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5日(星期六)下午,在上海中学念慈楼四楼举办了《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首发式。</p> <p class="ql-block">80多位校友参加了这次盛会。首发式由“老上中人校史研究沙龙”和“老上中人阅读人生沙龙”联合举办,也是阅读人生沙龙第32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老上中人校史研究沙龙召集人钱舍(1965届)在首发式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钱舍在会议间隙进行了有关上中校史知识的有奖竞答活动。</p> <p class="ql-block">陈庆鸿(1968届初中)代表老上中人校史研究沙龙向母校代表潘欣老师捐赠《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p> <p class="ql-block">1959届唐敏君校友祝愿上海中学在新世纪的中学教育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会场内外</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执行编辑合影。左起:毛大器、吕学东、陈庆鸿、黄致中、任汉鑫、钱大栋。</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出席首犮式的校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附录一:</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学校友会原秘书长潘欣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校领导及与会的老上中校友们,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首先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各位老校友返校活动,诚挚地祝贺《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正式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受邀参加了《老上中通讯精选本》的筹备与编辑工作,深受教育、感叹万千!编委们十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研讨、收集、整理好从创建龙门书院到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乃至上海市上海中学成为举世闻名的部属市重点中学的全过程,形成十分完整的历史资料,为上中校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而且充实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影像、实物藏品,实为史无前例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老上中人”是一个为母校增光添彩的积极群体,是上中校友间温柔而坚韧的纽带,把各届校友的心紧紧地连接了起来,为上中母校做了许多实事、好事!</p><p class="ql-block"> 我深深体会到上中人的勤奋、执着、认真、踏实的作风,深深领悟了上中校友三无一进“龙的光荣传统”:无私的奉献、无限的潜能、无穷的力量,为爰国荣校萌发的“龙门发靭进无疆”的精神,真的非常非常的感人憾人!</p><p class="ql-block">说句老实话,在十多年前刚受邀参加此项庞大工程之初,我个人觉得是难以完成的。但十余年来编委会、特别是吕主编及五位执行编缉年复一年、成年累月、日以继夜地拼搏奋斗,硬是把常人认为不可能的挖掘核实、考证汇编、出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全部圆满完成。今天终于成为各方都认可的经典之作!我们应感谢他们的辛劳与忘我、知难而进的不朽努力,实在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都应该争取在有限的余生,学好广大校友无限地为上中拓展辉煌基业发挥一份光与热的热情,为爱国荣校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潘欣)</p><p class="ql-block"> 2024.05.25</p> <p class="ql-block">附录二:</p> <p class="ql-block">《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首发式发言稿</p><p class="ql-block">吕学东</p><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各位校友:</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参加《精选本》首发式,共襄盛会。我代表新书编辑组发言。《精选本》顺利出版是依靠广大校友鼎力相助和积极支持的结果,也离不开《精选本》编委会成员几个月来的紧张工作和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 我介绍一下编委会中6位执行编辑。陈庆鸿,1968届初中校友,《精选本》校史部分第一篇章《从龙门书院到省二师》的执笔者,他曾经是《情系上中——庆祝上海中学150华诞纪念文集》主编。</p><p class="ql-block"> 任汉鑫、钱大栋,《精选本》第二篇章校史部分《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执笔者,二位均是1967届高中,省上中校史是这本书的重头戏,他们二位付出很多努力。他们曾经主编过多本有关上中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精选本》第三篇章,《上海市上海中学》校史执笔者毛大器,1966届高中。他为这本书新写了多篇见解独特的文章,为这本书增色不少。比如上海市上海中学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至文革之前,四个历史阶段的划分,就是他在写这段时期校史时提出来的,这个过去没人这样划分过,是我们首创。</p><p class="ql-block"> 第四篇《附录》执笔者黄致中,也是1966届高中,他是老上中人阅读人生沙龙召集人,至今已主持了31次阅读人生沙龙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 我,1967届高中。负责全书通稿、校对和联系印刷厂等事务。</p><p class="ql-block"> 《精选本》是三年前出版的《老上中人报合订本》的姊妹篇。三年前《合订本》在这个会场里举办首发式时,老上中人团队就已经酝酿要出一本续集。原因是,在《合订本》里《校友名录》不全,需要补充。同时,我们积累的有关上海中学校史资料,《合订本》仅用掉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没用出来。</p><p class="ql-block"> 去年10月,经过老上中人志愿团队讨论同意,我们建了《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微信群。11月,召开了由33位编委组成的第一次编委会议,同时还成立由10人组成的编辑发行工作小组。《精选本》的编撰正式启动。这本书出版过程中,整个编委会成员很认真地讨论、审查、校对了四次,所以这本书大家出力,是集体劳动和心血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精选本》属“民间”编“正史”,也就是由校友来编校史。撰稿的原材料是11期《老上中人报》和40期《老上中人通讯》所刊载过的文章和图片,以及10年间我们收集到的800多件“藏品”(含徐汇区档案馆和上中档案室资料)、60本校友纪念文集、88篇相关论文。这些资料累计数百万字,数千张照片。通过梳理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现在最终写成《精选本》,有13万字,480张图片,其内容主要为上中1865年至1966年文革发生之前的百年校史。</p><p class="ql-block"> 在表现方式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让校友们在阅读时,尽可能感到它是与官方校史互为补充的。受到编书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限制,我们不可能像官方写校史那样,内查外调,面面俱到。但我们的优势是,有数千篇校友以亲身经历所写的文章和提供的照片。因此,我们的视角,更多从当年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发。因为每个校友都是上海中学各个历史时期,学校生活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尝试在叙述历史事件或人物时,尽可能做到“有图有史实”,力求图文并茂。</p><p class="ql-block"> 《精选本》的看点,在于我们发现并且梳理了上中校史研究中若干疑难问题,并尝试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它们。比如:大家从《精选本》第一篇章中所看到的:龙门书院创立于1865年还是1867年,历史上一直有争议,这种争议直到2002年才有结论。又比如,对龙门书院山长(校长)鲍源深褒贬不一的评价;上音实验附中和龙门书院的关系等等。</p><p class="ql-block"> 从第二篇章《省上中》校史中可以了解到:上中路命名于何时?我们发现,可以用“与生俱来”这个成语形容它,即1934年上中在吴家巷造新校舍的时候,上中路就被命名了。中兴楼原址有没有建筑?可以说“无中生有”,这个地方一直是个湖,当初是没有建筑的,所以被炸毁一说不存在。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旗台、旗杆的前世今生,萱泽堂建造纪念碑为何被误认为龙门楼建造纪念石?省上中复校后两次遭劫真相,省上中校友会诞生及活动情况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篇章《上海中学》校史中,我们对“十大名师”作了考证;介绍了《学习报》的诞生和发展;分析了上中“劳动课”为何比一般中学“走得更远”?以及究竟有多少班级创建“英雄班”?上中历史上三次文艺创作演出高潮等等。这类问题,有些是官方校史书没有提到过,或写过但语焉不详。我们对这些校史上的疑难问题,有争论的问题,作出了我们分析和论证。解读是否正确,结论是不是可靠,有待校友们的评判,希望大家对《精选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1967届 吕学东</p><p class="ql-block"> 2024.05.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录三:</p> <p class="ql-block">詹美华代表赞助者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上中母校老师: </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校友们:大家下午好!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代表所有提供赞助的校友发言。我认为这次 “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的赞助活动有以下三亇特点: </p><p class="ql-block"> 一、筹款时间短。</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筹集资金的时间为两亇月。编委会在今年1月中旬发布筹款公告后,仅仅只用了10多天就收到了90笔赞助款110024元,这些资金已能满足本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需要。因此编委会又发出第二次公告,决定赞助活动提前至1月31日截止。 </p><p class="ql-block"> 二、赞助者届数跨度大。</p><p class="ql-block"> 这次赞助者中毕业最早的是48届的吴玖仪大姐,最小的是94届金亮、张雯伉俪,届数相差竟达46届之多。</p><p class="ql-block"> 三、海内外校友赞助踊跃。</p><p class="ql-block"> 在国内,“精选本”的编委们带头捐款,如48届94岁高龄的吴玖仪大姐慷慨赞助了1万元。 她自上中建校150周年以来,已三次赞助“老上中人”出书,每次都是1万元,她是“老上中人”的坚强后盾。其次是68届葛德胜赞助了5千元。61届徐祥联赞助了3千元。67届吕学东主编赞助2千元,67届肖梅编委赞助2千元。 在他们的带领下, 其他十多位编委每人都赞助了1000元。</p><p class="ql-block"> 编委们在精力、物力和财力上都对《精选本》作出了很大贡献。还起到了良好的开端。 许多热心校友得悉后都相继积极赞助:如59届毛鸿羽和67届王惠丰各赞助了3千元。60届马国泉、61届樊正福各赞助了2千元 。</p><p class="ql-block"> 这次赞助还出现了许多动人事迹:</p><p class="ql-block"> 如67届孙雪兴身患重病,平时医疗费化了很多钱,他还关心《精选本》的出版和修改,他让妻子从网上赞助了1000元。</p><p class="ql-block"> 61届马淯太太郭萍萍,她并非上中校友,但每次61届的年级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我们称她为“上中媳妇”,这次她又参与了赞助1000元。 </p><p class="ql-block"> 67届李晓明起先从网上赞助了12260元,编委会收到款后考虑到他家中有两位近百岁的老人需要照顾,经和他商量后改收为1226元,这样总算把余款退给了他。</p><p class="ql-block"> 在国外,校友们也热心赞助。如61届的赵健,61届陈洁和吴启帆夫妇,63届袁哲豫,66届郭景德,68届顾晓东等得悉要出版《精选本》后,都迅速加入了赞助行列。 还有61届金时俊除自己赞助外,还为居住在加拿大的94届儿子金亮和儿媳张雯出资赞助。</p><p class="ql-block"> 一位居住在旧金山的68届初中校友赞助了2024元,还坚决表示不留姓名。</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好心校友落款为“葛德胜转来未署名校友赞助1000元”。他也坚决不留姓名</p><p class="ql-block"> 这次61届的赞助人数较多。共有22筆,有30人次(内有5对夫妇)。 这与61届徐祥联校友发动工作做得好有直接关系外, 还与61届从2006年至2019年,连续开展13年的年级活动有关。因为每次有100多人参加,始终保持平安顺利开展的13年集体活动过程中,大家相互照顾,相处亲如兄弟姐妹。大家深深感受到“老上中人”的温暖和亲切! </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看到也收到了非常了不起的报刊,那就是从2014年开创10年多来出版了43期的“老上中人”报。 今年又出版了《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还在上中母校隆重举办了首发式。 </p><p class="ql-block"> 大家更为感动又感激的是“老上中人”编委们十多年的辛勤付出,以及忘我工作的精神。所以一提出书需要赞助资金之事,马上“一呼百应” ,具有广泛的校友基础,短短十几天就筹集到了90筆赞助款。尽管各位校友的赞助款有多有少,编委会对每一位赞助者都深表敬意,并在书后刊出了“鸣谢”名单,以示感谢。 这次《精选本》的出版和赞助活动,再次展现出“老上中人”的热心、关心、开心、尽心、献爱心的大无畏精神! </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要谢谢母校上中领导对我们“老上中人”的关心和支持!开心使人健康!让我们开心健康度过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最后恭祝大家天天开心!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詹美华(1961届) </p><p class="ql-block"> 2024.05.25</p> <p class="ql-block">附录四:</p> <p class="ql-block">葛德胜:《精选本》发行工作汇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刘茂祥书记、顾一成老师,各位校友、学长、同学: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向各位汇报《老上中人通讯精选本》的发行工作。一个月前的4月23号至25号,本书的编辑发行小组集体校稿时,在钱舍学长和吕学东主编主持下,研究制定了发行工作计划。自此,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实际操作。</p><p class="ql-block"> 1、首先确定编辑小组成员所负责联系的赞助人员名单,不留死角,通知到90名赞助人员,主要内容是首发式的时间、地点及流程。同时统计与会人员名单,准备赠书数目以及首发式当天会议后自提书的数目。</p><p class="ql-block"> 2、昨天,5月24日,印刷厂将《精选本》1500册,按计划分别送到了三个地点。在此,我们应该感谢母校的顾一成老师,周家嘴路发行点的徐祥联学长和心明会堂发行点的王惠丰校友。</p><p class="ql-block"> 3、今天的首发式后,我们将于2024年5月27日至29日3天(周一到周三),每天上午九点半至下午三点半,分别在中兴路625号和周家嘴路1220弄2号24楼二处现场发行,同时办理快递邮寄及收费等工作。</p><p class="ql-block"> 4、保证《精选本》发行名单不错不漏和首发式会议顺利召开,是这次组织发行工作的两大难点。在徐祥联(1961届)、钱舍(1965届)、葛德胜(1968届)、陈志林(1969届)等发行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建立了“《精选本》编辑发行”和“525首发式”两个微信群,从4月底开始,就列表造册,发布首发式会议出席者、赠书者、领书者、购书者和需快递邮寄者等多个文档表格,详细复核姓名、电话、地址等统计资料,公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信息,在微信群中滚动发布,做到每日更新,不厌其烦,有变动即更正,确保不错不漏,一个信息都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5、发行工作得到母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校友的热情帮助。</p><p class="ql-block"> 母校领导和老师出席首发式,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提供了会场、停车等周到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们十分感谢。</p><p class="ql-block"> 钱重耀学长联系了几十名九十岁左右老校友的快递邮寄信息,并不厌其烦,一个一个打电话核对。</p><p class="ql-block"> 黄致中等校友广泛宣传、大力推介我们的《精选本》,就发行工作积极地提出建议,不断提出补充、修改、微调、完善的意见,拾遗补缺,成效显著。</p><p class="ql-block"> 对繁杂的发行统计工作,不计其数的校友热情的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特别是63届吴国强学长和67届任汉鑫校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性建议。吴国强学长提出各自在表格中自填,往往会引起重复、交叉,不如设计为他人只能看不能更改的表格。任汉鑫校友更是把所有的信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备份,提高了信息资料的安全性。</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要表扬一下陈志林等69届的校友,他们是在座校友中最小的学弟学妹。他们今天穿上了志愿者背心,参加发行的后勤工作。希望今后在老上中人校友的各项活动中,看到他们的身影。通过他们的努力,获得校友们更多的赞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届葛德胜 </p><p class="ql-block"> 2024-5-25</p> <p class="ql-block">文字:吕学东 </p><p class="ql-block">摄影:陈宗康 毛大器 宋建雄 黄致中</p><p class="ql-block"> (2024.0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