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行一纽约(4)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蕙茝

<p class="ql-block">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伦敦大英博物馆、 巴黎卢浮宫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也是来纽约一定要打卡的博物馆。我们安排了一天的时间来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早,我们来到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还好,我们提前预约并买好了票,可以走“绿色通道”,排了一小会儿终于进入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真的很大,分了好多个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展厅,我们在服务台拿了一份中文版的地图,按照别人推荐的路线开始参观。</p> <p class="ql-block">位于博物馆二楼的亚洲艺术展区,包括了我大中华佛教文化和 日本佛教文化的展品。亚洲艺术藏品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四世纪至今,包括来自近半个世界的艺术品,为我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欣赏体验。这里收藏的作品展现了中国、日本、朝鲜、南亚、东南亚和喜马拉雅王国等地的璀璨文化。中国馆藏中的精萃作品包括大型佛教造像、古代玉器和青铜器、书画作品,以及陶器、漆器、织物等装饰艺术品。朝鲜馆藏的亮点是佛像雕塑和陶器。日本展品则包括早期叙事画(手卷)、十五至十八世纪的屏风以及江户时代的瓷器。南亚和东南亚藏品中尤为出色的是贵霜王朝的石雕佛像和青铜造像、朱罗王朝的印度铜像、早期爪哇金属制品及高棉雕塑等。尽管亚洲文化各有特色,但此处的许多作品都揭示出这些文化之间的联系,比如由共同的佛教和印度教信仰带来的形式和圣像符号上的相似之处,或从青花瓷和水墨画里体现出来的主题与技巧上的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大都会博物馆里有许多中国文物,都是稀世珍宝。有的画作上还盖满了历代收藏家和帝王之印,表明画作饱经历史风霜。上世纪80年代初,博物馆还仿造了一座小型的苏州园林。庭院中的“明轩”里陈列着许多中国明代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药师经变》,中国,山西省,元朝,约1319年,作者:朱好古。</p><p class="ql-block">佛教在亚洲的传播过程中,为大众治疗身心疾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这幅壁画中,药师佛身穿红袍,身边有一群相关神佛随侍,包括两位手持日月标志端坐在宝座上的菩萨。十二位武士分站药师佛两侧,象征他曾发愿救助众生。这里体型健壮、脸颊丰满的人物及较浅的空间结构都是朱好古的作品特征,他是活跃于十四世纪早期的画家,其作品既包括佛教也包括道教造像。</p><p class="ql-block">佛法无边的药师佛,却不能留在故土保佑子民信众的安康,被拆卖而流落他乡,广胜寺的墙壁与壁画都伤痕累累,仿佛药师佛的一道道清泪痕。1929年,广胜寺的僧人为了修复兵荒马乱中破败不堪的寺庙,以1600元大洋,将《药师经变》壁画卖给了两个美国人,但美国人所雇用的拆运者都是土匪,他们野蛮拆卸,把国宝拆烂了,才得以运走。壁画《药师经变》卖出时已被肢裂破解为数百块,后来大都会博物馆通过精心修复,将壁画完整复原,并将它安置在中国馆最大的展厅内,很快成为大都会博物馆最知名的中国艺术藏品。</p> <p class="ql-block">《照夜白图》,中国,唐朝,约750年,作者:韩干。</p><p class="ql-block">照夜白是唐玄宗(712-56年在位)宠爱的一匹战马。《照夜白图》描绘了这匹骏马“照夜白”的形象。为了在白绢上表现这匹白色的宝马,作者韩干在画中通过工笔重彩手法,经过巧妙构思、对比手法,选取马鼻被拴的情形,不仅可以表现出“照夜白”的桀骜不驯,在色彩处理上还可以利用马桩的深色调衬托出马的矫健造型,在手法上做减法,达到美妙的画面平衡。《照夜白图》以富有弹性的、道劲的线条和略加渲染的绘画技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骏马的矫健和奔腾之势,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画马的精品。历代帝王、名士的手迹让《照夜白图》跳出单纯的绘画范畴,成为了集绘画、书法、印刻于一身的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树色平远图》(局部),中国,北宋,绢本墨笔画,约1000年至1090年,作者郭熙。</p><p class="ql-block">十一世纪晚期著名的山水画家郭熙致力于用具体的形态表现诗意的画面和情感,他尤其钟爱传达季节和时间的微妙之处,《树色平远图》是经典的"平远"画法之变体,平远画法中前景常有大树,背景则是宽阔的河谷。这幅作品可能是画家在退休前夕为同僚所作的晚期画作。在手卷的末端,秃树和浓雾使画面笼罩在凄凉的秋色中,两位老者向凉亭走去,或许是要与同事一起送别朋友。</p> <p class="ql-block">《翠竹双雀图》,中国,北宋,绢本画,约1082-1135年,作者:宋徽宗赵佶。</p><p class="ql-block">&nbsp;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也是皇族中艺术造诣最高的一位。《翠竹双雀图》是十二世纪早期手卷,体现了在宋徽宗的宫廷画院中所践行的写实风格花鸟画法。然而,不论是描绘自然还是为诗文配画徽宗都重意境而轻刻板诠释。此图上的双雀纤毫毕现,栩栩如生,雀鸟眼中的点漆可谓画龙点睛。</p> <p class="ql-block">《十六罗汉图卷》(局部),中国,明朝,纸本画,约1591年,作者:吴彬。</p><p class="ql-block">在民间想象中,托钵僧、术士和神秘的隐士常被认为是"活罗汉"(即佛教中能显神通的圣人)的化身。 此图是吴彬现存最早的作品之一。吴彬所画人物沿袭古风,并按照前人传统将罗汉描绘为奇特怪异,不同流俗的人物,怪诞夸张的容貌衬托出他们内在的灵性本质。</p> <p class="ql-block">《廉颇蔺相如传》(局部),中国,北宋,纸本书法,约1095年,作者:黄庭坚。</p><p class="ql-block">这部《廉颇蔺相如列传》尺幅之巨,字数之多,约有一千二百字,笔法之精湛,字法之多变,行气之诡谲,章法之超逸,墨色之精巧,是草书中的杰作,不仅是宋代罕有,在整个书法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极品,并且此作也是黄庭坚生平草书中的代表作。文字抄录了著名将军廉颇和谋略家蔺相如之间一段机锋交辩的故事。黄庭坚的抄写唐突地停在蔺相如的这句话后:"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宋朝官场暗斗的背景下加以解读,不难看出这是黄庭坚对党派争斗的强烈指控,正是这种争斗使他自己在1094年被贬。</p> <p class="ql-block">《玄宗避蜀图》,中国,南宋,丝绸挂轴,十二世纪中期。<br></p><p class="ql-block">745年,唐玄宗(于712-56年在位)在励精图治三十三年后爱上了杨贵妃,自此不理朝政。当杨贵妃宠爱的将军安禄山在755年叛乱之时,杨贵妃成为众矢之的。玄宗不得不从首都长安逃往蜀地(四川省)避难,途中哗变的士兵要求他处死自己的爱妃。玄宗不情愿地同意了,他目睹了杨贵妃之死,既恐惧又感到羞耻,不久后即退位。此图描绘的是处死杨贵妃后郁郁前行的皇室随从。尽管画中人物均为唐朝装扮,但背景风格中以错综复杂的手法刻画的立体形态和雾气笼罩的意境却表明作品成于十二世纪中期。</p> <p class="ql-block">《夏山图》,中国,北宋,绢本画,约1050年,作者:屈鼎。</p><p class="ql-block">在公元900年至1100年间,中国画家创作的山水图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绝美。在《夏山图》中,行路者正向一座幽静的寺庙走去。画面正中的大山有居高临下的雄伟,仿佛君臣簇拥中的皇帝,其地位在自然界中也无人能及。此图笔法和水墨技巧运用娴熟,此年代也由图上宋徽宗(1101-25年在位)的收藏用印得以佐证。宋徽宗编制的画谱载有三幅题为《夏山图》的作品,作者正是原本并不为人所知的画家屈鼎。</p> <p class="ql-block">《须弥山坛城》,中国,元朝,丝绸挂毯(缂丝),十四世纪。</p><p class="ql-block">这件精心织就的坛城(宇宙结构图)挂毯表现出随着密宗的传入而一同进入中国的印度图像。坛城中央是传说中的须弥山,用上顶莲花的倒金字塔形来表示,莲花是佛教中清净的象征。中国传统中象征太阳(三足鸟)和月亮(兔子)的符号出现在山脚处。坛城四面的微缩风景代表印度神话中的四大洲,但其画风却遵循中国"青绿"山水画的风格。浓密的花饰边框受到西藏图像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与元朝宫廷有密切联系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杨禁诸器》,中国,商和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晚期。</p><p class="ql-block">这组精美的祭祀青铜器包含一张器桌和十三件酒器,显示出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辉煌。不朽的设计、复杂的铜面装饰和精妙的浇铸工艺见证了当时成熟的艺术风格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据报道,这组青铜器在二十世纪早期于陕西省一座西周贵族古墓中出土,随后被清朝大臣、著名古玩家端方所收藏,其后人又将这组弥足珍贵的精品卖给大都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陶女舞俑》,中国,西汉,彩陶,公元前二世纪。</p><p class="ql-block">这件陶俑可以说是早期中国雕塑作品中的精华之作,从中可见艺术家以静态物体传达运动感。女舞者向后甩起一只衣袖,略俯身,双膝弯曲。通过捕捉这一瞬间充满张力的动作,雕塑者为舞者注入了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青铜鎏金弥勒佛》, 中国,北魏,青铜鎏金,公元524年。</p><p class="ql-block">六世纪早期在北魏宫廷中发展出一种造像风格,其特点是人物身形瘦削,衣袍厚重满遮,这件稀有的独立式佛造像即很好地表现了这一风格。弥勒佛在中国早期佛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造像上刻有弥勒佛的名字,同时也指明委托造像的人是为夭折的儿子制作此像,希望儿子和其他亲人最终能在佛前重聚。</p> <p class="ql-block">《佛坐像》(可能是阿弥陀佛),中国,唐朝,干漆夹苎镀金彩绘,七世纪早期。</p><p class="ql-block">这尊阿弥陀佛像是用一种复杂的干漆夹技术制成的,通常先以木头为心,然后以泥塑成胎,再用浸满漆的麻布覆盖,最后再取出中心。这种技术在八世纪时从中国传到了日本。此处,从阿弥陀佛双臂部的位置可看出,现已遗失的双手原来应是结禅定印。</p> <p class="ql-block">《叶形碟》,中国,唐代,错金银器,七世纪晚期至八世纪早期。<br></p><p class="ql-block">中国的银器制作在唐代(618-906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密切交往使中国银器艺术的外形和纹样融入了其他国家的元素。银器制作工艺也从传统的浇铸法发展为錾刻与捶探法。这只精巧的叶形碟上饰有花鸟凸纹(采用背面捶探技法),堪称唐代装饰艺术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绞丝龙形玉佩》,中国,东周,战国时期,翡翠(软玉),公元前三世纪。<br></p><p class="ql-block">这件藏品是中国早期玉雕作品中的优秀典范。它取瘦龙为形,弯曲的龙身优雅地盘成环形。刻在龙体上深深的凹槽让玉环看似绞绳,也增强了力量感,张嘴弯身的盘旋龙纹是东周晚期常见的装饰纹样。</p> <p class="ql-block">《云龙纹经盒》,中国,明朝,戗金漆器,永乐年间,1403-24年。</p><p class="ql-block">永乐年间的瓷器、漆器和其他物件上常饰有精壮矫健的龙纹图案。这种雅致的漆盒用于盛装佛经手卷,既供宫廷之用,也可用作外交赠礼,尤以赠送给西藏的经函为多。虽然现存的永乐年间雕漆作品有一定的数量,但以金手法即以黄金或金粉填充漆盒表面的阴刻花纹制作的漆盒却属罕见。此漆盒的金属锁和钥匙均保存至今,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豇豆红瓶》,中国,清朝,红豆红釉瓷器,康熙年间,1662-1722年。<br></p><p class="ql-block">这件小花瓶上的"豇豆红"这种略带粉色的红釉首次出现在1650至1675年间。收藏者说,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这样的小花瓶常为至少八件一套,用于装饰书桌。这是四件套花瓶之一,四件花瓶的形状略有区别,它们与一组器物一同被发现。瓶颈底部的三环细圈让这件花瓶与众不同。不清楚这些瓶器组是否曾被使用,它们原本很可能是呈送给朝廷官员的礼物。与其他为宫廷打造的器物一样,这件花瓶底部的六字款识指明其为"大清康熙年制"。通过款识的字形可进一步确认这件器物应来自1678至1688年间。</p> <p class="ql-block">《云龙纹罐》, 中国,江西省,明朝,青花釉下彩瓷,宣德款,宣德年间,1426-35年。<br></p><p class="ql-block">以钴蓝色着于瓷器表面的绘法首先在十四世纪的中国兴盛起来,可以说是全球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发展。这只为宫廷制作的华丽瓷瓶是景德镇瓷器的典范,瓶肩上的款识标明此瓶造于宣德年间。画面描绘一只猛龙在稀疏的祥云间蟠曲舞动。瓶肩处不同寻常的兽面纹可能是"饕餮"(荣耀之脸),这是一种常在印度与喜马拉雅文化中看到的神兽图像,在十五世纪早期的中国非常流行。</p> <p class="ql-block">《三龙碗》, 中国,浙江省,龙纹青瓷,五代时期,十世纪。</p><p class="ql-block">在西方,"celadon(青瓷)"一词常用来描述上青釉的瓷器。在中国,不论是为本国消费还是为出口贸易而造的瓷器,通常都按窑址分类。此例中,生气勃勃的三条龙纹装饰着碗的内壁,其中一条龙的尾巴压在后爪之下,这是最早于公元前二世纪即活跃于浙江省的越窑的特征。从八世纪起直到十一世纪越窑停烧为止,越窑瓷器都是流传甚远的贸易品,向西最远至非洲都曾发现其身影。</p> <p class="ql-block">《波涛图屏风》,日本,双扇折叠屏风,江户时代,约1704-9年,作者:尾形光琳。<br></p><p class="ql-block">许多艺术家和诗人试图捕捉巨浪汹涌时转瞬即逝的画面。尾形光琳的这一版本传达出奇异的险恶感,毋庸置疑是源于那些干疮百孔、长触手状的不规则泡沫。画家运用传统中国画法中一手持两笔的分染手法勾勒出轮廓,屏风中兽爪般的波浪可能直接受到室町时代艺术家雪村周继(约1504-1589年)的一幅画作的影响。此屏风上还铃有"道崇"字样印章,这是光琳在1704年采用的号。</p> <p class="ql-block">《男孩为女孩添发带》,日本,彩绘木版画,江户年代,约1766年,作者:铃木春信。</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便携式炉台上煮着茶水,一个女孩在茶釜轻柔的沸腾声中昏昏欲睡,这幅令人心醉的画就是铃木春信的《风流闺室八景》之一。此画用顽皮的方式暗指《潇湘八景》之"潇湘夜雨",这是在中国和日本绘画中都极受珍视的题材。潇湘夜雨图中不可或缺的夏日氛围。在此图上被移接到一间位于江户(东京)的闺房里。铃木春信的作品因微妙的色调而独树一帜,这是因为他将颜料混合,而不是重叠印上两种色彩。</p> <p class="ql-block">《春屋妙葩顶相》,日本,轴,南北朝时代,约1383年。</p><p class="ql-block">禅宗著名人物春屋妙葩(1311-1388年)的这幅正式肖像画原是为一座京都寺庙而作,图上有春屋妙葩本人的题字。此画的风格属于一种源自中国,与葬礼和追悼仪式相关的传统绘画。但在日本,这种画风不仅用于纪念仪式,也是一种证明佛法成功地衣钵相传的方式。此画娴熟的笔法与复杂的着色方式相结合,将禅宗大师描绘得栩栩如生,刻画出僧袍和脸部的每处细节,使这幅肖像画显得既大胆又极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菊花桐花纹章酒壶》,日本,洒金漆器,桃山时代,约1596-1600年。<br></p><p class="ql-block">这只酒器可能曾为叱咤风云的武将丰臣秀吉(1536-1598年)所用,他在1590年统一了日本。他的纪念陵寝高台寺以幸阿弥家出产的漆器为陈设,这种漆器以细致描绘的秋草纹和丰臣氏家族纹章为特色。这只漆器的设计即是后来所称的高台风格(指带华贵金饰的黑漆器),其上有两种纹样的绝妙对比,色彩、节奏、图案都截然不同。当时,这类风格的装饰不仅受到漆器艺术家的钟爱,也广见于陶瓷和织锦中。</p> <p class="ql-block">《耆那教白衣派祖师打坐像》,印度,大理石,古吉拉特邦或拉贾斯坦邦,索兰基时代,十一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在耆那教徒每日奉行的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是敬奉"耆那"像,这种古老的修行方法在《吠陀经》(最古老的印度教经典)中亦有记载,它认为如欲获得心灵的智慧就必须追求更高级的冥想形式并舍弃物质享受。耆那教中有二十四位已得解脱的灵魂被认为已经达到这种高度,他们被当作"祖师"崇拜。这位耆那教祖师坐在饰有珠宝的宝座垫上,可能是代表大雄,也就是历史上耆那教的创始人,他与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释迦牟尼佛几乎是同时代的人。</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的毗湿奴》,印度,花岗岩,泰米尔纳德邦,潘地亚王朝,八世纪下半叶至九世纪早期。</p><p class="ql-block">这尊巨型雕像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南亚馆藏中是最大的一件,也是展现潘地亚王朝艺术成就的罕见作品。潘地亚王朝和帕拉瓦王朝在印度南部掀起了第一波建筑寺庙的浪潮。此处毗湿奴坐在雄师宝座上,以放松的君王式单腿悬垂姿势而坐。他在印度教中的角色是重建人类世界的秩序,并与那些威胁宇宙稳定的邪魔做斗争。原本他的左上手持有法螺(用作战场号角),右上手持轮宝,右下手举起,结施无畏印。</p> <p class="ql-block">兵器和盔甲。</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的兵器盔甲展区,大约有一万四千件收藏,主要来自欧洲、近东和远东地区。大约有一千件艺术品在永久展区展出,它们来自公元五世纪至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美国、日本、印度及一些伊斯兰文化。该博物馆兵甲收藏全面而丰富,其广博程度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主要收藏、保护、研究、出版和展出盔甲匠、铸剑师和枪械匠制作的最杰出的艺术品,并且侧重于那些因出色的设计和装饰而不是纯粹因军事或技术上的重要性而闻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乐器。</p><p class="ql-block">乐器馆藏有约五千件来自六大洲和太平洋群岛的作品,上至公元前三百年,下迄今日。乐器收藏始于1889年,以实例展现出所有文化和时代中乐器的发展情况,涉及范围之广,无出其右。乐器的基本类型包括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气鸣乐器(管乐器); 通过弦振动发声的弦鸣乐器(弦乐器);通过紧绷的膜发声的膜鸣乐器(打击乐器);用自然发声的材料制作、无需其他张力发声的体鸣乐器。还有电鸣乐器,即通过电子或扩音方式发声的乐器。虽然该馆最大的实力在于百科式的馆藏范围,但仍有一批极具特色的乐器,如明代琵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乐器、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制作的最早的钢琴(1720年)、英王乔治三世的银定音鼓、非洲竖琴和鼓,以及西班牙大师安德烈斯·塞戈维亚拥有的吉他。</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还有诸如欧洲雕像艺术、欧洲古典绘画、 欧洲装饰艺术、非洲 、大洋洲 、美洲艺术品展区等,馆藏之丰富可谓是令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大都会博物馆举世闻名的欧洲绘画收藏涵盖了十三至十九世纪的艺术品,上至乔托,下抵高更。除了藏有扬.范·艾克、卡拉瓦乔、德加等不同流派艺术家的许多杰作以外,大都会博物馆还拥有西半球最广博的十七世纪荷兰艺术收藏,包括弗兰斯·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等人的艺术精品。这里收藏的埃尔·格列柯和戈雅的作品是西班牙之外最优秀的,而这里对法国绘画从新古典主义到后印象派的全面介绍也仅次于巴黎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圣母与圣婴》,意大利,约1300年,作者:杜乔.迪.博尼塞尼亚。</p><p class="ql-block">锡耶纳画派大师杜乔的这幅精美作品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来表现圣母与圣婴的神圣形象,因而确定了西方艺术的一个转型时刻。与拜占庭时期将绘画作品视为神圣人物的象征性图像这一概念不同,杜乔赋予他的画中人物以一种新的人性,探索母与子之间的心理关系。一道栏杆将图上的虚构世界与观者的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是这种图像手法最早的应用之一。原本的画框上显示出被蜡烛烧灼的痕迹,表明这幅画前曾燃点过敬拜用的蜡烛。</p> <p class="ql-block">《圣阿德列斯的花园》,法国,布面油画,1867年,作者: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1867年,莫奈在英吉利海峡边上的避暑小镇圣阿德列斯度过了整个夏天,他在那里的时候创作了这幅画。这一作品在以传统手法刻画的流畅画面中结合了以快速的短笔画法制造的光影细节和纯色斑点。升高的视点和相对较均匀的水平带凸显出如同一面旗帜般的简约构图,这一特色也使得莫奈后来称这幅画为“有旗帜的中国画”。1860年代的内行观众会据此想到日本彩色木版画,莫奈、马奈、雷诺阿、惠斯勒和其他在同一圈子里的画家都热衷于收藏日本版画。一幅由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制作的版画如今仍然在莫奈位于吉维尼的家中,它可能是这幅油画的灵感来源。引起错觉的艺术手法和表面的二维形式间生出的微妙紧张感一直是莫奈风格的重要特征。</p> <p class="ql-block">《乔治·夏邦杰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法国,布面油画,1878年,作者:奥古斯特.雷诺阿。</p><p class="ql-block">1879年,已经参与前三次印象派画展的雷诺阿谢绝了第四次展览,回归更传统的展出渠道,即一年一度的巴黎沙龙展。他在那里展出了《乔治·夏邦杰夫人和她的孩子们》,获得好评如潮。这幅画是著名出版家乔治.夏邦杰委托雷诺阿画的,画中描绘了他的妻子玛格丽特。身着一件优雅的长服,其设计师是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斯。依照这一时期的风格,他们三岁的儿子保罗的头发还没有剪短,而且他穿着与姐姐若尔热特相搭配的服装,姐姐在图左,坐在他们家的宠物身上。</p> <p class="ql-block">《静物:水罐、杯子和苹果》,法国,布面油画,约1877年,作者:保罗.塞尚。</p><p class="ql-block">静物是1870年代塞尚作品的核心主题。图上独特的壁纸花纹与塞尚作品中一贯的中性背景截然不同,壁纸花纹中的V字形也与垂下壁橱的白餐布的形状相呼应。白餐布被解读为倒着的维克多山,那是塞尚最钟爱的风景主题之一,餐巾中的深褶皱就好比山脊和溪谷。这种形式上的类比揭示出这些静物作品的结构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构思,塞尚常用静物绘画进行形式和技巧上的试验。他用不连贯的笔触上色,这种手法反映出他对印象派技巧的吸纳。</p> <p class="ql-block">《玩牌者》,法国,布面油画,1890-92年,作者:保罗.塞尚。</p><p class="ql-block">从1890年到1896年,塞尚专以玩牌者为题材,进行了一次有野心的绘画尝试。他从自己家位于普罗旺斯埃克斯的庄园请来农场工人作为模特。在无数试作的基础上,他最终完成五幅画,既延伸又挑战了对玩牌者这一从十七世纪就开始流行的主题的传统描绘。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这幅似乎是这一系列之首。接下来的一个版本有第一版的两倍大,并且包括了一个新的人物---站立的小孩。在后三版中,塞尚消减了不重要的细节,只留下两个玩牌的人,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彼此直面对方。</p> <p class="ql-block">《埃莱奥诺尔.玛丽.波利娜.德.加拉尔.德.布拉萨克.德.贝亚恩(1825-1860年),布罗伊公主》,法国,布面油画,1851-53年,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罗伯特·雷曼收藏。</p><p class="ql-block">虽然安格尔可能不太情愿画肖像画,但他所画的著名贵族的肖像画令人着迷,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的。布罗伊公主因美丽和含蓄而闻名,艺术家在画中捕捉到了她的这些特征。安格尔出色地记录下模特衣裙上华丽的绸缎和蕾丝、她昂贵的珠宝、刺绣围巾还有锦缎椅套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意大利,木板描金蛋彩画,约1485年,作者:波提切利(亚历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利佩皮)。罗伯特·雷曼收藏。</p><p class="ql-block">波提切利的珍贵画作《天使报喜》,以房屋的室内结构作为背景,构图上采用了一点透视法,以产生纵深的空间错觉。画面中央一排方形廊柱把信使加百列占据的宽大空间与童女玛利亚所处的私密卧室分开来。一幅帘幔被拉到一边,从这里可以看到童女玛利亚谦卑的身姿。虽然这幅画的赞助人身份不明,但这幅小型画作极有可能是用作私人敬拜的画像,而不是某件更大作品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参孙被非利士人捕获》,意大利,布面油画,1619年,作者:圭尔奇诺(乔万尼.弗朗切斯科.巴尔别里)。</p><p class="ql-block">圭尔奇诺的画作以大型、逼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旧约》中参孙和大利拉的故事高潮,在参孙诡诈的情人大利拉的帮助下,非利士人突袭参孙,将他捆住,并剜去了他的眼睛。此画的构图纷繁有力,极具创新。其焦点是参孙那健壮的后背,但圭尔奇诺通过遍满画布的众多人物勾勒出一幕极具张力的场景。戏剧性的光线体现出典型的圭尔奇诺早期自然主义明暗对照画风。这幅画是红衣主教贾科莫.赛拉委托正处在创作高峰期的圭尔奇诺画的数幅作品之一。这位主教是驻费拉拉的教皇使节,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收藏家。</p> <p class="ql-block">《掠夺萨宾妇女》,法国,布面油画,约1633-34年,作者:尼古拉斯.普桑。</p><p class="ql-block">根据传说,最早的罗马人邀请与他们比邻的萨宾人去罗马,只为强行留下他们的年轻女子作自己的妻子。此图中,罗慕路斯撑起他的披风作为事先商量好的信号,让武士们夺取这些女人。普桑对古代遗物的研究体现在右边男子所穿的黄色盔甲上,这是依据一种古罗马胸甲而画的,这种盔甲由皮革制成,贴身重现了这名男子的躯干结构。长期以来这幅作品都被视为法国古典绘画中的决定性杰作,它曾属于克雷基元帅。作为法国派驻罗马的大使,克雷基得以有机会见到普桑,因为普桑曾在罗马度过了整个成年时期。</p> <p class="ql-block">《青年女子头像》,荷兰、布面油画,约1665-67年,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p><p class="ql-block">在十七世纪,这样的画被称为"tronies(意为"容貌"),观者欣赏其中不同寻常的服饰,有魅力的面容、个性的显露和艺术家的技巧。虽然画家使用了模特,但他的目标不是肖像画,而是试图表达人物的性格和表情。荷兰的这种绘画如同欧洲其他地方的同类绘画一样,常表现出一些艺术效果,比如光线落在精美的衣物、柔软的皮肤或珍珠耳环上。这可能是1696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描述的三件维米尔作品之一,当时的描述说它是“一件着古衣的'面部'[tronie]肖像,非同寻常地巧妙"</p> <p class="ql-block">《持水壶的少妇》,荷兰,布面油画,约1662年,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p><p class="ql-block">这幅保存完好的画作来自1660年代早期,体现了维米尔画风成熟后的特点。虽然维米尔对光学效果有极大的兴趣,但他也通过作画时的精细计算和一些修改达到了三原色和简单形状的静态平衡。这里的构图符合家庭生活的安宁这一主题,图中的水盘和水壶在传统上象征纯净,因此更强调了安宁的氛围。这幅油画是1887年至1919年间来到美国的十三幅维米尔油画中最早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的否认》,意大利,布面油画,1610年,作者:卡拉瓦乔(米开朗基罗.梅里西)。</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叙事手法和简洁的画面令人赞叹,它是卡拉瓦乔在其动荡人生中的最后几个月画成的,标志着他那具有革命性的绘画风格中一个极端的阶段。在图中,他避免表现色彩的微妙和美丽,转而将精力集中在戏剧性的人物身上。图中的彼得站在大祭司的院子里,一个使女指认他和耶稣是一伙的。士兵伸出的一个指头和使女伸出的两个指头暗指三次指控和彼得的三次否认。卡拉瓦乔晚期的作品主要依靠明亮部分与黑暗背景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来表现戏剧性效果。</p> <p class="ql-block">《圣耶柔米最后的圣餐》,意大利,木板蛋彩画,金箔,1490年代早期,作者:波提切利(亚历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利佩皮)。</p><p class="ql-block">师从菲利波·利皮的波提切利或许是文艺复兴早期最著名的画家了。这幅画描绘了圣耶柔米的死亡,图上的他在自己位于伯利恒附近的卧室中由主内弟兄们搀扶着。这是为佛罗伦萨的羊毛商人弗朗西斯科·德尔·普格列斯所作的画。他是激进的传教士萨伏纳洛拉的支持者,选择这一主题可能是因为他被其中透露出的强烈虔诚所吸引。异常精美的画框是在朱利安诺.达·马亚诺的作坊里制作的,弧形窗上的彩绘则出自巴托罗密欧·迪·乔凡尼之手,他有时会与波提切利合作。</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荷兰,布面油画,1660年,作者:伦勃朗(伦勃朗·范·莱因)。</p><p class="ql-block">伦勃朗在事业阶段的每个十年期都作有自画像,总共有十几幅这样的画作,这些画在构图、表情和手法上都有相当大的区别。在后期的作品中,广泛的色彩运用真实地记录了这位艺术家逐渐年迈的特点。出自这位著名大师的自画像在伦勃朗生前就特别受到收藏家们的钟爱。</p> <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之死》,法国,布面油画,1787年,作者:雅克.路易.达维特。</p><p class="ql-block">雅典政府指控苏格拉底不信神并且用他的教导腐蚀青年,因此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宣布放弃自己的信仰,要么服毒堇汁而死。在达维特的画笔下,苏格拉底镇定地向他悲伤的弟子们讲述灵魂永生的道理。这幅画中斯多葛式的主题大致以柏拉图的《斐多篇》为蓝本,它可能是达维特最完美的新古典主义表述。版画家、出版者约翰·保德勒在给乔舒亚·雷诺兹爵士的信中说这幅画是"自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和拉斐尔画室以来最伟大的艺术成就…这件作品会让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为之骄傲"。</p> <p class="ql-block">《舞蹈课》,法国,布面油画,1874年,作者:埃德加.德加。</p><p class="ql-block">德加在1870年中期创作出这幅画及其姐妹作品(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当时它们是除了历史题材绘画之外最能显示德加野心的人物作品。一位女舞者摆出舞蹈姿势让老师检查,芭蕾舞女和她们的母亲共约二十四位女性在旁等待。欧洲著名舞蹈家和芭蕾大师朱尔·佩罗指导着这堂想象中的舞蹈课,地点在老巴黎歌剧院中的一间排练室里。这幅画是歌剧演唱家和收藏家让·巴蒂斯特·富尔在1872年委托德加画的。德加一生中只接受了少数几次委托作画,这就是其中之一,他断断续续地画了两年才完成。<br></p> <p class="ql-block">《学者圣耶柔米》,希腊,布面油画,约1610年,作者:埃尔·格列柯(多米尼克·提托克波洛斯)。罗伯特.雷曼收藏。</p><p class="ql-block">格列柯至少画了五幅圣耶柔米的画。这幅画作于格列柯的晚年,画中的圣人穿着红衣主教的红袍,坐在一本打开的书前,表示他曾将《圣经》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他憔悴深陷的面部容貌以及长长的白胡须暗指他作为一位忏悔者更为人所知的外貌。这幅画因为艺术家将圣耶柔米作为学者和苦修者的两种角色以新颖的方式结合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麦田与丝柏》,荷兰,布面油画,1889年,作者:文森特.梵高。</p><p class="ql-block">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度过的那一年中,梵高画了一系列作品,专为捕捉普罗旺斯乡间那点缀着丝柏和橄榄树的景色特点。1889年7月2日,梵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描绘了这一系列中最新的一幅作品,即他从六月开始的一幅画:“我有一幅布面油画,上面有丝柏、一些麦穗、罂粟盒蓝天。蓝天就像一块多色的英格兰格子花呢,使用了厚厚的颜料,好像蒙蒂切利的画那样”。梵高认为这幅洒满阳光的风景是他描绘夏季的油画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以同样的构图又画了三幅:第一幅是苇管笔素描(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后两幅都是油画,作于当年秋季(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属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馆收藏有约六万件艺术品,大至巨型大理石喷水池,小至微型宝石雕刻。从范围上说,这些艺术品上迄十五世纪,下至二十世纪早期,涵盖了雕塑、木工和家具、陶器、玻璃器皿、金器(包括珠宝)、银器、普通金属制品、钟表、数学仪器、挂毯和织物。虽然博物馆收藏在历史上以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艺术品为主,但近年来博物馆的馆藏也得到了大幅扩展,接受了一批来自荷兰和俄罗斯的作品。收藏中以如下几方面见长:杰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尤其是青铜小雕像),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法国雕塑,法国和英国家具与银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花饰陶器,以及法国和德国瓷器。还设有一些著名宅第中的完整房间,如来自意大利古比奥的十五世纪书房,来自西班牙贝莱斯布兰科的十六世纪庭院,来自十八世纪法国府邸中的几间客厅,以及由罗伯特.亚当设计的两个精美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房间。</p> <p class="ql-block">《玛尔绪阿斯半身像》,德国,大理石雕像,约1680-85年,作者:巴尔塔扎·佩尔莫瑟。</p><p class="ql-block">佩尔莫瑟是德国巴洛克风格雕塑中的领军人物。他年轻时旅行至意大利,这件玛尔绪阿斯半身像可能就是在罗马雕成的。佩尔莫瑟借鉴了罗马的西班牙宫所藏贝尼尼的1619年雕塑作品《受诅咒的灵魂》,他在这件作品中捕捉了玛尔绪阿斯所受残酷惩罚之高潮:这位胆敢与阿波罗比赛吹笛的森林之神被活活剥了皮。眯起的双眼和火焰般的头发是这位雕刻家标志性的夸张感情主义。从玛尔绪阿斯大张的嘴中,观众几乎可以听到他窒息的尖叫声。</p> <p class="ql-block">《乌戈利诺和他的儿子们》,法国,大理石,1865-67年,作者:让.巴普蒂斯特.卡尔波。</p><p class="ql-block">这件充满张力的浪漫主义作品的主题来自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33篇,他在其中描述到比萨的叛徒乌戈利诺.德拉.盖拉尔代斯卡伯爵和他的儿孙在1288年被囚禁,并且最终死于饥饿的故事。卡尔波描绘出这位极度痛苦的父亲正抗拒着他的孩子把自己的身体献上让他维持生命的请求。艺术家创作的这组极富想象力、饱受折磨的人物反映出他对米开朗基罗的无比尊敬,尤其是对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中的《最后的审判》(1536-41年)的尊崇,同时还反映出他不懈地追求以写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有力的人体结构。</p> <p class="ql-block">《珀耳修斯与美杜莎的头》,意大利,大理石,1804-6年,作者:安东尼奥.卡诺瓦<br></p><p class="ql-block">在1787年至1801年间,卡诺瓦以梵蒂冈博物馆所藏的公元二世纪的罗马雕像《贝尔维德尔的阿波罗》为基础,雕刻了一座珀耳修斯的雕像。该雕像中的珀耳修斯挥舞着美杜莎的头颅,他在雅典娜的帮助下杀死了美杜莎。卡诺瓦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展出这座雕像后,教皇庇护七世出资将其买下,放在原本放置《贝尔维德尔的阿波罗》的地方,后者暂时被拿破仑带去了法国。大都会博物馆持有的这个版本是一位名叫瓦莱丽·塔尔瑙斯卡的波兰女伯爵在那以后不久委托卡诺瓦制作的,有几处地方与原作有别。卡诺瓦的《珀耳修斯》以其在光滑中透出的庄严成为新古典主义英雄之美的典范。<br></p> <p class="ql-block">《受冻的女孩》,法国,青铜,1787年,作者:让.安托万.乌东。<br></p><p class="ql-block">作品的法文标题"frileuse"指对寒冷敏感的女子。本作品还有一个大理石版,现藏于蒙彼利埃的法布尔博物馆,注明日期为1783年,原本是对"冬天"的比喻。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这尊青铜雕像由乌东亲自浇铸,来自奥尔良公爵的收藏,艺术家将这个螺旋的圆柱式结构简化到只有最基本的元素。女孩颤抖的身躯有她拉紧的披肩作配衬,披肩虽优雅,却几乎无法蔽体。<br></p> <p class="ql-block">《亚当或创造人类》,法国,青铜,原型1880-81年,浇铸1910年,作者:奥古斯特·罗丹。</p><p class="ql-block">罗丹曾在意大利和巴黎卢浮宫亲身体验过米开朗基罗的艺术,这种经历似乎为他揭开了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那富有表现力的塑模手法的许多秘密。罗丹在1881年的巴黎沙龙展上展出过这件作品最初的石膏模型,题名《创造人类》。罗丹一度希望把这尊有传奇色彩的有力雕像融入到他的《地狱之门》的设计中,那道门是为一个新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而造的,但博物馆却从没有动工。大都会博物馆为一个于1912年开张的专门展出罗丹作品的陈列室委托制作了这件雕塑,这是以那件模型为基础的第一尊青铜浇铸作品。</p> <p class="ql-block">《瓦朗日维尔房间》,巴黎,约1736-52年(部分装饰为后来添加)。</p><p class="ql-block">使这间房里的细木护壁板熠熠生辉的主要原因是极好的雕工,其中一部分是高浮雕。这些木饰板最初来自十八世纪巴黎的一个私人宅第——瓦朗日维尔宅第,经历不少变更后,这栋房子如今依然矗立在圣日尔曼大道217号。虽然彩绘并镀金的橡木饰板上装饰着众多C字形涡卷纹、S字形涡卷纹、花枝和花园石贝装饰物,但其装饰基本还是对称的,因此不能代表成熟的洛可可风格。诸多战利品装饰暗指一些概念和品质,如音乐、园艺、军事名望和高贵的荣耀。栖息在带涡卷纹的镜框和墙壁板上的长颈鸟反映出那一时代对异国情调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萨格雷多宫的卧室》,威尼斯,约1718年,灰泥细工可能出自马萨尼奥的阿邦迪奥·斯塔齐奥(意大利) 以及卡波佛罗·马泽蒂(意大利)。</p><p class="ql-block">这间豪华的卧室是从那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精美的范例之一。所有的装潢都以灰泥和木刻制成。墙上没有装潢之处以十七世纪的凸花厚缎覆盖。塑造得十分漂亮的小爱神丘比特出现在前厅的几处地方:有的从科林斯式凹槽壁柱支撑的柱顶盘中飞出,有的扶住加斯帕雷.迪齐阿尼的《黎明胜过夜晚》的镀金边框,还有的逗趣地守住放床铺的凹室入口。以红白相间的大理石为底的木质护壁板环绕房间四周,凹室里仍留有最初的镶嵌细工地板所有这些元素使这间房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卡布里斯房间》,巴黎,约1774年(部分装饰为后来添加)。</p><p class="ql-block"> 这组在巴黎制作的镶板是为卡布里斯侯爵让.保罗·德·克拉皮耶位于格拉斯的新居所造的,它代表了纯粹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房间里最初有五组双扇门和数量相等的镜子,雕刻并镀金的橡木装饰与反光的玻璃表面交替出现,达到了美丽的和谐。呈弧形的房间角落展示着从蝴蝶结丝带上垂下的乐器奖品。上半部分的门板装饰着以三脚架支起的香炉,这是一种出自古代的经典纹样。表面暗淡的镀金与磨光的镀金相结合,制造出一种特别生动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储藏柜》,法国,橡木、雪松、胡桃木、黑檀及象牙饰面:镀银青铜饰片,1867年,设计者为让.布莱德利;制作者为夏尔,纪尧姆.迪尔;饰片和中央大饰板出自埃马纽埃尔·弗雷米耶。</p><p class="ql-block">这件储藏柜的原型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时,引起的反响并不太好;该原型目前藏于巴黎的奥赛博物馆。但迪尔想必对展览结果是满意的,因为他为自己做了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柜子,也就是图中这个。这个储藏柜从形状到装饰都是新颖奇特的,它有一块中央饰板,其中的画面让人想起古代传说,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法国民族主义情感。画面描绘了国王墨洛维在451年战胜匈人阿提拉之后的庆祝活动。墨洛维站在一辆战车上面,驾车的人正驱赶公牛越过一位死去的敌人的尸体。</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作品</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作品</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作品</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作品</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罗丹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艺术展区有最大的一片展厅:查尔斯安格哈德庭院,周围主要汇聚了近代美国艺术品,庭院中央的小金人是狩猎女神黛安娜雕像,为早先在麦迪逊广场公园塔尖上的雕像的复制品。<br></p> <p class="ql-block">美国馆主要展出1920年以前的美国艺术品。这里侧重十七和十八世纪来自北美东海岸殖民地的艺术品和物件,以及随着美国在北美大陆的扩张而延续到二十世纪早期的艺术品。除此以外,美国馆还收藏了全世界最有名的两幅美国绘画,它们是埃马纽埃尔·洛伊茨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和约翰.辛格.萨金特的《X夫人(皮埃尔·戈特罗夫人)》,同时还藏有约翰.辛格顿·科普利、吉尔伯特.斯图尔特、温斯洛·霍默、托马斯.伊肯斯、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等人的代表作,以及玛丽·卡萨特和蔡尔德·哈萨姆等美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与此同时,美国馆的装饰艺术馆藏包括著名银匠梅耶·梅耶斯和托马斯·弗莱彻的作品,以及各种柜子,包括纽约赫脱兄弟制作的出色的十九世纪衣橱。</p> <p class="ql-block">《乔治.华盛顿》,美国,布面油画,1795年动笔,作者:吉尔伯特.斯图尔特。</p><p class="ql-block">斯图尔特在1793年3月从伦敦回到美国,打算给乔治·华盛顿画一幅肖像画。这幅画是华盛顿朝向右边的十八幅半身肖像画之一,这组画也叫"沃恩组"。这幅画中有斯图尔特的第一幅华盛顿写生肖像的痕迹:在黑色颜料下有一件泛红的棕色外套,上面有黄色的纽扣:这表明斯图尔特在画第一幅沃恩肖像画的同时构思出了这幅画。斯图尔特的华盛顿肖像画既逼真又有标志性。此画中,艺术家巧妙地使用蓝灰色阴影突出肤色的立体感,使华盛顿的面部看起来好像大理石,传达出一种不朽的形象。<br></p> <p class="ql-block">《以利亚·鲍德曼》,美国,布面油画,1789年,作者:拉尔夫.厄尔。</p><p class="ql-block">厄尔的这幅画描绘了衣着时髦的布匹商人以利亚·鲍德曼站在自己位于康涅狄格州新米尔福德的店铺里。画家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肖像手法,捕捉了鲍德曼的创业精神:这位乡村店主的店铺里陈设简洁,他站在毛毡覆盖的账目桌边,储藏室的门敞开着,里面一卷卷昂贵的进口纺织品吸引着观者的目光。桌架上的书籍暗示鲍德曼的商业意识得自于渊博的知识。再加上厄尔仔细刻画出的优雅服装以及鲍德曼迷人的直视目光,这幅肖像画成为了赞助人和画家的双重广告。<br></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驻军的突围》,美国,布面油画,1789年,作者:约翰.特朗布尔。<br></p><p class="ql-block">特朗布尔和他的美国同道本杰明·委斯特、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等人一样,都有在历史画作上大展宏图的野心,他们希望能画出具有英雄意义的大尺幅画作。在委斯特的建议下,特朗布尔画出了直布罗陀受到长久围攻这一事件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当时西班牙人企图从英国人手中夺走直布罗陀岩。艺术家描绘了英国这场胜利中一个特别的瞬间,即乔治.艾略特将军向他垂死的敌人,年轻的唐荷塞·德巴博萨伸出同情的援手。不过,特朗布尔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赞扬绅士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表现出高尚的风度。</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美国,布面油画,1851年,作者:埃马纽埃尔.洛伊茨。<br></p><p class="ql-block">1776年12月25日,华盛顿带着2500人在新泽西的特伦顿向黑森雇佣军发动的进攻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洛伊茨对这个事件的描绘在美国和德国都获得了好评,他是在德国画这幅画的。这件作品享有盛名主要在于艺术家所选择的题材迎合了十九世纪中叶活跃的民族主义情感,巨大的尺幅也增加了其感染力。虽然有一些与史实出入的地方,但这幅画至今依然受到推崇,是美国艺术中最著名、刊印次数最多的图像之一。<br></p> <p class="ql-block">《前线来的俘虏》,美国,布面油画,1866年,作者:温斯洛·霍默。</p><p class="ql-block">作为《哈勃周刊》的艺术家通讯员,霍默曾两次造访内战时期的联邦前线。这幅画作于战争结束以后,描绘了陆军准将佛朗西斯.钱宁·巴罗在1864年5月的斯波特瑟尔韦尼亚战役中俘虏了南部邦联的士兵和军官。画中刻画了参战双方的典型特征,并以他们中间的距离和成对比的姿势象征南北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这幅画确立了霍默在纽约国家设计学院的声望,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时也获得了评论界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丹尼尔·克罗姆林·维普兰克》,美国,布面油画,1771年,作者: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p><p class="ql-block">丹尼尔.维普兰克是纽约市一个显赫家族的后人,这幅画中的他只有九岁。在这幅作品中,科普利一如继往地成功运用了年轻贵族模特与一只用金链拴住的宠物松鼠玩耍的主题。松鼠紧抓住普兰克的腿,泰然自若的维尔普兰克则冷静地看着观众。这幅画表现出科普利最佳的殖民时期风格,因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清晰度而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x夫人(皮埃尔·戈特罗夫人)》,美国,布面油画,1883-84年,作者:约翰.辛格.萨金特。<br></p><p class="ql-block">维尔日妮·阿梅莉·阿维诺·戈特罗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是巴黎的社交名媛,因她高超的装扮技巧而闻名。萨金特希望画她的肖像并展出画作来增加自己的名气。虽然作这幅画没有佣金,但在与模特的配合之下,萨金特突出了她大胆的个人风格,表现出她长裙的右肩带正从肩上滑落的瞬间。这幅画在1884年的巴黎沙龙展上受到的奚落多过赞赏,于是萨金特重新画了肩带并自己保留了画作。他把这幅画卖给大都会博物馆时说:"我想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吧。"但他要求博物馆隐去模特的名字。<br></p> <p class="ql-block">《皮毛商人在密苏里河上顺流而下》美国,布面油画,1845年,作者:乔治·加勒伯·宾汉。</p><p class="ql-block">密苏里河发源于加拿大边境,流至圣路易斯时汇入密西西比河,在密苏里长大的宾汉对这条大河上的生活有亲身体验。来自北部荒野的人靠顺流而下的独木舟进行交通和运输,此图中的独木舟由一位上了年纪的法裔商人掌舵.一旁休息的儿子以一杆步枪护航(他的父母分别是印第安人和欧洲裔美国人),两人要去市场售卖他们的皮毛货物。穿不透的薄雾和沉默笼罩着画面,令人陶醉。事实上,宾汉描绘的这种经商方式在十九世纪中期早已过时,但这幅画在纽约展出时还是深深地吸引住了东部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落基山脉,兰德峰》,美国,布面油画,1863年,作者:阿尔伯特.比斯塔特。</p><p class="ql-block">出生于德国的比斯塔特以落基山脉的画作稳定地确立了自己作为美国西部画家的身份。他在1859年与腓特烈·W·兰德上校一起在今日怀俄明州和犹他州进行的考察为这幅画奠定了基础,这幅画将国家边疆风光清晰地呈现在美国人面前,同时助长了"天定命运论",这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美国人受到上天的指派,要成为美洲大陆的主宰。这幅画有对称的构图,展现出大胆、简单的光线对比。前景中描绘了一个肖肖尼族印第安部落的营地。比斯塔特的这一巨幅绘画在公众面前展出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他成为当时著名美国风景画家弗雷德里克·丘奇的竞争对手。</p> <p class="ql-block">《暴雨后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圣轭山风景—牛轭湾处》,美国,布面油画,1836年,作者:托马斯.科尔。</p><p class="ql-block"> 科尔被圣轭山下康涅狄格河那古怪的曲折所深深吸引,这幅巨大的、戏剧性的绘画就是以这个"牛轭湾"为主题。他在这片景色中注入了暴雨后天空中闪现的那种不同寻常的光辉。荒山依然被残留的乌云遮蔽,远处蜿蜒的河流和田野却已经透出光芒。艺术家将未被驯服的荒野与田园风光的村落并置,以强调这个国家的风景中固有的诸多可能性,同时他也以艺术家的洞察力和想象力美化了实际中的场景。在画的前景中可以看到科尔本人,以及他的画架和雨伞。</p> <p class="ql-block">《秋景》,美国,含铅法夫赖尔玻璃,1923-24年,设计者可能是:阿格尼丝.F.诺斯洛普;制作:蒂芙尼工作室。</p><p class="ql-block"> 蒂芙尼公司创始人的儿子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是美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他在自己长久并且成功的职业生涯中熟练掌握了许多装饰材料。但他最具创新的作品却是玻璃制品。这幅落日时分的秋景是蒂芙尼以含铅玻璃描绘的自然风光中的杰作,它展现了蒂芙尼在他位于纽约工作室中发展出的所有的技巧和工艺。使熔色玻璃起皱就形成了斑驳的表面;不同寻常的光线效果是使用杂色玻璃和五彩玻璃达成的;纵深和透视感则是通过覆盖不止一层玻璃而产生的。</p> <p class="ql-block">《山里人》,美国,青铜,1903年,铸造于1907年3月前,作者:弗雷德里克.雷明顿。</p><p class="ql-block">雷明顿的绘画、插画、雕塑和文字作品使他成为美国老西部的一位出类拔萃的记录者。这位艺术家在《山里人》中选取了一位猎人在日常生活中设陷阱捕兽的戏剧性时刻,他正和坐骑从一个几乎垂直的斜坡上下山,人和马被身上带着的捕熊夹、斧子、铺盖卷和步枪所累,他们一起小心地在危险的陡坡上前行。这座青铜铸造的作品和雷明顿最优秀的小雕像作品一样,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肌理变化,比如带流苏的鹿皮衣服、多毛的马皮以及岩石般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艺术展区,在此期间的艺术品以宗教雕像为主。</p><p class="ql-block">大都会博物馆在1873年获得第一件中世纪藏品,但博物馆主馆里的中世纪核心收藏要到1917年才形成、那年金融家、收藏家J.皮尔蓬·摩根的儿子将父亲收藏的两千余件艺术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今日,博物馆的中世纪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位居前列,涵盖从公元四世纪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诞生起直至十六世纪早期文艺复兴萌芽期间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艺术,包括了从古典晚期到早期拜占庭界的丰富艺术品。大量中世纪早期艺术,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和西哥特人的珠宝首饰等,突出了同一时期西欧的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圣母与圣子》,法国,石灰石,来自勃民第玻利尼的方济各会贫穷修女会,约1415-17年,作者:克劳斯.德.韦尔弗。</p><p class="ql-block">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卒于1419年)和他的妻子巴伐利亚的玛格丽特(卒于1424年)在玻利尼建立了"贫穷修女会",这件艺术杰作可能就是这位丈夫或妻子委托制作的。卷发的耶稣抬头看自己的母亲,玛丽亚搂着他,腿上放着一本书。这幅温柔的画面代表一个复杂的神学主题,由长凳上的铭文点明,那是一句来自《西拉书》的颂扬智慧的经文:从起初,在万世以先,我就已被造……(24:14)到十三世纪的时候,天主教就已认为这句话指的是玛利亚。</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的圣母与圣婴》,法国,胡桃木,颜料,石膏粉,亚麻布,约1150-1200年,作者:奥弗涅。</p><p class="ql-block">在这件木雕作品中,圣母紧紧搂住坐在她腿上的耶稣,这一构图反映了这不仅仅是一位母亲与儿子的雕像,它强调了圣子作为神的智慧化身的角色。为了增进这一要旨,耶稣原本可能手捧着一册书。圣母衣服上有节奏的纹路、框住脸颊的精致面纱以及存留下来的颜料痕迹,尤其是绿坐垫上的颜料,都使这件雕像传达出一种严峻的美。这种雕像曾是敬奉物品,被人抬着行进在教会的游行队列中。这件雕像可能曾是装圣骨的容器,它有两处中空的地方,一处在圣母的肩膀后,另一处在她的胸腔。<br></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罗马艺术。</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罗马艺术馆的古希腊罗马藏品共包括从约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330年间的一万七千余件作品,展现出古典世界的艺术多样性和艺术成就。收藏实力特别表现在塞浦路斯雕塑、希腊彩绘花瓶、罗马大理石和青铜肖像、罗马壁画等处。这里的玻璃和金银制品在全世界均属佳作,而古风时期的阿蒂卡雕像更是雅典之外首屈一指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萨迪斯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圆柱》,古希腊、希腊化时期,大理石,约公元前300年。</p><p class="ql-block">这几截石柱来自阿尔忒弥斯神庙里一根带凹槽的爱奥尼亚式圆柱,原柱高度超过58英尺。柱头上精雕细琢的叶形装饰在这座神庙现存的柱头中独一无二。底座(叶形装饰底座)饰有鳞状植物纹,亦体现出超乎寻常的细致精巧。这只柱头略小于在原址找到的其他柱头,说明它不属于外柱廊的一部分。神庙的东西走廊里各有一对与此相似的圆柱,这几截石柱可能就来自这两对石柱中的一对或两对。</p> <p class="ql-block">《克尔诺斯杯》,赤陶,基克拉迪,早期基克拉迪第三阶段至中期基克拉迪第一阶段,约公元前2300-1900年。</p><p class="ql-block">在陶工旋盘出现之前制作的这件"克尔诺斯杯"(多个供品杯组合)有25只小杯环绕着中心的供碗,体现出大师级的捏塑和烧制手艺。尽管克尔诺斯杯在史前时期广为使用,但在基克拉迪群岛上发现的克尔诺斯杯尤为出色。这只供品杯里或许曾装盛种子、粮食、花、水果或液体,是现存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较早的发现时间—1829年,当时还没有出现对史前希腊艺术品的系统性发掘。</p> <p class="ql-block">《青年与女孩石刻墓碑,带柱头和狮身人面像尖顶饰》,大理石,古希腊,阿蒂卡,古风时期,约公元前530年。</p><p class="ql-block">墓地纪念石碑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七世纪,后来愈加奢华以至浮夸。这件石碑据说来自阿蒂卡,是古风时期存留至今最完整的墓碑作品。石碑底座上刻着:致亲爱的梅[加克利斯],在他去世后,他的父亲和他亲爱的母亲将[梅]立为纪念碑。碑体上有位青年和一个小女孩站在一起,小女孩可能是他妹妹。挂在青年手腕上的油壶(希腊语: aryballos)说明他的形象是一位运动员。一尊狮身人面像守护在石碑上端。对运动员肌肉线条的细致刻画反映出忠实表现人体的自然主义趋势。石碑上的彩绘(多种色彩)进一步衬托出雕工的细致和精确,这些色彩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库洛斯雕像》,大理石,古希腊,阿蒂卡,古风时期,约公元前590-580年。</p><p class="ql-block">这尊库洛斯(青年)雕像是阿蒂卡最早的大理石人物雕像之一。其左脚在前、双手垂在身体两侧的僵硬姿势源自古埃及艺术。在整个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雕刻家都采用了这种简单明确的姿势。这尊早期雕像作品主要采用了几何、甚至是抽象的形式,将人体结构的细节通过近似的手法完美地呈现出来。它曾伫立在一位年轻雅典贵族的墓前。</p> <p class="ql-block">《受伤的亚马逊人雕像》,大理石,古罗马,公元一至二世纪,一尊古希腊青铜雕塑(约公元前450-425年)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古希腊艺术作品常描绘亚马逊人与神话中的英雄人物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忒修斯等战斗的场景。这尊雕塑描绘了一个失去武器的战士,她右胸下的伤口流出鲜血。她的长袍从一侧肩膀上松开,在腰间用一段马辔凑合系起来。虽陷入这样的惨境,她脸上却没有痛苦或疲惫的神情。她轻倚在身旁的支柱上,右臂优雅地放在头顶,这个姿势通常用来表示睡眠或死亡。</p> <p class="ql-block">《浮雕石棺,雕有酒神狄俄倪索斯的胜利及四季神》,大理石,古罗马,帝国晚期,约公元260-70年。</p><p class="ql-block">这具石棺是葬礼艺术品中精致的典范,可能是为罗马一位富裕的主顾而刻。石棺两侧和正面以高浮雕饰有四十个人物和动物像。位居中心的是坐在豹身上的酒神狄俄倪索斯,他的两侧有四个较大的站立人像,分别代表四季(从左到右):冬、春、夏、秋。围绕这五位中心人物的是其他与酒神巴克斯相关的人物和祭礼用具,全以较小比例雕刻。在石棺呈弧形的两端有其他较大的几组人像,包括大地和水的化身。<br></p> <p class="ql-block">《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头像》,大理石,古罗马,帝国晚期,约公元325-70年。</p><p class="ql-block">为了达到他建立新王朝的目标,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06-37年在位)为罗马帝国建立了新的首都,并以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这座头像原本可能属于一件半身雕像,或者更可能属于一件超过真人大小的雕像。到这一时期,君士坦丁大帝已经为自己选用了一种官方形象,以把自己和异教徒前任区别开来。这座头像上的长脸、整洁的发型、不蓄须的脸庞都在刻意唤起对早期"好"皇帝的记忆,比如奥古斯都(公元前28年至公元14年在位)或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艺术。</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古埃及艺术收藏的核心藏品基本上形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全世界达到如此规模的同类收藏屈指可数。这里的展品主要来自大都会博物馆在埃及遗址发掘出土并由埃及文物部门慷慨划拨给博物馆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要的私人收藏和单件作品也通过遗赠或购买的方式被纳入馆藏。因此,展馆收藏的许多文物都与考古发现有关,例如描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纪念雕像:同样丰富的还有做工精细的艺术品,比如来自中王国时期精美绝伦的珠宝首饰。这些作品的年代在约三十万年前到公元400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萨克勒展馆内的丹铎神庙》,风成砂岩,下努比亚地区,丹铎,罗马时期,约公元前15年。</p><p class="ql-block">埃及政府将丹铎神庙赠与美国,以嘉奖美国在保护努比亚历史遗迹中提供的援助。这座神庙若不被拆除,应已淹没在阿斯旺高坝之后的尼罗河水中。尽管与埃及的宏伟神庙相比,丹铎神庙的规模微不足道,但它却已拥有一座神庙的所有基本组成部分:一座大门,一副门廊,一间祭室和一个神堂。门廊圆柱上有植物柱头,墙上的浮雕描绘出法老向神灵供奉祭品的画面。右侧,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正在向普纳布斯的托特献酒。</p> <p class="ql-block">《哈伦海布书吏雕像》,花岗闪长岩,可能来自孟斐斯,普塔神庙,第十八王朝,阿伊或图坦卡蒙在位期间,约公元前1336-1295年。</p><p class="ql-block">在哈伦海布自己当法老以前,他曾是法老阿伊和图坦卡蒙时期的军事将领和国王代表。哈伦海布任将官时委托制作的这尊雕像将他描绘成一位书吏和文官。尽管雕像的右手现已遗失,但很容易看出哈伦海布正在放于膝上的莎草纸上书写。莎草纸上的文字是献给书写和智慧之神托特的赞美诗。这些文字称赞这位神祗是太阳神拉统治之下的尽责宰相,同时暗示哈伦海布向国王效力就如同托特向拉效力那样。</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狮身人面像》,花岗岩,底比斯.德尔巴哈里,塞内姆特石场,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与图特摩斯三世联合执政时期,约公元前1473-1458年。</p><p class="ql-block">这尊庄严的狮身人面像造于哈特谢普苏特与其继子图特摩斯三世联合执政时期。女法老于公元前1458年过世以后,图特摩斯三世将这尊作品砸碎,连同德尔巴哈里神庙中哈特谢普苏特的其他雕像一起丢弃在采石场里。在192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的考古发掘者找回雕像碎片并进行复原。找回的六尊狮身人面像中有四尊大小不一,从前应该是单独伫立在神庙的庭院里。这件作品重达14900磅(6759公斤),可能是一对守护大门的狮身人面像之一,与之成对的那尊雕像的残余碎片目前仍在开罗。</p> <p class="ql-block">《阿蒙霍特普三世狮身人面像》,彩釉陶器,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约公元前1390-1352年。</p><p class="ql-block">图中这尊亮蓝色彩釉陶质的小型狮身人面像上刻有阿蒙霍特普三世国王的名字,并且表现出因造像颇多而为人熟悉的这位统治者的面部特征风格。狮身人面像以人手托住献祭器皿这种变化形式早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出现,许多新王国时期的造像表现出一位国王献上某种小型人像,而这人像也相应呈现出献祭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太大了,藏品太多,时间似乎过得飞快,每次逛这种大型博物馆总是不经意间就大半天过去了,逛了一天也没有全部参观到。另外在大都会博物馆三层的屋顶花园号称拥有“ 纽约最美的天空”,仅于每年5月到10月开放。在这里可以用另一个角度看曼哈顿的天际线。我们在下午4:50的时候想上屋顶去看看,无奈5:00闭馆,已经不能上去参观了,留点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是一次跨越文化和历史的旅程,是一次深刻且难忘的体验,不仅因为其藏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因为这些艺术品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激发了对艺术、历史和文化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以及它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至此,美东行都已整理完毕,谢谢您的浏览,并耐心听我的啰啰嗦嗦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