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腾冲有这样一座公园,腾冲人叫它瑷珲公园,其实它的全名是: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对于我这样一个地理知识比较匮乏的人来说,咋一看公园的名字,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通过上网查询才知道,这里是以“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结合两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环境设计创造的主题公园,是腾冲的地标公园。</p> <p class="ql-block">提到这条线,就不得不提胡焕庸先生。胡焕庸先生1901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就是胡焕庸先生1935年为创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时考定的对比线,作为中国人口地理上科学的概念定位,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这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被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以一个点表示一万人,根据能够掌握的实际情况,在地图上画点,将两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就画出人口密度图。最重要的是,胡焕庸根据人口密度的分布,天才式地提出一条线,叫“瑷珲——腾冲一线”,这就是在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上鼎鼎大名的“胡焕庸线”。</p><p class="ql-block">下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一路向着西南延伸至云南省腾冲市,大致为倾斜的45度直线,共经过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七个省区。</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主题雕塑中,对折的两个面恰好形成“胡焕庸线”。</p> <p class="ql-block">首先,“胡焕庸线”是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东南方有36%的国土面积,却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西北方,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p><p class="ql-block">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它基本上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重合,两边的地理、气候、人文迥异。分界线的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生活相对富裕。西北方人口密度低,是草原、沙漠、戈壁、荒滩、雪山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主要生存地。</p><p class="ql-block">它还是一条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另外,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发现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具有高度稳定的科学规律。建国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西移,如屯垦戍边、三线建设、上山下乡等,令人震惊的是,人口分布结构竟然基本稳定。</p> <p class="ql-block">从199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看,这条线东南、西北的比例仍是94.2%比5.8%。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论,东南部省份仍然是人口流动和劳务输出的主要区域,而西北部地区对人口的吸纳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直到2022年,这个大的格局仍然没有变化。</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胡焕庸线”不仅稳定地存在着,而且对其它人文地理景观也很适用,具有广泛的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5年以来,该线东北、西南两个端点所在地瑷珲区和腾冲市政府协同发起,特邀华东师大、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参与,对“胡焕庸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两地政府达成共识,在两地分别建设“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旨在推进瑷珲、腾冲两地及沿线区域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合作,推进中西部的协调发展。</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除了主题雕塑外,设计者用一条甬道代表人口地理分界线,甬道串联起了人口分界线所经过的主要城市,走在甬道上,仿佛穿越了祖国的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甬道两侧原设计有流水,象征着云南的大盈江和黑龙江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不知何故,原有的潺潺流水现已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公园虽然不大,但对于我的意义却不小,游览这座主题公园,所用时间不长,但却让我对这条分界线所涉及到的地理、历史、人文兴趣大增,我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数倍于游览时间,让我大长见识,大开眼界,这就是旅游的意义所在吧。</p><p class="ql-block">有机会一定要去黑河的瑷珲公园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