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年代从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五代、回鹘时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p><p class="ql-block"> 经过河水的长期冲刷、侵蚀、坍塌,所以保留下来只有22个洞窟。现存22个洞窟里面,保留下来最早的就是北魏,然后有西魏的洞窟,还有隋代、唐代、五代、宋。</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在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静静陈坐千年,伴着夕阳看黄沙,化作往事尘埃。</p><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景色</p><p class="ql-block"> 西千佛洞(Xiqianfodong Caves)位于敦煌市区西南35公里处、党河北岸的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p><p class="ql-block">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现在状况</p><p class="ql-block"> 西千佛洞现存石窟16个(窟、龛22个),其中1-3窟为唐窟,4-8窟为魏窟,16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时代难以确认。一般认为洞窟属北魏至宋代所凿。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趺坐说法图、佛涅盘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睒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p> <p class="ql-block"> 西千佛洞与莫高窟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历程,受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艺术宝库损失惨重。近年来,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缮了洞窟,使面临崩塌的崖体和洞窟恢复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崖体回廊保证了游人的安全。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10个洞窟开放,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线上重要的参观内容。</p> <p class="ql-block">设计结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4窟</p><p class="ql-block"> 该洞窟由前室和主室两部分组成,前室顶部略呈拱形,主室顶部为覆斗形。洞窟始建于隋代,后经唐代、回鹘、民国时期重修,这一点可从洞窟内的隋代供养人、唐代说法图、回鹘经变画及主室北壁龛内民国重塑的佛像得以印证。[3]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前室的下部显得漫漶。现存比较完整的是北壁门上的一铺盛唐绘制的佛说法图,图中佛结跏趺坐,头顶饰有华盖,弟子与菩萨胁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饱满、体态丰腴的佛教人物形象体现出了盛唐时期的人物造型特征。</p><p class="ql-block"> 主室北壁开有一双层龛,这种形制的佛龛较早出现于隋代和初唐时期。龛内坐佛为民国时期所塑,壁画为回鹘和民国时期绘制。</p><p class="ql-block"> 值得关注的是洞窟内大量的回鹘时期(公元11世纪70年代至公元12世纪初)绘制的壁画,如前室的坐佛、普贤变、药师变及窟顶的藻井和图案,主室东、西壁的说法图。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多以说法图或佛、菩萨、罗汉等尊像画为主,其布局特点是人物稀疏、结构松散、描绘粗略。在主要壁面上(如南、北壁)各绘制一铺说法图,画面大但人物寥寥无几,人物的形体被增大以填补壁画空间。在洞窟各种建筑结构的顶部(窟顶、甬道顶、龛顶),几乎绘满了千篇一律的牡丹团花图案,相对于说法图和尊像画而言,图案则显得结构紧凑、色彩艳丽、描绘工整精细,使人感到这一时期对装饰画的重视甚于佛教人物画。至于这一时期的人物造型也是别具特点,体态健壮、面形长圆、两颊丰肥、柳眉细目、鼻梁高直、小嘴,明显强调了回鹘民族的外貌、气质,这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回鹘佛教艺术民族化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 4窟始建于隋代,唐、回鹘、民国时期都有过重修,5窟开凿于初唐,回鹘时期重修。</p><p class="ql-block">04、05窟内部相通</p> <p class="ql-block"> 4窟的看点是窟顶壁画回鹘健硕的飞天、童子和供养人以及北壁的盛唐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5窟</p> <p class="ql-block"> 5窟的看点是佛龛内的二弟子像和昙藏70多字发愿文。</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5窟-中心柱东向面-飞天</p><p class="ql-block"> 东向面龛内清重修坐佛一身,龛内存北魏画飞天、菩萨各数身,龛楣画忍冬化生;龛外北侧存北魏塑菩萨一身,画飞天、菩萨各数身。塔座下存西魏画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男供养人身着圆领窄袖衫,下袴褶。女供养人身披帔巾,上着大袖襦,下着间色裙,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第285窟内供养人服饰相同。</p> <p class="ql-block"> 猛虎下山,不知道是哪位神人干的</p><p class="ql-block">4窟5窟很多这样的涂鸦,讲解员说西千佛洞被开发保护前,常有路人兴致所至提笔留字、作画或者勾画佛像面容,甚至有在洞窟里做饭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7窟</p><p class="ql-block"> 此窟建于北魏时期,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造像的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两种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过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画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宫栏墙内绘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态、生动活泼的天宫伎乐。中部大面积绘千佛,下部绘金刚力士,这些力士个个体魄健硕、动态夸张、粗犷有力。窟内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厚重,多用石青、石绿、在土红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热烈,宗教气氛浓厚。</p> <p class="ql-block"> 中心柱正面龛中的佛像造型优美,不是清代民国时期千篇一律的呆板造像可以比拟的,典型的秀骨清像,火焰纹背光,绘有化佛化菩萨,佛像头部已毁,膝和胸多处残损,可以看到内部的木骨泥胎。</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7窟-中心柱西向面-飞天</p><p class="ql-block"> 此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西魏和清代曾重修,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披(已塌毁),后部平棋顶。主室中心塔柱为方形,四面各开一圆券形大龛,龛内外塑像多为清代重修。</p><p class="ql-block">南向面现存的一身塑像虽已残损,却是西千佛洞唯一保存下来的北魏塑像。塑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既透出身体的轮廓,又显宽松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阶梯式,流畅自如。塑像在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和中原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样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样过渡的代表作品。龛内北壁残存化佛菩萨火焰纹佛背光,两侧画弟子各一身。</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7窟-中心柱西向面-供养人</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7窟-中心柱西向面-供养人</p><p class="ql-block"> 西向面圆券形龛内清重修坐佛一身,龛壁北魏画菩萨8身。龛外北侧清修菩萨一身,北魏画飞天两身、供养菩萨4身。塔座存西魏重画座沿忍冬纹边饰,下画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数身,底层露出北魏画力士数身。</p><p class="ql-block"> 北向面为圆券形双树龛,由双树组成龛柱、龛楣,浮塑龛柱,绘龛眉。这种形式最早见于莫高窟第275窟思维菩萨像龛。龛内清修坐佛一身,存北魏画飞天、菩萨数身。龛顶一对飞天造型生动,已摆脱早期那种僵硬的姿态,呈现出与莫高窟北魏、西魏时期飞天一样的轻盈与活泼。塔座存西魏重画忍冬纹边饰,下存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7窟-西壁上方-天宫伎乐</p><p class="ql-block">窟内北、东、西三壁分上、中、下三层。上段画天宫伎乐,中部画大面积的千佛,下部画金刚、力士。天宫建筑多为西域式,大面积的千佛有规律地排列,借助色彩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窟内壁画与莫高窟同期壁画风格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醇厚,多用石青、石绿。造像残破处可见古时以草木为胎,上敷泥巴,再赋以彩的塑像制作工艺及流程。</p> <p class="ql-block">第16窟</p><p class="ql-block"> 16窟开凿于晚唐时期,塑像是民国重塑的,壁画是沙州回鹘时重绘,菩萨的背光做出了立体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甬道东壁的回鹘可汗戴莲瓣形尖顶冠,手持长柄香炉礼佛,身后四名侍从头戴小冠,用带子系于颌下,身着圆领窄袖印花长袍,手持伞盖、羽扇、金瓜杖等仪仗器物。</p> <p class="ql-block"> 对面西壁回鹘王妃手捧供盘,身着宽领窄袖长袍,长袍的翻领上有精美的凤鸟花草纹锦绣纹样,敦煌壁画中如此精致写实的纺织品纹样十分难得 ,王妃面容已氧化变黑,发髻上插金簪、步摇,耳饰是十分罕见的迦陵频伽鸟。</p> <p class="ql-block"> 左室南壁门西绘高僧与回鹘王子像,回鹘王子手持花束,跟随高僧侧身向门而立。</p> <p class="ql-block"> 王子腰间蹀躞带上挂着“蹀躞七事”: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蹀躞七事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p> <p class="ql-block">18窟开凿于中唐时期(781年-848年)</p><p class="ql-block">18窟主室覆斗顶,部分壁画已脱落。</p> <p class="ql-block"> 北壁(正壁)开有一彔顶帐形龛,龛内设马蹄形佛床,佛像已毁。</p> <p class="ql-block">西壁通壁绘制观无量寿经变,三联式构图</p><p class="ql-block"> 中间大部分空间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金沙布底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装饰的道阶和楼阁,天空中箜篌琵琶横笛不鼓自鸣,七宝池中红莲浮水,化生童子在碧波清流中无忧嬉戏 ,以说法的无量寿佛为中心,两旁的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面含笑意,下面听讲的供养菩萨神态各异</p><p class="ql-block">佛前平台上有舞伎击鼓腾跳巾带旋转,十八身伎乐各持乐器沉醉式演奏,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反弹琵琶作振翅欲飞状。</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第19窟</p><p class="ql-block"> 此窟建于五代,洞窟形制较为独特,呈纵向的圆拱形顶。正面开一大龛,龛内现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时期的彩塑,这尊佛像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满圆润,衣纹繁简适度、色彩素雅,颇有唐代造像之风格,沿东西两壁筑有像台,原塑十六罗汉像,现存十三身,这是敦煌石窟中用塑像的形式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南朝的张僧繇、唐代卢楞伽、王维等人都曾画过十六罗汉像,但直到五代时期,关于十六罗汉的画像和塑像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此窟十六罗汉像的出现,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与中原地区的佛教艺术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此窟的壁画均为五代原作,正壁龛内绘了十大弟子、六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等内容。东西两壁自顶而下,都绘了罗汉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绘塑结合的手法在一个洞窟中表现如此多罗汉像的并不多见,因而此窟被专家称为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 主要看点是罕见的敞口竖长方形大龛</p><p class="ql-block">洞窟结构类似隧洞,给人一种悠远深邃的空间感和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彩塑,体态端庄,色彩素雅</p> <p class="ql-block"> 龛内东侧大笔触晕染绘制的天龙八部也是亮点,据说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主龛两侧有16身罗汉彩塑,现存13身,壁上不绘飞天,满壁都是罗汉像,因此,19窟又被称为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来源于百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