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上的空心敌楼

耕者

<p class="ql-block">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创建了一种空心敌台,也叫空心敌楼。除依附于长城墙体上的,还有许多是依照地势修在了较高的位置上。我们常见的有骑墙式、出墙式,或很少见的高耸于山巅上的孤楼。</p><p class="ql-block">骑墙楼,顾名思义就是跨建在城墙上的空心敌楼。楼的两侧都开门。士兵沿着城墙穿过敌楼迅速到达指定驰援地点。</p><p class="ql-block">此类敌楼在蓟镇是最常见的。</p> <p class="ql-block">出墙楼,这种形式的敌楼与建在墙体上的马面比较相近相似,都是凸出墙体外侧一部分,增加了对敌射击的角度。而敌楼则可以有效地遮蔽来自敌方的射击。这种凸出在城墙外侧的敌楼一般多见于内长城。很可能当时就是在原马面的基础上改造成的敌楼。</p><p class="ql-block">端点楼,就是建在城墙头、尾的一种敌楼。</p><p class="ql-block">孤楼,离开城墙单独建在城墙附近或建在地势较高地方的敌楼。这种楼通常修在较隐蔽的山区,一般以楼守一条沟。如清水河县下黄家梁村驴皮窑沟,就有这种孤楼。</p><p class="ql-block">在空心敌楼内,驻有墩兵、夜不收以及他们的家眷。</p> <p class="ql-block">明代中后期,随着制砖技术的普及和砖成本的降低,在各类建筑中砖的使用更加广泛和普及。许多原本是夯土版筑的城墙为了坚固,根据实际需求对城墙进行了砖甃,就是外侧包砖或两侧包砖。将城砖应用到长城建筑上使得长城建筑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为之后的空心敌楼建筑出现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把敌楼修在地势低缓处,它们的间距相对密集,通常在火器、弓箭的射程之内。修建烽火台也是这种规律,均在瞭望视线之内。如果地势起伏较大,射程、视线受阻,敌楼、烽火台就会多一些,这是弥补地形造成的防御漏洞。如果是难以攀爬的地形,敌楼、烽火台修建的数量相对稀疏,有时甚至只修敌楼丶烽火台而不筑城墙。能起到瞭望警戒作用,起到防范小股敌人渗透、偷袭、袭扰即可。</p><p class="ql-block">之后在长城线上有新补筑的敌楼,主要是填补防线上的薄弱环节。</p> <p class="ql-block">通常认为空心敌楼是明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结合实战经验总结创建的一种全新防御型建筑物。</p><p class="ql-block">在《明实录》里记载,弘治十七年(1504年,戚继光还没出生)巡抚延绥都御史文贵曾上书朝廷,申请创建新型墩台,“谓旧墩易于颓坏,因以意造砖墩,四面作窗,可以放箭而虏不能近”。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和戚继光推广的空心敌楼十分相似的构思。后来文贵奏报修完“榆林城等处新墩台凡百四十七座”。可惜这种新式墩台的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其后虏至,毁其砖石,因风纵木焚火,熏烟从窗入,军士伏其中多死者,毫无可用云”。</p><p class="ql-block">那么文贵所造新式墩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当时有人总结认为,由于朝廷太监刘瑾专权,朝廷拔给文贵修墩的经费,没出京城大部分就入了刘瑾的口袋。因此经费不足难免偷工减料,自然就经不起实战的考验。</p><p class="ql-block">至于新台之败,到底是台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我认为两方面原因都有。“文贵新台”之后再无记载更不能推广。</p> <p class="ql-block">戚继光所处时代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他产生建空心敌楼的构想,我想一定受到了文贵新台的启发,其次他在南方抗倭期间,在重修浙江台州府城墙时把自己的构想亲自实践,于是在台州的城墙上建了类似空心敌楼的建筑,成为以后空心敌楼的蓝本。</p><p class="ql-block">隆庆三年调任蓟镇总兵后,一边练兵一边修建蓟镇长城,于是就在蓟镇长城上首开创建空心敌楼先例。在短短的数年内,北方边境矗立起一系列高大精壮的空心敌台。一改嘉靖年间北虏年年入境劫掠动荡的紧张局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