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博弈 阻力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二)

不负芳华

<p class="ql-block"><b>第三个碉堡:对立化</b></p><p class="ql-block">笑人贫,妒人富。五十步笑百步,我们在分化、嘲笑别人的时候,把自己放哪儿了呢?没有局外人,门外没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本就矛盾的,对立的。心态好的,会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之道,挺好。心态不好的,就会把别人的好看成是自己不好,别人的富就说明自己穷,别人的努力就衬托了自己懒惰,别人的智慧就显得自己愚笨……工具人的眼里,审不出美的、有趣的东西,审出来的都是酸葡萄,都是对立,比较,以及各种不舒服的情绪。</p><p class="ql-block">这里想起杨老师讲的:<b>理性无法产生个人的能量,也无法消灭个人的能量,理性的任务不在于控制个人的能量,恰恰在于把每一个个人的能量,均衡地最大限度地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个人类的目的。</b>理性不是让我们用来改变任何人,而是在于把每个独具特色的片面的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均衡地匹配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能量。没有人是完美的,从来就没有一个完美的理想型人格,而由每一个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组成的整体却可以接近或达到理想的目的。婚姻中男女双方是两个并不完美的人,但双方却可以通过某种秩序、理性原则而不是婚姻制度,联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理想的家庭,为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提供适合的土壤,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实现意志自由,充分表达自己。</p><p class="ql-block">一下子拔高了站位,上了山顶的感觉。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用这样的视域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这个世界,就不再产生对立,而是充分自由平等的生态系统下,看到人的美善,看到事物的真实。我们做为整个人类的一分子,首先构建内在秩序,保持静稳,做好自己,发挥好自己的特点,不用去刻意消灭别人的特点,去改变别人,或创造一条龙出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个集体力量的象征,并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条龙,单个的个体是承载不了一条龙的象征意义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第四个碉堡:两级思维</b></p><p class="ql-block">这是对立地、片面地、阶段性地、功利性地看待问题,并不是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出发,力求探索出规律。我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从我做的一事里来判断?还是你与我的一段交往中来判断?说实话,我做过坏事、错事,也做过好事、对的事,我即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只有把人当工具对待时,我做了有利于你的事,对你来说我就是好人,反之我就是坏人。两级思维得出的结论并不客观全面。教育孩子和做人一样,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走好这些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表现,任何一个事件,都不足以把人固化,标签化。先开枪再瞄准,这是董老师的话。做中学,学中觉,觉中悟,我们一生都在边走边调整,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也正因为未来并不确定,我们也才有动力去发展自己,去塑造人格,去创造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五个碉堡:知行分离</b></p><p class="ql-block">做不到还是知不道,知不道还是觉未醒,没达到透、悟的状态。用杨老师的话说,就是在理性的半山腰上,上不去也下不来,片面地认知导致扭曲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以及变态的心理,无法回归到自然,无法还原到人本身,我们就会把现实生活里所有正常的人、事、物全都看变形,而形成一种畸形审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六个碉堡:层级化</b></p><p class="ql-block">层级结构导致权威化,功利化,工具化,物化,就是人控制人。杨老师讲到:层级结构下的教育,破坏了孩子天赋的发展,掩埋了孩子的主体性,阻断了孩子的主动性,抑制了孩子生命意志的正常表达。孩子出现厌学,厌的并不是知识。知识是纯自然之物。在人的生命意志和感官的最底层,知识、人、自然都是相通的。孩子厌的其实是人,是不把人当人看的观念和态度。孩子叛逆,表面是叛父母老师,其实叛的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权威,叛的是权威背后的层级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六大碉堡沉积在文化的底层,隐藏在我们思维里,像给我们戴上了六大滤镜。通过这些滤镜去看人和这个世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形了现实生活,客观事实,扭曲了人的价值观,教育观,委屈伤害了孩子,同时也把我们推进了无知深渊,做了很多伤人不利己的事。那么如何打破这六大滤镜,变阻力为动力?让我们跟着杨老师进入一个三维度还原主线:即自然还原,人的还原,生活还原,以及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自然⇒自由(+理性)⇒美⇒真和善⇒爱与被爱,为他人贡献</b></p><p class="ql-block">这个图,杨老师在深研课上板书了四五次。我个人认为这是从根儿上梳理出来的一个全新的完整的框架结构,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逻辑层次,也是扭转以上六大碉堡的核心之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自然——人的内在自由(自然还原):</b></p><p class="ql-block">自然,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能与天性。自然就是按人的本能和天性行事的。本能具有动物性。有些小孩子会做一些坏事,就是他的动物本能驱使,所以小孩子是需要父母教化和引导的,也就是人化过程。天性决定了人就是智人,有生命意志自由表达的需求,有认知的需求。小孩子的自然天性一定要保护,人所有的能力都蕴含在天性里,有待一点点去发掘和激活,然后发展成为他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也就是他的天赋。自然是自由的基础,同时也蕴含着自由的第一层含义——内在自由。</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思路首先进入自然还原。人生命意志的自由表达是我们后天认知、高级智力、高尚情感表达的基础,这一块内在自由得不到满足而被限制,我们人生大厦的地基就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自由——普遍的自由(人的还原)</b></p><p class="ql-block">自由是相对于自然出来的概念,是人用理性超越自己本能的一种能力。自由按理性原则行事。人用理性建立规则,规则的目的一方面是达成人在各种关系中的利益保障,即不伤害他人利益,同时让双方都能获得最大利益;另一方面是促进人更紧密合作,共同创造更大价值。这是人建立规则的底层逻辑,也构成了自由的第二层含义,普遍的自由,社会关系中的自由。</p><p class="ql-block">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工具。任何问题面前,思路进入到第二还原:人的还原。事大不过人,以人为本。只要人在,一切才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b>三、自由即自律(生活还原)</b></p><p class="ql-block">自由的第三层含义: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的能力,也就是生活还原。自由即自律,自律就是自我道德约束。对自律的人来说,规则并不是用来限制、控制、强迫、压迫人的工具,它是实现我们每个人最大自由和利益的前提保障,让我们每个人的天性能力、自由意志在这个秩序里最大化实现出来,同时保护我们每个人的边界,利益,尊严,体面。即便在国家层面,做为合法的暴力承担者,其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保卫每个公民的个人行为自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建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那么自由,民主,文明,和谐,也一定是在保障个人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形成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的前提下,形成社会的民主和自由,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p><p class="ql-block">现在就理解了杨老师为什么反感高铁、机场工作人员反复催促上车上飞机,反复提醒禁止吸烟的根结所在了吧。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家长,当老师,当警察,也就是当规则的执行者,拿规则来干涉他人,压制他人,把自己的职务之责当成行使规则的权力。我们不仅把规则用反了,而且用规则去毫无忌讳地侵犯他人的边界。这不是自由,不是自律,不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美的产生</b></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回归自然,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理解自然意志充分表达的重要性,我们就走进了自由的历史根源,就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再返回去从自由的视域去看自然,因理性的逻辑思维的加持,那花就是花,树就是树,人就是人,产生了清晰的边界。把我们的关注焦点收拢到了自身,我们的主体性一下子就被唤醒了。我们即非万物之首,也非天生要受制于人,听命于权。我们的道德基础不是建立在群体的伦理之上,而是要建立在个体独立自由的基础之上。我们即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一切所得所是皆出自我们的选择),我们也能在当下挣脱枷锁,破除阻力,重做选择,创造自己个性的未来。这样梳理下来,我们的动力系统就恢复了,我们就会平等尊重地面对自己和这个神奇的世界。一切回归自然,我们的内心就允许一切发生,我们的眼睛就能欣赏一切存在。</p><p class="ql-block">意志自由是人的天然属性,也是人对大自然的高度模仿。大自然的一切看似随机发生,其实内含某种秩序。当我们捕捉到了这种内在秩序,我们就捕捉到了美的形式,就产生了审美愉悦。美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森林之所以是森林,是它能包罗万物。海洋之所以是海洋,是它能海纳百川。每一片树叶都在竭尽全力地表达着自己的不同,每一滴水也都尽其所能地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我们每个人生命意志的唯一表达方式就是向上生长,它不是要去追求所有人整齐划一,千篇一律,个性是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而非缺点。自然之美,也就是个性之美的精彩集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美的儿女:真和善</b></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内在秩序建构起来,就与大自然的内在秩序相吻合,我们的身心灵就能像自然万物一样和谐宁静,我们就能感受到自然的美的结构和形式,进而产生审美体验。</p><p class="ql-block">美,让我们进一步相信善,追求善,与己为善,与人为善。善,领我们走进了价值的世界。生命因美而意义无限,美经由对生命的肯定而得以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已然无可估量,更何况我们正在创造自身之外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意义,因美,因善,一生无憾。</p><p class="ql-block">美,让我们借由理性思考,主动去选择真,相信真,追求真。真引领我们走向事实的世界,让我们用理性去描述事实问题,解决事实问题。</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年深研深耕课的润化,我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从过去焦虑、恐惧的情绪,满眼孩子的缺点,到处杂乱的事情里跳脱了出来,慢慢能看到自己的珍贵,孩子的可爱,他人的合理,以及事情客观存在的事实。情绪不再对抗,对人不再等级划分,有意识避免两级思维,能较长时间保持平稳,有了一点点自洽的感觉。真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变的,我的世界就变了。我美了,我的世界就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六、信仰:爱</b></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内在和谐,外在舒展,能将万事万物还原到自然的状态,能审出美感的时候,我们就会时常感受到幸福。这次深研课上,听到了杨老师关于幸福的最美好定义:人和人之间极高的审美体验就是所谓的幸福。美的基本规则就是爱与被爱。这就又回到了价值问题。我自身无价,我值得自爱与被爱。回到社会关系里,我以善来表达我内心的美,以真来表达我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尊重,善往善来,以真亦真。这种美好的感觉并不是来自于逻辑思维,而是来自于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精神层面。内在有了内容,任何形式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成爱本身。那么,尊重,涵容,信任,真诚,为他人付出,自然而然就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注意力焦点集中在过去时,那是在寻找事实和真相,面对真相不后悔不固执,形成新的经验、秩序和规律,来指导我们以后的生活。注意力焦点集中到未来时,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进入具体生活的地基。董老师讲,人的改变并不难,难的是改变之后如何面对未知的事物。那么坚定的信仰就会给到我们走下去的力量。爱便是我们信仰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老师这个图梳理完了,震撼之余反思自己,四年多一路走来,在错误中迷失,又在迷失中寻找到方向;从不知道怎么做,到一点点去实践成长改变自己;从有意识去纠偏,到无意识把事做对,我感觉自己大体就是按这个图走出来的。但远远没有领悟到其中的深意。杨老师整理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闭环,挖掘出生命失动的原因,阻力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还讲到了如何再恢复生命的动能,活出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杨老师领着我们已经走得很深很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回头看孩子的教育,我们父母能做什么?还是回到精彩的三个还原:</p><p class="ql-block">自然还原:自然化——意志有自由表达的强烈力量,不能被压制。</p><p class="ql-block">人的还原:人化——人是主体,是目的,不是手段和工具。</p><p class="ql-block">生活还原:生活化——那就是根据理性原则,建立起一套适合孩子生长和发展的规则,协助孩子建构他的内在秩序,让孩子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理性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产生自律,去克服他的动物本能,完成人化过程。同时激发出孩子自带的天赋能力,把它最大化实现出来。</p><p class="ql-block">前提是:</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建构自己内在秩序,达到身心灵和谐,拥有审美能力。同时建构外部秩序的平衡,在关系中与不同的他人协作配合,依恋共生。</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有爱的坚定信仰,在爱与被爱的同时选择主动付出。</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具备历史思维,逻辑思维,提升理性能力。</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勇敢,去面对改变之后,新秩序形成之前的空档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阻力解除,生命意志充分表达,动力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结束,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新的阻力与动力的矛盾还会再次产生,但我们似乎不再害怕了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