大家的文学梦想,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 们 一 起 走 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何 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种爱好叫“写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种朋友叫“文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种组织叫“文学社”(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4年6月5日,在渝中区委老干部局和区退休干部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一群年近耄耋、既非“科班”,又非专业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了“渝中文学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时间转瞬即逝,不经意间,有共同爱好的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年。十年里,我们以文会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渡美好时光;十年间,我们相聚一堂,发挥余热,用传统的笔和新式的手机、电脑,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稿,展现了退而不休老干部良好的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高举正能量大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讴歌新时代新变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站在宣传阵地前沿,用笔作刀枪,先后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畅谈十八大,展望十九大”、“我看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征文活动和专题学习座谈,大家在文章中以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受益者身份忆往昔,写发展,谈变化,献良策。热情讴歌美丽半岛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取得的新成果,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编发专辑 20余 期。五位接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配诗任务的文友,精心创作了与画面相适应的诗歌近30首,圆满完成任务。讴歌改革开放新成果,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肆虐期间,缙云山火袭来之时,我们逆势而动,一篇篇歌颂抗疫救灾的文章相继刊出,体现了退休老同志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弘扬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歌颂真善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讴歌新时代,讴歌新生活,歌颂真善美,是我们创作的基本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学组虽然人数不多,却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创作欲望。大家始终把党的事业当着自己理想的起点, 信念的支点,创作了大量诗文,抒发自己心中对党的热爱、赞美、敬仰之情,反映了老同志胸怀中华,指点江山,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退休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把握历史文脉,吟诵古往今来。“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的前世今生,被我们娓娓道来;半岛建设的新变化,身边的新人新事,在大家笔下一一展现;春花秋月的美艳,山水家园的奇特,神州大地的美景,被我们深情吟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友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写人、记事,文字细腻,感情充沛;散文、游记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诗歌、词赋立意高远,耐人寻味。诗言志,人品菊,浓情书写夕阳红,老骥伏枥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迈开双腿,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调查视察,近距离观察社会,为创作收集素材。走进壁山健康城,了解现代老人的生活状况;还参观视察了八百年道教圣地——东华观,移民文化集中展示地——湖广会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的古往今来,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利用而鼓与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在老年大学的支持下,参加智能手机、插花艺术、品茗茶道等技艺培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占领舆论阵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传播正能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十年辛勤耕耘,终获累累硕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1月,为顺应时代发展,在区委老干局和区退委会的支持帮助下,文学组创办了《渝州文学》博客;2020年4月,又创办《渝中文学》美篇。年近八旬的包锦安先生和后起之秀黄方成先生先后担任主编。编辑刊出了393期,共发表各种题材的作品达3630余篇,读者访问受众达58.8万之多。许多优秀作品被《渝中老干》《老同志生活》《重庆政协报》以及《重庆通俗文艺》《中国微型诗》《重庆历史名人》乃至于《上海诗刊》《深圳诗刊》《广州诗刊》《北京诗刊》等网上和传统纸质刊物所刊载。成为全区退休干部人人知晓和阅读的栏目,有的老同志不但自己喜欢,还推荐给孙子孙女看。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走向社会。已经成为传播正能量,展示老同志老有所为的品牌阵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赞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7月 ,在老干局的帮助下,我们编辑出版了《渝中文学》报 ,前后共15期,刊登诗文400余篇(首)。2021年,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编辑,《渝中文学选编》出版了,共计16万字,收编文稿105 篇。十年间,张万椿、包锦安、李汉良、夏梦贞、赵红、罗书华、王伦、何莉、王有惠等文友相继出版了个人文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参与相关活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积极发挥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先后参加了全区抗战胜利7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系列纪念活动文稿采写、编辑等工作。我们还积极配合老干局, 上门采访抗战老兵、看望地下党员、离休老干部,撰写回忆文章;为摄影书画展、《山城抗疫作品集》、《渝中文学选编》等撰写前言;应邀参与市区关工委开展的《共同抗疫话家园》征文评选工作,文友们提交文稿10篇,6篇分获一、二、三等奖。部分文友应邀参与《山城时光》等三本书的采访,撰写,编辑工作,共采访了山城老年大学的倡导者、创办者、历任校长、副校长、教师、学员代表,撰写稿件 近20篇。部分成员参与全区“老同志如何发挥作用”专题调研 ,宣传身边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的新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文学组的活动一直得到区委老干局和区退委会的重视和关心,在文学组筹备成立之初,时任区退委会副主任、原区政协主席李润章、老干局局长包海燕就多次听取汇报,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十年间,老干局分管领导多次参加我们的活动及会议,对文学组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年前,为了与退委会其他兴趣小组称谓一致,文学社改名“文学组”。名称改了,但创办的初衷没变;文友们创作的热情未减。十年间,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 。文学组得到扩大和发展,始终保持较强创作热情,新的作品不断涌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作,让我们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也使彼此相守的岁月温暖而绵长。愿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一起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贺渝中文学社成立十周年词三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張 万 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之一.《贺新郎》</b></p><p class="ql-block">巴蜀文风畅。忆当年,浣花桃笺,墨香悠漾。三苏才高惊八斗,千载犹传声望。看今朝,博客别样。妙笔生花书錦绣,绘骈赋,美大街小巷。诗韵里,梦飞荡。</p><p class="ql-block">十年一剑锋芒亮。倚芸窗,毫端凝翠,主旨频酿。李杜遗风犹在,心向民生敬仰。展美篇,老包小黄。逸兴遄飞歌盛世,把金樽,共祝家国旺。情未老,乐悠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之二,《水调歌头》</b></p><p class="ql-block">半岛文澜涌,十载韵悠绵。美篇神采如昔,字句耀星灿。犹念初时狂事,漫抒尘间万象,心血铸宏篇。光阴悄迁逝,积集永流传。</p><p class="ql-block">思往昔,望来日,意翩翩。群贤咸集,同庆此刻满庭妍。莫推才情老去,续写青春新程,梦想欲高骞。唯愿渝中城,前景永斑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之三,《沁园春》</b></p><p class="ql-block">渝水之湄,文苑奇葩,十载绽芳。观墨香飘溢,华编焕彩;才思涌进,佳作联璋。胸怀中华,关注民生,写就九洲锦绣章。举觞醉,赞老友新伴,吟诵悠长。</p><p class="ql-block">今朝共祝嘉祥,愿来日,立意更炜煌。念才源汩汩,灵思泉涌;名驰遐迩,传播能量。千古承转,万般风雅,永随半岛岁月昌。同祈望,似灵均佩芷,调正尘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感 恩 遇 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渝中文学》组成立十周年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赵 红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间,《渝中文学》组已成立十周年了。抚今追昔,令我心生感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重庆渝中区老干局主办的《渝中文学》组。这个小组有一个响亮的刊物一一《渝中文学》,它给喜爱文学的文友们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纸质版《渝中文学》创刊于二零一五年七月)能够进入这个老有所学的渝中文学组,让我竟有了一种“终于找到组织了”的兴奋与自豪。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渝中文学》组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特别能战斗的光荣集体。《渝中文学》的成员由渝中区退休干部中喜爱文学的老同志组成。十年来,《渝中文学》的作者们,作为新時代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始终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重要节点,坚持以“源自生活、关注现实、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为已任,将作品中的真善美深植于读者的心灵,创作出了一大批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包括诗词、散文、书法、摄影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渝中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渝中文学》的作者们,用手中的一支笔,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表达文友们爱祖国、爱家乡、爱渝中的深沉情感,表达文友们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深眷恋,用浓浓爱国之情激发读者为新時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渝中文学》组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特别温暖友爱的集体。《渝中文学》组只有十几个人,每年开会也就一两次,文友们之间的交流大都通过微信群。虽然一年中文友们难有机会面对面,但那种见字如面的美好感觉却让我难以忘怀。 特别喜欢《渝中文学》文友们笔耕不辍、你追我赶、佳作叠现的学习、创作氛围。读到精彩的美文,总有文友会将其转发到群里,让文友们一起分享、欣赏;遇到文友的某篇佳作在刊物上发表,文友们会送上衷心的祝福及一波点赞;若有文友染病住院,大家会牵挂,会难过,并通过微信群送上关心慰问,祈祷文友保重身体,早日康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文友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相互学习、锤炼文笔,写作技能都有程度不同的进步和收获,《渝中文学》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顺应读者的需求,二0二0年四月二日,《渝中文学》美篇版闪亮登场,让读者在手机上就可以便捷阅读,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写多了,文友们都有了自己写一本书的愿望。《渝中文学》组中,张万椿主任,包锦安主任,何莉,王有惠,夏孟真,李汉良,王伦等先后出书,让我大饱眼福,受益匪浅。同時也激发了我的小小“野心”:让我的文字变成铅字,实现我的文学梦,我也来写一本,怎么样?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筛选,我终于写出一本书,取名《红尘集》,留着给自己的晚年作一个文学的纪念。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恩邓家俐老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家俐老师是重庆市五十三中学副校长,是我读初中時的班主任兼语文课老师。我与邓老师相识、相知六十年,我的文学写作得到邓老师长期的无私帮助和热情鼓励,邓老师的教诲给我带来更多的启发及写作动力和精神支持,她是我人生之路的良师益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永远记得当年邓老师怀着宝宝,给我们上教学公开课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远记得一九六四年秋天开学時,邓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内容是《中华民族》。(选自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邓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一字一句大声诵读课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堂课,这几句课文,经邓老师充满激情的演讲,对于当時少年的我,足够震撼,终身难忘,受益一辈子。 邓老师也是《渝中文学》的忠实读者。我在《渝中文学》纸质版、美篇版上发表的每篇文章,邓老师都仔细看过,并多次提笔写下精彩点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零二三年,《渝中文学》美篇第225期刊登了我的新作《五月》,颇受读者好评。邓家俐老师读后,为此文写下精彩点评:“读《五月》,直觉作者的文笔功力很有长进了。细细品味,竟能荡起心灵的涟漪。无论是叙的事,还是写的人,我们都似曾相识,甚至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五月》很有亲和力。……”邓老师在鼓励我的同時,微信我,指出不足:“《五月》中有个很显眼的错别字,把‘豇豆’写成同音的‘江豆’了。”八十四岁的邓老师还如同她年轻時给我上课那样认真、严格,一丝不苟,还给我指出文中的错别字,这让我既感动又惭愧,遇见这样的恩师,我何其幸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次阅读《五月》,当我看见那个错别字,就像看见一件漂亮的新衣裳上划穿了一个小破洞,特别刺眼。因为这个错别字,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美感。但文章已发表了很久,我不知如何去改正它。某天,我与《渝中文学》美篇主编黄方成在微信上聊天提到此事,当時,这篇文章已发表了九个多月,一般读者不会再去关注,但黄主编本着要让《渝中文学》美篇应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读者的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很快将这篇文章找出来,将这个显眼的错别字给改正了。黄主编精益求精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遇见这样的主编,我何其幸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渝中文学》美篇,感谢你,我无声的朋友。每次与你对视,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都是一次愉快的交流,都是一次美的享受和精神境界的升华。这种心灵相通的愉快,千金难买,令人沉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恩所有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在文学写作路上所有给我无私帮助和鼓励的文友们,感谢老包主编、方成主编及每一个热爱文学的读者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真心期待《渝中文学》美篇越办越好,留住時代和文学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渝 中 文 学 10 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夏孟真</b></p><p class="ql-block"><b>渝中文学10 岁啦!为它庆祝!为它欢呼!为它祝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它庆祝! </p><p class="ql-block">大喜啊,十周年!</p><p class="ql-block">太多的投入和期盼,阳光照耀,</p><p class="ql-block">雨露滋润,风尘仆仆一路向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组织擕铸眷恋,</p><p class="ql-block">诞生一个小组操笔编撰。</p><p class="ql-block">银发人胸中一团烈火,</p><p class="ql-block">忘却了年龄加油苦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耀渝中人长存的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传承与发展的激励,</p><p class="ql-block">上升到正式版面的报刊,</p><p class="ql-block">继而更有专刊书籍呈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辈子生活阅历丰满,</p><p class="ql-block">退休日子顾过往诗远方恰视频过电。峥嵘岁月百倍珍惜,</p><p class="ql-block">辉煌成就赞美于新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它欢呼!</p><p class="ql-block">骄傲啊,十周年!</p><p class="ql-block">三千六百个日日夜夜磨砺锤炼,</p><p class="ql-block">迎来了几十万次的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全区1400名退休干部的代言,</p><p class="ql-block">接受全市老干部推崇赏鉴,</p><p class="ql-block">宣扬正能量压舱石紧随方向盘,</p><p class="ql-block">撒文字铺画卷乘风破浪奋力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自信牢记初心使命,</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壮心不已,</p><p class="ql-block">全国先进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同舟共济服务大局全心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墨书香春风般拂面,</p><p class="ql-block">撰稿人步步登高艺术增添,</p><p class="ql-block">转载刊选作品捷报频传,</p><p class="ql-block">渝中文学人才培养开锦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它祝福!</p><p class="ql-block">蓬勃向上啊,十周年!</p><p class="ql-block">渝中文学姿容丰盈立群芳,</p><p class="ql-block">满园秀色万象新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激情燃烧绽放绚烂光华,</p><p class="ql-block">山城美景任我行</p><p class="ql-block">人文历史描绘不尽。</p><p class="ql-block">行千里路致广大,无限艳丽在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聚集力量发挥余热,</p><p class="ql-block">看今朝渝中文学美丽丰列,</p><p class="ql-block">观前方锦绣大道通天边,</p><p class="ql-block">努力!加油!生机无限,再上新的台阶!</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3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回 想 的 美 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李棉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渝中文学社成立十周年了!中途更名为文学组。我在职工作时,曾写一篇散文《兰花草》被《法官文苑》采用。因此,退休后被文学社招揽麾下,成为一名文学社会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原来基本不具有文学细胞的我,在文学社包锦安、张万椿等文学大师和组内众多写作高手、快手们的影响下也憋出数篇文稿。回顾十年来自己的写作历程,深感自己:混迹文学社、充数会员群的荣幸。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感觉最为亲切又美好的是在写作记录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写过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当然,此处该说“特别”二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1975年12月6日,经解放军原54陆军医院政治处医务处联合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才入党的。支部大会前我的介绍人杨丽媛、彭光兰反复叮嘱我,自己只能对入党志愿书通过与否进行表态,其他话一定不可多说。其他的不说最好!原本就紧张的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诚惶诚恐的来到支部大会会场。老党员们对我的工作表现先是肯定后是批评,有些尖锐的批评还举例说明。诸如我工作方法简单、有骄傲情绪、听不进不同意见等。我怕志愿书通不过,很想作解释,又怕解释问题更加深“骄傲”的程度,只有不开腔心中不服气,实在太憋屈!所幸入党志愿书一次通过。经医院党委会批准,我就是一名正式党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党组织的教育和自己不断学习四十余年后,当年形成的“党员就该受委屈、被冤枉”的意识早已漠然淡化。党员接受群众监督和不断自我完善,渐渐成为我人生真实的自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党的初心使命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人民群众对党的希望也体现在对党员的高标准要求上。每个党员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就应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这也是党员对党应该尽的义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有古老的故事讲一个轿夫,他为别人抬花轿接新媳妇的时候,为了与结婚的气氛相匹配,自己也装扮一新。当他抬着结婚花轿上路时,总是十分小心地选择踩点通行,唯恐弄脏了自己的行头。但是有一天,还是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泥水。从此,轿夫对新鞋子就不那么珍爱了。这个故事让人深思,为了避免踩进“泥水”,党员就要警醒自己。自我警醒的意识越强,被人监督的感觉就会越浅淡,感觉自己是自由人的成分就越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入党讨论中被批评、被曲解感到憋屈,到理解批评人、自觉谨言慎行的转变,就是一个新党员的成长过程。我在写“记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演讲稿中,深切感受到“回想、总结、归纳、提炼”,对于生活的积极意义。可叹的是,当时除了偶尔写作公文外,经常是杂情事务一地鸡毛,并没有把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加以持续、发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文学社(组)十年,我写的文稿反映面较窄,且多数是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文稿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与党戮力同心的意志。自己回头翻看起来,感觉还是很亲切的。《幸福生活的渊源》,热情地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表达了人民衷心拥护、无比爱戴、真诚感谢的心情;《战友们不变的心愿》,记录了曾经帮助老挝建设的老兵们,依旧烈士暮年、志在千里,永远是祖国一个兵的壮志;《雅康高速上最美的风景》,对雅安到康定二郎山段修路、打通隧道两次的细致描写,歌颂了祖国建设者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克服困难、勇于创新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一棵恒久伫立的黄桷兰》,描写了一群小兵在部队成长、个个渴望卫国立功的稚气和豪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录,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行为啊!它让我们的过往历经岁月的冲刷依然清晰在目。如果没有十年前渝中区退委会,在老同志献余热“传递好家风、传播正能量”而成立的文学社,不仅不会有后来的文学组和现今的《渝中文学美篇》,小小的我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更是无从谈起。真想不到我这幸福的感受将安放何处?感谢文学社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学社(组),一个老同志继续为祖国播撒美的种子、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伟业摇旗呐喊的舞台。我喜悦地认识到,在这个组织里一个没有文学功底的我,逐渐也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归纳、提炼充当文学作品混迹其中真的无比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首渝中文学社(组)十年,我希望站在这个组织的圈中,恭敬抱拳面对组织内的每位老师呈上无限感恩的一句话——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零二四年四月二十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渝中文学组成立十周年感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 者: 黄 方 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渝中十载聚文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翰墨飘香岁月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底波澜书壮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篇中锦绣绘新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成雅韵千秋颂,</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意展豪情万代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砥砺前行创精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辉煌再续谱华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