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包公祠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这是千年来黄河泛滥造成的。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清明廉洁,赢得了“包青天”的美名。千百年来,他是百姓心目中清官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今官员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包公祠正门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十来个台阶,两边灯笼高悬,大门两边的木柱上有一幅涂金对联,上书“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这幅对联赞誉了包公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祠内的古建筑群都是仿宋风格,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大门就见二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门楣上方悬挂的这块匾额,“德昭古今”四字,表明了历代人民对包公清正无私的无限敬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往前看,前面一座石墙遮挡了大家的视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照壁。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里常用的一种方法,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和卧室,否则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式就是在房屋前面造一个照壁。它的作用就是遮挡人们视线,不让人直视正堂,保佑主人家吉祥平安,也使庭院更显曲折幽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包公祠内的照壁色调灰青、图案简洁明了,这使包公祠更加庄严肃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绕过照壁就是包公祠的二殿“峭直清廉”殿,这里展出的是有关包公的正史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内有一幅手捧牙笏、身着官服的包公全身画像,逼真地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画像线条清晰如新,人物神情生动。原来包公的真面目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为什么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包公都是黑脸呢?因为包公的故事宋代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用黑色脸谱来展示包公铁面无私的高大形象。久而久之,黑脸包公成了他的标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内还有令人感动的包公晚年留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公的铮铮铁言,表明了包公疾恶如仇,清廉治家的高贵品质,让子孙后代永远牢记家法,恪守祖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前殿还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在这块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我看到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但唯独包拯的名字已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指点包公的名字,天长日久,竟在石碑上摸出了一道深深的指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包公祠的大殿,殿门上方的匾额是“公正廉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殿里,我们看到“正大光明”四个正气凛然的大字下,包公蟒袍冠戴、端坐于方背靠椅,身正如松,巍然如山。包公方面阔额,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双眉微蹙,若视若思,犹如在为国为民而忧虑。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似乎又能让人感到一种呼之欲起的动势和力威,令人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殿上方的匾额是“铁面无私”,这里以蜡像和壁画的形式展示了有关包公的演义故事和历史传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组群塑蜡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铡美案》,蜡像形神具备,栩栩如生。公堂之上,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手托乌纱,下令行刑,身前三把铜铡凛凛生威,他宁肯丢官罢职,也要为民除害,怒铡忘恩负义,杀妻灭子的驸马陈世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西殿门楣上方的匾额是“白简凝霜”,“白简”是古代弹劾官员的奏章,“凝霜”是说包公上书直谏、凝如冰霜、铁面无私、不畏权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展出的是包公经典故事系列、珍藏的包公画像以及实物模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参观者展示了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内还有一个开封府模型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包公祠东侧有一个小公园,叫灵石苑,这里与湖对岸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这里湖光粼粼、清新秀美,与祠堂的威严肃穆相比更增添了一些雅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包公湖畔,欣赏一下宋式园林,你看一边是包公湖的波澜壮阔,一边是小桥流水,假山起伏,瀑布飞泻,锦鲤戏水,真是别有一种风情在心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历史上著名清官的包公,他做梦也想不到,生前两袖清风的他,但在死后一千多年,竟然有人给他建造了一个这么幽美的居所,这也算是对他一生清廉的褒奖吧。包公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