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情掠影

草重

<p class="ql-block">  在从阿里返回拉萨,我们依依不舍地归还了陪伴我们十七天的租用汽车,这标志着此次自驾游圆满结束。两名队员乘飞机返回福建。我和妻子则在拉萨继续休闲游三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探访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八廊街;品尝了地道的藏餐,体验了藏式盲人按摩,还换上藏服进行旅拍,最后还专程参观了西藏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要了解一个民族和风情的最好方法,就是走进他们的博物馆。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借助着光的力量,我们可以顺延他的民族的前生今世,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深度体验并感受民族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展品,揭示了西藏除了神秘的神山圣湖,更有馆内深藏的雪域史诗,每一文物都默默诉说地着自己的历史故事。那些古老的器具,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仍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光芒、精湛工艺;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同亲历者般,娓娓道来那已逝的岁月;西藏独特的艺术韵味,与中原文化的巧妙融合,在众多文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遥远的传说,化身为鲜活灵动的、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在博物馆里看见几项重要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4500年前,藏族人就已驯化了牦牛,对西藏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藏族人驯化了它,拉长了西藏与外界的沟通距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佛教传入中国平原近七百年之后,吐蕃王朝的37任国王赤松德赞,迎来莲花生,并吸收了当地的苯教,确认了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1283年,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创立转世的方式,并于1288年在楚布寺,确定攘迥多吉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p><p class="ql-block"> 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不久就归顺中央政府;唐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成为和亲公主。</p><p class="ql-block"> 在元代时期,西藏就正式纳入中华版图。1793年,乾隆帝颁布《二十九条》,明确规定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须由金瓶掣签认定,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的法制化。在清代,五世达赖前往内地觐见顺治皇帝。</p><p class="ql-block">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大师,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立者,在拉萨甘丹寺圆寂。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宗喀巴大师的两大弟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馆内缓缓踱步,忽然想到家乡的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 </p><p class="ql-block"> 说那时候,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走了二年三个月。公主极度思念家乡,每到休息下轿时,都会问:“这是什么地方?” 据说,文成公主是我们福建闽南人,说话语音是“遮是佗落”,听起来类似“扎西德勒”,藏人听了不解其意,问公主身边的人,他们回答说:“公主的意思是说,吉祥如意!”从此,藏族人都学着说“扎西德勒”了。 </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文成公主肩负着促进汉藏友好的使命,踏上这片古老陌生的土地,她带来不仅是嫁妆和先进的中原文化,更是两个民族友谊与交流的种子。这段和亲历史,成为汉藏文化融合的重要起点。 </p><p class="ql-block"> 我对饮食文化颇感兴趣,民以食为天嘛。藏餐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是“藏餐四宝”。西藏水稻种植困难,青稞却适应高原气候。因此,青稞成为他们的主食,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后叫“糌粑”,食用时拌上浓茶,或者奶油、糖。糌粑热量高,适合充饥御寒,而且便于储藏和携带。当然,现在藏族年轻人,也有人常吃大米饭了。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特意去了一家藏餐馆。藏餐分为“红食”、“白食”。“红食”指肉类,“白食”指奶类;夏天以“白食”为主,冬天则要以“红”为主。进入餐馆,我发现餐厅比较简陋,长沙发围着一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特别低矮,像我们的茶几。我点了藏式血肠、酥油茶、石锅鸡、米饭,吃完感觉不错。只是觉得桌子矮,趴着吃饭有点累。还有高原的食物相对短缺,鱼、虾这么好的食物,他们为什么不吃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藏餐的口味很清淡、平和,力求原汁原味,但它地域性重,藏族人也无心去大力推广,加上他们不吃鱼、虾、蛇、鳝等。所以,藏餐并不大众化。 </span></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无意看见过好几付藏族人的床卧,虽然做工漂亮,印有浓烈藏文化符号。但我感觉,藏床和汉族人的长沙发有点像,仅比沙发稍宽大一点罢了。这样的床睡觉会舒服吗?有钱有地位人的床是不是也一样的?在布达拉宫里,我亲眼看见达赖喇嘛当年睡过的床,也是如此简单。原来,藏族人总是喜欢把床和沙发结合一块,晚上睡觉当床,白天则当沙发使用。</p> <p class="ql-block">  藏服饰文化,也很有特色。由于西藏很广阔,因此人们穿着打扮也有很大不同。总体上,藏服色彩艳丽,材质独特,穿戴考究。2008年列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布达拉宫广场,禁不住旅拍的小伙子的劝说,妻子居然同意穿藏服拍照留念了。在穿衣时,我才突然发现,藏袍十分的宽大,开始以为是弄错了,把巨人姚明的袍子给我穿了。后来才知道,藏袍就是这样大,腰间一条带子,把袍子系成上下二截。他们夜间脱下藏袍,可以当被子盖,白天气温升高时,又可脱下一只袖子,露出手臂来散热。</p> <p class="ql-block">  我现在才明白,藏族人不吃鱼,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也和水葬的形式有关。他们主要实行天葬,但有些地方秃鹫较少,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就实行水葬,他们把亲人的尸体用白布捆扎,然后投入湖里。我们驾车路过很多湖边,看见陡峭的山坡上,用白粉画一个大大的“天梯”,这是亲人祈祷亡人去逝后,尽快沿着这天梯,爬上极乐世界去。</p><p class="ql-block"> 藏族人丧葬方法,不管是天葬还是水葬,说实话我觉得有些恐怖、残忍。但细想一下,这种丧葬方法的核心,在于藏族人的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观念;人也算是生于自然,最后死了又回馈给自然,既符合生态环境,又不会占用大量土地,有利于保护环境。藏族人的这种超凡脱俗的丧葬方法,应该无可非议。</p> <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我和在拉萨生活了十多年的汉族老乡,围炉煮茶。</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藏传佛教强调生死轮回的世界观。所以,城里人或是山里人,有钱人还是贫穷人,他们普遍比较乐观、单纯、豁达,不重现世,更向往来世。比如,拉萨出租车司机,很少藏族人。因为司机要起早贪黑的四处奔波,虽然收入还行,但很辛苦,他们不愿意去干这种职业。</p><p class="ql-block"> 他还说,藏族人不喜欢“藏人”“藏民”这样的称呼,认为具有贬低、不尊重意思。所以,与藏族人交流时,应避免使用这种称呼。</p><p class="ql-block"> 我初来乍到,也感受到藏族人无忧无虑的欢快气息。一天下午,我去了藏式按摩店。盲人师傅一边按摩,一边叽叽咕咕念叨着,阴阳顿挫,煞是好听。我问:“你是在念经吗?”他微笑着说:“不是,念经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我是在哼藏族情歌呢。” 还有一次,我在人迹罕至的阿里一个小村庄外,和一位衣衫褴褛的牧羊人闲聊,他始终面带笑容,对艰苦的生活没有一丝丝抱怨,无怨无悔,充满一种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诚然,藏族人的精神信仰,就像人身上的骨头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坚韧地支撑着他们生命的框架。</p> <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位享誉藏族的音乐大师,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精心搜集了数千首西藏的民歌,而令人惊讶的是,里面居然没有一首是悲歌。有人不相信,我却深信不疑,因为一个没有悲歌的民族,不是无悲无苦、未经风霜,而是他们能以豁之心,笑对苦难,不以悲苦为意。</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旅行,我们深入了解藏族的历史,感受到藏族人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注重精神,笃信因果,尽管他们或许欠缺勤劳奋斗的精神,但我们汉族人和藏族人都是亲兄弟,在文化、基因上都是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5日南山草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