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抉择

筑路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要说的是二千多年前的一位年青人。秦朝末期,豪杰倍出,这位年青人叱咤风云,威震四方,后来竟然既没霸住位,称王也不长,年仅三十自刎而亡,塑造了一个悲剧英雄形象。好在后人都没冷落他,为他垒土成冢,筑室建祠,每年农历三月三,还纷来沓至,祭祀追思。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p><p class="ql-block">他死后人们经常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他为何选择死而不是生。《史记》记载,项羽数十万人马从垓下之围失利之后节节惨败,退到乌江仅剩二十几骑。此时追兵未到,正好有船夫备船请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但是他突然变卦,拒绝过江。这是他放弃最后的机会,选择死成全了刘邦,只不过是用自刎的死法证明刘邦还是杀不了他而已。</p><p class="ql-block">让人困惑的是,他一路突围,而且突围成功,完全能够东渡乌江的,为什么改变主意,有何苦衷?是连续失败摧毁了信心,失败是无法接受的耻辱,为了维护自已的尊严和荣誉?是带领江东子弟出征无一生还,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再加虞姬的死是自已无能的表现,因此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是用自已的死来结束战争,不再让百姓痛苦不堪?……总之,他在刀光剑影的尽头选择了死,他是知耻重义的热血男儿。虽然在战争中输了,却赢得了非凡的人格和尊严。</p><p class="ql-block">有一年胡耀邦视察巢湖时,曾提出在祠内建几块诗碑,供人们阅读品味。其中一块是杜牧的《题乌江亭》,为项羽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显然他是不赞成选择死的,认为保存生命,待机重来,说不定和越王勾践一样能重拾辉煌。另一块是王安石路过此地,不认同并写诗反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他觉得项羽不死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不是他想死,而是不得不死。我最欣赏的是李清照这块诗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称赞项羽舍生取义,死的壮烈,不失英雄本色,“生死雄杰”在她笔下得到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还有一首不太出名的诗,“霸气贯神州,凌云志未酬,乌江夜若渡,两汉不姓刘。”很明显,她为项羽扼腕叹息,不赞成他选择死,却赞成他的死法。</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喜欢读史书并多次评论项羽。他说过“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一个有名的英雄...,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要自杀,要干到底。” 祠内有一块他手书杜的《题乌江亭》,这是祠内最受人驻足的诗碑。人们似乎不在于解读原诗或欣赏书法,而在于思悟他当年日理万机之时为何题写杜诗。可见他是期望人们都有项羽那种英勇奋斗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足以说明他偏爱和认同杜牧这首励志诗。1949年老人家还告诫“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就是不赞成项羽在强势时没有对刘邦“宜将剩勇追穷寇”,却在劣势时反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能重蹈历史覆辙,将革命进行到底。而蒋介石也是一个失败者,有了毛泽东这样的对手,退到台湾后就再没有机会,无来日方长了,不过倒也落得从此结束战争,百姓免遭再次苦难,他自已也园满寿终正寝。</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看项羽的故事,最为震撼的不是他的失败,而是他面对失败的命运,居然能败的如此轰轰烈烈,败的如此光彩照人。他给后人留下了“力能扛鼎、立志图秦、取而代之、衣锦夜行、会稽起兵、破釜沉舟、鸿门风云、楚河汉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等诸多的精彩表演和典故。</p><p class="ql-block">和县乌江霸王祠,我来祭拜多次,不知道怎么这次感触特别多。想顺便了解一下项羽在国外的影响,询问当地工作人员有外国人来这里吗?回答:“有,日本人居多”。我妄猜也许日本人是把“项羽精神”视为“武士道精神”之鼻祖来拜仰继承吧。猜中是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千年大祠面前,作为炎皇子孙应作何想,应当从项羽身上获取什么积极有用的东西,是耶非耶,见仁见智。</p><p class="ql-block">我有两愿,一愿霸王祠长存,二愿此地文化旅游兴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