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风

云态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巴厘岛的山崖上眺望,烈日下深蓝色的海面反射着迷朦的光茫。</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印度洋。</p><p class="ql-block">印度洋,7491平方公里水域,海浪拍打着阿拉伯、东非、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级洲的海岸。印度洋、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印地安…… IND,似乎是西方殖民者望眼东方的轴心,这不仅仅是因为地缘,还因了文化。</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i>在日惹</i></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驻当地使领馆的朋友向我建议: 你应该去日惹,看看婆罗浮屠和普兰巴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惹,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南部。这里距恒河瓦拉纳西直线距离4680公里,距西安直线距离4750公里。这里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建造年代几乎相同(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婆罗浮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佛教建筑遗迹。建于小山之上,以佛教"地界"、"天界" 思想演绎的巨型建筑,共十层,用了大约200万块打磨好的火山岩石。从基座若干层"地界"的浮雕内容看,在我们嘴里的爪哇国,公元初的造船和航海能力已经非常发达(园区内另有航海博物馆);此外,当时的当地人城市化程度也已相当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婆罗浮屠第十层,唯一打开的一个钟型石罩下,露出一尊佛像,遥望着薄雾冥冥的天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客以本地人居多,其中又以穆斯林为主。裹着头巾的女孩子们围着佛像吱吱喳喳欢声笑语,山脚下透过袅袅炊烟传来高吭嘹亮的宣礼声。在和平时期,这是多信仰共存的象征,在非常时期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巴南,印度教古遗迹群。在印尼群岛上更迭的古王朝中,宗教盛行,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印度教,直至十六世纪被伊斯兰教所替代。</p><p class="ql-block">普兰巴南的全景。前景中散落的遗迹石块,大体可知那远处建筑的宏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仍然是熙熙攘攘的当地穆斯林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图中有几个文明同时亮相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巴南的解说词中提到一句,当时有一位吴哥国的王子在这里做"质子",后来归国,成为吴哥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听到这里,我将眼前的建筑格式、雕刻技艺与另一个熟悉的名字挂上了钩一一吴哥窟。当即决定,去柬埔寨。</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在吴哥</i></b></h1> <h3>柬埔寨,暹粒,吴哥,初游。虽然已看过许多文字和图片,到现场还是被彻底震撼,400平方公里范围,几千座神庙,雕刻精美不在希腊罗马之下。匆匆三天(买七天票只能用三天,此教训不细说)怎能尽兴?应该象周达观那样,在这儿考察一整年;或者如蒋勋那样,反复去十次。<br></h3> <h3><br></h3><h3>小吴哥的日出,吴哥古迹群的标志。</h3><h3>"吴哥"词源于梵语"都城"。其中小吴哥本名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整个吴哥,即为印度教古遗迹群,直到吴哥王朝后期转向佛教(仍然是印度教色彩浓厚的佛教),代表性建造是巴戎寺。<br></h3> <h3><br></h3><h3>记载</h3><h3><br></h3> <h3><br></h3><h3>整个吴哥古遗迹群是以印度教史诗(如《罗摩衍那》)为蓝本的人间再现。各神殿引道边雕刻形象多为表现搅动乳海的天神和阿修罗。</h3> <h3><br></h3><h3>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巴戎寺),五官形象已经从雅利安血统的印度人转向印支当地人了,这种演化趋势在整个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带有普遍性。</h3> <h3><br></h3><h3>人类西元21世纪某一天的夕阳,把某一人的光影投射在亿亿万年前的散花天女之中。</h3> <h3><br></h3><h3>穿越</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朝圣</span></p> <h3><br></h3><h3>朝圣者中有道地的印度教徒,手捧荷花,赤足低首,围着神殿绕行一圈又一圈。</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隧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阴</p>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吴哥景点中的人物(以与神最近的僧人、妇幼为主)</font></h3> <h3><br></h3><h3>在巴方寺顶上,几个当地孩子伸手乞讨,我回避开,也不拍照; 唯见这个男孩,紧紧抱着一把香蕉,望着你说: one dollar?黝黑的脸庞,忧郁的眼神……我拍下这张照片,买下那把香蕉。</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王朝的挽歌(不是宗教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哥王国强盛时期,疆域扩及今日缅甸、泰国、越南境内大片土地。后来吴哥王国衰落了。世纪,暹罗(今日泰人)攻陷吴哥并血洗之,高棉人被迫迁都金边,吴哥都城和神庙群尽成废墟,为南亚热带森林淹没。</p><p class="ql-block">暹罗,泰国。这个能使辉煌的吴哥国灭亡的国土和文化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去了泰国。</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在曼谷</i></b></h1> <p class="ql-block">今日泰国的统一也是经过外伐内争实现的(但细节故事与内陆东方帝国的血腥残忍很不同)。自玛拉王国建立后,这个国家进入了相对和顺稳定的时期。读泰国史和在泰观察,使我相信,皇室、民选政府和宗教的权力相互制衡,是其历史特色,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这三权的底色便是深入泰国历史和国民血脉中的小乘佛教。有这样底色的国家,身段比较柔软,在激烈动荡的殖民主义压力下知灵活进退,即主动拥抱现代转型,又保持独立尊严和该得的利益。最关键是,这期间的几百年啊,人民少遭多少难?少死多少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国情有不同,相通的价值有没有呢?否则,所谓“学习"有何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预定酒店出事故,我临时换到靠近湄公河边一家精致典雅的小酒店,没想到这成全了我与云石寺的情缘。因为离着近,当天傍晚我就漫步到这个游人很少的小寺,而且立刻就喜欢上了他。此后一周,白天转景点,晨昏时间我大半是在这里度过的。</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得知了影响泰国历史上一位最伟大人物,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朱拉隆功是开辟泰国现代化路径的关键人物,其中也包括奠定佛教在当代泰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严</p><p class="ql-block">下午6点,云石寺正殿内的游客被请出,僧人们鱼贯而入,开始晚功课。我是最后踏出殿门的游客,在我蹲下穿鞋的时候,回头向殿内一望,一幅多么庄严美妙的画面啊!角度构图色调都恰到好处。我穿一只鞋、光一只脚,半跪在那里,悄悄举起了相机。但快门声还是惊动了诵经的僧人,一个年老的僧人抬起头看看我,向忐忑的我招手,示意我进去后,跪在了他身边,双手合十。我平生第一次在祥和的诵颂中度过了一个傍晚。后来我认识了他,云石寺主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云石寺早晨化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下班途中专程来云石寺施缘的警官,脱鞋跪下,接受僧人的祈福。</p><p class="ql-block">泰电视中所有官员、平民见泰皇皆跪,唯和尚不跪,泰皇反要向和尚恭敬施礼;因经济犯罪嫌疑而被批捕的法华寺方丈,被信众保护,警察围寺多日而不得入(此事有大量新闻报道);我与当地居民闲聊,他们说,和尚丑闻从来没断过,可泰国没有佛教更不行。</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在加德满都的拜见</i></b></h1> <p class="ql-block">离开曼谷,飞到尼泊尔。</p><p class="ql-block">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总体上吹拂着印度洋的暖气流,包括文化气流。我把它归入印度洋之风的名下,大概也不无道理。</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尼泊尔,已来过几次。这里是佛祖的故乡,但还不能说是佛教的诞生地,也不能说是"佛国"。佛教诞生地公认的说法是在印度,即恒河河畔的瓦拉纳西鹿野苑;今天的尼泊尔,印度徒占70%,佛教徒只占10%。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 释加牟尼的佛教学说脱胎于他家族世代所信奉的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这为宗教学术界所公认; 展开印度教和佛教的架构与元素对比,这些点,会看的很清楚。虽然,佛教相对于印度洋的种性不公等等,有巨大进步。就这一点,也许正是佛教,而不是印度教,能在其本土之外的东南亚、东亚,乃至全球传延至今的缘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有三条路线:自南印度海上至中国南部,成中国南派佛教;自所谓古丝绸之路至中国中原,成中国北派佛教,后传至朝鲜、日本;自尼泊尔喜玛拉雅山口至西藏,成藏传佛教,后影响蒙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次来尼泊尔,是在一位马来西亚朋友引荐下,拜见藏传佛教的两位重要领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拜见第七世咏给·明就,噶举和宁玛两派共认的仁波切。当当网站有他的著作销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带自已回家》。在我看来,明就·仁波切最了不起成就是把当代佛教与西方科技融汇贯通。他英语极好,所出著作英文版多列西方畅销书排行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拜见第三世措尼仁波切并共用斋饭。他有一个很有名的胞弟,就是前面的咏给·明就仁波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望咏给·明就仁波切的叔叔,接受老人家特别为我准备的祈福仪式。这是一位已退位的仁波切,已经110岁了。在我回国后不久,传来这位老人往世的消息。他的弟弟,也就是措尼仁波切和明就仁波切的父亲是谁呢?是大名鼎鼎的大圆满上师、祖古·乌金仁波切,已于1996年寂去。</p><p class="ql-block">我和朋友还应邀到位于高山上的明就和措尼的家中坐客,见到了两位仁波切的母亲,其典雅慈祥,完全可想象年轻时的容姿,不愧是文成公主的后代。因遵嘱,就不能展现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措尼仁波切二十多年来巡回世界传授藏传法教,目前的主要精力投在了尼泊尔的尼寺:噶贡寺、给洽寺,接受2000多尼众和900多僧众,为欠缺教育机会的尼泊尔女孩、妇女提供从小学到中级佛学、高级佛学院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措尼仁波切同意,得以在加德满都给洽寺拍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课中的小尼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功课中的小尼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课外的小尼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课外的小尼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