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寻找王维辋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寻找王维辋川</p><p class="ql-block"> 祝方毅 </p><p class="ql-block">四年前,我跟随蓝田文化学者张效东,考察了蓝关古道。今年四月,我又和文化考察团一起走进辋川。和上次一样,我把点滴体会记录于后,名字就叫寻找王维辋川。这里,我解释一下,我说的王维辋川,就是王维笔下的辋川,就是王维走过的辋川,体现在王维的诗画中,体现在王维生活过的历史遗迹中。</p><p class="ql-block">按照考察活动安排,一大清早我就出发,匆匆忙忙的赶到集合地点。这个地方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最大的好处是可供停车。大家如约而至,张效东老师逐一介绍,安排行程,我知道,这是考察活动的序幕和概论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白石滩。王维有诗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据张效东老师介绍,从诗句上看,从河流走向上看,整个河流,只有这一处比较吻合。但我以为,白石滩也可能就是一段石滩,石头呈白色,未必真正是个地名。正如我们在写文章时,说一片绿麦田,是不能认定为一个地名的。</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是欹湖。但在这里没有湖,只有一处人造的假山。据张效东老师介绍,这里可能就是当年说的欹湖,有王维的诗为证,这还与辋川的得名有关。我上网搜了,辋是古代的车轮,外边一大圈,里面一小圈,中间有无数辐条相连接。好形象、好高贵的名字,群山在外围成大圈,欹湖在内是个小圈,这周边的小河就像是辐条。我开玩笑说,在辋川,每到一处,都能让人感觉到,四面环山。当地的同游者盛赞经典,举起了大拇指。</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是金屑泉。王维有诗: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我的理解,这就是一眼泉,未必是一个泉的名字。泉底有小石屑,泛着金光。如果是泉的名字,那一定是自古而来,一定是世代相传,未必有这般的文雅。因此我推断,这应该是诗人对泉的描述和标记。</p><p class="ql-block">第四个景点是鹿柴。这地方就是著名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描写的地方。据张效东老师介绍,这就是鹿柴,是王维当年养鹿的地方。王维隐居于此,是怎么和外界交流,也许可以从养鹿找到答案。但这地方是沟道,不是山,没有回音,也不会出现苔藓之类的东西。但一千多年以前,是个什么样子,那就很难说了。</p><p class="ql-block">第五个景点是银杏树。银杏树是辋川打卡之地,千百年以来,拜访者络绎不绝,大家确信,这就是王维亲手种下的。几年前,我曾同几个画家同游,偶得小诗:蓝天自古京畿地,王维泛舟隐辋川。诗书画皆付流水,鹿苑银杏越千年。回来路过敧湖附近,又写下四句小诗:山头松柏枯,墙角柿树红。又见王维面,不虚辋川行。</p><p class="ql-block">王维辋川的景观颇多,从王维辋川图来看,应该有二十个景吧。当然,这并不是王维同时代人画的,是后人根据历史资料画的。中国画历来以写意为主,写实为次,他们描绘的辋川,是画自己心中的辋川,其真实程度是要打折扣的。正如古人画牡丹,各种颜色,各种形态,但他们所画并非园中之花,而是自己心中之花,这是中国画的普遍原则。</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景观只看了几个。这些景观位置的确定,方法论大抵是一致的,可谓从诗中来,到诗中去。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加之地形地貌发生变化,诸如水灾地震,河流改道,村落迁徙等因素影响,现在已是物是人非,真假难辨。同时,缺少权威机构和权威专家确认,自然现有研究成果受到质疑和挑战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但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是王维隐居辋川是真的,二是王维诗中的辋川就是现在的辋川是真的。这两点,有文献记载,有其他诗文印证。但故事发生在哪里,诗写的是哪里,不可得而知之。因此,寻找王维辋川这个说法,比较贴合目前研究和开发现状,便于推广和宣传现有研究成果,也必将推进研究和开发工作。</p><p class="ql-block">这里,我还要简单说下可行性。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都要用好国家产业政策,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寻找王维辋川,是一个很好的实现路径,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全域旅游政策,是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认可的,也只有这样,王维辋川才会得到更快、更深入的开发利用。 </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