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大理州云龙县的诺邓古村,是云南省历史最古老的白族村落,在唐代《蛮书》中即有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诺邓古村现存有一百多座依山构建、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10000余件古董文物,有100余株古树名木,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驿路(盐马古道)等文化遗踪。</p> <p class="ql-block">村子四面环山,最低处海拔为1900米,最高处的玉皇阁海拔为2100多米,高差较大。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小块稍为平坦的台地外,所有的民居栉比鳞次几乎都建筑在200米落差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诺邓村民居建筑式样基本与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相同,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布局,但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奇巧变化,风格也呈多样性。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三坊一照壁”式结构,平面组合都结合山形地势特征,因而诺邓村民居建筑又呈千姿百态的外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p> <p class="ql-block">在村脚下一块少有的较大的较平坦的台地上有座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两进院落建筑极有特色,庙后大殿供奉龙王和龙妈。这里的龙王有些特别,拜龙王是为了多下雨,在这里正相反,诺邓龙王的工作是少下雨,因为雨水多渗透到地下稀释卤水会影响盐的产量。</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前是高高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的民居栉比鳞次。</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马帮驮货往来不绝。</p> <p class="ql-block">走在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古村,不时响起叮叮当当的马铃声,此时必须赶快让道,不然会被马匹撞到。马帮驮货现今仍然是诺邓村搬运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p> <p class="ql-block">诺邓北山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后门即通后家大院,古代诗人描绘诺邓村居是:“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全村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古宅前用传统手工烧柴熬盐。诺邓的古井盐合钾不含碘,口味清淡。</p> <p class="ql-block">诺邓村的村口,有一口两千年前挖掘出来的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白蛮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这是一口21米深的直井,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p> <p class="ql-block">山沟里的诺邓古村是一个历经千年的白族古村,财富来自于他们拥有近2000年的盐井,盐是稀缺资源,古村因此成为“盐马古道°”上的重镇。</p> <p class="ql-block">说起古井熬盐村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上天赐与的盐加上良好的气候,使这里盛产一种独特的美味诺邓火腿,舌尖上的中国曾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的厅堂或屋檐下都挂有火腿。诺邓火腿经3年以上深度发酵风干,切开后色泽红润,肉质香咸中带甜,可以直接生吃。</p> <p class="ql-block">诺邓民居多为因山就势修建,正房与厢房、面房高低错落不在一个平面,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五滴水四合院”或“四滴水”、“六滴水”等屋檐现象。诺邓村民居建筑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其门、窗、梁、架、斗、拱、柱、檐、枋、檩特色鲜明,十分重视整体结构和局部建造的严谨统一,重视传统工艺和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p> <p class="ql-block">在五滴水客栈的小小天井,可清楚看到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五滴水四合院”。天井内有三、四层台面,逐级上堂,形成风格独特的"台梯式四合院"。安排十分紧凑,小巧玲珑。</p> <p class="ql-block">许多村民家中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这个不起眼低矮简陋的房子万寿宫,是诺邓村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元朝,元代为江西会馆。明代改为寺庙,称“祝寿寺”嘉靖年间提举李琼重修该寺,明未改名为“万寿宫”,现存明代碑记有诗:“朝贺明时习拜舞,万年祝寿听山呼”。</p> <p class="ql-block">贡爷家风~河东贡爷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遗留的屋梁焚烧痕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说是无人在家时大楼失火,但仅焚毁一梁即自灭,</span>该贡生家族即以此焚烧痕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作世代家教样本,告诫</span>后人须重视文化、遵守礼乐,行义好善。</p> <p class="ql-block">下图福字上的横梁有明显烧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云上乡愁书院。除了盐,诺邓亦“盛产”进士、秀才。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还是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诺邓村中“进士”的,在云龙为最多,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胜枚举。清代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声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儒杰”。</p> <p class="ql-block">在村北可见古代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四条“盐(茶)马古道”的石板路面。四方的驿道穿山越岭,汇集于此,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p> <p class="ql-block">上上落落,走走停停,坐下竭竭,放眼望去,感慨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充满智慧的伟大民族。</p> <p class="ql-block">诺邓街巷村道纵横穿插,都由清一色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清村里有多少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货物进出全靠手提,肩扛,马驮</p> <p class="ql-block">历经千年沧桑,盐马古道上的铃铛仍不断响起。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去诺邓古村来一场穿越时空的马帮之旅,丰富的人文历史令你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距诺邓村不远处,诺邓河在与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的地方,绕了一个" s "型的大弯,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看,四周群峰环绕拱卫,真有万山朝拜之势,虽然这只是地质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后来人们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成为一个天生的道教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登上云龙太极观景台,可饱览天然形成的极富无限遐想的太极锁水图。顺应地貌,用不同角度拍得的观景台,哪张更有张力?</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旁,红桃白李相辉映,惊喜收获画眉戏李花。</p> <p class="ql-block">到诺邓村岂可错过美食诺邓火腿,午餐在诺邓鱼莊,品尝驰名的诺邓火腿鱼火锅和诺邓美食粑粑,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餐后依依不舍,告别了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千年白族古村诺邓。迎着明媚的阳光,田园风光,带着愉悦的心情向大理古城驱车而去,准备启动大理古城两天自助游。(20240314拍于云龙诺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