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赛课展风采,三尺讲台竞芳菲——记齐鲁园小学优质课比赛活动

肖利晓

<p class="ql-block">  为了继续扎实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成长,2024年5月14日,临沂齐鲁园小学数学组开展了每人一节优质课活动。一节节优质课是教师的匠心之作,也是教师与学生一同谱写的美篇。本次活动分为讲课、说课和教学设计,参与活动教师们将自身专业素养和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诠释了独特、精彩的课堂教学。</p> 讲课篇 <p class="ql-block">  穆惠敏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课》。穆老师创设了闯关集齐地图碎片才能救出熊二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正、反两类减法算式的对比中发现并归纳出退位减的算式特征,发展了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接着复习解决问题,明确以问题为依据寻找多余信息。本节课在穆老师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p> <p class="ql-block">  孟峥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圆柱与圆锥复习课》。在“物以类聚”环节,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归类游戏,梳理柱体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在“无中生有”环节,孟老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決。“触类旁通”,通过小组竞赛,解决各种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方杰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面积复习课》。方老师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以网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复习,接着以小青家装修为线索串联起整节课。通过铺地砖、给桌布缝花边等实例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并完成不同场景下的问题解决。方老师巧妙地将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转变成为小青家设计装修,让学生在解问题时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面积相关的概念和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決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胡学敏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胡老师通过分草莓的情境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特点。接着通过不同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辨析进一法和去尾法应用的场景,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策略。最后设计的综合题,将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布秀秀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喝牛奶中的数学问题》。“喝牛奶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对牛奶和水混合后喝半杯,其中喝了多少牛奶?”这个知识点上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布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题意后,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接着针对学生思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思考牛奶和水虽然混合在一起,但它们分别的总量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将牛奶和水分层画图表示,帮助学生理解,直至问题解决。</p> <p class="ql-block">  张厚英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张老师先由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出条形统计图,再通过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在回忆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激发求知欲。接着通过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补充与讨论,既沟通了与已有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的联系,又在对比中引出新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数据分析是统计教学的核心,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观察与思考,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在让学生感受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明笑平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课》。明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在课堂伊始,明老师带来了“神秘宝箱”,只要能解决相关问题,就能打开宝箱,调动了课堂氛围,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得数是9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并让他们观察和发现算式的特性。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带领学生复习和巩固退位减法的概念、算理算法以及如何应用到比多少解决问题中。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算式之间的规律,鼓励他们进行拓展思考。</p> <p class="ql-block">  刘晓娟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找次品》。上课伊始,刘老师利用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秤量物品的原理。接着从最典型的三个物品中找次品,学生通过推理、演示,发现从三个里面找次品只需称一次,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8个、9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进行优化,并延伸到研究多个物品怎么分。本课难度较大,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有困难,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这节课刘老师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同学间互相帮忙,让学生都能理解找次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p> <p class="ql-block">  肖利晓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课》。肖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接着以一年级曾学过的一道题,通过用“圈一圈”、“减一减”和“除法”三种方法解答,沟通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对比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最后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決“进一法”、“去尾法”和“按规律排列”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总结完善对每种题型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张振英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计算简单的经过》。张老师首先通过游戏复习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为解决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做准备。接着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两道题目的对比,总结求经过时间的三种方法。最后的拓展提高题,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文字和信息中,准确找到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p> 说课篇 <p class="ql-block">  樊颖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樊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百数表引入,通过探究新的百数表,系统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数感,提高口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赵金路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赵老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沟通本节课所学的体积度量与长度度量,面积度量之间的联系,都是看度量对象有多少个度量单位。</p> <p class="ql-block">  贾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与整理》。贾老师以教材为依托,设计两个大活动——我会选颜色、我会选代表,让学生亲身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p> <p class="ql-block">  李红蕾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李老师首创设情境,通过列式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除,商能整除时用整数表示,不能整除时用分数表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李老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石小宇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复式统计表》。石老师以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想知道班级、男女生分别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引出统计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的问题是需要用数据来说话的。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统计表,在对比中体会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伏传微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伏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学会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郭瀚文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46页的《解决问题》。郭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在对比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郭老师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并渗透除法的相关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p> 教学设计篇 <p class="ql-block">  教学设计比赛采取“现场限时手写教学设计”的方式进行。比赛现场,参赛教师屏气凝神,认真研读教材、准确分析学情、合理谋篇布局、巧妙设计环节,创作出了一份份符合教学实践、富有专业素养又兼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案。</p> 结语 <p class="ql-block">  本次优质课活动不仅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也为在场听课老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本无火,互击而闪灵光。期待未来更多精彩纷呈的课程,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学之美,启迪智慧之光!</p>

学生

老师

除法

复习

统计图

引导

执教

通过

条形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