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處杭嘉湖平原腹地,京杭大運河出嘉興市區首鎮的桐鄉市濮院,是建鎮有近九佰餘年的厲史名鎮,史上因大量種植蚕桑,經营絲織品,人們稱其為“絲綢之府”;如今却主要發展針絨業,营銷羊毛衫,又被誉其為“輕紡之城”。</p> <p class="ql-block"> 不難理解,這是随着厲史發展,時代進步而發生的演變。就在甲辰年的暮春三月,當步入濮院,抬眼間就自會發覚:鎮域的一邊是長街闊路、高樓大厦的現代建築羣,一邊是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傳統街區。</p> <p class="ql-block"> 像這樣的現状並非隻見於此,可這裏的氣氛却有着春花秋月般的生機。随着“改開”大潮的涌起,濮院前進的步伐已是随拍而動,特别2014年間,該地發展加速突破,根據經济目標,更新建設項目,着手加大厲史遺産保䕶力度,開發文化旅游業。</p> <p class="ql-block"> 濮院的文旅開發條件自然成熟,除了位居江南水鄉和京杭大運河畔的優势之外,更有人文底藴深厚、自然環境優美的仟年古鎮,對此於是實行了徵收徵遷的同時,2016年開始全面推動“大運河詩路古鎮文化保護傳承”工作。</p> <p class="ql-block"> 這𠒇的古鎮保護和新鎮區的建設自此全面启動,掀起了基础設施的施工热潮,一條條道路縱横交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老濮院裏的一户户住民也陸續搬進了新居,全省各地的商家也紛纷而來辦厰開店。</p> <p class="ql-block"> 就在中與路上的世貿大厦對面,緃目望去,一座規模不小的商貿城裏,單服妆一类就有“杭州街、寧波街、温州街”等省内11個地區齐全的商業街,與之相垂直的工貿大道上,衆多的生産工埸也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出現。</p> <p class="ql-block"> 一個經济繁荣、環境優化的新鎮,正在快速崛起的同時,2020年,“大運河詩路古鎮文化保䕶傳承”工作,入選大運河詩路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並凭借過去紡織業的雄厚基础,大力發展羊絨業,而成為中國最大的羊毛衫批發市埸。</p> <p class="ql-block"> 而在新形鎮域的東首,一座厲經沧桑的濮院古鎮,經過一番腾籠换鳥、借鷄生蛋與環境整治的全面實操之後,去年三月初,作為核心景區正式向社會開放,現己成為一地5A级名勝風景區,每日吸引着全国和海外游客络繹不绝的纷至沓來。</p> <p class="ql-block"> 從新鎮域的中興北路向東拐去,走過特色文化街區和香海禪寺的紫金路,大約不到三站公交裏程,便是核心景區的出入囗了,看那横匾“嘉禾一巨鎮”的高大石牌坊,自然令人感覚得到這古老的濮院,一定會有值得來者詳加逛览一番的由頭。</p> <p class="ql-block"> 據了解,這古鎮的舊名叫作“李墟”和“御兜“,又名“幽湖”與“梅涇”,見此地名更换的頻密,當然知道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的名稱;據載,到了南宋嘉定十七(1224)年間,當今的地名是因那時的濮氏第六代孫濮斗南,在拥立理宗登位有功,宋帝下詔賜名其家宅為“濮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宋高宗遷都杭州後的南宋初年,附馬濮鳳带着公主游猎濮院,見遍地都是梧桐樹,認為這是“鳳栖梧桐”的風水之地,自此便定居於此;進入元代,這裏就大量的種植起了蚕桑,發展起了絲綢業,自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絲綢市埸。</p> <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濮院的絲織品産業已很發達,随着缫絲工藝的改革和織造技術的更進,濮綢産業得到迅速發展,各地商賈客户聞機而至,把带有鲜明濮氏印記的綢品行銷遠近,濮綢之名自此遠播天下,濮院也成為區域商品經济中心。</p> <p class="ql-block"> 而濮院的綢品,其排名在當時的杭紡、湖绉、菱縀之首,合稱“江南四大名綢”;濮綢進而成為朝廷貢綢後,也获得了“天下第一綢”的美名;且那時的濮綢産量,就有“日出萬匹绸”之說;該鎮亦高歌步入了江南五大名鎮之列。</p> <p class="ql-block"> 據介紹,镇域占地3360多亩,核心景區占地約1287亩餘,其實核心景區即是古镇的面積;其間水网密布,小橋流水;沿岸花草芬芳,綠柳摇曳;河水清幽如碧,波平浪静,隻有在摇撸船的浆起浆落週圍,才有環環漣漪荡漾開去。</p> <p class="ql-block"> 橋是河流通行的必有設施,而濮院古鎮小橋的形状仟姿佰態,長短尺度更是不一;有如彩虹高挂的單拱橋,或是雙拱甚至多拱的橋;有如随波而卧的平行橋,或有撑柱甚至無柱的橋;有如爬坡登頂的阶梯橋,或有高於房腰甚至高過屋頂的橋。</p> <p class="ql-block"> 還有的是單檐或雙檐的木拱廊橋……長長短短,高高矮矮,無不盡顯了江南水鄉的特有景色;它們來自於不同的風華雪月,也見證了早己逝去的涇水流年;更跨越了一個個風起雲涌的朝代,遺留給人間的是它那不杇的身軀和氣節。</p> <p class="ql-block"> 大小的橋梁两端,弯曲的河流两岸,從横交措着青石條板、或鵝卵石蛋鋪就的路面,若没有路牌所指,似乎令人無法辩認出它的方位走向;對於走慣了水泥柏油路面的今人而言,在此就像是穿越着一段漫漫的厲史,讓你冥思,讓你回味。</p> <p class="ql-block"> 沿河而建的木構古居,高矮参差的磚混建築,鳞次節枇,錯落有致而又雄渾天成,蔚然一體;那飛檐流閣,斗拱鏤窗,無不體現了古人建造技藝的超凡;水中耸立的高墙,河上架設的窗棱,那嚴謹布局,巧夺天工,無不彰顯着明風清韵的格調;當然也間夾有中西合壁的民国风貌。</p> <p class="ql-block"> 展現在眼前的老濮院,當下可謂是家家“帘外花影撩人醉”,户户“庭前微風拂心弦”的美景;無論是伫立於北更樓上,還是放目於朝陽橋邊,脚下的整座古镇,简直就是沉浸在“烟波染畵橋,水墨韵平畴”的圖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還好一個罕見的是,這古鎮可有座全玻璃外墙的咖啡書屋,内廳銜件别致,優雅恬静;外部结構精巧,敞亮通透,說明當時的設計理念已有很大飛越,使人産生一種古雅新潮好希奇的想像空間;原來,古鎮“檐牙高啄,廊腰縵回”的建築羣落中,就是這麽間扎着超然的時尚。</p> <p class="ql-block"> 幾涇碧翠的涓涓细流,参差錯落的簇簇古建,自然不會离開人文有機的结合。古镇商業文化、营銷文化的如此濃郁,生活中開設的白鐵鋪、陳記米行、大德橋商鋪、小人書屋、蜡烛街商店和定泉橋茶樓等系列商家营生之地,均冒着古代人間濃濃的烟火氣。</p> <p class="ql-block"> 偌大的古鎮,並不止前述中之籠統,而衆多古建亦不能悉数着墨,其中僅列:壯觀的北更樓,就坐落在入囗長廊的前方,是濮氏家族造於明朝之標志性建築,用於打更、報時和瞭望,雖隻有二層之高,但氣势雄偉,置身環廊,可俯瞰遠近。</p> <p class="ql-block"> 腊烛街上的岳氏三進士第,為岳飛家族之老宅,其二十三世孫岳鉴所建,明萬历年間,為濮家元聲、和聲、駿聲兄弟三進士家院,壯美的石雕牌樓身後,分布的是大廳、藏晝楼、戏臺和厢房等,建築精雕細琢,氣势宏大非凡。</p> <p class="ql-block"> “翔雲觀”亦為元代時之濮鉴所建,後來其子濮允中又在觀内的真武殿後面,采用五色琉璃瓦建起了三清閣,閣之内外金碧輝映,隻因有數丈高度並可遥望遠方,故取景名“翔雲高眺”。詩曰:“凌虚不用跨青牛,拄杖為龍任去留。極目三川知已在,乾坤冷落片雲浮”。</p> <p class="ql-block"> 餘景福善寺、幽湖、漱芳禪園、濮商會館、濮附馬第、章氏大宅等等風景特色各具仟秋,厲史長短不盡相同,故事情節异彩紛呈,想要全面感受美景給自已带來心靈的陶怡,也許隻有身临其境的深入體驗,那才是最好不過的辦法囉。</p> <p class="ql-block"> 作為古老的濮院,它保護了厲史遺産,延續了文化根脉,成功開發了文旅資源,讓文物“活”了起來並走向社會;作為新興的濮院,它發揮了地理優势,開拓了發展門道,成功打開了産銷之路,讓毛衫織品遠銷到世界。</p> <p class="ql-block"> 濮院,這座當今的時尚之鎮,在生機勃勃的共富道路上,正散發着無窮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