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八月的风,穿越了时空,拂在脸上,激越了灵魂深处的萌动。</h1><h1><br></h1><h1>2017年8月16日,我再次飞越了祁连山脉,来到新疆这片心驰神往的热土——神秘的喀纳斯、圣洁的赛里木……大美的新疆,我已向往了许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8月18日,我与同伴如期登上了乌鲁木齐铁路局的环北疆“金三角”旅游专列,正式开启了为期九天的伊犁、阿勒泰地区环天山黄金旅游线的行程。</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精心布置的包厢,美丽温和的乘务员姑娘,扑面而来的温馨气息与异域风情,让炎炎夏日里的我,如沐春风,倍感清新与舒爽。 这是一种轻奢的享受,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在这幅员辽阔、景点分散的新疆,以旅游专列作为大的交通工具,应是最舒适的选择。</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占我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新疆,“三山夹两盆”,复杂的地理构造,形成了绮丽壮观的地貌景观……</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三山”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一个“疆”字的右半边,就形象地勾勒出新疆的地理概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只有到了新疆,你才真正体会到中国真的是地大物博。壮阔的沙漠、粗砺的戈壁——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煤炭......</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勘探开发的大油田。它地处准噶尔盆地、亚欧大陆的中心区域,是世界石油石化产地的聚集区,油气资源储量占全世界的近80%。“克拉玛依”就是维吾尔族语“黑油”的译音。</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但到了有水的地方,便是满眼的山青水秀,遍地牛羊……</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新疆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在铁路沿线,在公路两侧,在景点附近,时常可见一根根白色的数不清的风车擎天而立,叶片迎风飞旋, 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不可错过的沿途风景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尤其在去往吐鲁番的路上,可见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新疆达坂城风电厂。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h1><h1><br></h1> <h1><br></h1><h1>沿途上,还时常可见巍峨的雪山,在蓝天衬托下,愈发洁白晶莹......</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一道道不可言喻的风景,目不暇接地冲击着你的视觉,撼动着你的心灵......</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喀纳斯——梦开始的地方】</b> 在我国雄鸡版图的尾部,有一支像翡翠般的引人瞩目的羽翎,那就是神秘的喀纳斯。喀纳斯——梦开始的地方,多少次神游,迷醉的不是“湖怪”之说,而是那片仙境般的净土。</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喀纳斯,位于阿尔泰山脉中断的南坡、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邻。这是我国唯一与三国交界的地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喀纳斯景区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异的自然景观构成;还有成吉思汗西征军点将台、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有蒙古族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村;有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驼颈湾、变色湖、观鱼台等主要景点。</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喀纳斯"是蒙古语,一说是"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一说是“峡谷中的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²,湖泊最深处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是我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内陆淡水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喀纳斯湖的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喀纳斯河,穿行在高大起伏的阿尔泰山间,全长约125公里,由东北向西南流,到贾登屿与禾木河汇聚成布尔津河,它是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属北冰洋水系。</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卧龙湾——喀纳斯河的第一道湾。因河道中有一酷似霸王龙的浅滩而得名。河水流经此处,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面柔波浮动。四周森林茂密,绿草如茵。</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月亮湾——位于卧龙湾上游约1公里处,是卧龙湾河曲的延伸部分。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由反"S"状组成的半月牙河湾,因此称为"月亮湾”。</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美丽静谧的月亮湾,迂回蜿蜒于河谷间,水面平波如镜,水色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嵌在喀纳斯河上的一颗明珠。</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在月亮湾的上下河湾内,发育着两个酷似脚印的小沙滩,很是奇特,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神仙湾——这是喀纳斯湖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喀纳斯河流经此处变得缓慢,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分割成一片片小岛屿,每天清晨,迷雾盘旋在神仙湾上空,两边的林海也被雾气笼罩,忽隐忽现,仿佛是腾云驾雾的仙境一般。因此得名“神仙湾”。</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据说,神仙湾的日出是最美的。阳光照射下,整个河面流光溢彩,闪着细碎的光芒,连树上的叶子都随风摇曳在闪闪发光,乍看就仿佛有无数的珍珠在此任意撒落……</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阳光照射下,喀纳斯河流光溢彩,闪着细碎的银光……</h1> <h1><br></h1><h1>喀纳斯河畔有一条约五公里长的木质栈道,一侧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幽深寂静,时而会传出小鸟儿的啼鸣;另一侧是清澈的湖水翻卷着洁白的浪花,在时宽时窄的河道石阵中轰鸣而下......</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沿着木质栈道自由漫行,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浸满了欢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如恰逢金秋时节,层林尽染,那必定呈现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禾木村——图瓦人的家园】</b> 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畔,有一个小巧的山村——禾木村,它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古朴的山村景致,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h1><h1><br></h1> <h1><br></h1><h1>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狩猎为生。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h1><h1><br></h1> <h1><br></h1><h1>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图瓦人分了三支,分别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居住在我国新疆的图瓦人现大约有2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禾木村。</h1><h1>有学者认为,居住在新疆的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的后代;而喀纳斯村中的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h1><h1><br></h1> <h1><br></h1><h1>无论他们的祖先从何而来,这里已是图瓦人的家园,有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我们居住的房间,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经营这家旅馆的是河南人。据说,不少当地人都将小木屋租给了生意人。旅游业的兴旺不可避免地给古朴的图瓦村及游牧民族带来商品浪潮的冲击......</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村里有一条小河叫禾木河。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禾木草原分割为两半,流经下游与喀纳斯河交汇入布尔津河,再入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禾木河上的桥是禾木村的地标性建筑。木桥就像一根细细的皮绳,将禾木河两岸的人和物牢牢地拴成一体,桥和村是共生共存的。南来北往的游客,也都会在这座桥上驻足观望,停留拍照,沉思遐想……而要看禾木村的全景,则要从木桥走到对岸高坡的平台上去......</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木质的东西,总能留得住许多乡愁。多少年来,游客也正是奔着禾木村的满村木屋和禾木河上的这座古老木桥而来。</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跨过禾木桥,对岸是一大片的白桦林。夕阳下,白桦林恍若一幅优美、恬静的俄罗斯油画。一曲俄罗斯的《白桦林》不禁在心中唱响......</h1><h1><br></h1> <h1><br></h1><h1>牧马人带着游客从白桦林中扬尘穿过……旅游业为当地人提供了潜在的商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以下手机录制的视频,是图瓦人演奏的《喀纳斯湖,我的家乡》。因上传视频时长受限,只能观看部分时段……</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聆听原住民神奇、独特的歌唱艺术——呼麦。图瓦人的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阿尔泰山周围地区诸多民族的一种歌唱方式,并非蒙古族所独有。</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原住民表演的舞蹈——《鸿雁》</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太阳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又在路上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天边的云霞,大自然的雕琢,让人无限憧憬的幻境......</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那一抹殷红,是世上最美的景致;那份绚彩的激情,燃烧着对美好的期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五彩滩——奇异的雅丹地貌】</b>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城以北约24公里处,是前往哈巴河县与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它毗邻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南岸绿树葳蕤,连绵成林...... </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北岸山势起伏,颜色多变......</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五彩滩又称五彩河岸。是长期受风蚀水蚀以及淋溶等自然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典型雅丹地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雅丹”是地理学名词,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之意。</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因河岸岩层的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地貌轮廓便会参差不齐;而岩石内含有的矿物质不同,又幻化出种种奇异色彩,故得名“五彩滩”。</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五彩滩造型奇特、色彩缤纷,远远望去,仿佛摇曳着一种神秘的生命魅力。凡到此之游客,无不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伊犁——塞外江南】</b> 伊犁哈萨克自治洲,地处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西与哈萨克斯坦国相邻。</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洲内有我国最大的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首府为伊宁。</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到新疆不到伊犁,就不知新疆有多美。这是许多到过伊犁的人发自肺腑的感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有“塞外江南”、“苹果之乡”、“天马故乡”之美誉,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那拉提草原——最美的空中草原】 </b> 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距伊犁新源县城约110.0公里。自古以来,那拉提草原就是著名的牧场,是哈萨克民族的摇篮。</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没想到,翻过了山岭,眼前却出现了一片繁花似锦的莽莽草原。有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天空也是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那拉提”(有太阳),于是便留下了“那拉提”这个地名。意为“有太阳”的地方。</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那拉提草原又被称为“空中草原”。这是与它的海拔有关。它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是一个山间盆地,沿伊犁河谷飘来的暖湿气流在这里遇到了高山的阻挡,变为降水落了下来,滋润了这片土地,使这里成了伊犁河谷降水最多的地方。这里草肥水美。尤其每年的6、7、8月份是牧场的黄金季节。这时候,牧场冰洞融化了,天山林海雪原消失了;莽莽苍苍的牧场鲜亮明快,山青水秀......</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那拉提大草原是世界上哈萨克民族最集中的地方,马又是哈萨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与交通工具。那拉提草原水草丰足、牛羊肥壮,还是天马的故乡。</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巴音布鲁克草原——最大的高山草原】</b> 从那拉提到巴音布鲁克,一路上穿越了崇山峻岭、深山峡谷,经过了一段险要的“独库”公路,最终到达了地势平坦,水草丰盛的草原——巴音布鲁克。忽然在眼前出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地毯,还真有种忽遇桃花源般的豁然开朗之感。</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我国最大的高山草原。</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草原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总面积23835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205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巴音布鲁克草原四周的山体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寒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高寒沼泽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广袤的草原宛如巨大的绿色地毯,将整个大地覆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里盛产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还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巴音布鲁克草原还栖息着中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天鹅的保护区。可惜由于相机存储卡故障,损失了百余张图片......</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行进途中,还看见了草原上土尔扈特蒙古人信仰的藏传佛教神庙。</h1><h1>土尔扈特人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是天山以北中国的游牧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曾漂流异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由于俄罗斯帝国对伏尔加河流域的扩张,以及俄土战争时期俄罗斯帝国征用大批土尔扈特人和奥斯曼帝国打仗,造成土尔扈特人大批的人员伤亡,他们决心返回故土,以反抗来自沙俄帝国施以的种种巨大压力......</h1><h1>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领17万大军,从伏尔加河流域历时7个月,行程上万里,因战斗伤亡、疾病困扰、严寒饥饿等因素,最后剩下的不足7万人回归祖国,定居和静,完成了人类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h1><h1>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h1><h1>二百多年过去了,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东归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成为经久不衰的学术研究课题。 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土尔扈特人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永远被传唱下去。</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赛里木湖位于伊宁市的西面,丝绸之路的北道,博乐市西南90余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有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小,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 ,略带咸味,属微咸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赛里木湖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地质学称为“地堑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赛里木湖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据介绍,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赛里木湖的湖水呈深蓝色,蓝得澄澈深邃,蓝得令人心醉,蓝得不忍濯手,仿佛是镶嵌在高山中的蓝宝石。</h1><h1>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很久以前,在盛开鲜花的草原上,美丽纯洁的蒙古族姑娘阿乐藤与勤劳善良的小伙子戈尔登巴彼此深深相爱。凶恶的魔鬼贪婪姑娘的美色,将她抓入魔宫,但她誓死不从,伺机出逃。魔鬼穷追不舍,手无寸铁的姑娘情急之中脱下手上的玉镯砸向魔鬼,玉镯落地化作一汪深潭,姑娘眼看难逃魔抓,毅然跳入深潭。戈尔登巴勇敢拼杀赶来相救,却发现阿乐藤已经死去。万分悲痛中,格尔登巴也跳入深潭,追随他心爱的恋人而去。这对恋人以生命为代价才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挚爱与真诚感动了神灵,便将他们悲情的泪水化作赛里木湖。因此,赛里木湖又被称作是“情人的眼泪”。</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交河故城——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交河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公里处的亚尔孜沟中,因干涸的河道分流城下,故称交河。</span></h1><h1><br></h1><h1>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交河故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与古楼兰齐名的西域古城。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的遗迹,是一片城市的废墟。就是这样一片废墟,在地下沉睡了2000年之久才被发现,如今已是满目疮痍。</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里曾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因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据说,交河故城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建筑,形制布局与唐代长安相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交河故城在保护性的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岁月的长风一掠而空,森然兀立着的,只能默默地对着永恒的时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置身于故城中,面对寸草不生的黄土堆,已很难辨认旧时模样,但眼前的残根断崖,依然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及慨叹......</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天山天池——天山上的明珠】</b> 天山天池地处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距阜康市区37公里,距首府乌鲁木齐97公里。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平面海拔1928米。</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素有“天山明珠”之盛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天池的四周有云杉环绕,有雪峰辉映,加之蓝天白云的衬托,壮美之极。</h1><h1><br></h1><h1>天池的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静若处子的天池水域,睡美人般地安卧于群山怀抱之中,恰如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一方平坦无垠的镜面……</h1><h1><br></h1><h1>有人说天山天池是西王母梳妆用的“宝镜”,我感觉十分贴切——云间一镜朝天映,能照见蓝天白云,能照见雪山森林,能照见碧草羊群,能照见人间欢乐的笑脸和身影…… </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2013年,天山天池正式进入国家地质公园行列,同年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七彩丹霞——气势磅礴的地理奇观】</b>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公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此行只去了七彩丹霞景区。它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景区内能看到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处造型奇特的山地丘陵色彩斑斓、气势磅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地貌奇峰突起,峻岭横生,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泛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据介绍,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彩色丘陵则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为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它发育在侏罗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白垩纪。</h1><h1> </h1> <h1><br></h1><h1>关于丹霞地貌的产生,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远古时期,共工与颛顼两个部族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双方打得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穹倾斜、洪水泛滥。为救黎民于水火,女娲娘娘从四面八方采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开始补天。她补天的五彩粉末,一部分掉下来附着在这里的山头上,便把群山染成五彩灿烂......</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下图地貌是七彩丹霞景区门票所采用的经典画面,也是2017年春晚成龙演唱歌曲《国家》的背景画面。限于主客观的种种因素,本人根本无法拍出那种大气磅礴的壮阔场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一批影视作品也把外景地选在这里,《三枪拍案惊奇》、《神探狄仁杰》第三部、《见龙卸甲》、《太阳照常升起》、《黄石的孩子》等影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使这里成为一个影视基地。</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2005年11月,张掖丹霞地貌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七彩丹霞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张掖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对我产生的心灵震撼无以言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无论多么美丽的词语,都难以描述张掖丹霞地貌的那种神奇;无论用什么相机,都难以拍出张掖丹霞地貌的本来面貌。真乃举世罕见!</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3></h3> <h1><br></h1><h1>此次新疆、甘肃之行,历时19天,往返行程万余里,飞机、火车、大巴、小车等交通工具兼而有之。除新疆阿勒泰、伊犁地区跟团游外,还自行游览了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坎儿井、交河故城,参观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及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兰州黄河第一桥等。</h1><h1><br></h1><h1>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所有景点逐一罗列;即使已记录的粗文糙图(尤其有不少是车拍图),也不及所见千分之一,更无法体现实景的大美意境;还有更多的风景根本无法记录,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去收藏......</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dgn4yyy?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1004125&uuid=bae4381406761c1a0894d613dce6a95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00412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8aeb6df5be48faa6bf2988ecd0519698" target="_blank">南疆行摄纪实——帕米尔高原篇</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dgsj6m5?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1004125&uuid=bae4381406761c1a0894d613dce6a95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00412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8aeb6df5be48faa6bf2988ecd0519698" target="_blank">南疆行摄纪实——大漠胡杨篇</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