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瑞丽意为“吉祥美丽”,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傣文化的发祥地,一贯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方珠宝城”、“中华红木文化特色产业之都”、“口岸明珠”、“中国最美乡村-喊沙”等旅游称号。</p><p class="ql-block">瑞丽历史文化璀璨,“滇越乘象国”、“勐卯古国”和“麓川王国”三国古都所在地,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的故乡,是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创作地,自古以来中缅两国边民跨境而居、同语同俗,共同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边关文化和抗战文化。二战时期南侨机工运输物资的主动脉和中国远征军两度出国抗战的重要战略通道,被誉为“中国边关抗战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瑞丽原称“勐卯”,是傣语的音译,即雾蒙蒙的地方,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最西南。瑞丽东连芒市,北接陇川县,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设有二处中缅口岸,分别为姐告口岸与畹町口岸。东南与缅甸主要对华口岸木姐市相连接。</p> <p class="ql-block">瑞丽文化底蕴丰富,2006年5月,傣族孔雀舞和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同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2月,辖区内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6项,文保单位56处。此外,境内还有泼水节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瑞丽毗邻世界最主要的翡翠原产地缅甸北部,具有发展珠宝玉石、红木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被誉为“东方珠宝城”和“西部红木之都”。</p> <p class="ql-block">瑞丽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多元文化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瑞丽具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神奇边塞,胞波情深。瑞丽与缅甸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同一民族跨境而居、通婚互市,富有山水同脉同源、民族同文同种、边民同宗同俗的和谐景象,形成“一个坝子、两个国家”和“一江两国”、“一寨两国”、“一院两国”、“一井两国”的独特人文地理奇观。</p> <p class="ql-block">瑞丽步行街,售卖珠宝玉石首饰的店铺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除了饭店,很多店铺基本上都是售卖翡翠玉器的。</p> <p class="ql-block">瑞丽街道旁中缅边界建筑上贴满了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畹町边关文化园旁边是售卖珠宝玉器、翡翠玛瑙的大型商场。</p> <p class="ql-block">畹町边关文化园大门上金灿灿的顶子配以金灿灿的装饰很有民族特色,特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商场内售卖翡翠玉石首饰的柜台</p> <p class="ql-block">到瑞丽可以看看两个姐告口岸、畹町口岸,以及一寨两国、独木成林、畹町小镇、莫里热带雨林景区、边寨喊沙等景点,特别要去看看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畹町桥。</p> <p class="ql-block">瑞丽姐告口岸的海关大楼是一座傣族民族特色的建筑,屋顶像是一座金光灿灿的金塔。瑞丽口岸国门是320国道终点,出境与史迪威公路交汇,沿公路向北500米可达缅甸木姐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姐告口岸汽车通行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p><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相乡银井村中缅边境南段71号界桩侧,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距离瑞丽主城区8公里。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跨境而居的两国边民世代和睦,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共饮胞波源,一塔佑两邦。</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小的村寨里,竟然是两个国家,由于双方居民是一个民族,语言相通、关系密切,甚至有血缘关系,因此彼此不分你我,相互友好相处。“一寨两国”景区现在已是一个十分热门的旅游地,是到瑞丽的游人必到的一个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国界走向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拥有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的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的一侧称为“芒秀”。寨中的国界线以竹篱、村道、土埂、水沟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主要景点有“一寨两国”水井、一塔佑两国、一桥跨两国等。</p><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瑞丽时正逢正月里,村寨的大门上挂着“欢度春节”的红色横幅,一派喜庆气象。</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71号界桩</p><p class="ql-block">命名</p><p class="ql-block">1960年中缅勘界时,在银井村中间树立起了一块中国71号界碑,界碑将村子一分为二。在界碑西北属中国瑞丽的一侧被称为银井村,在界碑东南属缅甸的一侧叫做芒秀村。这就形成了一个寨子分属两个国家的独特景观,“一寨两国”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站到71号界桩的缅甸一方就算是出国了。</p> <p class="ql-block">站到中国一方就是回国了。</p> <p class="ql-block">云井村(即银井村)</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介绍云井村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云井是姐相乡顺哈村委会的一个傣族村寨,全村共有村民294户1254人,傣族占90.68%。</p> <p class="ql-block">银井一社 12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银井一社 101</p> <p class="ql-block">一段昂贵的国境线</p><p class="ql-block">寨中的一段国境线共用5068枚、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玉石铺成,寓意纪念1950年6月8日,中(国)缅(甸)建交的重要时间。玉石界线两边分别再用黄、白地砖镶嵌,各有40多厘米宽。黄色为中国方,代表着博大和包容,白色为缅甸方,代表着单纯和质朴。全长423米,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国境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水井</p><p class="ql-block">水井的界碑上镌刻着“一寨两国水井”,水井两侧用来过滤井水的两只石臼上,分别刻有“中国”“缅甸”的字样,寨中的两国边民共饮一井水。</p> <p class="ql-block">共用一井水,胞波情无限。</p> <p class="ql-block">一塔佑两国</p> <p class="ql-block">导游的家</p><p class="ql-block">这个村寨有一个风俗:这里是女子当家,男子嫁入女子家,家中事情女子做主,女子说了算数,生了孩子随母亲的性。导游戏说,生了男孩是赔钱货,村寨中一老妇人生了5个儿子,都嫁给了别人家,现在一个人孤独过日子。比较起来,中国这边生活条件好,缅甸那边差些,所以许多缅甸男子更愿意嫁到中国来。导游的父亲就是缅甸人嫁给了她的母亲。导游有一儿一女,女儿的彩色大照片挂在墙上,这是将来的当家人,儿子在一旁自己默默的玩。</p> <p class="ql-block">村寨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到这个器械,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很好奇。</p> <p class="ql-block">老式的救火车</p> <p class="ql-block">边界对面缅甸的房屋就在咫尺之间,鸡犬之声相闻,但多跨出一步就越国界了,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瑞丽畹町口岸</p><p class="ql-block">畹町口岸,这个口岸现在看上去比较小,以前却是一个大口岸,历史比较悠久。它是全国最小的边境城市的国家级口岸。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美称。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云南三个边境开放城市之一。畹町很小,但是历史很悠久,在抗战时期是重要物资的集散地。每天都有装满物资的车辆,从这里开往内地。十几万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这就是畹町。畹町口岸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地处320国道终点,系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是国家一级口岸。</p> <p class="ql-block">瑞丽最先开放的口岸就是畹町,中缅友谊桥连接中缅两地,每天都有缅方儿童通过中缅友谊桥过境来畹町上学,两岸的边民互相通婚,很多夫妻各自拥有自己的国籍,不需要办理签证,凭边民证来往两国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畹町桥</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坐落于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畹町镇的一座普通界河小桥—畹町桥,谁曾想到它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畹町,是傣语“太阳当顶的地方”的意思。但是,在这个太阳当顶的地方,一度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乌云当空。畹町桥,二战期间连接国际援华陆路通道的第一桥。</p><p class="ql-block">畹町桥是抗战名桥、友谊彩桥、商贸之桥。它书写着国家的历史,肩负着民族的命运,飘扬着友谊的彩带,有过风光,有过辉煌。畹町桥虽小,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它展现了一副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讴歌了一首悲壮激烈的爱国诗篇;它记述着一个名垂青史的外交佳话,传承着一段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从该桥步行入境,在畹町桥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随后,两国总理赴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掀开了两国世代友好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畹町桥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畹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丝绸古道的重要通道之一。民国17年(1928年),为往来缅甸方便,在畹町河上建起了一座只能供行人、马帮和小轿车通行的木板桥。这条简易公路也为后来修筑滇缅公路芒市至畹町段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畹町桥是一座抗战名桥。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当时,日军封锁了我国与国际联系的绝大部分陆海通道。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民众日夜奋战9个月,于1938年8月建成滇缅公路,畹町单孔石拱桥亦同期建成。从此,畹町桥担负起抗战救国的历史重任,成为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把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我国抗日前线。从1938年8月至1942年4月共向国内输送了45万余吨抗战物资,极大支持了中国抗战。1942年,日军集结重兵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抗战的唯一的“输血管”和“生命线”—滇缅公路。为保障滇缅公路畅通,1942年3月中国派出10万远征军踏过畹町桥入缅抗击日军。1942年5月3日,日寇铁蹄踏过畹町桥,随之怒江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1945年1月20日,中国远征军将日军赶出畹町国门,滇西抗战全面胜利,“创全歼守敌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畹町桥亦毁于战火,同月由中美工兵重建贝雷式钢架桥。不屈的畹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由中美工兵修建的第二代贝雷式钢架桥。现在旁边已经新建一座大桥,供边境人、车通行,1945年重建的贝雷式钢架畹町桥只是游人打卡留影的一座桥了。</p> <p class="ql-block">在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的畹町桥</p> <p class="ql-block">畹町是史迪威公路的起点。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甸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起点印度东北部终点至中国云南昆明。这条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五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p><p class="ql-block">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纳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到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p> <p class="ql-block">桥边的石碑上刻着: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交汇点959KM</p><p class="ql-block">桥边陈列着修滇缅公路时,人工拉的压石碾子。</p><p class="ql-block">石碾子上的红字:万众筑血路,機工谱丹心,远征壮影行,铸就抗日功。</p> <p class="ql-block">记住历史,记住畹町。</p> <p class="ql-block">畹町桥附近有一“天涯地角”的石碑,与三亚的“天涯海角”正好很匹配啊。</p> <p class="ql-block">独树成林</p><p class="ql-block">榕树林仅为一株大榕树生长而成,因母株上的枝干在向四周生长的同时也会向下长出气根,气根入土又长成粗干,经过千百年的生长后就组成了这样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独树成林奇景。据考证,这株大榕树树龄已超过百年,母树主干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四季常青,是瑞丽亚热带风光最具代表性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的题字:瑞丽</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瑞丽街上的花草很茂盛。</p> <p class="ql-block">瑞丽是一块神奇、美丽和充满故事的地方。这里有看不完的景、观不完的舞、听不完的歌、采不完的花、赏不尽的玉、舍不得的情。这里曾经是命系中华民族安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再见,瑞丽!</p><p class="ql-block">再见,永远不能忘记的畹町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