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葱绿里遇见美好的五月,总有一种香息,洒脱奔放,是穿越了灵魂悠悠而来的,恍若如梦初醒,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庄严肃穆的公刘庄,群山环绕;久旱逢甘霖,一场及时雨,万木郁郁葱葱;甲辰龙年四月十八日,周朝的先祖、古豳国的创建者、农耕文化传承者,周礼的奠基者公刘的圣诞日里,庆阳的西峰区、庆城县社会各界群众乡村贤达人士200多余人,在其诞生地庆城玄马镇天子掌莲花寺举行华夏第一乡贤、第一教育家、肇周始祖公刘圣诞祭祀活动,并为其连续举办庙会3天。 站在公刘诞生地纪念碑前,群山烟雾缭绕,犹如千军万马奔腾来朝;细云密布,众龙汇聚及时布雨;过了不一会儿天空开朗,祥云朵朵,宛若群仙赴会;又过一会儿细雨蒙蒙,万山来朝,朦胧的神奇中充满着神秘,给这段时间持续高温炎热的天气凑然增添了凉爽和快意,天公似在为“群仙下凡”十方众生恭贺作美。 为崇敬周先祖公刘开拓基业创造文明的伟大成果,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2024年5月25日,星期六,上午9时许,西峰刘家店“华夏公刘第一庙”会长高仰瑞率众举旗扬幡抬帐,按传统礼仪拜谒了伟大的周先祖公刘诞生圣地。 时值庙会,当地莲花寺庙会会长武生文率众在隆隆的礼花鞭炮声中迎接了“华夏第一公刘庙”俗称“老公殿”的司仪人员,在社会贤达人士及当地社会各界人士的簇拥下,冒着清爽惬意的细雨,虔诚地拜谒了公刘诞生地“公刘庄”,在公刘王纪念碑前祭奠悼念,并致传统礼仪;传颂这位伟大的周先祖公刘的光辉业绩及品德为人。 因其功勋卓著,当地各族人民因感念他的恩德,仰仗他才过上了好日子,拥护和归顺他,周朝事业的兴起就是在这里开始的,所以诗人创作歌诗乐章称颂他的德行、业绩和动人的故事。表彰他功盖华夏,德配天地,气贯霄汉,泽及万民。 在香火袅袅,钟磬缭绕,旗幡飘扬,梵音阵阵,香客盈门的莲花寺,地处鹙子峁。许多善男信女祈福还愿,求神问卦,祝愿平安,好一派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培养善根善念的地方,眼前顿时豁然一亮,天空雨驻放晴,给人世外桃源,若梦若幻人间仙境的地方。 老会长武生文站在台阶上,给人们讲述了许多传奇的因果传说故事和佛陀普度众生教化人的传奇故事,启迪人们多做有益社会公德和积德行善的事,要做对乡梓及人类有所贡献的事。追溯先辈的拓荒精神和创业情怀,“一代龙兴地,千年古庆州。”笃农强技、精耕博进。颂扬其精神对当今仍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 随后在老庄村老庄自然村举行了座谈会,述说周祖公刘这位伟大先祖的历史功勋和业绩。公刘,庆阳人称周老公。他是周先祖来庆阳后的第三代领袖人物,也是真正在庆阳这块黄土地出生的庆阳人。其农耕文化叙写了四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公刘在庆阳,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人,周祖中功绩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位部落方国首领。他是整个豳地疆域的开拓者,古豳国的创建者,周祖农耕文化的奠基者,更进一步说,“周道之兴自此始”。对于公刘在豳地庆阳的贡献,今天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扩大疆域,统一豳地;大展农耕,始兴周道。 姬姓与当地的缪姓和樊姓都是一娘生三胞胎,分了三个坊头,原本是自家人的关系。不窋的儿子鞠陶前往樊塬投奔自家人,当时这里居民无固定的定居点,更无村落可言。那时的樊家塬上生长着茂盛的牧草,山坡沟渠里尽是密密的森林,森林里生活着众多的野兽,以狼、豹、野猪、山鹿为最多。 光影易逝,山河不改。这里是茫茫原始森林子午岭余脉东岭,山下边四面环山,中间一丘凸起,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莺飞草长,水匝环绕,祥云朵朵,老王鞠陶一看说这是一个风水宝地好地方,就在鹙子峁这座莲花山的芯芯的上首东侧公路边扎篱笆,安顿住了下来。 延庆城……东留眷马山,西遗手拍墙,若天子掌、娃儿岘、砚台冢、圣水塘、白马涧、雷鼓坪,旧迹昭然尚存。鞠陶带领族人定居于天子掌,将部落驻地选在取水方便,便于修建窑洞的山沟高台之上。娶妻南庄塬上月亮山刘向真的女儿杏花娘娘,带领部族扩土、放牧、开创农耕,抗击戎狄部族。 在他的带领下豳地庆阳农牧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粮食充足后,鞠陶便建立粮仓,取名为“上仓”、“下仓”,同时设立了养牧的上马畔、下马畔、马咀子,羊丰岭,大牛洼、小牛湾、跑牛峁等牧场。 为有效抵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他组织周先民骑马练兵,取名练兵场为“马道子”。这些地名至今依然在当地延用。鞠陶继位后,领兵讨伐戎狄,就把儿子“姬刘”托给邻居樊家代养。在离开樊塬,经过马道子以下的地方,转过身来,向樊塬鞠了一躬说,这塬是我终生难忘的塬啊!后来当地人把鞠陶站下说话的地方叫难忘塬,至今还在用。 公刘在庆阳非常能干,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事。首先,他听从祖父不窋、父亲鞠陶的教诲,忠实地继承先祖后稷弃的遗德,继祖父、父亲之后,因地制宜,大兴农耕经济,使农耕生产的面积不断地扩大,一直扩大到今天陕西省的北部地区、甘肃省平凉以西地区。公刘在晚年时期,因犬戎不断南侵,使他在庆阳难以长期居住下去。向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南部塬区即豳地发展。 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原为明代修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刘庙位于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刘家店西庄庙嘴村,地处董志塬东侧塬畔上,地势平坦,三面临沟。公刘娶妻陕西长武蚕神娘娘张巧莲为妻,生庆节。他选育良种,教嫁农技,素有百谷之神的美誉。 公刘从青少年开始,直到老年,在庆阳生活时间大约有六十年左右,时间很长。整田界、定疆土、播五谷、种桑麻、饲畜禽,孜孜不辍地在豳地庆阳积田屯粮立德育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就是周族人先期在庆阳生活的时间。以大业情怀,为周王朝建立奠定了坚实国基。公刘葬于咸阳城北75公里处彬州市龙高乡土陵村泾河北岸的山谷之间。占地2.25平方公里,高500米,形若蟠龙,素有"周墓蟠龙"之称。 公刘作为古代农耕的鼻祖,他所创造的农耕文化,从物质的、精神的层面,推动了周族以至中华民族的向前发展。崇农今往,全面小康。伟大的时代要有伟大精神的指引,伟大的人民必将有伟大创造。今天我们拜谒他,重树厚重的文化底蕴,崇敬先祖开拓基业创造文明的伟大成果,引领时代人民延续优良传统再谱新时代文明华章。 座谈会结束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玄马老庄村民,在会长武生文的两个儿子家备有酒席盛情款待,精致的陕北定边荞麦饸饹,别有一番乡情乡村的味道,在周祖农耕文化先祖公刘的故里,洋溢着浓浓的乡村乡味,是许多城里人和游子回不去的远方和诗。农耕文明创造的辉煌,在这里熠熠生辉,使人们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公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弘扬公刘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来讲,研究公刘文化,是推动公刘一样的创业精神,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享也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发展,是庆阳人民不可忘怀的永久记忆和奋斗渊源。 从源流史的角度看,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的促进和谐发展。也是把庆阳及西北部文化更好的融入大中国乃之世界文化之更广阔的范畴。实现农村固基、农民共富、农业强国的复兴之举。用激情与创造回馈这片闪耀着农耕文明的希望原野和热土。 文/何得鉎<div>图/王奭恒</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