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赋能,蓄力前行——从化区2021年新入职教师培训活动

是文文的文阿

<h3>  学无止境,教也无涯。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新晋教师都是希望的火种,承载着培养未来之星的重任。为了让这些火种更加璀璨,5月22日至24日,广州市从化区2021年新入职教师小学3组约40人齐聚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共同参加参访学习培训。</h3> <h3>参观校园</h3> <h3>  在主管校领导、行政和老师的带领下,广州市从化区的参训教师参观了我校明月校区、睦岗校区和蓝田校区。在我校的精心准备下,参训教师们通过课堂观摩、互动研讨、专题讲座和集体教研等形式,加强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的新了解,深入了解肇庆市学校的优秀课堂规律与方法,提升专业素养。</h3> <h3>讲座分享</h3> <h3>  卢少延书记向培训教师介绍了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卓越教育品牌的创建,让参训教师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向参训老师展现了百年老校在“为聪慧与卓越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下,以“追求卓越”为校训,以“学生在学校的中央”为发展策略,打造学校“卓越教育”品牌,把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文化和积淀相结合,形成了拥有学校特色、中华文化、全球视野的五大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身心健康、情智并举、审美雅趣、天下情怀、学会改变构成的学校教育的内涵。</h3> <h3>  俞书凤校长为培训教师们介绍了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项目《卓越英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展示了以“校本课程的实施需与新课标结合”为指导意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等课程理念下卓越英语课程的研究成果。</h3> <h3>  陈健副校长在基于集团化办学的教师专业成长中提出:“一建立五落实一改革一交流一关怀”,坚持贯彻落实教学理念、教学常规、教师培训,师徒结对、抱团成长,撰写课题,深化教研,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h3> <h3>  黄亮老师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分享到:“教育是一场温柔的相遇,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她用美好的字眼记录了孩子的成长,以崇高的职业情怀、主动的创新精神去教书育人。</h3> <h3>  语文科组长钟丽婷老师以隐形教育力量引入话题,从班级精神文化育成长、班级物质文化育氛围、班级制度文化育习惯等方面开展。钟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班级名片制作、班级活动开展、班干部选举等形成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真正做到连墙壁都在“说话”。</h3> <h3>  美术科组长陈连培老师介绍美术学科教研模式,强调指出“以研促教”理念,特别是研讨解决不同年级跨度大的教学问题。</h3> <h3>  教科研处副主任袁苑红老师为参训的老师们介绍了我校心理科组教研的常规工作、操作模式,以及多校区教研遇到的困境和解决方式。同时向参训老师们展现了我校心育校本课程建设、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机制以及五大模块的常规工作的具体开展做法。</h3> <h3>课例及评课</h3> <h3>  陈敏睿老师献上一节活力四射的心理课《谁是英雄 我是英雄》。陈老师通过创设“帮助村民找到偷光的人”这一情境,设置“穿越丛林”“法宝收集”“大战神秘人”等游戏活动环节,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h3> <h3>  黄丽芬老师执教的美术课《小眼睛 看民居—原创纹样设计》向老师们展示了原本单调的黑白配色线条也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纹路风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许许多多不同风格的“黑白配”纹样。</h3> <h3>  韦雪莲老师开展主题班会《播友善之种 育友善之花》,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友善的价值,发现了身边的善举,传承和发扬友善的品质。</h3> <h3>  陈燕琳和刘庆君两位科组长分别对课例进行深刻点评,其中特别指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多尝试课堂多学科融合,丰富课堂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课堂“鲜活”又有深度。</h3> <h3>  针对主题班会的内容,现场的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提出了一些日常班会课的困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h3> <h3>交流研讨会</h3> <h3>  继老师们针对主题班会提出的新问题,学校特邀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教师们开展沙龙会议,结合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从不同角度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思想收获。</h3> <h3>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个人成长、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活动接近尾声,参训老师们在现场交流心得体会。</h3> <h3>  曲径通幽,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学习,新教师们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了解了很多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学习了很多具体问题的操作指导,对教育、教学的专业认知进一步得到更新。</h3>

老师

教师

班级

参训

课堂

教育

教研

学校

学生

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