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日傍晚从拉市海来到丽江,夜幕笼罩下的古城正值最为繁华时段,相比白天的清净静谧,华灯闪烁的夜晚无疑是古城最本真的面目,初遇丽江古城,就被它美丽的面貌、浪漫的情怀所惊艳。</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已有800余年历史,它的纳西语称“巩本”,其涵意有多种说法,一为“背来货物的生意之地”,更为流行的是“水被蒸发后的建成村落”,这无疑与玉龙雪山山麓丽江坝的成因有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最早的姓氏以木姓、和姓为主,木姓氏族也成为丽江的世袭统治者,但对古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改土归流”。清朝雍正年间废除了史上世袭的土司统治,丽江古城未经战争杀戮,就和平过渡纳入了清政府的一统管理,极大促进了丽江古城的后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三部分组成,2012年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的丽江古城整体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成功入送的仅有两座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水车为丽江古城北门的标志性建筑,水车本是纳西人民的重要生产、生活工具,既可用于农田灌溉,又能用作舂米磨面。北高南低的丽江坝决定了水的流向,来自城北的黑龙潭之水流经水车旁的玉龙桥,分流三支並通过细小沟渠穿墙入户,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渠、跨水筑楼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照壁是丽江古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东巴文化墙又称丽江的“清明上河图”,高9米、全长55米的恢宏巨幅浮雕,将古城的茶马古道、农耕文化、纳西民俗、古城商贸的历史场景一路展开,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沿着滨水长街、循着华灯彩影、枕着一路歌咏,我们漫无目的信步而行。</p> <p class="ql-block"> ▼来到古城中央的四方街,据说四方街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有“权镇四方”之意。以四方街为中心幅射出4条主街和30多条干巷,四周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素为滇西北最大的集市。我们晚上到此辨不清全貌,但广场上云集的人流犹如躁动的海洋,临街酒吧灯红酒绿,充耳是劲爆的音乐和歌声,因为喜欢清静遁入周边的小巷攀高而行。</p> <p class="ql-block"> ▼前行目标是丽江古城的制高点狮子山公园,狮子山上有800年树龄的古柏40余棵,其中有两棵枝丫造型独特,一棵如“义”、一棵如“学”,夜幕下的这两棵古柏不知是否不及细问。</p> <p class="ql-block"> ▼狮子山山体宛如卧狮而得名,夜幕下的狮子山当然难辨其形,唯有高处的璀璨灯光渲染着身影,山顶海拔2500米高出古城80米,正是通览古城全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万古楼既是狮子山公园的标志,也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末清初,原名丹凤楼,为文人墨客登高揽胜、吟诗作画之处,后毁于大火。</p> <p class="ql-block"> ▼1996年2月3日丽江经历大地震,丽江人民重建家园,于当年5月在丹凤楼原址改建万古楼以作纪念,一年半这座恢宏的建筑终于落成。</p> <p class="ql-block"> ▼万古楼楼高33米,代表丽江的33万民众之情,“万古”的纳西族发音为“母古驴”,意为从天上往下看,正合了狮子山公园居高临下通览古城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 ▼万古楼门上匾额用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书写,意为“千年万代楼”,楼内周边雕有10000条龙和9999只凤凰,因为夜间楼内不开放,未见其真容。</p> <p class="ql-block"> ▼狮子山公园夜间的灯光秀特别唯美,静态的景观灯、动态的水纹灯,水雾与光影的变幻、音乐与灯光的互动打造出炫丽灿烂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夜虽阑人未静,今日的丽江古城注定是个不眠之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