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是贵州旅游四大古镇之一,是黔东南州凯里市锦屏县所辖的一个国家4A级旅游古镇。</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7年),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首领吴勉,领导侗、苗农民揭竿起义,应者云集,声势浩大,众达20余万,连续攻克黎平、锦屏和湖南通带一带,震惊朝廷。刚建立王朝不久的明太祖朱元璋,急派第六子楚王朱祯和得力干将汤和,率30万大军征剿,战事历经七、八年之久,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方才平定。但由于黔东南偏于西南一隅,山高路远,鞭长莫及,朱元璋遂留兵弹压,实行“军屯”卫所制。在苗山侗寨的崇山峻岭之间,隆里盆坝平阔,水田众多,山环水绕,地处苗侗腹地扼口,便于居住屯军,始置龙里守御千户所,首派吴得为千户、井孚为镇抚,进而拉开了龙里古城跌宕起伏600余年的历史帷幕。所谓的“卫所制”,是明朝的地方军事组织,人数超过五、六千的为一卫,人数过一千的为一千户所(正五品),官阶属于厅官。隆里古镇虽然面积不大,但地处偏远且军事战略意义特殊,所以吴得首任千户,军政“一把手”,当属正五品。而井孚任镇抚,类似于武装部长或警备司令的角色,官衔自然比吴得低了一格,显示朝廷对隆里军城的青眼有加和格外重视。</p> <p class="ql-block">平定吴勉起义后,最初留下的士兵,至少应在一千人以上,才能称为“千户”。明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庞大的军事体糸,将全国一部分人列入军籍称为军户,军户被分配在各卫所管辖,不受当地普通官吏管理,但必须承担兵役。同时,军户必须听令随军屯垦戍边,全家固守在屯戍之地,不得随意迁徙,子承父业,世代为兵。明代中叶之后,军户制才被募兵制替代。</p><p class="ql-block"> 龙里古城(后改为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近似于正方形,绕城墙周长为 1515 米,占地面积4万8千余平方米。设东南西北4道城门,东门称“青阳门”(意为向东开的门),城门横匾“东屏巩固”;南门称“正阳门”,城门横匾“南厢重镇”;西门称“迎恩门”,城门横匾“西溪金池”;北门称“安定门”,城门横匾“北方锁钥”。虽然建有东南西北4座城门,但因其为军事城堡,进入城门并不是规正的东南西北4条大街,所有的街巷路口均不成“十”字型,而均为“丁”字型,彰显防御体系设计精密,街巷曲折,宛如迷宫,盘根错节,有利巷战。其中北城门平日关闭,北大街有意不与东西主街相通,住户各家均设有后门,户户连通。一旦发生战事,便于通风报信,转移或撤离,古城四周还筑有城墙和护城河,可惜岁月荏苒,历史湮没,现在只能看到局部了。东门外广场的浮雕和城隍庙里的挂图,即映射了当年金戈铁马激烈厮杀战争场面,向今天的人们昭示着隆里兵邨的本来面目。</p> <p class="ql-block">东门城楼是清光绪3年(1877年)重修,为三屈四檐悬山揽尖顶式建筑,翼角高翘,四角悬挂风信铃,是古城的标志,游客进城必过的第一道城门。进入东门即是东门大街,两排徽派建筑屋舍映入眼帘,所有的街巷均用鹅卵石竖铺而成,历经数百年踩踏,犹如一道道精美的花案,晴不染灰,雨不挂泥,行走于上,顿生追古怀远的沧桑之感。</p><p class="ql-block"> 古城东西长222米,东门大街总长不过110米,南面为住所商铺,北面有一段为住户商铺外,龙标书院、城隍庙、千户所(衙门)、观音堂等一字摆开,衙门斜对面有一古戏台广场,因而,东门大街无疑是当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文化的中心。观音堂是古城的中心,是东西中轴大街与南门街“丁”字路的交叉点。北门大街有意不与中轴街直通,须从狭窄隐藏的胡家巷子和长寿街,才能通往西门大街。东西中轴街和南门大街,又分出六条巷道,号称“三街六巷”。三街六巷居住王、江、陈、杨、胡等大姓人家,其它区域又分布九个姓氏的院落,分别为姚、艾、苏、金、银、钱、铁、陆、鲍等九家院子,总称为“三街六巷九院子”,还沿着城垣设有内环路通绕全城,以便军事机动。</p><p class="ql-block"> 综观“三街六巷九院子”的所有建筑,东门大街的千户所衙门,是全城的首脑机关,牌楼气势宏大,庄严威武。上方竖额写有“边邑重镇”四字,中央横额隶书“隆重守御千户所”七个烫金大字,门柱两边有主、副楹联,昭示着隆里古城的沧桑历史和军事意义。其主楹联:“调北征南洪武剑锋所指征程九千立屏卫,屯田戍境明清蔚启人文科甲六百成今闻”;副楹联:“移民守边亦兵亦农构军事邨落,开域拓土且礼且武筑九陲堡城”。当然,千户所衙门最初不是这般模样。听说解放后曾一度被拆除,建有一座现代风格的院落,作为隆里镇政府所用,现在旧址改建重修,才有了今人对追溯概括古城历史和意义的主、副楹联,为古城文旅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的屋舍,均为徽系建筑,以坡屋顶,黑灰主调,白墙灰瓦,院墙高固,屋基青石。院落基本为三间、四合、一天井,宅基均高于街道,门前为青石台阶,两侧有护座石雕,门上有匾额,门楣有楹联,以显示主人的族望和身份。由于当年南进征战时,山高沟深,森林茂密,无路可循,全凭明军士兵挥斧开路,发现了通直高耸、坚韧结实的杉木,是中原罕有的盖房好材料,随即伐杉建房,不用一钉一铁,全凭榫卯连接,结构紧密,木雕精细,以象鼻榫头(寄寓封侯拜相)最为普遍,名式家俱典雅优美, 颇俱归璞返真之风。朱元璋得奏,龙颜大悦,敕令大力伐运,尽供皇家所用,杉木隆为“皇木”。由此,苗侗水运“皇木”的“木商文化”,成为如今黔东南州文旅宣传的一个亮点。当然,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漫步倘佯在隆里的大街小巷,这里的一砖一石,一门一户,无不浸透着中原汉族文化的浓厚色彩,仿佛处身于苗岭侗山间的“世外桃源”。据史料记载,从1385年开基筑城以来,在明清两代先后遭受了七次战火,最著名的有三次。一次是建城12年即洪武三十年(1397年),锦屏上婆洞(今启蒙)的苗族首领林宽,率领苗民起义,反抗朝廷暴政,攻陷了龙里守御千户所,杀死了首任千户所的吴得井孚两个首领,城破人亡,所城荒废。朱元璋下诏书谕廷臣,赠吴得为指挥佥事,井孚为正千户,令其孒袭职,优恤全家。二十年之后即永乐2年(1404年)复置建城,从其它卫所重新调拨360名士兵及家眷,驻守此城。所谓的“三街六巷九院子”诸等十余个姓氏如此而来,现在的隆里人即这批“军户”的后代。第二次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李自成余部郝永忠过境破城;第三次是清咸丰年间,张秀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亦曾攻破此城。经历了多次刀光剑影兵火销蚀,隆里古城涅槃重生,在保留开城初的基本轮廓的基础上,陆续完善了建筑功能,形成了今天的古城全貌。比如东门大街上的龙标书院初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为纪念曾谪任龙标县尉的王昌龄所建;西邻的城隍庙建于明嘉靖年间,奉以身殉城的吴得和井孚为古城的隍佑神而建;隔过千户所衙门,又有观音堂,是明万历九年(1581年)所建。</p><p class="ql-block"> 千户所衙门旁边的这3处建筑,均比开城之初的明洪武十八年(1358年),晚了许多年。但这三个建筑,却集中代表了中原文化和信仰。龙标书院代表着中原传统文化的庚续流传,城隍庙寄托着朝廷和守军的美好愿望,而观音堂则是这座军城祈福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圣殿。因而,游览于隆里军城,每一个建筑都传递着中原文化的信息,让人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因卫所军事制而立,自开城以来,以军户为先导,商人和移民也跟踵而来,中原文化随之形成主流文化。隆里古城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到5万平方米的方形小城里,集中展现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宗祠文化、门第文化和状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宗祠文化。隆里军户全部分别来自中原多地,离开故土,翻山越岭,亦兵亦农,屯垦戍边,回归无期。为了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3个人生的基本问题,惟建宗祠,方可解忧。祠堂是古村落最重要宗族建筑,是祭祀祖先、悬挂族法家规、议事决策、维系家族统治的重要场所。祠堂的规模大小,与家族的兴旺与否息息相关,可以说一座宗祠,就是一部家族史。而地域狭小的隆里古城,却建了6个宗祠,分别是魏王宗祠、龙王宗祠、所王宗祠、西王宗祠、江氏宗祠和陈氏宗祠。王姓是隆里的第一大姓,分别来自不同省份。从江西迁来居住在东门的称“东王”,福建籍居住在西门的称“西王”,从山西迁来居住在观音堂的称“魏王”(山西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在地),来自安徽的王姓,因其祖先最早入驻隆里千户所,并主导了古城徽派建筑的一统风格,所以自称“所王”。这4支王姓,虽然同姓,但不同宗,且各建有家祠,所以各支王姓互可通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隆里千户所的婚娶局限古城之内,遂有“关起城门都是亲”之说。只是解放以后,归功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大团结,才有了隆里古城汉民与周边少数民族通婚结亲的新风尚。</p><p class="ql-block"> 除了王姓宗祠,包括江氏宗祠和陈氏宗祠在内,能在临街盖起三间四合几进几出的宗祠,无疑都是隆里古城有人脉有地位有实力的望族。各家宗祠均有牌楼横匾,门柱间有多幅楹联,书就本家族的迁徙历史、祖宗功德和对子孙后代的训示。如所王宗祠前有4幅楹联,其中一幅写道:“两晋树家风,炳炳火良,自昔衣冠辉凤阙;三槐绵统系,振振蛰蛰,于今声望著龙标”,即说“所王”的先祖在山西。而其中又有一幅写道:“江左发祥曾逾千载,回思我先代,人才崛起,门第增辉,只凭孝悌两端,孕育公卿种子;黔南聚族已立三朝,深望尔后生,堂构相承,箕裘克绍,贯彻家邦一理,讲求治化根苗”,上联追溯祖宗的功德及发祥的缘由,下联要求后代,继承祖宗遗业,恪守族法家规,讲求培育后代。</p><p class="ql-block"> 江氏宗祠的主楹联写道:“祖籍肇江南,溯前代芳声,子尽孝,臣尽忠,兰陵世序传香远;孙支繁黎北,武封候,文封相,济水根原启运长”,副楹联则写道:“潮造祖代义从征,蛮服论功,命除隆里膺千户;迨通公帅师入险,洞平晋秋,诰授将军焕五溪”。</p><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的主楹联为:“祖籍绍闽侯,地灵人杰,李唐时车辚辚开招漳州,忠肝义胆;圣旨传京燕,雷厉风行,朱明季旗飘飘遗创楚域,铁骨丹心”,副楹联为:“祖宗正气扬四海,高瞻远瞩,顶接异户半百氏,天下数一;先人美德播九州,内合外连,同聚共饮十九世,举世无双”。陈氏宗祠的主楹联,描绘的是先祖的赫赫战功,副楹联则说的是其祖德美好,族人兴旺,宗族合睦,外连别姓过半百,十九代人聚族而居,同餐共饮,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 隆里古城陈氏宗祠的楹联,内含“天下数一”和“举世无双”这两个词,傲视群雄,充满霸气,但绝不是自夸海口。陈姓出自舜帝后裔陈胡公。舜帝之后有两姓,一曰姚二曰妫,居姚墟为姚,居妫水为妫。周武王灭纣建周之后,寻找到舜帝的33代孙妫满,既封侯又纳婿,并封于现河南省淮阳称为陈国,谥号胡公,又称胡公满。陈胡公的后裔子孙有依国号为姓的即姓陈,有依始祖谥号的即姓胡,因而有了“陈胡一家”之说。在当代中华姓氏排序前十的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陈姓排名第五,仅陈姓人数在全球超过9000万,而由陈姓衍生的姓氏有60个或75个之说。在隆里古城的“军户”中,由于姓氏排名第一的王氏,分有“所王”、“东王”、“西王”第4个分支宗祠,且无李、张、刘等姓,所以隆里古城的陈氏宗祠楹联,当仁不让地写上了“天下数一”“举世无双”的八个大字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在各氏宗祠气势如虹的牌楼前,细品这些楹联,或许能追溯到本姓的历史渊源,当有一番厚重的沧桑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门第文化。隆里城内,宗祠之外,家家户户的门第上方都有匾额,体现了隆里人的门第观念和价值观念,用不同的文字,深深地烙下了家庭背景的印记。各家各户的门第,多用姓氏代称,有的打郡望(姓氏发祥地),有的打名望(本姓名人的代称)有的打家风或门风(本姓的优秀传统)。凡此种种,都是一个目的,彰显门第,光耀门庭,训导子孙后代,纯粹继承了中原文化的规制。全城家家户户都有门第,这在当下的中国大陆实属罕有。</p><p class="ql-block"> 由于门第多用代称,外地游客雾里看花,多有好奇,自然会寻根问底。比如王姓是隆里古城的大姓,但王姓各家不会在门楣匾额上,直白地刻上“王府”或“王家”二字,而统一为“三槐第”。王姓为何自称“三槐第”呢?《周礼.秋官.朝士》中曾曰“面三槐,三公位焉”,意为王宫的外朝,一般均植有三棵槐树,为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听诏或奏呈的候立的代称。太原王姓的始祖叫王言,其北宋年代居住在汴京的玄孙王祜,显赫于后周后汉时期,历经太祖太宗两个朝代,曾任兵部侍郎,但终因正直不阿,为当朝不容,未能高升。卸职之后,仍志存高远,盼望发家,在自家庭院也栽了三棵槐树,自信满满地认定只要悉心培养,子孙后代必有官至“三公”的人出人头地,告慰祖庭。果不其然,若干年后,其孙子王旦终于作了北宋宰相,实现了王祜的“三公”夙愿,并干了18年,给王氏家族带来荣华富贵兴旺发达。后来王旦的孙子王巩在汴京开封修建了“三槐堂”,并请大文豪苏东坡撰写了《三槐堂铭》,而名噪天下。于是,王的后世即以“三槐”作为王姓的代称。游人一步入古城东门大街,便可看到好几家“三槐第”的门匾。</p><p class="ql-block"> 江姓的代称为”济阳第”,江姓发祥于山东济阳府。隆里开城12年之后,林宽起义,攻陷隆里首任千户吴德和镇抚井孚殉难。20年后,隆里的江姓先祖江造和江通2人,随军征讨,收复失地,镇守隆里。后因军功卓著,被晋为“千户”职,敕封武略将军,为江氏一族世袭。</p><p class="ql-block"> “ 苏湖第”是胡姓的代称,胡氏发祥于江苏太湖。明洪武年间,其先祖胡海以“武庠生”(武秀才)身份,从安徽出征入黔,镇守隆里,后晋“镇抚”,胡氏世袭。</p><p class="ql-block"> 杨姓的代称是“关西第”,杨姓发祥于陕西华阴,华阴处涵谷关以西。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为东汉名相,博览群书,一身正气,被誉为“关西孔子”,杨姓门楣固取名“关西第”。随军来隆里的杨氏先祖叫杨钟秀,镇守隆里,因功而晋,后被授“千户”职,杨姓世袭。</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门第均为“打郡望”取名,一些没有显赫等级的家族,其门第多为“打名望”。如“五柳堂”是陶姓住宅,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其屋边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随军来隆里陶氏“军户”,即借陶渊明的熠熠辉光,以“五柳堂”之名为门第添彩。“科甲第”因族人曾中进士,遂取名“科甲第”,寓意后代能继承祖业,金榜题名。而“耕读第”,则取“耕可致富,读可荣身”。隆里作为军城,其“军户”亦农亦兵,扛起锄头去耕田,放下锄头挥戟矛。但“军户”们更珍惜和平,热爱和平,渴望在远离故土的苗山侗岭间,有一块能静心耕读的美好空间。用耕作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用读书蕴养自己精神世界,享受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与安宁,贴切地反映了汉族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p><p class="ql-block">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门楣楹联之外,各家门第的门楣两边,还开有两个窗牖,窗牖上边亦有横匾,两边亦有对联,均为倡导读书句,书香味浓郁,充分显示了隆里人格外看重文化对屋舍的熏陶和濡染,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是状元文化。如果说宗祠文化和门第文化,仅仅荣耀各姓氏自家的宗祠和门楣,状元文化则是全城“军户”共同追求的文化主流。虽然“军户”自有军籍和俸禄,但晋阶升官凭的是蛮力战功,未免带有血腥味。期望家族子走上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自然崇奉“学而优则仕”的信条,惟有教育子孙后代多读书、读好书、考好试,科甲三连,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隆里古城状元文化的历史渊源,须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号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王昌龄。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王昌龄时任江宁丞,即当今的南京市江宁县县令,因一首长诗《梨花赋》内寓讥讽,得罪了权贵,从繁华富庶的江南之地,被谪贬到西南偏辟的龙标任县尉。所谓的龙标县址即是现在隆里所在地。其好友“诗仙”李白得知后,旋即写下了《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个“愁”字,道尽了李白无可奈何的同情之心,以及两个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成就了中国诗坛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王昌龄在龙标任县尉(相当于县安局局长)期间,作为中唐皮颇负盛名的文人骚客,亦并没有因此消沉,依旧把盏吟唱,自取其乐。如《龙标野宴》云:“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抒发了王昌龄当时积极乐观的心态。《送柴侍御》曰:“流水通波连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说的是挚友相别,未必离伤,共享明月,同担风雨,友情常在,山高水长。这两首七绝,均有青山明月辉映其中,不经意间成了龙标山水驰名中原的名片。给苗岭侗山留下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因其为中唐“七杰”诗人之一,中博学鸿,词科第一,隆里人尊称他为“状元”,相继从城里又延续到城外,修建了龙标书院、状元桥、状元祠、状元亭、状元墓(衣冠塚),以示纪念,形成了隆里古城“一院四状元”的状元文化载体。</p><p class="ql-block"> 龙标书院是状元文化的居首平台,为清康熙年间的张应诏倡议所建。张应诏知识渊博,儒雅随和,为官清廉,平步青云,连晋十一任,由基层一步一步走进宫廷,官至鸿胪寺少卿,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和皇家祭祀,为隆里人引以为傲的朝廷命官。张应诏入仕多在中原辗转为官,汲取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精华和内涵,深知文化对培育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告老还乡后,张应诏即带头倡议。捐银捐物,始修龙标书院,并首任书院“山长”,传学讲学,授课解惑,开了“状元文化”的先河,被当地人崇敬和颂扬。其所居街巷,被尊为“张所街”,也叫官街,又叫永禄街。成了隆里人心中入仕为官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龙标书院始建于清雍正3年(公元1725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龙标书院的门楼牌坊十分壮观,匾额竖联,文采斐然,气冲斗牛,蕴涵丰厚,交相辉映,回味无穷。两边横额道:“龙跃鲲翔,沧溟浪跋;标新立异,文采风流。”主楹联上联为:“圣道已浸衰,愿先进群英,发乃聩,振乃聋,挽局救时,共砥中流参造化”,下联为:“宫门非易入,朝后来诸子,殚其精,竭其力,锄经犁史,同超上乘促文明”。内楹联为:“龙跃柳池,风和云会九霄路;标夺杏苑,花放水流二月天”。外楹联的上联为:“为贵山之时雨春风,移来下里新建伯鸿胪卯,道学堪师,期大家回去登彼岸”,意为:分享贵山书院(贵州最有名的书院,贵州大学前身)的时雨春风,回到家乡重建龙标书院,张应诒的道德学问堪为人师,希望大家回去刻苦用功,共同攀登美好的理想境界。外楹联的下联为:“迎黎阳之南泉白塔,请到上方沧浪更龙标尉,文明可慕,愿多士努力步前程”,意为:迎接黎阳书院(黎平府最有名的书院)的南泉(山)、白塔(的灵气),追溯前代王昌龄谪贬龙标,其伟大精神令人敬重,希望各学子奋发努力,步入未来的锦绣前程。</p><p class="ql-block"> 龙标书院前的花街路面呈三级台阶,寓意学子们都能学有所成,金榜题名,连中三元,即旧科考的乡试、会试、殿试,其第一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龙标书院有四进建筑,分别有泮池、祭祀大厅、学堂和藏书楼。历史上曾有3人考中进士。16人考中举人,贡生60余人,入仕为官知县以上15人,龙标书院因而有“科甲蝉联、缙绅鱼贯、恩优岁拔,叠出其间”之美誉。解放以后,曾为隆里小学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隆里古城景区,分为城内和城外两大部分。城外即以古城墙到真武山之间的景观。真武山上有真武寺道观,可以鸟瞰隆里盆坝的全部景观。而龙标书院是“状元文化”“一院四状元”在城内的一个院落,城西门外又有以4个“状元”命名的亭、桥、墓、祠,形成了了一条完整的的“状元文化”脉系。西城门外的龙溪河又称平江,逶迤而过,两岸稻田阡陌,草堂荷池,风光旖旎。西门又称“迎恩门”,寓“迎旨叩谢皇恩”之意。明清时期,过境驿道从城西沿龙溪河而过,每逢朝廷下诏降恩,官员必到西门迎候接旨叩谢皇恩,故称“皇恩门”。出西门200余米,便会来到用石条铺就的平水石桥,石板贴水而铺,修建于明代天顺元年(1465年)年,是古城最古老的石板桥。桥头一侧建有“怀伯亭”,又叫状元亭。因王昌龄字称“少伯”,过了龙溪河,才有状元祠、桥、墓。平水桥又称作“红军桥”,因当年红军长征时,于1934年9月和12月,两次跨过平水桥,驻跸隆里,所以当地人又把此桥称为“红军桥”。</p><p class="ql-block"> 沿着纵横交错的水田,走到景区水车画廊,必走状元桥。状元桥始建于明崇祯2年(1629年),后又经乾隆年间、道光年间两次维修,用青石板铺成桥面,长34米,高10米,宽3.5米,东头立有“状元桥碑记”。过了状元桥,就来到了状元墓和壮元祠。状元墓为王昌龄的衣冠塚。状元祠最早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史载建筑壮丽,规模宏大,是古时祭祀当地先贤、忠孝节义的场所,曾是隆里文明的象征,但已毁于民国时期,现在又按原貌恢复了状元祠,亦为徽派教筑。但因三年疫情影响,游客来此稀少,大门紧闭,无法入内。祠堂外两边各立一道勒石,一个勒石镌刻“风骨可鉴”4个大字,另一个勒石镌刻“诗纪盛唐”4个大字。状元祠的主楹联,上联为:“萃一方之硕彦英才雅雅鱼魚俾大小咸归造就”,下联为:“收四野之青山绿水形形色色看高低尽入文音”,意为王昌龄来此蛮荒之地,用自己的文化和智慧,传文授道,修学育人,传播了中原文明。门庭两侧还有一幅副楹联,写道:“诗纪盛唐谪贬隆里悠悠远客光僻地;名垂边塞寄身翰香缕缕吟魂耀苍穹”,这副楹联概括了王昌龄作为“诗家天子”荣辱相交跌宕起伏的坎坷人生。王昌龄生于698年,卒于757年,少小贫寒,青年从军,34岁才参加博学鸿词科考(相当于考公务员),考中3年后才升迁江宁县令,在仕途中两遇谪贬,任龙标县尉8年后告老还乡途中,正值“安史之乱”,翌年路过安徽亳州,竟无端地被当地官员活活打死,实在是平生蜚声文坛、辞世窝囊奇冤,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在他仕途最后任职8年的隆里人心中,他始终是中原文化薪火的传播圣人,是隆里人永远敬崇和铭记的“状元”,于是就有了隆里城“状元文化”体系的完整构建。</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汉文化”特色,还包括舞龙表演、花脸龙、唱汉剧等等。然而,受地域经济影响,同其他苗乡侗寨一样,绝大部分年轻都外出打工,人去房空,人口锐减,留守的多为50岁以上的老弱妇孺,民俗民节时并无多少年轻人参与其中。除了宗祠文化、门第文化、状元文化能依赖徽派建筑继续得以保持流传外,其它的文化特色,抑或在不久的将来,因后继无人,而逐渐湮失于岁月的长河里。但是,尽管如此,在一个面积不是5万平方米的隆里古城,都系统集中展示中原文化特有的宗祠、门第和“状元”文化,稀缺少有,弥足珍贵,当之无愧地成为西南古城的耀眼明珠,值得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亲身体验隆里古城汉文化的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试应赘述几句,解开筑城之初的“龙里”为何变成了如今的“隆里”之谜。前面曾说过隆里古城的大街小巷,全都用鹅卵石竖立铺路,其它街巷均按一规律铺就遂成“花街”,惟有南门大街整条街道,铺成了一个巨大的蜈蚣图案,有头有尾,有眼晴,有触须,仔细端详,别有谐趣,追根溯源,这里有一段历史缘由。明末清初,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所掠,“将军一怒为红颜”,打开关门迎清兵,让清军顺利攻占了北京城,由此被清朝封为平西王,座镇昆明,经略西南,滇黔桂一带均为吴三桂的封地。以前清朝沿用了明代的军户卫所制,到了清顺治15年(1658年),清廷做了重大的军事改革,宣布废除卫所制。做为西南的“土皇帝”吴三桂,巴不得借此充实自己的实力,便派员到龙里收回大印,裁除龙里守御千户所,变“军户”为“民户”,又取“隆盛更新”之意,变龙里为“隆里”,让龙里人失去了朝廷俸禄,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社会地位和高贵身份,变成与周围苗岭侗寨无出有二的普通平民。常言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龙里人由此对吴三桂一直持有反抗、仇视的敌对心理。后来在整修南门大街时,隆里人有把路面铺成了蜈蚣状。蜈蚣毒虫,人皆恨之;“蜈”“吴”同以“蜈”寓“吴”,脚踩“三桂”,以泄愤恨。所以,南门大街又叫蜈蚣街,代代相传至今了。</p> <p class="ql-block">一座亦兵亦农的军城,一段“诗家天子”仕途8年的历史佳话,一颗璀璨夺目的文化明珠,一个隆里“军户”刻骨铭心的记忆永恒,一个值得游览寻古追远思贤的胜地!隆里古城六百年,中原文化广流传。“诗家天子”如有知,尽可含笑饮九泉!有兴趣的朋友,来到隆里古城游玩,在领略“文化明珠”之光的同时,不妨到南门大街多踩踩“蜈蚣”,要知道吴三桂是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案的大汉奸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