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之读书札记

doll

<p class="ql-block">《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早年热衷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读书立文,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的300多条错落有致的语录集。</p> <p class="ql-block">“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p> <p class="ql-block">洪英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p> <p class="ql-block">《菜根谭》辞藻优美,言简意赅,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它是囊括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书中倡导积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泽被后世的进取精神;主张亲近自然、悠游山水、修身养性、清净无为的隐逸趣旨;宣扬悲天悯人、普渡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意蕴。可谓一身处世,只眼观花。</p> <p class="ql-block">初读其书,似觉矛盾错杂,神龙虎尾无迹可寻;详思再三,始悟狡兔三窟,随处可安身立命。得志者读之,能悟人生无常,居安思危,匡世济人;失意者读之,能起死灰之心,自强不息,终有所成;富贵者读之,能知艳为虚幻,履满慎思,遗泽子孙;贫贱者读之,不坠青云之志,安贫乐道,培植善根:它揭示出人生之真谛,振聋发聩,医愚医贫,堪为人类“心灵之药石”。</p> <p class="ql-block">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节选自《菜根谭》这本书的前言和绪论,我乃人间一介平凡之女子,偶得此书📖,但也愿意从书中获得自己那份应得之心得,指导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方圆并进,心平气和地对待人生起伏,修身养德,回归自然,陶冶心性,我愿意把它作为在工作中学习、享受生活、修身养性等过程中的经典法则。</p> <p class="ql-block">“福祸无常,泰然处之”——遇到祸事以后,心里郁闷两天,发点小脾气,转瞬即逝。应该本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生存准则。不过,这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和阿Q精神,而是谈笑间淡然处置幸与不幸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心想高处,不安现状”——心有多大,一个人的世界就有多大。有时候,换一种生活方式,不再安于现状,反而会峰回路转,渐入佳境。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总抓着生活中那些永远不会有多大改观的小事,一朵花尚有枯荣,我们又何必一成不变,满足于现状?所以与其日复一日地思考同样的问题,不如给自己定个高于现状的目标,提高修为,放开自己的心域,迈开通往新生活的脚步。因为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粪虫蜕变,饮露于秋风;腐草化萤,耀采于夏月。它们本没有思维,仍旧如此,我们当然也可以打碎心中的坚壁,激发我们的潜能,坚守为人的操守,历练成功人士必需的品格,创造“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的变身传奇。</p> <p class="ql-block">“欲路勿染,理路勿退”——无欲才能真正刚正,这样的人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论语》里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问也不改其乐”。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人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如果多加强自身能力和精神境界的修为,这样,生活自然会循序渐进地好转,我们也不必为了满足欲望而深受负累。有一句话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注解了。</p> <p class="ql-block">“花尚好色,人行好事”——“君子幸列头角”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但是如果这个人止步于此,他原有的才学和德行就会慢慢地被抽空,而他的生活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肤浅和狭隘,从而让人生归至原点。</p> <p class="ql-block">“天机最神,智巧无益”——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人们过分相信智慧之说,却轻视不用智慧的功效,这就是所谓的偏见吧。”天机无限玄妙,而人的智慧却十分有限。当梦想只是一个方向时,我们就会把集中在压力、欲望上的注意力移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和涵养品德的完善上来,这些相比于单纯的梦想来得更实在。</p> <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晚节更重”——成功来自坚持,高贵来自坚守,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常常怀抱一种善始善终的态度、坚持到底的执着,人生就会少些悔恨,多些钦佩。</p> <p class="ql-block">“种德施惠,无关地位”——自己的贫穷是因为心域只够容得下自己想有、想要、想抓取、想占有的欲望,而容不下布施幸福爱心和不要贫穷的信念。所以说想要度人,先求自度;想要富贵,先让心灵富足。如果一个生活水平一般的人能有助人之心的话,就会超越平凡的生活,成为心灵富足的有德之人。这样一来,生活普通的人就会变得比生活富足的人更富有。</p> <p class="ql-block">“人品极处,本心使然”——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身体、财产和陪伴过我们的人,都不会随时随地地陪伴我们,而只有本心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到天涯海角。古语说,“学问深处意气平”。只有做好内在的修为,才能够拥有外在的成就。当我们从善心启程时,就不会逾越心灵的维度,失去办事的分寸,自然会修得本然却至极的人品。</p> <p class="ql-block">“权衡利弊,扶公却私”——人活一世,会有“大局”之大,也会有“小节”之小。做人时,不要羡慕别人拥有的,而要经常想想自己拥有的和想要的。明白自己的幸福和目标,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享受平淡却真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蹉跎岁月,磨炼本领”——一个尚未成熟的西瓜需要成长的时间,才能收获成熟的果实;一朵幼嫩的蓓蕾需要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绽放为美丽的花朵。不是每一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就好像身体要经由成长发育的过程才能变得健硕,心灵也需要历尽磨炼才会变得成熟。有位诗人曾说:“春风,是冰河的等待;收获,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阳光,是大海的等待。”“面对着充满希望的人世,努力永远不会太迟。”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后,耐跑的马会脱颖而出。我们只有坚持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全力以赴地与时间抗衡,才能最终以胜利的姿态笑傲生活。苏东坡说:“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p> <p class="ql-block">“不能养德,终归末技”——虎啸深山,龙潜海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物都有它的极致之美。人生亦然,也有自己的极致。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如流星划过,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展生命的深度,为短暂的人生增添更为动人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勿昧所有,勿夸所有”——即使只是阳光下一粒小小的尘埃,也能够拥有最美丽的飞翔姿态,应该让每一次的飞翔,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释放出幸福的味道。一位哲学家说:“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很不足。”</p> <p class="ql-block">“善事奉行,恶事莫做”——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有多大。大爱无私,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需要我们做的是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p> <p class="ql-block">“慈悲心肠,如沐春风”——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多加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我们说出善言、做出善事时,虽然无心求得回报,可是当我们付出这些时,心灵却在瞬间被充满。</p> <p class="ql-block">“一念慈祥,寸心洁白”——人类有两只手,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中,生活会让人知道,他们中的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完美就是求这世界完美;洁癖就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化缘就是使人们的手能牵手,彼此帮助,使众生结善缘。禅院不见得要在山林,而应该在人间。佛说:“为他人,便是完满。”为他人是一种“大我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学会感恩,一生无憾”——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帮助你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以德报怨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更考验人的胸襟与气度了。学会冰释前嫌、宽容他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余地。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坚定了信念;宽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使我们懂得了生活。</p> <p class="ql-block">“机心不用,质朴显诚”——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以说为人处世,千万不可被聪明所误,过于聪明正是许多人痛苦之源。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长不欺短,富不凌贫”——学问高时意气平,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有“空杯”的心态。只有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智慧。相反,如果不管什么时候都锋芒毕露,不但自己的才学无法长进,修养无法提升,反而给自己招来灾祸。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往往是人们自己亲手挖掘的。人有才智而不知收敛,结果与愚人无异,弄不好还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俗语,给自己造成困境。为人还是谦虚些好,恃才不可傲物,为富亦不能不仁。</p> <p class="ql-block">“责人情平,责己德进”——责人易宽,责己易严说的就是以身作则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如果我们想要让别人服从我们的管理,首先要把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准提得比别人高一些,才会形成影响力,而在具体实行时,适当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对待别人宽厚些,反而会让别人打心底里服气并主动向更高的标准靠拢。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有些时候,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p> <p class="ql-block">“闲时吃紧,忙时悠闲”——身体不宜过于忙碌,但是在闲暇的时光中找一点事情来做,就可以防止懒惰的气息;心灵不宜过于闲适,但是在紧张之中放松一下,也可以捕捉到内心的灵感,领略到生活的真谛。生活也与音乐相似,需要不同的节奏来改变心情,转换方向。我们要实行一种闲忙适宜、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所以要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值得自己倾尽心力,并能始终保持热情的事,就应该做这样一个人: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清闲中带有忙碌,在忙碌中又抱着轻松的心态。古人云:“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弦太松了,弹不出优美的乐曲,太紧了,就容易断。悠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时就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放松时就全身心放松,去钓鱼、去登山、去观海,……把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要总是牵肠挂肚,其次就是工作休闲应该搭配得当,一如琴弦的松紧合适,太闲太累都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亦不能奏出人生优雅的乐章。适时地忙里偷闲,可以让人从烦躁,疲惫中及时解脱,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p> <p class="ql-block">“忙不乱性,死不动心”——不要太在意生死。如此才能看破生死。这个世界,总是处在因果循环中,有得必有失,有福必有祸,有生必有死。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能健康、自在、安乐地活着,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去珍重生命、热爱生活、好好活着,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今天就是生命——是唯一你能确知的生命,少了忧虑,恰好也落得潇洒与清净。</p> <p class="ql-block">“出世心态,淡然生活”——超凡脱俗的方法,就应该在尘世中寻找,不必刻意隔绝世人远遁山林;了悟本心的功夫,就在尽心尽力中去体会,不一定要断绝欲念,使心如死灰。很多圣人都主张不为外物所累,但是没有一个圣人完全脱离世俗的生活,所以要从平常生活中了悟人生的大智慧,面对外物只是取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真正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它有多少克制,就有多大修为。</p> <p class="ql-block">“富贵知贫,少壮念老”——好的时候不要满眼皆是好,坏的时候也不要满眼皆是坏。“陶朱公”范蠡,正是这样一个“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智者。每个人都应当有危机意识,身处顺境的时候,要警惕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p> <p class="ql-block">“闹中取静,冷处热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假如能冷静观察事物的变化,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思;一个人穷困潦倒不得意时,仍能保持一股向上的精神,就可以获得很多真正的生活乐趣。仔细想想,一时的得与失真的没那么重要。人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放下我执,少些烦恼”——世上的人因为把“我”字看得太重,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嗜好和那么多的苦恼。古人说:“如果已经不再知道我的存在,又怎么会知道东西是否贵重?”又说:“如果知道自身并不属于自己所有,那么烦恼又怎能侵害我呢?”这真是一语中的。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地方在于人可以控制自身的欲望。人如果能够慷慨一些、大度一些,好的事物能和别人共同分享,那么烦恼就会少一些,生活也会自在一些。</p> <p class="ql-block">“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才登上竹筏就想到上岸后要舍弃这竹筏,这才是懂得不受外物羁绊的真人;如果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便永远也无法成为了却尘缘的高僧。在汉语里,“舍得”一词很值得玩味。舍得,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标,一个属于自己的象牙塔。然而在通往象牙塔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譬如争奇斗艳的鲜花、绚丽迷人的景色等。《菜根谭》说,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人生福祸,皆因念生”——佛经上说,“心净则国土净”,心中澄明,则处处是净土,心中有碍,则处处是炼狱。“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即是应了佛经所云。我们的心,每天都是上天堂、下地狱,来来回回周游。只要我们内心的世界无风无浪,无花亦无香,自然会有韩愈所说“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的知足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该忙时忙,该休时休”——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需太过执着,不如顺着自然的规律,该忙时忙,该休息时休息。得也休,失也休,学会放下也是一种智慧。古人说:“现在能够罢休就赶快罢休,如果去寻找一个可以完结的时候便永远无法罢休。”</p> <p class="ql-block">“纷纷扰扰,随常以待”——天地间各种事物,人际中各种感情,世界上各种事情,用凡俗的眼光看待,各有各的不同;用超越世俗的眼光看待,样样都属平常。有什么必要去区别,有什么必要去取舍呢?世界本因差异而精彩,因为差异而进步。然而世间万物又是一个整体,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本质上依然相同。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平衡点?如何做到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需要的只是一颗平常心。一颗心变得平和了,变得开阔了,人在我眼中也变得可爱了,世界也就成了一片琉璃色。</p> <p class="ql-block">“人我一视,动静两忘”——喜欢寂静而厌恶喧嚣的人,往往逃避人群以求得安宁,却不知道故意离开人群便是执着于自我,刻意去求宁静实际是骚动的根源,怎么能够达到将自我与他人一同看待,将宁静与喧嚣一起忘记的境界呢?所以说,真正的宁静,是心静。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凡事自然处之,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了然,方是修身养性之道。</p> <p class="ql-block">“就身了身,以物付物”——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和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有智慧的足迹。只是我们缺乏对于生活、对于周边世界的一种觉悟。季羡林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历经人生后那无言的微笑。悟的主体是自己的心,也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悟的结果便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的究竟和生命的不定机缘,也看清真正的自己。觉悟就是反省,时时反省才能让自己不断清醒。</p> <p class="ql-block">“心宜旷达,切忌狭隘”——心胸宽阔,就会将巨大的财富看成瓦罐一样不值钱;心胸狭隘,那么一根头发也会看得像车轮一样重要。《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可以作一延伸:心量宽广之人可包容世间万物;但若人心太过狭小,则一点细微之事,便可填满他的生命。这即是“心界圈定了你的世界”。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睛看到之处,是你能到达的地方。”宽广的胸怀,是一种不需投资便能得到的精神高级滋补品;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具有永久疗效的“维生素”;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清醒剂;是一种使人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如柏杨先生所言:“天地何其广阔,有多少事等待我们去做,没有开放的、气吞八荒的胸襟,一味在猜忌中打滚,只有使自己更为鬼祟。”拥有“气吞八荒的胸襟”之人,才能在天地间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世界。</p> <p class="ql-block">“盛衰无常,强弱安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演着自己的人生。然而不管是谁,都不是这出戏的编剧,剧本是写好的,只是我们无从知晓。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是自己的导演,我们可以决定怎样去演,虽然结局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幕布已经拉开,灯光已经点亮,音乐也已经响起,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经站在了自己人生的舞台上,并且没有停下来的可能,表演必须继续下去。正如著名诗人卞之琳的那首著名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每个人都看到世间这场大戏,殊不知,我们也在戏中。辛弃疾曾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东坡也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富贵荣华,转眼即是云烟。做人应该拥有一颗宁静的心,这样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一只木车轮因为被砍下了一角而伤心郁闷,他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长途跋涉。不完整的木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阳光柔和,它认识了各种美丽的花朵,并与草叶间的小虫攀谈。这期间它当然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木片,但都不太合适。终于有一天,车轮发现了一块大小形状都非常合适的木片,于是马上将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可是欣喜若狂的轮子忽然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自己跑得那么快,根本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也听不到小虫善意的鸣叫了。车轮停下来想了想,又把木片留在路边,自个儿走了。失去了一角,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想要的圆满,却错失了怡然的心境。有时候失也是得,得即是失。尽善尽美未必是幸福生活的终点站,有时反而会成为快乐的终结者。</p> <p class="ql-block">“荣辱皆忘,冷暖自知”——人就是这样,太在意外在的评论与看法,总想在别人面前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而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丝毫质疑,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真实处境,置身于别人的话语圈里。字画皆人生,疏淡之间,意趣横生,细细思量,的确有一条隐在尘世中的绳索,牵着在生活中迷乱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泯然于众,不要被欲望束缚,应看清这个世界,做自由自在且真实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生死成败,任其自然”——人活得不自在,只是因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所以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所以,在某些地方不必过于刻意强求,一切还是顺其自然更好。</p> <p class="ql-block">“谁人接引,随事警惕”——一个著名人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你可以超越任何障碍。如果它太高,你可以从底下穿过;如果它很矮,你可以从上面跨过去。总会有办法的。”</p> <p class="ql-block">“前念不滞,后念不迎”——要“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看透生死,悠然自得”——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借古人的一句话点透了生死:“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走向死亡却是必然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而已。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人,倘若能时常想起死亡,看透生死,才能真正超越自我。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才能不畏惧死亡、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精彩。只要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命,都不虚度此生。</p> <p class="ql-block">“身心自如,融通自在”——身体要像没有系上缆绳的小船,任凭船儿漂流或者静止;心地要像已经烧成灰的树木,不怕刀砍或者涂香,丝毫不觉痛痒。顺其自然地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所谓“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不是意指心如槁木、没有追求的人生,实则说的是一种专注而又任性而为的生活。确切地说,当一个人能在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上觅得生活的情趣时,即便工作辛苦也不会失去人与自我的和谐与寂静了。</p> <p class="ql-block">“从容放下,自由畅快”——痛苦源自执着心。其实,想要达到身轻心安的境界,并不困难。只是不要过于执著,不要让自己过得那么辛苦,能够从容放下,那么自由畅快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孤云出岫,朗镜悬空”——在万物都处于宁静的环境下保持宁静或许不能称之为真宁静,而如果能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平静的心境,这才算是真正的宁静。心静是一种智慧,它源于一个人的冷静的自知、长期的自制,当一个人学会随时保持心静时便是走到了成熟的人生境地。</p> <p class="ql-block">“热不必除,穷不可遣”——有了清静心,遇到失意之事能治之以忍,遇到快心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怨恨之事能安之以忍,遇到烦乱之事能处之以静,遇到忧悲之事能平之以稳。</p> <p class="ql-block">“过而不留,物我两忘”——耳朵根子听东西就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人间的是是非非都会消失;内心的境界就像月光照映在水中,空空如也不着痕迹,那么就能做到物我两相忘怀。“告诉石头的都是唯恐忘记的事,而告诉沙滩的,都是唯恐记住的事,要让沙滩替人去忘记,就是样。”有句话说的好: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p> <p class="ql-block">“心闲日长,意广天宽”——一个懂得拓展心理宽度的人,就有可能获得承载成功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以及发现生活乐趣的秘诀。</p> <p class="ql-block">“身在事中,心超事外”——有句话叫作“掬水月在手”。淡定从容,应是我们对待所有事情的态度,尤其在或尴尬或危险的境地里,这种态度就更为重要,或许能帮我们化解尴尬,解除危险。“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可谓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p> <p class="ql-block">“满腔和气,随地春风”——嗔怒之心,人之通病。生活中,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怒气,“气”乃一生之主宰,与人体健康关系甚密。所以《内经》就明确指出:“百病生于气矣。”脾气大、恨人、怨天尤人都是嗔,都是由嗔念而引发的行为。有时人们突然间没来由地对某种事物感到厌恶,这也是一种嗔念。何以戒除嗔念?八字可解:知和而和,以忍谋和。平和的心境极其容易传染,当人人都能满面春风地对待他人,世间自会有一片温馨天地。</p> <p class="ql-block">“从容处世,淡然观事”——做人要学会宠辱不惊,得意之时不忘形,失败则继续努力,无论怎样地上升和降落,都应泰然处之。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p> <p class="ql-block">“得固不喜,失亦不忧”——有学者说:“你如果以挑剔的心态、灰色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你就觉得人生真是千疮百孔,一无是处;如果你以平常的心态、超然的心态去看待,你就觉得一切苦难和幸福都很正常;如果以审美的心态、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你就觉得所有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人生就是一场大戏:丰富、完美而滋润。”有,固然可以生活无忧;无,也可以心灵自在,深入体会无垠、无边、无量。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p> <p class="ql-block">“看得圆满,放得宽平”——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其实一个人的挑剔往往源于自己的不宽容。</p> <p class="ql-block">“侠心交友,素心做人”——“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侠”在交友的过程中,强调放下自我,为朋友赴险难、同大家共享安福。而“素心”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它是一种朴实无华、纯净无私的心灵境地。素心保证着水流的清澈,人心不坏,才能澄澈见底。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种品质,我们才能在实际交往中与人无害,于己无憾。</p> <p class="ql-block">“不恶小人,有礼君子”——一个人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有容得小人,敬得君子的气量。气量首先是指容得小人的气度。对别人的狭隘主动选择包容。和君子相处时,我们不妨把尊敬留给他,而把距离留在心底。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心有敬重却不随波逐流。总的来说,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和谐圆满,关键靠三点: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二是宽阔的胸襟;三是宽容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热心之人,其福亦厚”——自然界的气候规律是,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生长,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孤傲冷漠,只会受到同样冷漠的回报。只有那些充满生命热情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祉也才会绵长久远。一言蔽之就是“帮人最终帮自己”。</p> <p class="ql-block">“毋行人短,毋忌人能”——人生境界关系个人的成就、品味与气度。人生境界有高有低,有狭有宽,有大有小,境界在哪里,人生就到哪里。做人要以爱己之心爱人,以恕己之心恕人。</p> <p class="ql-block">“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他人的不足之处,要想办法为人家掩饰弥补,故意暴露宣扬,那就是用自己的毛病去攻击人家的毛病;对于别人的执拗,要善于诱导教诲劝解,因为他的固执而愤怒或讨厌他,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固执,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用对待自己来作为参照物对待他人,既不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不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夸奖其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短处大做文章。</p> <p class="ql-block">“阴者勿交,傲者勿言”——遇到表情阴沉不说话的人,暂时不要急着和他交心谈心;遇到高傲自大、愤愤不平的人,要谨慎自己的言谈。交朋友要谨慎选择,不要因为错选了朋友而影响了你的一生。然而选准真朋友并不简单,所以古人常有“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慨叹。会交友、广交友、交好友,要注意把握尺度,这样友谊才会天长地久。要与正直、诚恳、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同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诽谤、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友有“益友”“损友”之不同。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p> <p class="ql-block">“故旧之交,意气愈新”——刘峻在一篇文章《广绝交论》中将朋友分为了几种类型,有以贿赂交、以权势交、以贫富交、以善谈交、以气量交等,特意讥讽生前的旧友,慨叹人心的险恶。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也最为珍惜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有人说,真正的朋友是雨中的一把伞,是雪中的一捧炭,是寒室中温暖的棉被,是佳肴中不可缺少的盐。</p> <p class="ql-block">“交友识人,独具慧眼”——不能因为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而影响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不重视别人的意见,不要因为贪恋小的私欲而影响了大家的利益,不要借公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识人要有远见,只看眼前的景象和一时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并不完整和全面。</p> <p class="ql-block">“亲善杜谗,除恶防祸”——好人不能急着和他亲近,也不应当事先就去赞扬他的美德,为的是防止遭受奸邪小人的诽谤;坏人不能轻易除去,则不应当事先揭发他的罪行,为的是防止受到报复和陷害之灾祸。也许有很多人认为,等距离外交、谁也不得罪的做法是一种墙头草的行径,其实等距离外交不过是中庸的处事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在冲突的最初阶段更好地保护自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警言救人,无量功德”——一个有学问、有节操的人,虽然贫穷无法用物质去接济他人,但当碰到他人为某件事执迷不悟时,能去指点他、提醒他,使他领悟;在别人危机困难时,能为他说几句公道的话,说几句安慰的话,使他摆脱困境,这也算是无限的大功德。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爬山的人,应该相互帮助和鼓励。宋代文士袁采说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p> <p class="ql-block">“着眼在内,鸣其天机”——一般人总是听到黄莺啼叫就高兴,听到蛙鸣就厌恶,看见花木就愿意栽培它,看见野草就想拔掉,这都是根据对象的外形来决定好恶。如果以自然的本性来看待,哪一类动物不是随其天性而鸣叫,哪一种草木不是在畅显自己的生机呢?这都是以物取貌的表现。所以,人们对待事物的时候不要只看外表,应该着眼于其内在的价值,对待人也是一样,不可以貌取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相信,人生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生活原本应该怎样就怎样,用富裕的外表掩盖贫穷的本质,无论生活或人生,都将以痛苦终结。</p> <p class="ql-block">“趋炎附势,人情通患”——当我们风头正劲的时候不骄傲,当我们走在人生的低谷时也不必因此愤世嫉俗或唉声叹气,能够拥有这样豁达的心态,便是提防身边小人最好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宽之自明,纵之自化”——对待别人太苛刻的人,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众叛亲离。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情,去浮戒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如此,问题反而能迎刃而解。有的人想指导他却不听从,如果放松约束也许他会自然受到感化。</p> <p class="ql-block">“守口应密,防意应严”——口是心的大门,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口,那么就会泄露很多机密;意是心的双足,如果防范得不够严谨,那么就会走上邪路。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深刻的意义,花开得太盛易衰败,不恰当的话说得太多则会招致祸患。生活中对于朋友,劝说的话说多了,朋友间就会疏远;要是对于君王,劝说的话说多了,就会遭受耻辱。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啊!</p> <p class="ql-block">“细处着眼,施不求报”——谨守品德应该注意到最细微的地方,恩惠应该施予那些根本无法回报你的人。施恩不图报,予人不追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关爱,给自己、给家人、给朋友、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句温暖的话,一只扶持的手,一个引导的箭头……,每一次醉人的回眸,深情的拥抱,哪怕是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一种给予,都能让人体会到爱心与真诚,也是一个人真正道德修养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谦逊低调,立身之珍”——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高明的人,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和修为,又要随和豁达,谦逊待人。很多成功的人,他们越有成就就越谦和。他们谦卑之时,也就是他们最高贵之时。如果做事时能把退缩当成前进,谦让当做获利,软弱当做刚强,那他就很少会失败。如果有人批评你,应该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的有过失,也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 <p class="ql-block">“以诚待人,以德服人”——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样的。”这就是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p> <p class="ql-block">“气量宽厚,兼容并包”——立身处世不能太过清高,对于污浊、屈辱、丑恶的东西要能够接受;与人相处不能太过计较,对于善良的、邪恶的、智慧的、愚蠢的人都要能够理解包容。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也说:“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不给别人留立锥之地,便是不给自己留下余地,包括他人也是悦纳自己。有人说,包容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有包容的气量、坦荡的心胸,方能有他人没有的那份坦然与豁达。《菜根谭》智慧地告诉人们: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君子易处,小人难待”——有人以水比喻君子,以油比喻小人。生活之中,目光如炬,识得出水油之别,方能事事无虞。</p> <p class="ql-block">“不畏谗言,却惧蜜语”——对待谗言要无所畏惧,对待蜜语要谨慎处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平和的气度对待别人、悦纳别人,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而不能因为行事偏激而遭人记恨。老子曾说:“只有无争,才能无忧。”利人者得人,利物者得物,利天下者得天下。</p> <p class="ql-block">《菜根谭》告诉我,做人要做乐观正直,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的人。或许这个世界不是特别广阔,或许这个境界并不高远,但至少它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能够感受自己生命中的那份独特的快乐。《菜根谭》教会我的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把我最想说的说出了一部分,其余的留给内心、留给自己、留给未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lt;完&gt;</b></p><p class="ql-block"><i>文字:大部分摘抄于原作品</i></p><p class="ql-block"><i>图片:来源于本人生活</i></p><p class="ql-block">反思:以实践之心力践行人生,而不只是 纸上谈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