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十五】打麦场

杨澍青青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集体土地分配包产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大好的农业政策,大大地激发出农民们种粮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立夏过后,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天气一天天热燥起来。村子北门外麦田上开始传来布谷鸟“咕咕,咕咕咕咕”!一阵阵地叫声。“咕咕咕咕”!盘旋村子上空一周,又飞落在那棵老皂角树上。寨墙旁的老槐树上,黑卷尾鸟一声声地叫着“吃杯儿茶够吃”,“吃杯儿茶够吃”!也应和着不停地刷刷叫叫刷着存在感。寨门上的石头缝里有不少麻雀窝窝,一群群麻雀“叽叽,喳喳”地扑棱来又扑棱去,麻雀群也到繁殖的季节了。村子里的那座“西寨豁儿桥”小桥流水,绕村河道旁,一排粗壮的大柳树下,栓着两头老黄牛,微闭双眼一站一卧,悠悠闲闲地反刍着胃里的草料。不远处,栓着一匹灰色的叫驴,时不时地伸长脖子头仰向天空,“闷儿拉、闷儿拉”,又“不哧、不哧、不哧”地拉几下子快快活活的响鼻子。吓飞了树上休憩的几只小鸟儿。一到傍晚,水库大坝和河道坑里的青蛙群,“呱嘎呱嘎”地叫个不停歇。老头老太们说,河里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喝疙瘩(面疙瘩汤)。麦田里的新麦子,成熟也不远了…</p><p class="ql-block">没过多少天,二十四节气里的“小满”就到了。各乡镇上和县城里,因麦收季而兴盛热闹起来的集市会,老百姓们普遍称为“小满会”,也叫“小麦会”。千百年来的收麦季节,男女老少齐上阵,如同一场关于麦收的人民战争,在乡间农人们心中是多么多么地重要。学校里的孩子们,还要放十天半月多的麦收假,来帮助家里父母们一起收麦。小麦会,是唯一真正属于村外田野上那麦子的节日。会上的整条街道人流攒动,买卖摊位上摆放着齐全一色的收麦农具。草帽、袋子、扫帚、拖斗、磙框、桑杈、木掀、耧耙、推耙、牲口笼嘴、镰刀、煞绳等,各式农具应有尽有。一大早,人们都早早地来到会上。早餐摊前滚着油香的油条,生意是最火爆的。老少爷们儿,掏出衣袋里块儿八角的零钱,简简单单地称上几斤几两刚出锅香酥酥的新鲜油条。吃着走着,边转边看,又是一番挑挑选选,计划着自己家里缺些什么,买了整整一架子车的农具,算是为麦收做足了一切准备。</p><p class="ql-block">村里各家各户的打麦场,都在自家地块儿的地头处,紧挨着一条生产路。割麦前糙场,是必须的一道工序。对平整的地头场地,先洒上水受潮,撒上些收获罢的油菜籽糠皮皮,牛巴式们套上老黄牛,扬起鞭子吆喝着,老黄牛拉着石磙,和着磙框的吱吱扭扭,红石圆磙子就欢快地转起圈圈来。半晌功夫,老黄牛卸套,瓷瓷实实、起名发亮,方方正正的一大片麦场地就落成了。</p><p class="ql-block">“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村子东、南、西、北,田野上的麦子很快地变成黄灿灿了。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连同一只只布谷鸟频繁的聒噪声,也让种地人的心情紧张、焦躁起来了。有经验的老人们站在自家地头拽上几穗麦,用手轻轻一搓揉那麦穗,又放嘴里头,牙口一咬,饱满的麦籽籽嘎嘣嘣脆响。“不敢再长了,明天一早天凉凉快快,咱大家伙儿都开镰割麦吧!”。麦收季节,也怕遇上烂场雨,因此,村里麦收开镰的步伐,割麦行动向来都是一致的,慢些的户家,生怕落后了。</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农村麦收割麦,还停留在手工割麦阶段。喝罢汤,父亲取出磨石,还有几把镰刀,“嚓啦嚓啦”地开始磨镰刀,父亲把镰刀刃磨得锋利,刷亮刷亮的。架子车上,安装好前后、左右的木挡架,麦子割得多了还得装拉到打麦场里垛起来。麦收收到端午节,也是常有的事情,母亲烙上几个葱花油饼,煮上些鲜鸡蛋、新蒜头,还有自包的粽子,烧上一壶竹叶茶水,就当做下地的伙食干粮了。在那火热麦天里,吃冰棍、喝啤酒,小时候已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布谷鸟的咕叫声,仍然响彻在村子上空,这奇怪的鸟语声,似乎在催促着村里的人们,好像一直在说唱:“磨镰割麦,赶紧收麦!麦芒连天,抢收抢种!切记切记,可别懒散!”。晨风轻轻吹,天刚蒙蒙亮,勤劳的人们在自家麦田里,各自排开阵势,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户主带队,女人紧跟,都弯下腰身,左手抓着麦秆子,右手紧握镰把,用力回拉,一堆堆一排排带秆儿的麦穗便存放、躺平在田间上。男人们割十来垄,女人们割七八垄,孩子们也被大人们好哄着下地割麦了,快活些的小手也能割上三五垄的,“哧啦,哧啦,哧啦哧啦”,这是麦收季丰收时田地里最美的声音。那时,小孩们是最怕过麦天的,麦天太热太累了。过罢麦天,皮肤脱层皮是一点不假的,唯一的财富就是锻炼磨励了一股子吃苦耐劳的精气神。那时,我也是最崇敬父亲母亲的,父亲的坚韧耐力和对家庭的责任,使得父亲干得最多。母亲是典型的好助手,除了农活还得做饭,那时候都是不容易的。这就是农村人的生活常态。还好,后来又时兴起一种安装在小拖拉机前的“推子割麦机”,大大地加快割麦的进度。人们起早贪黑,不停地割不停地拉,割割拉拉,不停地往打麦场里拉,又拉又垛,麦垛垛得老长老高。遇上连阴雨天,必须还得用塑料布遮盖严实,也怕吃上生芽麦麦。所有的麦子割完拉完之后,人们的力量就集中在打麦场里了。</p><p class="ql-block">村大队部里的大喇叭,村干部们提前喊话过了麦收的安全事项,主要是防火安全。各家的打麦场里,必须无条件地准备一口水缸,需盛满一缸水,用作火灾时急用。镇、县里的麦收宣传车,也是一趟接着一趟在乡间各村路上巡逻检查,没有放置安全水缸的户主,禁止摊场打麦。实践证明,老辈人们传下来的老办法还是可行的。时至今天,我依然记得小时打麦场的工序:摊场、碾场、起场、扬场,装袋子。</p><p class="ql-block">摊场,是打麦场里的第一道工序。人们要把垛好的麦垛拆开一大截,把麦子摊开在宽阔的打麦场里,好让风吹吹,火辣辣的太阳晒晒,又俗称“风刮日晒”。这时,大人们带着草帽,手持着顺手的桑杈,挑杈着麦秆儿,南一杈北一杈,挑来挑去,熟练地抖抖又擞擞,抖擞了又抖擞,最佳的状态是让麦穗棵子成杂乱无章地竖立着,抖擞留余出来的缝隙便于通风、晒焦,为下一步碾场做好准备。到正午时候,摊场麦被火毒火毒的太阳晒得焦透了,坐在麦垛凉荫下,隐隐约可以听得见麦穗子炸秆儿落下地哗啦的声音了。老巴式们喊喝一声,碾场了!于是,牛巴式们有套老黄牛开始碾场。小拖拉机拉铁轱辘耢子碾场,是新兴起来的碾场工具,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快速地在乡间普及起来。打麦场里,小拖车驾驶座上的司机转动方向盘,风风火火地转着圈圈,后边那铁轮子一阵阵风驰电掣,“呼呼啦啦”,那声音响彻得老远!碾一遍又翻腾一遍,翻一遍再碾一遍,那麦秆儿都被碾成碎麦秸平铺在场地上。小拖司机驾着车,不敢多停留又该轮换下一家碾场去了。</p><p class="ql-block">该起场,扬场了!下午一两点,男女老少们开始起场。打麦场相邻的村邻们相互帮忙,拿起桑杈,抖的抖、挑的挑,推的推、扫的扫,小孩子们多是凑凑热闹,干一些推推扫扫的小活儿。打麦场上,男女老少们,说说笑笑,灰头土脸地狠劲儿忙活一番,包裹着麦糠皮和碎麦秆儿的麦子推成了一条像长条堆子的“麦岭”。起东南风了,开始扬场了!户主,一般是家里扬场的全拿手。分田到户以后,若是谁不会扬场,不会打掠,那是要被人笑话的,会被老人们视为笨蛋,或不学手艺的懒蛋货。扬场看风向,户主们顺着东南风向,呼呼啦啦地开始扬场,麦籽籽被留存在眼前,麦糠皮被风吹散到下风头,最后再被推到麦场边那不碍事的旮旯里。麦堆旁,娴熟勤快的家庭妇女们顺手地打掠,打打掠掠,手握着扫帚左右开工,碎麦秸秆儿也被排除在一边了。不一会儿功夫,籽粒饱满的新麦子全部出来了。此时,大人们是高兴的,孩子们也是开心的。开始装袋吧!小孩撑着袋子,大人们用小拖斗装麦子。一袋袋一堆堆的新麦粮食堆,垛满了整个打麦场。这才是男女老少们丰收的喜悦呀。那麦垛,摊了一场又一场,碾了一场又一场,碾完的全部碎麦秸还得集中遛碾一大遍,又是起场、扬场、装袋子…最后,男女老少们一杈一杈地挑麦秸,还得垛上一座美美的麦秸垛。长条型垛、馒头型垛都有,村里的那些全拿手男劳力们,挑水和泥、封顶麦秸垛,老少爷们儿一起奋斗将近一整月的火热麦天,总算是彻底结束了。麦罢了,村水库大坝里,挤满了洗澡的村里人,人们谈论着这个麦季的收成。有些好打趣的老人们说:“看看那谁谁谁家,人家多讲究吧,麦子今年大丰收,人家那麦秸垛,也堆哩排排场场,怼哩有角有愣的!。”如今想来,那个年代里,也许麦秸垛就是人们麦罢时的面子吧。身为朴实的农村人,谁不是在用心用情地种田,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呢??…</p><p class="ql-block">芒种的玉米种上,苗子长得也有半腿子深了。麦罢之后,还要在打麦场里晾晒收获的新麦子,各家各户还要按政策指标向国家交公粮。算来自1949年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交了57年公粮,党和国家从2006年开始就截止了交公粮。其实那些年代里,粮食产量低,交粮质量不达标,还会被退回来,很多家庭的粮食本身还不够吃,若遇到灾旱年交了公粮后所剩不多了,那段历史也是农民们支援国家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那一代农民们,如今大部分不是年迈,或者就是已经不在了。饮水思源,爱惜粮食、尊重农民,感恩农民们吧!前辈人负重前行栽树,后辈人才可以乘凉呀!伟大的中国农民,无数次地托起了国家最厚重的底盘。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农民呀。</p><p class="ql-block">新时代,联合收割机驰骋在田间,农业实现高度机械化,麦子很快就颗粒归仓了,农民们的重体力劳动被轻松地解放出来。人们再也不用为麦收季里的手工割麦和打麦场里的繁琐工序发愁了。那些个麦收的农具摆放在村史馆里,都成用于展览的稀罕老物件了。可是,打麦场里那些麦收工序手艺,是一代代农民们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呀,也需要历史永远铭记呀。于是,我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来,这伟大农业时代变革里,亿万中国农民们,最不容易的这一段光辉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